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回应现实和历史的召唤──1994年的浙江报告文学
1
作者 卢敦基 《浙江学刊》 CSSCI 1995年第6期90-93,共4页
面对涌动的现实,1994年浙江的报告文学作出了积极的回应。本文分别从长篇、中短篇报告文学,以及历史纪实文学出发,对浙江1994年的报告文学作了较全面的透视。
关键词 报告文学 回应现实 西安事变 纪实文学 蒋介石 浙江省 英雄人物 1994年 基层组织建设 作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纯文学”与文学的社会性 被引量:3
2
作者 秦人 《浙江学刊》 1987年第5期82-86,74,共6页
一在艺术史上,一种新的艺术形式、艺术风格或艺术流派的诞生,往往伴随着与原有诸艺术存在之间的辩护与反驳之争。后来者每每声称唯有自己才是真正的艺术,此刻是所有那些僭越至今的冒牌货们让位的时候了;而先居者们则每每宣称那后来者不... 一在艺术史上,一种新的艺术形式、艺术风格或艺术流派的诞生,往往伴随着与原有诸艺术存在之间的辩护与反驳之争。后来者每每声称唯有自己才是真正的艺术,此刻是所有那些僭越至今的冒牌货们让位的时候了;而先居者们则每每宣称那后来者不具备艺术的起码条件,根本就不能算艺术。这种论争最后又多以艺术“开放体系”来容纳诸方为结束。这种由互相拒斥起而以开放体系终的程序一遍又一遍地被重复着,贯穿着整个艺术史。文学史自难例外。从来的诗人作家与理论家批评家们多将自己心目中的某一特定文学理想、文学追求论证为文学的唯一本质。于是,“我希望文学中有此”就变成了“文学除此之外什么也不是”。一个特定文学主张的出台,常常伴随着阿基米德式惊喜的呼喊:我找到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寻根文学 纯文学 语言技巧 伤痕文学 文学史 文学主张 艺术风格 艺术形式 生命意识 社会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金庸对中国文学的独特贡献 被引量:4
3
作者 卢敦基 《浙江学刊》 CSSCI 1999年第6期127-132,共6页
本文对金庸小说在文学史上的价值作了探讨,认为:与巴赫金梳理出的欧洲文化中的狂欢因素相对应,金庸发展了中国文学中的谐谑传统,在《鸳鸯刀》《侠客行》等小说中将其发挥得淋漓尽致,迭出新意;而韦小宝这个人物形象,传达了中国文... 本文对金庸小说在文学史上的价值作了探讨,认为:与巴赫金梳理出的欧洲文化中的狂欢因素相对应,金庸发展了中国文学中的谐谑传统,在《鸳鸯刀》《侠客行》等小说中将其发挥得淋漓尽致,迭出新意;而韦小宝这个人物形象,传达了中国文化中下层人物的复杂内涵,堪与阿Q媲美,表现了生命说不清道不明的无限含义。正是由于这两个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庸 小说 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中的肺病患者形象 被引量:1
4
作者 余凤高 《浙江学刊》 CSSCI 1991年第5期103-107,共5页
有如乐曲中的三重奏演奏、演唱中的三件乐器或三个声部,在文学中,爱情、疾病、死亡三者也常常被作家应用来奏出一曲曲感人心弦的爱情悲歌。在古今中外的文学中,描写爱情的故事总要比别的内容多得多;而在爱情故事中,爱又终久不得所爱的悲... 有如乐曲中的三重奏演奏、演唱中的三件乐器或三个声部,在文学中,爱情、疾病、死亡三者也常常被作家应用来奏出一曲曲感人心弦的爱情悲歌。在古今中外的文学中,描写爱情的故事总要比别的内容多得多;而在爱情故事中,爱又终久不得所爱的悲剧,又总是要比大团圆的喜剧故事更吸引读者;这爱情悲剧的关键,就在于主人公由于某种原因在适当的时刻死去,这“某种原因”,其中之一便是因病亡故。在这样的作品里,爱情是欢乐的、美丽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主人公 浪漫爱情 浪漫主义 文学作品 爱情悲剧 女作家 爱情故事 肺病 小说 郁达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篇小说:被重新确认的写作文体——1996年浙江短篇小说概述
5
作者 卢敦基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1997年第6期121-124,共4页
1996年浙江省的短篇小说创作出现了可喜的势头,短篇小说的本位地位得到重新确认,小小说也卓有成绩。本文全面评述了1996年浙江的短篇小说,指出了其中的成绩,也指出了某些不足,对于全面了解浙江当代文学创作,有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 浙江 短篇小说 1996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徐志摩研究检讨当代的思维模式 被引量:2
6
作者 王晓华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1997年第2期104-110,共7页
