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会学定量分析中的内生性问题 测估社会互动的因果效应研究综述 被引量:120
1
作者 陈云松 范晓光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91-117,共27页
因果关系是社会学分析的核心议题。然而,基于调查数据的定量分析都会受到内生性问题的困扰,从而往往难以作出恰当的因果性推断。大量现有的社会学定量分析虽以解释为己任,但实质上要么仅仅停留在描述统计相关阶段,要么得出错误的因果性... 因果关系是社会学分析的核心议题。然而,基于调查数据的定量分析都会受到内生性问题的困扰,从而往往难以作出恰当的因果性推断。大量现有的社会学定量分析虽以解释为己任,但实质上要么仅仅停留在描述统计相关阶段,要么得出错误的因果性结论。本文以社会互动研究为例,详细讨论了遗漏偏误、自选择偏误、样本选择偏误和联立性偏误等四种主要的内生性问题的来源,并介绍了克服内生性问题的一系列模型识别方法。最后还基于中国综合调查(CGSS2003)问卷,提出了通过提高调查数据信息量以利克服内生性问题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生性 因果效应 社会互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年流动人口二代的社会融入:内涵、特征、困境及应对 被引量:2
2
作者 宋月萍 刘志强 唐士茹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5-43,共9页
在“迁徙中国”时代大背景下,本文聚焦父辈从农村流入城市而自身出生或成长于城市的青年流动人口二代群体,关注他们的社会融入。与流动人口一代相比,青年流动人口二代社会融入的内涵有所变化,并呈现出以下特征:经济融入水平提升但与城... 在“迁徙中国”时代大背景下,本文聚焦父辈从农村流入城市而自身出生或成长于城市的青年流动人口二代群体,关注他们的社会融入。与流动人口一代相比,青年流动人口二代社会融入的内涵有所变化,并呈现出以下特征:经济融入水平提升但与城市户籍居民仍有明显差距;生活融入意愿强烈且实际互动也更加频繁;文化接纳能力更强同时仍重视家乡文化;外乡-本地双重身份认同并存亦有双重身份共缺。尽管青年流动人口二代的社会融入水平明显提升,但往往仍面临着“融入城市不易”“离开城市困难”“双重意义的边缘”等困境。从教育和就业两方面入手,强调政策的支持和引导,是纾解青年流动人口二代群体社会融入困境的可能有效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流动人口二代 社会融入 内涵及特征 困境及应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景与挑战:当代中国的妇女学与妇女/性别社会学 被引量:14
3
作者 周颜玲 仉乃华 +2 位作者 王金玲 范晓光(译) 王金玲(审校)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02-216,共15页
本文是对妇女学以及妇女/性别社会学这两个相互联系的学术领域在中国之兴起和发展的回顾。基于知识社会学,作者极大地典型化了中国妇女和性别议题的内容和原因,解释诸如马克思主义理论遗产、国家/政党管理、经济改革、政治变化、本地状... 本文是对妇女学以及妇女/性别社会学这两个相互联系的学术领域在中国之兴起和发展的回顾。基于知识社会学,作者极大地典型化了中国妇女和性别议题的内容和原因,解释诸如马克思主义理论遗产、国家/政党管理、经济改革、政治变化、本地状况以及全球化等历史和社会政治因素是如何在这两个领域产生影响,形成特征以及进行知识生产。尤其是,作者根据学术地位、立场、内容、研究方法、课程变迁以及教学等因素,检视了妇女/性别社会学在中国知识发展的动态轨迹。最后,作者还论述了上述两个领域所共有的特征和议题是如何在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和女权/女性主义两者动态交互影响中演变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权/女性主义 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妇女学 妇女社会学 性别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大陆女性社会学的发展与建设 被引量:11
4
作者 王金玲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94-101,共8页
