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浙江输电线路不同伞形绝缘子积污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李特 周啸宇 +3 位作者 葛黄徐 王少华 周象贤 刘泽辉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77-81,共5页
选取浙江地区不同污秽类型测点,对同塔悬挂的不同伞形绝缘子的等值附盐密度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钟罩型、双伞型绝缘子的饱和积污盐密比约为3.0;不同伞形绝缘子的盐密差别与该区域污染物类型有关,与农业污秽、沿海盐雾污秽区域相比,... 选取浙江地区不同污秽类型测点,对同塔悬挂的不同伞形绝缘子的等值附盐密度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钟罩型、双伞型绝缘子的饱和积污盐密比约为3.0;不同伞形绝缘子的盐密差别与该区域污染物类型有关,与农业污秽、沿海盐雾污秽区域相比,沙尘污染区域钟罩型与双伞型绝缘子的积污差异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伞形结构 积污 污源类型 同塔悬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跟网/构网型混联多馈入系统协调优化配置方法 被引量:7
2
作者 余光正 胡越 +4 位作者 刘晨曦 汤波 辛焕海 马骏超 崔葛安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88-600,I0016,共14页
随着传统同步机组被电力电子设备逐步取代,电力系统由原来的“物理同步”逐渐转变为“控制同步”。因此,由变流器控制环节引发的稳定问题受到广泛关注。已有研究表明,含跟网/构网型设备的混联多馈入系统中构网型设备能够抑制弱电网下由... 随着传统同步机组被电力电子设备逐步取代,电力系统由原来的“物理同步”逐渐转变为“控制同步”。因此,由变流器控制环节引发的稳定问题受到广泛关注。已有研究表明,含跟网/构网型设备的混联多馈入系统中构网型设备能够抑制弱电网下由跟网型设备并网引起的次同步振荡,然而其在强电网下容易导致系统出现低频振荡现象。而目前电力系统仍处于向“双高”系统转变的过渡阶段,关于不同电网强度下混联多馈入系统中跟网/构网型变流器对电网电压支撑能力的量化评估及其在多频段下的协调优化配置方法仍不清晰。为此,该文首先对单馈入跟网/构网型变流器并网系统进行模态分析,探究不同电网强度下跟网/构网型变流器对应的主导振荡模态在多频段下的分布特性,并形成混联多馈入系统的协调优化配置原则。其次,基于模态解耦的思想对混联多馈入系统的稳定性进行等效近似,揭示多频段下系统主导振荡模态阻尼比与跟网/构网型支撑能力量化指标之间的关系。由此,提出一种面向系统小干扰稳定性提升的跟网/构网型协调优化配置方法。最后,通过仿真算例验证所提混联多馈入系统等效近似方法的正确性和协调优化配置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网/构网型设备 混联多馈入系统 模态解耦 电网电压支撑能力 协调优化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电网中分布式电源的选址定容问题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葛少云 闫常晓 +2 位作者 刘洪 赵波 葛路琨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8-14,共7页
协同考虑配电网可靠性提升、单位负荷供电成本降低以及分布式电源的随机波动特性等多方面,提出一种分布式电源选址定容的新方法。首先综合分析分布式电源接入对配电网经济性影响,构建以单位收益所需的成本费用最小为目标函数的规划方案... 协同考虑配电网可靠性提升、单位负荷供电成本降低以及分布式电源的随机波动特性等多方面,提出一种分布式电源选址定容的新方法。首先综合分析分布式电源接入对配电网经济性影响,构建以单位收益所需的成本费用最小为目标函数的规划方案;其次将概率潮流计算与场景分析相结合,再次利用粒子群算法对分布式电源最优接入问题进行整体优化求解,得到了可有效提高电网公司的经济效益的规划方案;最后通过算例分析,验证所提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电源 最优接入 单位收益成本 时序特性 随机潮流 粒子群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ulFSL:基于自适应多模态小样本学习的轻量级蜜网入侵检测系统
4
作者 汪溢镭 韩嘉佳 +3 位作者 孙歆 汪自翔 戴桦 刘恒旺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6-124,共9页
为了提高蜜罐的使用效率,动态蜜网采用重定向技术将高风险的流量引导至合适的蜜罐,而入侵检测系统(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IDS)则是重定向技术的关键前提条件。然而,由于电力物联网中攻击事件稀缺、训练样本不足,导致基于人工智能... 为了提高蜜罐的使用效率,动态蜜网采用重定向技术将高风险的流量引导至合适的蜜罐,而入侵检测系统(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IDS)则是重定向技术的关键前提条件。然而,由于电力物联网中攻击事件稀缺、训练样本不足,导致基于人工智能的IDS在样本有限的情况下分类效果不佳。更重要的是,传统蜜网消耗大量计算资源,不适合部署在电力物联网中的弱计算环境。针对这些挑战,文中提出了一种名为MulFSL的自适应多模态小样本学习技术用于轻量级蜜网入侵检测系统。该系统将加密的流量载荷生成文本模态,提取流的统计特征生成结构化数据模态,形成小样本学习数据集,并将数据集切分为支撑集和查询集。MulFSL通过训练嵌入函数,将查询集中的数据投影到同类样本距离较近的空间,作为不同攻击类型的原型,然后通过计算样本与原型之间的距离进行分类。此外,系统根据可用资源自适应调整卷积编码器的大小,减少边缘设备的资源消耗。该入侵检测系统在自建数据集上得到验证,并与XGBoost、随机森林、决策树和高斯朴素贝叶斯等模型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MulFSL的性能最为出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物联网 蜜罐 蜜网 小样本学习 入侵检测 模型剪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气环境质量及气象参数的绝缘子积污预测研究现状 被引量:10
