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因机械卡涩引起的GIS断路器弹簧操动机构电动拒分
1
作者 孙庆峰 汤义勤 +3 位作者 朱海貌 付军 李国广 叶波 《高压电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7-53,共7页
GIS中的断路器电动拒分是运行中较为普遍的缺陷,为明确故障成因,以发生电动拒分现象的某型号操动机构为对象展开研究。在故障操动机构返厂后的解体试验中,对包括保持挚子在内的分合闸关键部位零部件,采用外观检查、尺寸测量、硬度测试... GIS中的断路器电动拒分是运行中较为普遍的缺陷,为明确故障成因,以发生电动拒分现象的某型号操动机构为对象展开研究。在故障操动机构返厂后的解体试验中,对包括保持挚子在内的分合闸关键部位零部件,采用外观检查、尺寸测量、硬度测试等技术手段,从运行环境、材料性能和传动工况等方面进行了多角度分析讨论,并建立高精度有限元模型进行仿真验证。发现发生故障的操动机构,其主拐臂装配内孔均有一侧存在加工误差,且热处理后硬度偏离设计要求。结果表明:主拐臂两侧装配内孔非对称,使得内置滚针轴承和销轴产生轴线微偏心;在受力状态下,滚针轴承和内孔间受硬度差的影响发生形变;上述因素共同作用使得轴承和内孔之间静摩擦力增大,造成分闸系统承受的阻力矩增大引起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断路器 弹簧操动机构 机械卡涩 电动拒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维监测数据的环网柜温度预测模型研究
2
作者 张杰 徐冬梅 +1 位作者 刘学广 邹君文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5-41,共7页
太阳能光伏电站的环网柜处在高温环境下运行,经常引起过热故障的发生,造成设备内部短路,甚至引起火灾,严重影响太阳能光伏的安全稳定接入并网。预测太阳能光伏接入电网侧环网柜温度的变化趋势,可以有效实现对过热故障的提前预防。该研... 太阳能光伏电站的环网柜处在高温环境下运行,经常引起过热故障的发生,造成设备内部短路,甚至引起火灾,严重影响太阳能光伏的安全稳定接入并网。预测太阳能光伏接入电网侧环网柜温度的变化趋势,可以有效实现对过热故障的提前预防。该研究以历史温度数据、环境温度数据以及负荷电流数据作为影响环网柜温度变化的多维输入数据,利用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LSTM)构建光伏电站环网柜内部温度变化的预测模型。通过与10kV环网柜实验测试结果对比可知,基于多维监测数据的LSTM网络模型可以准确地完成环网柜温度预测。并且相较于传统神经网络构建的模型预测精度更高、计算结果更准确,研究结果为太阳能光伏接入电网侧环网柜过热故障的预测提供一种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网柜 温度预测 多维监测数据 LSTM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绝缘子内部缺陷超声全聚焦检测仿真及实验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赵洲峰 黄锦瀚 +1 位作者 罗宏建 胡宏伟 《压电与声光》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6-142,共7页
针对复合绝缘子高声衰减性导致的内部缺陷超声检测定位定量差的问题,采用全聚焦方法(TTFM)改善检测质量。基于k-Wave工具箱开展复合绝缘子内部缺陷超声全聚焦检测仿真研究,讨论频率、相控阵阵元数、缺陷尺寸等因素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并开... 针对复合绝缘子高声衰减性导致的内部缺陷超声检测定位定量差的问题,采用全聚焦方法(TTFM)改善检测质量。基于k-Wave工具箱开展复合绝缘子内部缺陷超声全聚焦检测仿真研究,讨论频率、相控阵阵元数、缺陷尺寸等因素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并开展检测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全聚焦方法检测复合绝缘子内部缺陷的效果良好。频率对检测结果的影响较大,选择较大频率时超声波的穿透力减弱,超声波在复合绝缘子中的衰减系数增加;选择较小频率时探头检测分辨力降低,影响缺陷的定量,所以在检测复合绝缘子时应选用合适的频率,选用的4种不同频率中2.5 MHz频率的成像效果综合最佳。阵元数和缺陷尺寸对检测结果影响较小,在实际检测中应根据实际工程需要选择合适的阵元数。研究结果为超声全聚焦方法检测复合绝缘子内部缺陷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绝缘子 全聚焦方法 超声成像 k-Wave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伏电站环网柜温湿度非线性耦合预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徐冬梅 张杰 +1 位作者 刘学广 邹君文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2-50,共9页
