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发展中的浙江省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1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F0003-F0003,共1页
关键词 法学博士 社会科学院 浙江省 研究所 决策咨询 法制建设 研究人员 省政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作品的独创性--以对作品概念的科学建构为分析起点 被引量:62
2
作者 王坤 《知识产权》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5-22,共8页
独创性分析的关键在于准确地界定作品概念。作品是一种具有精神功能的符号组合,由存量要素和增量要素构成,作品独创性的本质在于具备一定的增量要素。独创性分为表层、中层和深层三个层次,作品可版权性的条件在于具备表层独创性和中层... 独创性分析的关键在于准确地界定作品概念。作品是一种具有精神功能的符号组合,由存量要素和增量要素构成,作品独创性的本质在于具备一定的增量要素。独创性分为表层、中层和深层三个层次,作品可版权性的条件在于具备表层独创性和中层独创性,深层独创性是判断作品可版权性的奢侈条件。除了判断作品可版权性以外,作品独创性分析还有助于判断特定作品著作权的保护范围,论证著作权保护的正当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品 独创性 可版权性 存量要素 增量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品概念的科学建构及其在著作权法上的意义 被引量:25
3
作者 王坤 《知识产权》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2-88,共7页
作品概念之科学建构需要借助其他学科理论的支持,需要考虑作品与商标、发明等其他知识产权对象之间的关系。从符号学、信息学和系统论的视角上看,作品是一种具有精神功能的符号组合,也是各种存量知识要素和增量知识要素有机构成的系统... 作品概念之科学建构需要借助其他学科理论的支持,需要考虑作品与商标、发明等其他知识产权对象之间的关系。从符号学、信息学和系统论的视角上看,作品是一种具有精神功能的符号组合,也是各种存量知识要素和增量知识要素有机构成的系统。科学建构作品概念有助于分析著作权法上的其他概念和制度,推动知识产权法体系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品 符号组合 存量知识 增量知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工业化城镇化背景下浙江应对邻避冲突的选择——风险沟通及其实现 被引量:10
4
作者 唐明良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15-221,共7页
党的十八大报告吹响了“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城镇化道路”的号角。从国际上的经验来看,在工业化城镇化的道路上,特别是在其中后期,各种因工业项目和城市设施建设引发的“邻避冲突”会日渐增多。所谓“邻避冲突”(Not-In-My-B... 党的十八大报告吹响了“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城镇化道路”的号角。从国际上的经验来看,在工业化城镇化的道路上,特别是在其中后期,各种因工业项目和城市设施建设引发的“邻避冲突”会日渐增多。所谓“邻避冲突”(Not-In-My-Back-Yard),是指当地居民或者有关社会团体、组织因担心某些负外部性较强的建设项目(如垃圾场、核电厂、殡仪馆、大型化工项目等邻避型设施)对身体健康、环境质量和所在地资产(房产)价值等带来诸多严重的负面影响,激发出强烈的嫌恶情结,滋生“不要建在我家后院”的心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道路 工业化 风险沟通 冲突 浙江 设施建设 中国特色 工业项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商标显著性的层次及规律--以对商标概念的科学建构为分析起点 被引量:4
5
作者 王坤 《知识产权》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0-35,共6页
显著性研究必须建立在对商标概念进行科学界定的基础上。商标是一种具有实用销售功能的符号组合,具有符号形式和符号信息两个层次。商标显著性也随之分为表层显著性和深层显著性:其中,表层显著性与商标符号中蕴含的存量要素的量和质成反... 显著性研究必须建立在对商标概念进行科学界定的基础上。商标是一种具有实用销售功能的符号组合,具有符号形式和符号信息两个层次。商标显著性也随之分为表层显著性和深层显著性:其中,表层显著性与商标符号中蕴含的存量要素的量和质成反比;深层显著性与商标符号承载增量信息的能力成正比。只有同时具备表层显著性和深层显著性的符号组合才能够被注册为商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层显著性 深层显著性 商标承载力 商誉信息 品质信息 文化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产权对象、客体的区分及其在民法学上的意义 被引量:6
6
作者 王坤 《法治研究》 CSSCI 2020年第1期65-77,共13页
