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组汉坦病毒包膜糖蛋白G1、G2基因体内外表达的评价
1
作者 黄玉仙 翁心华 +3 位作者 瞿涤 朱函坪 陆群英 朱智勇 《复旦学报(医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03-606,共4页
目的 构建分别编码汉坦病毒浙 37(Z37)株包膜糖蛋白G1、G2的真核表达质粒 ,并在离体及活体内评价重组汉坦病毒 (HV)包膜糖蛋白G1、G2基因的表达。方法 将编码G1、G2的基因片段分别插入至真核表达载体 pcDNA3.1(+) ,获重组质粒pcDNA3.1... 目的 构建分别编码汉坦病毒浙 37(Z37)株包膜糖蛋白G1、G2的真核表达质粒 ,并在离体及活体内评价重组汉坦病毒 (HV)包膜糖蛋白G1、G2基因的表达。方法 将编码G1、G2的基因片段分别插入至真核表达载体 pcDNA3.1(+) ,获重组质粒pcDNA3.1 G1、pcDNA3.1 G2。在体外转录翻译系统和真核细胞中表达重组基因 ,并在BALB/C小鼠中评价包膜糖蛋白G1、G2所激发的特异性体液免疫应答效果。结果 重组质粒pcDNA3.1 G1、pcDNA3.1 G2转染COS 7细胞后 ,IFA法可检测到细胞内有特异性荧光分布 ;在体外蛋白质转录、翻译系统 ,重组质粒 pcDNA3.1 G1、pcDNA3.1 G2所表达的蛋白质分子量分别约为 70KD及 5 5KD ;在免疫的部分小鼠体内可检测到特异性抗体。结论 成功地构建了分别编码HVZ37株包膜糖蛋白G1、G2的重组质粒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膜糖蛋白 体内 表达 PCDNA3 汉坦病毒 重组质粒 基因 蛋白质分子 转录 真核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