本文意在通过“徐志摩研究”这一个案剖析,对当代中国文学研究的纯粹思维模式,作一反思检讨。徐志摩作为一直有争议的诗人,对他的研究,较典型地表现了当代批评界某种共同的痼疾,即“三段论”批评模式、一分为二两极分离对立与线性... 本文意在通过“徐志摩研究”这一个案剖析,对当代中国文学研究的纯粹思维模式,作一反思检讨。徐志摩作为一直有争议的诗人,对他的研究,较典型地表现了当代批评界某种共同的痼疾,即“三段论”批评模式、一分为二两极分离对立与线性割裂的思维模式。这种普遍思维模式还不仅仅表现在文艺研究的领域。本文探寻了它所以形成的历史的、现实的以及中外文化交合的肇因。随着这位诗人在不同历史阶段的遭遇,本文勾划了当代批评界观念变迁的轨迹,八十年代后期以来逐渐疏离这种病态模式的某些可喜转变,并企盼民族心灵的完全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志摩研究 当代思维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意识的觉醒——中国当代文学思潮论之一
7
作者 许钢 《浙江学刊》 1986年第6期52-56,共5页
一中国当代文学中“寻根文学”的出现,已引起创作界和理论界的强烈关注与纷纭论争。无可讳言,“寻根”只是一个比喻,在字斟句酌的推敲面前容有不够严谨之处,现有作品水平亦参差不齐。但相当人数的一群作家所见略同并迅速形成不小的声势... 一中国当代文学中“寻根文学”的出现,已引起创作界和理论界的强烈关注与纷纭论争。无可讳言,“寻根”只是一个比喻,在字斟句酌的推敲面前容有不够严谨之处,现有作品水平亦参差不齐。但相当人数的一群作家所见略同并迅速形成不小的声势,决非偶然。有人视为拉美文学“爆炸”在中国的余波,自不无道理。但文学史上任一稍具规模的现象都非单一原因使然。对于“寻根文学”这样的现象,不把它放在更大的系统中去考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意识 中国当代文学 文学思潮 寻根文学 拉美文学 中国传统文化 文化反思 文学创作 中国作家 文学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摹仿的迷误:现代性的浪漫化 被引量:5
8
作者 陈明珠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21-127,共7页
在法国学者勒内·基拉尔看来,欲望并非直线性地指向客体,而更多是对他者欲望的摹仿。藉此出发,基拉尔构建起一个以“摹仿”、“介体”概念为核心的欲望分析模式,通过分析伟大小说家笔下的人性和社会真实,将文学和社会历史政治的研... 在法国学者勒内·基拉尔看来,欲望并非直线性地指向客体,而更多是对他者欲望的摹仿。藉此出发,基拉尔构建起一个以“摹仿”、“介体”概念为核心的欲望分析模式,通过分析伟大小说家笔下的人性和社会真实,将文学和社会历史政治的研究连接起来,把“摹仿的欲望”推衍至对人类生活各个层面的观察。在他看来,“欲望的介体”呈现了启蒙以来自由平等承诺下个体间欲望冲撞的必然处境;秉持自发自主欲望的幻觉,造就了现代社会在诸多层面上虚假不实的浪漫主义态度;摹仿性的欲望加剧了种种现代性的伦理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摹仿 欲望 摹仿的欲望 现代性 基拉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可奈何花落去──以文本为基点论王国维《人间词》 被引量:4
9
作者 吴蓓 《浙江学刊》 CSSCI 1999年第3期129-136,共8页
王国维“专作情语”的开拓而使一系列作品体现出一缕不同寻常的异质,求异出新而使词的出路与诗接轨出现词的诗化,“力争第一义”最终使词成为演绎哲理的符码。在取径唐五代、北宋小词的基础上希望有所创造、有所突破,以实现作词的宏... 王国维“专作情语”的开拓而使一系列作品体现出一缕不同寻常的异质,求异出新而使词的出路与诗接轨出现词的诗化,“力争第一义”最终使词成为演绎哲理的符码。在取径唐五代、北宋小词的基础上希望有所创造、有所突破,以实现作词的宏大理想,然而他在回归途中似乎愈走愈远,一小部分最能体现《人间词》西洋哲理特色的作品,在艺术上经不起推敲。《人间词》向五代、北宋的回归是失败的,王国维最终未能实现他恁高的创作祈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国维 人间词 文本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穆时英的小说创作 被引量:1
10
作者 余凤高 《浙江学刊》 1986年第3期62-68,共7页
中国的现代小说,如果说在二十年代是以“乡土文学”和“自我小说”为人们所瞩目,那么进入三十年代之后,最引人注意的便要算是都市题材的小说了。《子夜》和《骆驼祥子》等作品的出现,使文学史家欣喜地写下了“长篇小说的繁荣”这类词句... 中国的现代小说,如果说在二十年代是以“乡土文学”和“自我小说”为人们所瞩目,那么进入三十年代之后,最引人注意的便要算是都市题材的小说了。《子夜》和《骆驼祥子》等作品的出现,使文学史家欣喜地写下了“长篇小说的繁荣”这类词句,同样,这方面的短篇,史家们也可以列出一长串的名单来。这一现象的产生并不偶然,是由三十年代的时代精神决定的。因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十年代 弗洛伊德 小说创作 日本新感觉派 心理分析小说 小说集 现代小说 作品 长篇小说 作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兽变形题材的文化内涵
11
作者 余凤高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115-120,共6页