知识产权对象是各种知识,知识产权客体则是知识产权法律制度所保障实现的知识功能,知识产权对象不同于知识产权客体。在知识产权法学领域中,对象、客体的区分有助于系统地界定作品、商标、发明等概念,有助于厘清各种知识产权之间的本质... 知识产权对象是各种知识,知识产权客体则是知识产权法律制度所保障实现的知识功能,知识产权对象不同于知识产权客体。在知识产权法学领域中,对象、客体的区分有助于系统地界定作品、商标、发明等概念,有助于厘清各种知识产权之间的本质区别,阐释外观设计等知识产权对象的多重保护问题,判断知识产权成立及保护范围。在民法其他领域中,民事权利对象、客体区分的意义在于引入功能概念,统合民事法律制度,分析疑难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产权对象 知识产权客体 知识 知识功能 功能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镇的变迁和社会治安控制
7
作者 毛亚敏 陈有西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1997年第2期80-83,共4页
肇始于八十年代的农村社区变迁在展示改革巨大成就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产生治安日趋严峻的负面效应。本文即研究转型期乡镇社会治安控制问题,共分三部分:第一,剖析变迁前后乡镇的社会结构、经济状况、人员生活习惯、观念等,从中说... 肇始于八十年代的农村社区变迁在展示改革巨大成就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产生治安日趋严峻的负面效应。本文即研究转型期乡镇社会治安控制问题,共分三部分:第一,剖析变迁前后乡镇的社会结构、经济状况、人员生活习惯、观念等,从中说明乡镇的变迁给社会治安带来的负面影响;第二,探讨当前乡镇主要犯罪表现及其原因;第三,对转型期乡镇社会治安控制提出对策,认为乡镇社会治安,应采取专项整治与综合治理相结合的方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学 犯罪学 乡镇变迁 治安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商标的促销功能及其法律意义
8
作者 郑海味 王坤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0-116,共7页
商标具有促销功能,人们通常所谓的区别功能、质量保障功能、广告功能等均为商标促销功能的组成部分或实现手段。商标促销功能通过符号形式以及商誉信息的功能得以实现。“促销功能说”有助于阐释商标的显著性,解释并完善商标权权能体系... 商标具有促销功能,人们通常所谓的区别功能、质量保障功能、广告功能等均为商标促销功能的组成部分或实现手段。商标促销功能通过符号形式以及商誉信息的功能得以实现。“促销功能说”有助于阐释商标的显著性,解释并完善商标权权能体系,诠释商标合理使用制度,促进知识产权法体系化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销功能 区别功能 品质保障功能 广告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剽窃概念的界定及其私法责任研究 被引量:27
9
作者 王坤 《知识产权》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47-52,96,共7页
剽窃是一种混淆作品或作品中部分要素出处的行为。在著作权法上,剽窃与署名权联系在一起,剽窃行为的要害就在于不当署名。剽窃行为可能损害作者的私益,必然损害社会公益,因而需要被全部纳入到著作权法的规制范围。但承担何种法律责任则... 剽窃是一种混淆作品或作品中部分要素出处的行为。在著作权法上,剽窃与署名权联系在一起,剽窃行为的要害就在于不当署名。剽窃行为可能损害作者的私益,必然损害社会公益,因而需要被全部纳入到著作权法的规制范围。但承担何种法律责任则需要考虑剽窃者的主观过错、剽窃后果等各种因素,予以灵活处置。只有这样,才能够遏制愈演愈烈的剽窃行为,又不致于引发文滥诉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剽窃 不当署名 正向剽窃 反向剽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反垄断法的发展与我国的反垄断立法——以企业合并控制为中心 被引量:18
10
作者 朱宏文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92-96,共5页
反垄断法所赖以存在的经济环境已从国内竞争走向了国际竞争 ,随之 ,反垄断法把其规制的重心逐渐由国内经济集中转向了国际经济集中 ,由此引发了反垄断法内国控制日益弱化。
关键词 经济集中 反垄断法 域外适用 反垄断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法的本土性 被引量:15
11
作者 陈柳裕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6-19,共4页
法的本土性问题是讨论法传统现代化问题和法律移植问题的核心。本文在论述法具有本土属性的基础上 ,指出 :(1)法的本土性是法的内向性发展规律 ,对法的本土性的坚持就是坚持法制建设上的“中国特色” ;(2)法的本土性因素是一国法的个性... 法的本土性问题是讨论法传统现代化问题和法律移植问题的核心。本文在论述法具有本土属性的基础上 ,指出 :(1)法的本土性是法的内向性发展规律 ,对法的本土性的坚持就是坚持法制建设上的“中国特色” ;(2)法的本土性因素是一国法的个性的决定因素 ,对法的本土性因素的寻找和利用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制的前提 ;(3)法的本土性命题并不否定我们借鉴、吸收域外法律制度的法制实践 ,相反 ,它对于我们所从事的法律移植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土性 命题 内向性 决定因素 国法 法律移植 罗马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治政府指标体系构建中的几对关系及其呈现 被引量:10
