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浙江社会流动调查报告 被引量:9
1
作者 杨建华 张秀梅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72-79,157,共8页
基于2011年浙江省居民社会流动问卷调查,本文从"代际/代内"、"水平/垂直"两个角度分析了浙江省职业流动与社会地位流动的总体情况。职业流动与社会地位流动的整体流动性都较高,代际流动大于代内流动;但职业流动与... 基于2011年浙江省居民社会流动问卷调查,本文从"代际/代内"、"水平/垂直"两个角度分析了浙江省职业流动与社会地位流动的总体情况。职业流动与社会地位流动的整体流动性都较高,代际流动大于代内流动;但职业流动与社会地位流动都表现出底层以水平流动为主,上层以"精英再生产"为主;中层以上社会地位较封闭,流动多发生在邻近阶层。因而,人们对提升自己社会地位的流动机会不太乐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 社会地位 流动 精英再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流动人口的现状分析与思考 被引量:13
2
作者 叶菊英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18-223,共6页
从2001年起浙江省已连续九年居于全国流动人口数量第二位,是一个名符其实的流动人口大省,流动人口已经成为浙江省社会经济发展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全面了解流动人口现状,正确掌握流动人口的特征,以便更好地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进一... 从2001年起浙江省已连续九年居于全国流动人口数量第二位,是一个名符其实的流动人口大省,流动人口已经成为浙江省社会经济发展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全面了解流动人口现状,正确掌握流动人口的特征,以便更好地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进一步推进以农民市民化为内涵的新型城市化,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本文从流动人口的总量变动、结构变动和流动形态变动三个方面对浙江省的流动人口现状进行了分析,概括出流动人口的一些总体特征,并从中引发出作者的一些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人口 总量与结构 流动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受损与群体性事件研究——基于新世纪以来浙江省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分析 被引量:18
3
作者 钟其 《法治研究》 2009年第11期44-51,共8页
环境受损与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有着紧密联系。本研究以新世纪以来浙江省的环境群体性事件为主要分析对象,概要描述了环境群体性事件的概况、主要特征以及未来发展的基本趋势,详细分析了环境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四大关键原因。在此基础上,就... 环境受损与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有着紧密联系。本研究以新世纪以来浙江省的环境群体性事件为主要分析对象,概要描述了环境群体性事件的概况、主要特征以及未来发展的基本趋势,详细分析了环境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四大关键原因。在此基础上,就未来环境群体性事件的预防进行了深度思考,并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受损 群体性事件 环境群体性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社会群际关系调查——基于社会冲突的视角 被引量:1
4
作者 杨建华 张秀梅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CSSCI 2010年第5期103-110,共8页
构建和谐社会不是构建一个没有利益矛盾和冲突的社会,而是在利益矛盾和冲突的基础上,构建一个能够协调、整合或控制利益矛盾与冲突的社会。在对浙江社会群际关系的研究中发现,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冲突,是在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属... 构建和谐社会不是构建一个没有利益矛盾和冲突的社会,而是在利益矛盾和冲突的基础上,构建一个能够协调、整合或控制利益矛盾与冲突的社会。在对浙江社会群际关系的研究中发现,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冲突,是在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属于非对抗性的人民内部矛盾,冲突的本质是工具性的而非价值性的。因此,各群体通过相互协商和合作,走共赢的道路,就能实现利益最大化,构建起和谐的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 群际关系 冲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建国初期浙江乡村社会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5
作者 姜方炳 杨建华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32-439,共8页
浙江地处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具有亚热带“雨热同步,光温互补”的气候优势,土地类型复杂,作物种类繁多,有利于农业生产经营,是一个综合性的农业区域。但在这块面积狭小而又地形复杂的土地上,却负载着几千万的人口,人地... 浙江地处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具有亚热带“雨热同步,光温互补”的气候优势,土地类型复杂,作物种类繁多,有利于农业生产经营,是一个综合性的农业区域。但在这块面积狭小而又地形复杂的土地上,却负载着几千万的人口,人地关系十分紧张。加上天灾人祸,近代以来的浙江乡村经济屡遭摧残,广大农民的生活陷于困苦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经济 社会发展 浙江 农业区域 长江三角洲 东南沿海 气候优势 土地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社会事实”的理论创新——解读《社会化小生产——浙江现代化的内生逻辑》
6
作者 张秀梅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CSSCI 2010年第1期126-128,共3页