大型太阳能光伏电站中的环网柜工作环境复杂多变,面对温差大、潮湿等恶劣环境,极易发生环网柜运行故障,影响太阳能光伏的安全稳定接入并网。环网柜温湿度具有明显的线性和非线性变化特征,基于环网柜内部温湿度实测数据,利用自回归移动平... 大型太阳能光伏电站中的环网柜工作环境复杂多变,面对温差大、潮湿等恶劣环境,极易发生环网柜运行故障,影响太阳能光伏的安全稳定接入并网。环网柜温湿度具有明显的线性和非线性变化特征,基于环网柜内部温湿度实测数据,利用自回归移动平均(ARIMA)模型和径向基函数(RBF)模型对线性和非线性数据处理能力的优势,构建ARIMA-RBF权重组合温湿度预测模型,对某光伏电站实际环网柜内温湿度进行动态预测。预测结果表明:相较于单一模型,ARIMA-RBF权重组合模型的预测精度更高、稳定性更好;该组合模型通过适当的加权策略充分发挥了单一模型对数据不同特征的处理能力,能较好地评估环网柜内部温湿度状态,可为建立更具普适性的预测模型提供参考,并有助于减少环网柜因长期超温和潮湿环境下运行引起的故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光伏 环网柜 温湿度 非线性耦合 权重组合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改性TiO_(2)对PTFE-FEVE复合涂层防腐性能的影响
5
作者 张杰 邹君文 +1 位作者 刘学广 李小英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22-930,共9页
由于全氟烷基结构具有出色的表面活性、浸湿润性以及化学惰性,本研究以全氟癸基三乙氧基硅烷偶联剂对纳米TiO_(2)进行表面改性,并掺入以聚四氟乙烯(PTFE)蜡粉为填料制备的氟烯烃-乙烯基醚共聚物(FEVE)复合氟碳防污闪涂料,采用压缩空气... 由于全氟烷基结构具有出色的表面活性、浸湿润性以及化学惰性,本研究以全氟癸基三乙氧基硅烷偶联剂对纳米TiO_(2)进行表面改性,并掺入以聚四氟乙烯(PTFE)蜡粉为填料制备的氟烯烃-乙烯基醚共聚物(FEVE)复合氟碳防污闪涂料,采用压缩空气喷涂技术,结合常温固化法制备出改性纳米TiO_(2)/PTFE-FEVE复合涂层。结果表明,改性TiO_(2)/PTFE-FEVE涂层具备优良的疏水性能,静态水接触角达到121.2°,原因在于TiO_(2)粒子的表面改性使得强疏水性基团-CF3偶联在复合涂层表面,同时改善了涂层表面微纳尺度上的粗糙度。纳米TiO_(2)的光催化活性赋予了涂层表面优异的自清洁性能,在紫外光照射下可使经油酸污染的涂层表面接触角逐步恢复至初始水平。涂层钢在3.5 wt%NaCl溶液中浸泡60 d后的低频阻抗(|Z|_(0.01 Hz))为1.69×10^(9)Ω·cm^(2),表现出优异的防腐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蚀防护 持久型室温硫化硅橡胶(PRTV) 改性纳米TiO_(2) 复合涂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IS汇控柜冷凝除湿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孙庆峰 沈佳 +4 位作者 汤义勤 盛军锋 黄秋宇 鲁旷达 魏燕定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34-42,共9页
为了克服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中(即GIS)汇控柜现有除湿技术的局限性,文中基于半导体冷凝除湿技术,对其控制策略进行了研究。首先,从半导体冷凝技术机理出发,根据相对湿度、绝对湿度、露点温度和饱和水汽压等推导出除湿能力公式。... 为了克服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中(即GIS)汇控柜现有除湿技术的局限性,文中基于半导体冷凝除湿技术,对其控制策略进行了研究。首先,从半导体冷凝技术机理出发,根据相对湿度、绝对湿度、露点温度和饱和水汽压等推导出除湿能力公式。然后组建了GIS汇控柜温湿度模拟环境装置,通过实验研究了半导体冷凝除湿装置在柜内不同温度和湿度条件下的除湿能力。结果表明,用除湿能力值作为GIS汇控柜除湿装置的启停策略是有效且合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汇控柜 冷凝除湿 模拟实验 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声振信号组合特征的随机森林模型及其在绝缘子故障识别中的应用 被引量:6
7
作者 赵洲峰 赵志勇 +3 位作者 邹君文 裘吕超 杨斌 吕福在 《广东电力》 2022年第12期93-100,共8页
现有瓷支柱绝缘子振动声学检测仪的检测结果仅依赖信号的功率谱特征,单一特征携带的信息量有限,有缺陷的绝缘子振动信号样本少,信号特征干扰因素多,且人工判断容易引起漏报、误报。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一种包含时域特征、功率谱峰值特征... 现有瓷支柱绝缘子振动声学检测仪的检测结果仅依赖信号的功率谱特征,单一特征携带的信息量有限,有缺陷的绝缘子振动信号样本少,信号特征干扰因素多,且人工判断容易引起漏报、误报。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一种包含时域特征、功率谱峰值特征和各频段小波包能量比组合特征的随机森林故障自动识别模型。通过在绝缘子上、下端人工制作不同程度的缺陷,采集多组数据并进行特征筛选和模型参数调优,实验结果表明,使用该方法检测35 kV绝缘子,故障识别准确率达到96.53%,并可区分上端缺陷和下端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瓷支柱绝缘子 振动声学 故障识别 组合特征 随机森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00 kV直流穿墙套管接头异常发热原因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孙庆峰 周平 +5 位作者 朱贵池 周宇通 张杰 赵洲峰 李娜 王振亚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80-186,共7页