中国女性社会学并不是作为社会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在 2 0世纪 70年代末至 80年代初中国大陆社会学的复兴中应运而生的 ,相反 ,它是 2 0世纪 80年代中期“妇女问题”研究的产物。在近 15年的进程中 ,中国大陆的女性社会学在研究的立场上以... 中国女性社会学并不是作为社会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在 2 0世纪 70年代末至 80年代初中国大陆社会学的复兴中应运而生的 ,相反 ,它是 2 0世纪 80年代中期“妇女问题”研究的产物。在近 15年的进程中 ,中国大陆的女性社会学在研究的立场上以价值中立为主转变成价值中立、女性主义共存 ,甚至出现了某种女性主义的倾向 ;在研究的理念上 ,将妇女视作一种角色的“特殊性”逐渐转变成更多地关注妇女的多种角色 ,注意把握妇女作为“人”的整体整合性 ;在研究的方法上 ,对策研究的主倾向被打破 ,形成对策研究、纯学术研究、参与式研究三足鼎立的局面 ,而参与式研究正在成为中国女性社会学研究方法的一大特质 ;在研究内容方面 ,2 0世纪 80年代以“问题研究”为主 ,90年代上半叶以对“女人”研究为主 ,而从 90年代下半叶开始 ,“性别人”研究成为重点。这些变化的结果之一是 ,女性社会学由对社会学、妇女研究的依附走向相对独立 ,作为一个独立学科的女性社会学正在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大陆 女性社会学 发展道路 学科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边缘走向主流:女性/性别社会学的发展(2001—2005) 被引量:15
5
作者 王金玲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94-204,共11页
经过最近五年的发展,与以往相比,女性/性别社会学在研究领域、学术水平、学术成果的数量和质量、学术影响、学术新突破等等方面都取得了重要进展,从而获得了主流学界更多的认同与肯定。
关键词 女性/性别社会学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89:中国的重要任务——对性病重现的社会学思考
6
作者 王金玲 《浙江学刊》 CSSCI 1989年第3期91-94,71,共5页
本文面对中国现实,在深入调查之后向人们敲起了警钟,指出近年来性病的蔓延十分惊人,并用了一些具体材料加以说明。作者分析了性淫乱普遍化的社会根源,揭示了家庭、职业等种种原因对性淫乱的影响,结论是性病是当代社会和人的新变化与旧... 本文面对中国现实,在深入调查之后向人们敲起了警钟,指出近年来性病的蔓延十分惊人,并用了一些具体材料加以说明。作者分析了性淫乱普遍化的社会根源,揭示了家庭、职业等种种原因对性淫乱的影响,结论是性病是当代社会和人的新变化与旧秩序之间的失衡。如何重建新秩序,彻底根治性病,作者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遍化 新文明 当代社会 社会根源 性病患者 社会学思考 重要任务 新变化 非婚性行为 作者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青年人格问题的社会学考察
7
作者 杨张乔 《浙江学刊》 1987年第3期67-72,3,共7页
青年问题已日益成为普遍的社会问题,因而引起各界的关注,成为学术界研究的一个热点。杨张乔的文章从社会学角度对青年人格问题做了较一般的理论考察,这是作者在这方面的一个初步尝试。本刊发表这篇文章,希望能引起社会学界的注意并进一... 青年问题已日益成为普遍的社会问题,因而引起各界的关注,成为学术界研究的一个热点。杨张乔的文章从社会学角度对青年人格问题做了较一般的理论考察,这是作者在这方面的一个初步尝试。本刊发表这篇文章,希望能引起社会学界的注意并进一步展开讨论,以期对青年问题的社会学研究起到某种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性 生物性 青年期 人格问题 人格发展 类人格 人格冲突 个体人格 人格模式 生活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违法犯罪及预防体系构建——基于浙江的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杨建华 钟其 《法治研究》 2007年第3期49-66,共18页
本报告以浙江为个案,认为进入21世纪以来青少年违法犯罪总体态势相对平稳,青少年违法犯罪总量不断增长。报告揭示了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六大特点,描述了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六大基本趋势,分析了青少年违法犯罪控而不止、防而有漏的原因,进而... 本报告以浙江为个案,认为进入21世纪以来青少年违法犯罪总体态势相对平稳,青少年违法犯罪总量不断增长。报告揭示了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六大特点,描述了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六大基本趋势,分析了青少年违法犯罪控而不止、防而有漏的原因,进而根据社会控制、社会整合和社会化理论,提出了青少年违法犯罪预防体系的构建设想,并认为这一体系应由组织网络体系、维权保护体系、教育监护体系、法律保障体系和理论研究体系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违法犯罪 现状 预防体系 浙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老年人收入状况的性别差异 被引量:12
9
作者 朱旭红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03-210,共8页