12
作者 唐明良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4-79,共6页
党的十八大吹响了到2020年“基本建成法治政府”的号角。这一时间表的提出,也为理论界和实务界提出了一个极为紧迫的命题:到底应该建构怎样的指标体系去衡量法治政府建成与否。在笔者看来,破解这一命题的要害乃在于“形式”和“实质... 党的十八大吹响了到2020年“基本建成法治政府”的号角。这一时间表的提出,也为理论界和实务界提出了一个极为紧迫的命题:到底应该建构怎样的指标体系去衡量法治政府建成与否。在笔者看来,破解这一命题的要害乃在于“形式”和“实质”的两大层面:就“形”的层面而言,是借鉴国外“社会指标运动”①、政府绩效评估等所取得的成果和国内深圳、湖北、上海等地的法治政府指标体系建构实践,在指标设计技术上精益求精,以此实现指标体系本身的科学精准和逻辑自洽。在“实”的层面,则是科学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政府的完整内涵及其时空特征,并以此形塑法治政府具体评价指标的价值内核。法治政府指标体系应是形式和实质的统一,技术面和价值面的糅合,两者不可偏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政府 指标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政府绩效评估 价值内核 “形式” 社会指标 设计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产权对象中存量知识、增量知识的区分及其功能 被引量:12
13
作者 王坤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54-59,53,共7页
知识产权对象由存量知识和增量知识两个部分构成。其中,存量知识不属于特定知识产权的保护范围,而增量知识则是考量特定知识产权能否成立及其保护范围的首要因素。存量知识、增量知识的区分贯穿于知识产权授予和救济的全过程,广泛应用... 知识产权对象由存量知识和增量知识两个部分构成。其中,存量知识不属于特定知识产权的保护范围,而增量知识则是考量特定知识产权能否成立及其保护范围的首要因素。存量知识、增量知识的区分贯穿于知识产权授予和救济的全过程,广泛应用于著作权法、专利法、商标法等领域中,发挥着全面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产权对象 存量知识 增量知识 区分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智化形塑中个人信息权益的失衡风险与新平衡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海明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6-128,共13页
随着席卷全球的数智化技术、网络、装置不断嵌入生活世界,基于自然人个人信息形成的信息权益关系,其主体、客体、情势全面地被数智化形塑。数智化形塑强化了网络平台,弱化了自然人,二者之间的契约安排已然无法确保信息权益的平衡,处于... 随着席卷全球的数智化技术、网络、装置不断嵌入生活世界,基于自然人个人信息形成的信息权益关系,其主体、客体、情势全面地被数智化形塑。数智化形塑强化了网络平台,弱化了自然人,二者之间的契约安排已然无法确保信息权益的平衡,处于弱势地位的自然人面临失能、失治、失控、失济四大风险。数智时代,需要法律正视数智化裹挟而来的影响,从信息权益新平衡出发,加强民事规范与制度构造,对处于弱势的自然人予以必要的赋权补强与护权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智化形塑 情势失衡 失衡风险 新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著作权保护的范围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坤 《知识产权》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20-24,共5页
著作权保护范围既是个案中认定是否侵权的关键,也涉及到著作权与其他知识产权之间的关系。从功能分析角度上看,著作权法仅仅保障作品的精神功能得以实现。从要素分析角度上看,存量要素以及增量要素中的公共知识均不属于著作权法的保护... 著作权保护范围既是个案中认定是否侵权的关键,也涉及到著作权与其他知识产权之间的关系。从功能分析角度上看,著作权法仅仅保障作品的精神功能得以实现。从要素分析角度上看,存量要素以及增量要素中的公共知识均不属于著作权法的保护范围。现行的思想表达二分法和公共知识分析方法均难以有效地确定著作权保护的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功能 存量要素 增量要素 公共知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程序自然法视域中法律解释的任务 被引量:2
16
作者 宋小海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9-76,157,共8页