为明确±800 kV某换流站直流穿墙套管接头异常发热的事故原因,采用宏观检查、光谱分析、X射线检测、载流能力计算、应力分析等方法,分析了材料、结构、尺寸变化对载流能力的影响,并利用空载装配、压紧和仿真等试验进一步验证了套管... 为明确±800 kV某换流站直流穿墙套管接头异常发热的事故原因,采用宏观检查、光谱分析、X射线检测、载流能力计算、应力分析等方法,分析了材料、结构、尺寸变化对载流能力的影响,并利用空载装配、压紧和仿真等试验进一步验证了套管端子铜头和线夹抱箍之间的配合工况。发现抱箍本体存在受力变形,且其材质不符合标准要求。结果表明,引起套管接头发热的主因是抱箍变形,变形产生的配合间隙使得导体有效载流接触面积减小、导电率下降,电阻增大;次因是材质不符合标准要求,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 穿墙套管 接触不良 异常发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火泥涂覆5052铝管的快速点蚀穿孔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周海飞 周飞梅 +4 位作者 汤翰博 孙庆峰 张杰 陈明旭 罗宏建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65-271,共7页
目的对运行仅3 a的浙江近海某主变出线气室GIS筒体8 mm厚铝管SF6泄漏事故展开研究,以明确事故原因。方法通过光谱、金相、表面形貌(SEM)与能谱(EDS)、X射线衍射(XRD)等技术手段,从材料、结构、环境等角度探讨了该GIS筒体铝管点蚀穿孔可... 目的对运行仅3 a的浙江近海某主变出线气室GIS筒体8 mm厚铝管SF6泄漏事故展开研究,以明确事故原因。方法通过光谱、金相、表面形貌(SEM)与能谱(EDS)、X射线衍射(XRD)等技术手段,从材料、结构、环境等角度探讨了该GIS筒体铝管点蚀穿孔可能的原因,并利用电化学测试技术进一步验证了模拟环境的腐蚀性,据此研究了某防火泥对5052铝管快速点蚀穿孔的影响。结果腐蚀样基材材质为5052,与腐蚀铝材紧密接触的防火泥中的总氯质量分数达24.5%,按照GB/T 12007.31989,测得其无机氯质量分数为3.3%。腐蚀导致的微裂纹密布反过来促进了腐蚀介质的传输。此外,设备所处区域临海,2012年降雨的年均pH值低至4.64,为明显的酸性雨水,同年降雨中Cl年均浓度高达1.8 mg/L,均有利于铝自催化反应的发生。结论防火泥的高氯含量是导致该GIS筒体铝管快速点蚀穿孔的主要原因,微裂纹结构、酸雨及临海大气环境具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火泥 GIS 铝管 SF6泄漏 点蚀穿孔 C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焊接气孔引起的GIS漏气事故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孙庆峰 毛水强 +3 位作者 蒋蔚蔚 周进 洪明芳 毛晟伟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11-215,共5页
针对某超高压500 kV变电站GIS母线连接管壳体法兰焊缝SF_(6)气体泄漏展开研究,以明确事故原因。通过宏观检查、光谱分析、渗透检测及超声波探伤试验等技术手段,从材料性能、焊接工艺和结构因素等角度探讨了连接管壳体法兰焊缝产生漏气... 针对某超高压500 kV变电站GIS母线连接管壳体法兰焊缝SF_(6)气体泄漏展开研究,以明确事故原因。通过宏观检查、光谱分析、渗透检测及超声波探伤试验等技术手段,从材料性能、焊接工艺和结构因素等角度探讨了连接管壳体法兰焊缝产生漏气的原因。发现漏气壳体法兰焊缝上存在着焊接气孔。结果表明,引起壳体焊缝漏气的主因是焊缝在焊接过程中产生的气孔缺陷,且在出厂试验中未进行表面探伤试验将其排除;次因是气孔在管母线位移作用下发生贯通所致。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SF_(6)泄漏 焊接缺陷 气孔 仿真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电站除湿技术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孙庆峰 屠晔炜 刘雄军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205-208,共4页
针对变电站普遍存在的户外密封箱凝露问题。比较了在役3种除湿方式的优劣,介绍了一种基于半导体冷凝技术开发的新型除湿装置,并简介了该装置的构成。经挂网运行,发现除湿效果较为明显。结果表明,新型除湿装置设计是合理且有效的。
关键词 变电站 除湿方式 半导体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