5
作者 李特 吴金木 +3 位作者 陈乔 周象贤 周国良 蒋瑜宽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75-180,共6页
及时全面掌握电网积污水平是预防电网污闪事故的基础,通过绝缘子积污预测获取污秽水平是适应电网智能化的发展方向,但目前绝缘子积污预测的理论基础不够完善,预测准确性欠缺。文中以上述问题为出发点,对绝缘子积污的外部影响因素进行了... 及时全面掌握电网积污水平是预防电网污闪事故的基础,通过绝缘子积污预测获取污秽水平是适应电网智能化的发展方向,但目前绝缘子积污预测的理论基础不够完善,预测准确性欠缺。文中以上述问题为出发点,对绝缘子积污的外部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对基于大气环境成分、基于气象参数预测绝缘子积污的方法及其准确度、适用性进行了总结。结果表明,大气环境成分、气象参数对绝缘子积污有显著影响;目前基于大气环境成分的绝缘子积污预测尚无法实现饱和污秽度的预测,基于气象参数的绝缘子积污预测尚不能满足工程要求;综合大气环境成分、气象参数两方面数据的预测方法是实现绝缘子饱和积污预测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缘子 积污 环境成分 气象参数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_4对于尿素选择性非催化还原脱硝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熊建国 吕洪坤 +1 位作者 韩高岩 肖海平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61-164,169,共5页
在加热的石英反应器中研究CH_4对于模拟烟气尿素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NCR)脱硝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CH_4可使脱硝曲线向低温方向移动,提高低温下的脱硝效率及脱硝温度窗口宽度,但最佳脱硝效率略有降低,当CH_4添加比由0增大到6.0时,尿... 在加热的石英反应器中研究CH_4对于模拟烟气尿素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NCR)脱硝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CH_4可使脱硝曲线向低温方向移动,提高低温下的脱硝效率及脱硝温度窗口宽度,但最佳脱硝效率略有降低,当CH_4添加比由0增大到6.0时,尿素SNCR最佳脱硝效率减少了近14百分点,最佳脱硝温度降低了200℃,当CH_4添加比为2.0时脱硝温度窗口宽度最大,为296℃;添加CH_4可以缓解尿素SNCR体系的NH_3、HNCO逃逸,NH3、HNCO的近零排放温度均下降约150℃,为控制CH_4逃逸,喷入CH_4时应尽量保证喷入处温度不低于850℃;添加CH_4会提高低温下尿素SNCR的N_2O生成浓度,因此低温下N_2O的排放问题要引起足够重视;温度低于1 000℃时,提高氨氮比可以增强CH_4对脱硝效率的促进作用,但高于1 000℃时则起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素选择性非催化还原脱硝 CH4 脱硝效率 NH3 N2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偏互信息过热器温差数据驱动建模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徐巧菲 黄景涛 +1 位作者 郭喜风 茅建波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205-2210,共6页
为减小大型燃煤机组炉内过热器不同区域的温度差,提高机组运行的安全稳定性,提出一种过热器温差的数据驱动建模方法PMI-SVR。基于偏互信息(PartialMutual Information,PMI)对现场运行数据进行特征选择,采用支持向量回归(SupportVector R... 为减小大型燃煤机组炉内过热器不同区域的温度差,提高机组运行的安全稳定性,提出一种过热器温差的数据驱动建模方法PMI-SVR。基于偏互信息(PartialMutual Information,PMI)对现场运行数据进行特征选择,采用支持向量回归(SupportVector Regression,SVR)建立过热器两侧温差的数据驱动模型,并研究了PMI-SVR算法参数对模型性能的影响以获取最优模型。在某350MW机组上的仿真实验表明,基于PMI的特征选择方法可有效选出影响过热器温差的主要因素,基于这些因素建立的数据驱动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可为进一步的过热器温差控制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热器温差 偏互信息(PMI) 支持向量回归(SVR) 数据驱动 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企业服务渠道数据整合技术
8
作者 张维 王庆娟 +2 位作者 蒋颖 楼斐 胡如一 《农村电气化》 2020年第1期59-61,共3页