我省老年人的收入状况明显存在着性别差异。表现在:离退休金水平、不从事社会劳动的人数比例、离退休金以外其他各项收入状况、各项收入均值、全年总收入状况、银行存款状况、接受帮助状况以及主要生活来源状况等等方面。这些方面均反映... 我省老年人的收入状况明显存在着性别差异。表现在:离退休金水平、不从事社会劳动的人数比例、离退休金以外其他各项收入状况、各项收入均值、全年总收入状况、银行存款状况、接受帮助状况以及主要生活来源状况等等方面。这些方面均反映出:女性老年人的收入水平明显低于男性老年人;女性老年人在经济生活的自立性、独立性上远远弱势于男性老年人,而在对家庭其他成员的经济依赖程度上则远远高于同地域的男性老年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女性老年人 收入状况 性别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人消费状况及其性别差异--以浙江省为例 被引量:8
10
作者 朱旭红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36-145,160,共10页
在浙江省,无论城乡,老年人的消费状况均存在着显著的性别差异。表现在:女性老年人的月消费总支出低于男性;"饮食/食品"和"居住(房屋水电)"等最基本的生活消费支出比例往往高于男性;医疗月均费用少于男性,而医疗费... 在浙江省,无论城乡,老年人的消费状况均存在着显著的性别差异。表现在:女性老年人的月消费总支出低于男性;"饮食/食品"和"居住(房屋水电)"等最基本的生活消费支出比例往往高于男性;医疗月均费用少于男性,而医疗费占总消费支出的比例却高于男性;有人情往来的比例比男性略高,而支出均值却比男性低;对子女经济支持的均值低于男性、承受力弱于男性;低消费人群的比例显著大于男性,而中、高消费人群的比例却明显低于男性;对月最低生活费的评价均值低于男性;持较低评价值的比例多于男性,持较高评价值的比例少于男性;在经济上更感到拮据和困难等等。这些情况均表明:浙江省女性老年人的消费水平显著低于男性老年人。同时,由恩格尔系数反映出,女性老年人的生活水平也不如男性老年人。这就再次说明了:改善女性老年人的生活状况应该"成为政策行动的一个优先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女性老年人 消费水平和状况 性别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民主主义福利国家对自由主义及其个人主义的超越和局限 被引量:2
11
作者 朱旭红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8-55,156-157,共8页
二战后,几乎所有的欧洲社会民主主义政党都走上了通过福利国家来实现自己目标的改良主义道路。"福利国家"主要是指在社会民主主义的倡导下形成的以混合经济、充分就业、公平分配、社会福利和保障为主要特征的国家模式。福利... 二战后,几乎所有的欧洲社会民主主义政党都走上了通过福利国家来实现自己目标的改良主义道路。"福利国家"主要是指在社会民主主义的倡导下形成的以混合经济、充分就业、公平分配、社会福利和保障为主要特征的国家模式。福利国家的实践,在经济、政治、社会等等方面都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而且,也体现出社会民主主义对自由主义及其个人主义、资本主义的批判性和超越性。这种批判性和超越性既反映在其积极的自由观、平等公正观、互助的原则、经济计划化和公有经济、资产阶级权利的削弱和工人阶级民主权利的加强,也反映在新自由主义对其的强烈批评中。然而,这种批判性和超越性是局限在资本主义的制度和框架内的,是非制度性的。这至少表现在:在社会民主主义福利国家的理论和实践中,社会主义从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和特征的制度退到了分配收入领域中的调节;福利国家的基础是资本主义私有经济;福利国家的实质是"福利资本主义"。福利国家不是社会主义国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利国家 社会民主主义 自由主义 个人主义 超越 局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社会民主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一致性——对自由主义及其个人主义的批判 被引量:2
12
作者 朱旭红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08-115,共8页
自由主义的精神实质是个人主义。个人主义特征无论在古典自由主义中还是在现代自由主义中都得到了充分体现。对个人主义进行批判和否定的力量最初主要来自保守主义思想和乌托邦社会主义思想。乌托邦思想家们对个人主义的批判反映出社会... 自由主义的精神实质是个人主义。个人主义特征无论在古典自由主义中还是在现代自由主义中都得到了充分体现。对个人主义进行批判和否定的力量最初主要来自保守主义思想和乌托邦社会主义思想。乌托邦思想家们对个人主义的批判反映出社会主义就是在批判个人主义的基础上产生的。作为社会主义运动中的重要思潮和流派,对自由主义及其个人主义的批判性和超越性是社会民主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共同所具有的本质特性。"社会民主主义"一词是社会主义概念进入政治的结果,其诞生同样意味着对自由主义及其个人主义的批判和变革。同时,社会民主主义的价值观也是以社会主义为取向的。