现代化是发展社会学研究的一个核心概念,更是一个客观的历史进程。改革开放以来,历史学、经济学、社会学、哲学等不同领域的学者都投入到现代化的研究中。杨建华教授的《社会化小生产——浙江现代化的内生逻辑》以社会转型与变迁为视角... 现代化是发展社会学研究的一个核心概念,更是一个客观的历史进程。改革开放以来,历史学、经济学、社会学、哲学等不同领域的学者都投入到现代化的研究中。杨建华教授的《社会化小生产——浙江现代化的内生逻辑》以社会转型与变迁为视角,以浙江现代化进程为中轴,以浙江改革开放30年的现代化实践形式为案倒,探讨了现代化和发展的路径。作者在研究对象的选择、观察、解释、求证等各个环节,都秉承了涂尔干的"社会事实"的研究准则,排除了各种因素的干扰,保持研究的客观性;同时,全书也体现了作者深厚的理论功底、丰富的社会学想象力及可贵的创新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化小生产 现代化 浙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同体的重构”:对城市社会“终极实在”的追寻——以杭州社会复合主体建设为例 被引量:14
7
作者 杨建华 姜方炳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52-57,共6页
杭州社会复合主体的建设无疑是一次在"共同体的重构"方面的探索,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学价值。它不仅建构了中国特色的政府与社会间的新型合作伙伴关系,实现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共同体化与社会化的融合,而且还推进了社会结构的现... 杭州社会复合主体的建设无疑是一次在"共同体的重构"方面的探索,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学价值。它不仅建构了中国特色的政府与社会间的新型合作伙伴关系,实现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共同体化与社会化的融合,而且还推进了社会结构的现代转型与公共精神的有效发展。但不可否认的是,作为一种城市新型共同体,社会复合主体仍有着一些需要探讨与解决的问题,如社会系统分化、组织的法律性质和组织成员的社会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体 社会复合主体 社会学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管理创新研究(专题讨论)——社会权利:社会管理的中轴结构 被引量:10
8
作者 杨建华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2012年第2期72-81,共10页
社会管理是人类社会必不可少的一项管理活动。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改善公共服务、创新社会管理正在成为全国实践和理论研究的时代主题。以下四位学者从不同的角度为社会管理的创新与研究提出了自己独立的思考:杨建华从社会权利中... 社会管理是人类社会必不可少的一项管理活动。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改善公共服务、创新社会管理正在成为全国实践和理论研究的时代主题。以下四位学者从不同的角度为社会管理的创新与研究提出了自己独立的思考:杨建华从社会权利中轴原理出发,论证了社会管理的主要内容和积极意义;毛丹从国家基本职责的角度出发阐述了社会管理集成创新的方式和方法;姚先国和顾益康则侧重社会管理创新的实务运用,以浙江为例,提出了社会管理创新的路径和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管理 创新 社会权利 公共决策 浙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村社治理-自治的组织建构和制度创新——以浙江农村为例的新制度主义分析范式 被引量:5
9
作者 杨张乔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02-208,共7页
村社治理与自治的关系结构,意在寻求国家与社会之间的一种乡政村治的事理结构模式,它是近代中国农村基层组织沿革和制度演进的最本质的议题和最核心的纲领,是村社政治民主、经济运行和社会管理发展的制动力量。本文以浙江村社治理自治... 村社治理与自治的关系结构,意在寻求国家与社会之间的一种乡政村治的事理结构模式,它是近代中国农村基层组织沿革和制度演进的最本质的议题和最核心的纲领,是村社政治民主、经济运行和社会管理发展的制动力量。本文以浙江村社治理自治的发展为例,展示村社组织从家族自治到组织村民自治,从单一功能到多元复合功能,从自力到政府、社会和个人合力的功能性转变,重点提出村社选举、村社发展参与和管理参与的组织制度安排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社 组织制度 自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社会复合主体到城市新型共同体——以杭州市社会复合主体建设为分析个案
10
作者 杨建华 姜方炳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CSSCI 2011年第2期96-102,共7页
"单位社会"的瓦解引发了人们对城市新型共同体的呼唤。杭州社会复合主体的建构无疑是一次构建城市新型共同体的探索。它不仅建构了中国特色的政府与社会间的新型合作伙伴关系,实现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共同体化与社会化的融合,而... "单位社会"的瓦解引发了人们对城市新型共同体的呼唤。杭州社会复合主体的建构无疑是一次构建城市新型共同体的探索。它不仅建构了中国特色的政府与社会间的新型合作伙伴关系,实现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共同体化与社会化的融合,而且还推进了社会结构的现代转型与公共精神的有效发展。但不可否认的是,作为一种城市新型共同体的社会复合主体仍有着一些需要讨论与解决的问题,如社会系统分化、组织的法律性质和组织成员的社会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 共同体 社会复合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幸福指数研究的价值意蕴与编制原则 被引量:5
11
作者 应焕红 《学习论坛》 2011年第6期34-37,共4页
幸福指数是衡量人们对自身生存和发展状况的感受和体验,反映居民生活质量的核心指标。当前,从GDP至上转到提升幸福指数、将关注重点从经济数字转向民生福祉,把幸福指数引入经济增长的评估体系渐成趋势,显示了我国经济追求科学发展、提... 幸福指数是衡量人们对自身生存和发展状况的感受和体验,反映居民生活质量的核心指标。当前,从GDP至上转到提升幸福指数、将关注重点从经济数字转向民生福祉,把幸福指数引入经济增长的评估体系渐成趋势,显示了我国经济追求科学发展、提升幸福指数的新信号。幸福指数是衡量一个社会进步发展的重要指标,对于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每个人而言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彰显了一种与建设和谐社会这一重大决策相适应的新的执政理念。可以借鉴国内外学者在幸福指数方面研究的学术成果,构建居民幸福指数测评体系。我们必须关注城乡居民幸福感的状况、差异和走势,采取有效对策,提升幸福指数,推进和谐社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幸福指数 价值意蕴 影响因素 编制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