人兽变形的题材贯彻古今,从上古的神话直到现代文学,原始人与古代、近代、现代的创作者都同样地喜爱并深入到这一十分神奇的题材领域。人兽变形说得上是一个文学原型,起源于初民时代原始人自然生活和社会生活的需要,与他们的图腾崇拜和... 人兽变形的题材贯彻古今,从上古的神话直到现代文学,原始人与古代、近代、现代的创作者都同样地喜爱并深入到这一十分神奇的题材领域。人兽变形说得上是一个文学原型,起源于初民时代原始人自然生活和社会生活的需要,与他们的图腾崇拜和动物崇拜直接有关。原始人的智力活动自有它不同于现代人的特有规律,其最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始人 图腾崇拜 现代文学 题材 社会生活 神话传说 爱情 现代人 民间故事 创作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一性和多棱性的统一——唐代叙事诗的艺术结构初探
12
作者 陈铭 《浙江学刊》 1984年第6期40-47,共8页
唐朝是封建制度在中国发展的高峰,唐诗则是中国文化史上光辉的一章。根植于中华民族(主要是汉族)土壤的唐诗,带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也包蕴着诗歌发展的内部必然的规律。本文试图挂一漏万地探索一下,在唐叙事诗里,它的艺术结构给后人提供... 唐朝是封建制度在中国发展的高峰,唐诗则是中国文化史上光辉的一章。根植于中华民族(主要是汉族)土壤的唐诗,带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也包蕴着诗歌发展的内部必然的规律。本文试图挂一漏万地探索一下,在唐叙事诗里,它的艺术结构给后人提供了什么新的审美经验。唐叙事诗从总体来看,带有比其他民族诗作更强烈的主观抒情性。因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一性 封建制度 中华民族 社会生活 地主阶级 丰富性 矛盾性 内在矛盾 知识分子 民族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革命的侧面:丁玲创作与生平中的爱情家庭
13
作者 郑绩 《现代中文学刊》 2013年第4期39-45,共7页
丁玲创作中革命、爱情与家庭的主题结合是其显要特征,其中革命含有多重含义,既有五四精神,也有无政府思想,特别到了后期,还包含有更为复杂的左翼政治。这三个革命侧面同时共存,在丁玲创作的不同时期以不同的形式与强度存在,不但给丁玲... 丁玲创作中革命、爱情与家庭的主题结合是其显要特征,其中革命含有多重含义,既有五四精神,也有无政府思想,特别到了后期,还包含有更为复杂的左翼政治。这三个革命侧面同时共存,在丁玲创作的不同时期以不同的形式与强度存在,不但给丁玲爱情与家庭主题的创作带来了不同的思想侧面、人物塑造与话语形式,也影响着丁玲本人的爱情、家庭、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命 丁玲 创作 爱情家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文教学:本体与方法 被引量:7
14
作者 王彪 卢敦基 项义华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1999年第1期148-153,共6页
语文教学改革是目前舆论比较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从本体与方法两个基本层面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现行语文教科书体系的最大缺陷就是用一种道德化的东西遮蔽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直接的感性的把握,语文教学改革的最大关键,就... 语文教学改革是目前舆论比较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从本体与方法两个基本层面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现行语文教科书体系的最大缺陷就是用一种道德化的东西遮蔽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直接的感性的把握,语文教学改革的最大关键,就是要破除这种狭隘的功利主义的指导思想,回到语言文学这个本体上来。在教学方法上,要把语感的训练放在重要的位置,通过优秀文学作品的章陶,使学生对语言的表现力获得深刻的领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 教育 本体 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娇梨》《平山冷燕》考辨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青平 《浙江学刊》 1984年第6期48-53,81,共7页