社会民主主义福利国家的实践,使得社会主义因素和特征——对自由主义及其个人主义的批判性和超越性较以往任何一个历史时期在西方民族国家的历史实践中得到了更多的体现。马克思主义批判资本主义的锋芒所指即是作为自由主义核心的个人主义。马恩对个人社会性的揭示体现出对个人主义的批判:个人在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个人不能离开共同体而独立存在;共同体的自由和发展程度决定个人的自由和发展的程度;"自由人联合体"是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个人的共同体社会组织形式。马克思主义把社会主义运动史上对自由主义及其个人主义的批判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主义 个人主义 社会主义 社会民主主义 马克思主义 一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妇女的社会地位和人权保障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敏杰 《浙江学刊》 CSSCI 1995年第4期102-107,共6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曾饱受压迫、歧视的中国妇女的社会地位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和生产力的发展而有了极大的提高,她们既享有了和男性一样的平等地位和权利,也享有了某些只为妇女专享的特殊权利。然而,某些西方国家无视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曾饱受压迫、歧视的中国妇女的社会地位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和生产力的发展而有了极大的提高,她们既享有了和男性一样的平等地位和权利,也享有了某些只为妇女专享的特殊权利。然而,某些西方国家无视这一事实,采用双重标准或以缺乏权威的片面评价指标来中伤、贬低中国妇女的社会地位和人权,或以维护妇女人权为借口行干涉中国内政之实。对此,作者以确凿的事实和数据进行了驳斥;同时也分析了中国妇女的某些不尽如人意的状况,并且深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她们的社会地位和人权将不断得到改善、保障和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妇女 妇女社会地位 妇女人权 妇女地位 人权报告 人权保障 男女平等 应有权利 法定权利 妇女权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岗保障向失业保障“并轨”:社会政策的完善与发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敏杰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2002年第6期47-51,共5页
实现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与失业保障的并轨 ,这是我国当前社会政策的一项制度性的目标。本文在对下岗和失业进行界定的基础上 ,根据有关调查统计资料分析研究了浙江省下岗人员的状况和特点 ,反映了浙江省在保障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和推... 实现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与失业保障的并轨 ,这是我国当前社会政策的一项制度性的目标。本文在对下岗和失业进行界定的基础上 ,根据有关调查统计资料分析研究了浙江省下岗人员的状况和特点 ,反映了浙江省在保障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和推进并轨工作方面的经验 ,也揭示了社会政策设计方面存在的一些具有共性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岗保障 失业保障 社会政策 社会保障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残疾人的婚姻与家庭状况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敏杰 《浙江学刊》 1988年第6期100-104,共5页
《浙江省残废人的婚姻与家庭状况分析》一文,对抽样调查的大量数据进行了具体分析,呼吁全社会来关心残废人的婚姻家庭生活。
关键词 残疾人 浙江省 抽样总体 健康人 全社会 家庭状况 状况分析 抽样调查 婚姻状况 几点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的城市化与城市社会问题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张乔 《浙江学刊》 1988年第5期46-51,共6页