一直以来,大陆法系关于法律解释目标或任务存在主观论、客观论和折衷说的分歧,难以解决。而实际上,富勒"程序自然法"学说蕴含了对该问题的答案。其"法律的公布"、"法律的明确性"和"官方行为和公布... 一直以来,大陆法系关于法律解释目标或任务存在主观论、客观论和折衷说的分歧,难以解决。而实际上,富勒"程序自然法"学说蕴含了对该问题的答案。其"法律的公布"、"法律的明确性"和"官方行为和公布的规则之间的一致性"三项原则构成了法律文本的解释性准则,并由此决定了法律解释的任务是"重述"法律文本的公开性内容。即法律解释指向并限于法律文本;立法资料不能构成解释法律文本的依据;法律解释是且仅是对法律文本公开性内容的重述。这是属于客观主义的解释立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自然法 解释的任务 重述 公开性内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民事抗诉监督的诉讼结构——以新民事诉讼法为背景 被引量:1
17
作者 宋小海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08-215,共8页
民事抗诉监督的诉讼结构问题涉及到对民事抗诉制度的合理性评价,值得深入研究。"四边形结构论"、"三棱锥结构论"和"棱形结构论"等现有理论,都存在类似的思维定势上的基本不足。民事审判检察监督其实属于... 民事抗诉监督的诉讼结构问题涉及到对民事抗诉制度的合理性评价,值得深入研究。"四边形结构论"、"三棱锥结构论"和"棱形结构论"等现有理论,都存在类似的思维定势上的基本不足。民事审判检察监督其实属于概括性意涵,通过民事抗诉制度得到整体表达与功能实现,民事抗诉监督结构分析应当直接面向民事抗诉制度之整体,无需预设所谓检法之间的"监督线"。新民事诉讼法框架下,民事抗诉制度之整体属于五阶构造。前四阶属于检察阶段,其为申请抗诉一方当事人和被申请一方当事人平等对立、检察机关居中审查的等腰三角形关系结构。第五阶属于审判阶段,其为当事人两造对席、法院居中审判的等腰三角形关系结构,检察机关在审判阶段的程序角色是形式性的而非实质性的。总之,民事抗诉监督的诉讼结构为"双等腰三角形"结构。这一结构符合诉讼结构的原型,同样具备公正性的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抗诉 法律监督 制度构造 诉讼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观的转变及其对知识产权法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坤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CSSCI 2009年第1期88-91,共4页
现代知识观实际上是一种真理观,难以论证商业标志的知识属性,无法促进知识产权法的体系化,而且还造成了知识产权概念正当性的危机。现代知识观向后现代知识观的转变使得人们认识到知识概念的学科性以及建构知识产权上的知识概念的必要... 现代知识观实际上是一种真理观,难以论证商业标志的知识属性,无法促进知识产权法的体系化,而且还造成了知识产权概念正当性的危机。现代知识观向后现代知识观的转变使得人们认识到知识概念的学科性以及建构知识产权上的知识概念的必要性、可能性,从而为实现知识产权法的体系化提供了契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知识观 后现代知识观 知识产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符号世界的发现与知识产权本体的建构
19
作者 王坤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2-57,共6页
知识产权本体是知识产权存在的终极根据,对此存在着多种不同的观点。符号世界的发现为知识产权本体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促进了人们对于知识与符号、法律与符号世界两组关系的认识。从知识与符号关系上看,知识产权是一种符号产权。... 知识产权本体是知识产权存在的终极根据,对此存在着多种不同的观点。符号世界的发现为知识产权本体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促进了人们对于知识与符号、法律与符号世界两组关系的认识。从知识与符号关系上看,知识产权是一种符号产权。在法律与符号世界二者关系的角度上,知识产权是法律对符号世界中的知识资源的有限支配权,是一项符号世界中的财产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产权 知识 本体 符号 符号世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像:凝视场域的一种观察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海明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4-73,158,共11页
阐释视域中的图像,作为生活世界的实在,关联特定的社会空间,如果脱离这一空间,图像阐释往往容易陷入残缺与失真。图像的凝视场域,包括绘者的凝视和观者的凝视,具有实在性、认知性和建构性。通过凝视场域,图像连通绘者外在的生活世界与... 阐释视域中的图像,作为生活世界的实在,关联特定的社会空间,如果脱离这一空间,图像阐释往往容易陷入残缺与失真。图像的凝视场域,包括绘者的凝视和观者的凝视,具有实在性、认知性和建构性。通过凝视场域,图像连通绘者外在的生活世界与其心灵空间的复杂关系,连通绘者与观者,承载着绘者心灵空间与观者心灵空间的交叠。将图像放置到其所在社会空间,进行切近、观察、思考,这是图像观察、图像阐释在方法上的回归,也是理解图像实在性、丰富性和发展性一种极为切近的路径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 生活世界 凝视场域 绘者的凝视 观者的凝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