(一)版本《玉娇梨》和《平山冷燕》是我国明末清初时期两部有代表性的才子佳人小说,在小说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两书的版本很多,大致可以分为原刻单行本、原刻丛书本、翻刻(单行与丛书)本这样三个系统。在现存的原刻单行本系统中,可以... (一)版本《玉娇梨》和《平山冷燕》是我国明末清初时期两部有代表性的才子佳人小说,在小说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两书的版本很多,大致可以分为原刻单行本、原刻丛书本、翻刻(单行与丛书)本这样三个系统。在现存的原刻单行本系统中,可以大连图书馆所藏二书的两种版本为代表。我认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山 明末清初 考辨 玉娇梨 代表性 文字 崇祯 才子书 单行本 才子佳人小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体无意识、类本质与神话时代
16
作者 王晓华 《浙江学刊》 CSSCI 1991年第3期53-57,共5页
一神话之所以蕴含了不同一般的意味,就因为它是类的丰富的生活积累的无意识显现。一般来说,当一种具象形态充分表现了类的集体无意识,那么,它也就较为充分地表现了类的本质。因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 一神话之所以蕴含了不同一般的意味,就因为它是类的丰富的生活积累的无意识显现。一般来说,当一种具象形态充分表现了类的集体无意识,那么,它也就较为充分地表现了类的本质。因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①。正是这“一切社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本质 神话时代 社会关系 个体与整体 马克思恩格斯 现实性 存在物 抽象物 差异性 私有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文化的思考
17
作者 刘卫 《浙江学刊》 1987年第5期75-81,3,共8页
文化是实践的产物,文化史是实践史的异态存在。任何一个民族都不能和它的历史割裂开来,因而也就不能和它的文化史割裂开来。全盘否定一个民族的文化史,也就否定了这个民族的生存史,其结果,不是鼓吹倒退,就是主张全盘“外化”。而全盘接... 文化是实践的产物,文化史是实践史的异态存在。任何一个民族都不能和它的历史割裂开来,因而也就不能和它的文化史割裂开来。全盘否定一个民族的文化史,也就否定了这个民族的生存史,其结果,不是鼓吹倒退,就是主张全盘“外化”。而全盘接受外族文化,必然导致本民族的消亡。至于民族间的文化交流,则是民族独立基础上的选择吸收。这种交流有利于各族人民为人类进步而共同奋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活动 民族文化史 相适应 全盘否定 人类进步 社会集团 发挥作用 相互补充 外化 基本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寓言写实小说论要
18
作者 刘卫 《浙江学刊》 1986年第6期46-51,共6页
人类与对象世界之间存在着多种关系,其中一种称之为“玄思关系”。以这种关系为基础的寓言写实小说,艺术手法的基本原则是排斥形象的实在性,其内容的确定性在于整体把握,其主题指向趋于历史而超越现实并在历史的普遍性中渗透深刻的当代... 人类与对象世界之间存在着多种关系,其中一种称之为“玄思关系”。以这种关系为基础的寓言写实小说,艺术手法的基本原则是排斥形象的实在性,其内容的确定性在于整体把握,其主题指向趋于历史而超越现实并在历史的普遍性中渗透深刻的当代性。其审美特征是在对历史的宏观把握的基础上,超越与神秘、热情与慨叹交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寓言 普遍性 艺术手法 主题指向 写实小说 作品内容 人物形象 时间意识 生活内容 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海外文坛消息”看茅盾早期的文艺思想
19
作者 胡敏 《浙江学刊》 1985年第1期60-64,共5页
茅盾接编《小说月报》后,全面地进行了改革,把这个原为鸳鸯蝴蝶派所控制的刊物,改造成为新文学的战斗阵地。为了及时地传达国外文学讯息,茅盾还特地开辟了“海外文坛消息”专栏。这个专栏的开辟,对当时闭塞的中国文坛来说,犹如打开了一... 茅盾接编《小说月报》后,全面地进行了改革,把这个原为鸳鸯蝴蝶派所控制的刊物,改造成为新文学的战斗阵地。为了及时地传达国外文学讯息,茅盾还特地开辟了“海外文坛消息”专栏。这个专栏的开辟,对当时闭塞的中国文坛来说,犹如打开了一个天窗,对于扩大新文学工作者和读者的视野,起了很大的作用。茅盾十分重视这个专栏,每一期的稿子都由他自己编写。甚至在他为了抗议王云五的背信弃义行为而辞去主编职务后,仍继续编写这个专栏的稿件。从《小说月报》第十二卷到十五卷六号,茅盾根据当时欧美的报刊资料,共写了二百零七篇消息,涉及的国家、民族和地区,除了英国、法国、德国、美国、苏联外,还有北欧的挪威、芬兰、冰岛、葡萄牙、瑞典、丹麦,东欧的匈亚利、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塞尔维亚、捷克、波兰,南美的阿根廷、智利、尼加拉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茅盾 文艺思想 中国新文学 小说月报 苏联文学 鸳鸯蝴蝶派 中国文坛 女作家 主编职务 被压迫民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