本文是全国社科“七五”规划重点课题研究成果之一,主要探讨了两个问题:我国城市化的过程与城市存在的社会问题。我国城市化的发展是不充分的,特有的政洽、经济等条件对城市化过程有着复杂的影响。我国城市社会的特殊性,决定着城市社会... 本文是全国社科“七五”规划重点课题研究成果之一,主要探讨了两个问题:我国城市化的过程与城市存在的社会问题。我国城市化的发展是不充分的,特有的政洽、经济等条件对城市化过程有着复杂的影响。我国城市社会的特殊性,决定着城市社会问题的特殊性,这里分析了城市滞涨、城市冲突、城市惰性等现象和形成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过程 城市社会问题 城市发展 城市人口 沿海城市 城市经济 发展中国家 城镇人口 特大城市 发达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大陆妇女/社会性别学学科队伍现状分析——以“妇女/社会性别学学科发展网络”注册会员为例
17
作者 朱旭红 高雪玉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98-205,共8页
本文以"妇女/社会性别学学科发展网络"登记注册成员的信息为基础,从学历/学位、职称、职务、所在学科、研究/教学/行动、性别比例、区域分布和年龄分布等八个方面对妇女/社会性别学学科的师资现状进行了分析,以期为中国大陆妇... 本文以"妇女/社会性别学学科发展网络"登记注册成员的信息为基础,从学历/学位、职称、职务、所在学科、研究/教学/行动、性别比例、区域分布和年龄分布等八个方面对妇女/社会性别学学科的师资现状进行了分析,以期为中国大陆妇女/社会性别学的发展提供一份基础性的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女/社会性别学 学科 网络注册成员 发展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舆论与政治民主化
18
作者 杨张乔 《浙江学刊》 1987年第5期34-36,共3页
舆论即民意,是一种能够在社会空间扩散并且有时间延伸性的公众之议论和意见。它代表了公众在一定的时空范围里对社会现象、社会问题及国务政事等所表示的主观倾向性。在现代社会,舆论形成为公众的概念中心,便对社会民主化具有极其积极... 舆论即民意,是一种能够在社会空间扩散并且有时间延伸性的公众之议论和意见。它代表了公众在一定的时空范围里对社会现象、社会问题及国务政事等所表示的主观倾向性。在现代社会,舆论形成为公众的概念中心,便对社会民主化具有极其积极的意义。可以这样说,人类有语言产生,即便有众人的舆论。但在现代人看来,古代社会之舆论,由于科技不发达,社会未有现代这样的大众传播媒介系统,舆论影响范围小。况且当时社会的民主程度低,公众的舆论观点,与其说是“得到了个人自主的、理性的承认,毋宁说是它在理论上反映了共同体秩序所支配的思想,是根据习惯和命令行事的”。(日本社会学家横川宁夫语)这在封建社会尤其是这样。近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舆论 舆论观 社会问题 现代社会 封建社会 社会学家 人民群众 社会主义国家 政治民主化 发展社会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区与新乡:乡村振兴战略下的文化传承与反哺--以浙江余姚梁弄镇革命老区为例 被引量:36
19
作者 李文峰 姜佳将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77-83,共7页
国内外乡村振兴的理论转向和实践逻辑均非常注重乡村的文化取向。在乡村振兴战略下,以余姚市梁弄镇革命老区为例,对乡村振兴的文化传承问题进行理论探讨和实践探索,认为文化传承和文化反哺并重,通过传承将记忆转变为技艺,通过反哺提升... 国内外乡村振兴的理论转向和实践逻辑均非常注重乡村的文化取向。在乡村振兴战略下,以余姚市梁弄镇革命老区为例,对乡村振兴的文化传承问题进行理论探讨和实践探索,认为文化传承和文化反哺并重,通过传承将记忆转变为技艺,通过反哺提升乡村现代化,是老区代际文化传承的破题之道,通过乡风建设、乡智培训和乡愁重构等实现能力再造,以期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经验借鉴和路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文化传承 文化反哺 革命老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状及其超越:城郊结合部研究的文献综述 被引量:17
20
作者 范晓光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26-129,共4页
城郊(乡)结合部问题在各地快速城市化的过程中日益凸显。本文通过对1988—2007年相关文献的回溯,从城郊(乡)结合部的概念、特征和主要议题等三个方面对已有研究作了整理和归纳,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已有研究存在的系统性缺乏、"两极... 城郊(乡)结合部问题在各地快速城市化的过程中日益凸显。本文通过对1988—2007年相关文献的回溯,从城郊(乡)结合部的概念、特征和主要议题等三个方面对已有研究作了整理和归纳,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已有研究存在的系统性缺乏、"两极化"、"时滞性"和研究方法欠规范等不足,还提出了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郊(乡)结合部 社区建设 社会安全 概念 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