随着大数据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电力企业各业务系统的数据量越来越大,未来数据中心面临的重大挑战是如何将海量散的服务渠道数据进行整合从而使资源共享的难题。文章主要分析电力企业服务渠道数据现状,并基于大数据存储技术,提出... 随着大数据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电力企业各业务系统的数据量越来越大,未来数据中心面临的重大挑战是如何将海量散的服务渠道数据进行整合从而使资源共享的难题。文章主要分析电力企业服务渠道数据现状,并基于大数据存储技术,提出了一种将数据抽取、数据复制、程序接口等相结合的服务渠道数据整合解决方案,实现多源渠道数据高效整合,支撑全渠道运营情况分析、渠道引流策略等渠道运营相关工作的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渠道 数据整合 大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制氢设备效率特性的煤风氢能源网调度优化策略 被引量:50
9
作者 魏繁荣 随权 +5 位作者 林湘宁 李正天 陈乐 赵波 徐琛 Owolabi Sunday Adio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428-1439,共12页
风电的反调峰特性导致在调度过程中机组压力大、存在严重的弃风现象,建设大型可转移新能源消纳设备是一个可能的解决思路。该文提出了将大型新能源消纳设备的负荷特性纳入考量的煤风氢能源网综合调度优化策略。首先建立了典型新能源消... 风电的反调峰特性导致在调度过程中机组压力大、存在严重的弃风现象,建设大型可转移新能源消纳设备是一个可能的解决思路。该文提出了将大型新能源消纳设备的负荷特性纳入考量的煤风氢能源网综合调度优化策略。首先建立了典型新能源消纳设备——电解水制氢设备的产出模型,研究其在不同运行功率下的效率–功率特性关系。在此基础上,以产出电力与氢气的复合煤风氢能源网整体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对网内常规机组、风电及制氢设备进行短期调度经济性优化。仿真结果表明,依据消纳设备效率特性关系可制定出更为精准、灵活、经济的调度运行策略,在保证煤风氢能源网风电消纳能力的同时,提高了常规机组和消纳设备的运行经济性。该文为含风电场、制氢设备的煤风氢能源网的经济运行策略制定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风氢能源网 新能源消纳 制氢设备 功率–效率特性 运行成本 调度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建筑相变材料储能的微网综合能源消纳系统 被引量:28
10
作者 魏繁荣 林湘宁 +6 位作者 陈乐 余梦琪 张雪松 金能 李正天 谭爱国 徐琛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792-804,共13页
为解决微网大容量、长时间尺度储能问题,提出一种新型的微网综合能源消纳系统,该系统利用集成于居民建筑内部的相变材料墙体储冷储热,在功能上取代空调的同时,实现微网富余能源消纳与削峰填谷功能。建立电气–热力联合模型,以购电费用... 为解决微网大容量、长时间尺度储能问题,提出一种新型的微网综合能源消纳系统,该系统利用集成于居民建筑内部的相变材料墙体储冷储热,在功能上取代空调的同时,实现微网富余能源消纳与削峰填谷功能。建立电气–热力联合模型,以购电费用最小化为原则,优化消纳系统的储能控制策略,并分析校验室内温度舒适性、微网–大电网交换功率与储能设备成本/收益等指标,指出利用建筑相变材料储能具有工程上和经济上的可行性。研究结果为长时间尺度下的微网综合能源消纳问题的解决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相变材料 长时间尺度 电气–热力学联合模型 能源消纳 削峰填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电网多主体场景下的制氢装置新运营模式及其调度策略 被引量:12
11
作者 魏繁荣 随权 +3 位作者 林湘宁 李正天 赵波 徐琛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3214-3225,共12页
在现有市场环境下,为实现风电消纳与并网功率平滑,由单一主体投资建设的昂贵大型制氢装置可能面临设备利用率低、运营亏损的困局。为此,该文设计了一种多主体合资以实现装置产能多方共享的大型制氢装置投资–运营模式,并基于典型Shaple... 在现有市场环境下,为实现风电消纳与并网功率平滑,由单一主体投资建设的昂贵大型制氢装置可能面临设备利用率低、运营亏损的困局。为此,该文设计了一种多主体合资以实现装置产能多方共享的大型制氢装置投资–运营模式,并基于典型Shapley值法进行该模式下的运营成本核算、投资成本分摊以及利润分配。在该运营模式基础上,提出旨在实现帕累托改进的含制氢装置多主体电网的日运行调度优化策略。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通过在多个主体间共享制氢装置生产能力,分担高昂折旧费用带来的运行成本压力,可以显著改善制氢装置的经济性,避免出现“谁建谁亏”的困境,实现多方共赢。该运营模式和优化策略为未来具备全网公益属性的大型新能源消纳设备的建设和运行方式的选择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氢装置 多主体 价格壁垒 合资运营 产能多方共享 SHAPLEY值法 调度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多端柔性多状态开关的主动配电网日前–日内协调能量管理方法 被引量:25
12
作者 孙峰洲 马骏超 +1 位作者 于淼 韦巍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778-789,共12页
为提高含高渗透率新能源的微网在并网运行下系统的安全性与经济性,该文以基于多端柔性多状态开关的主动配电网为研究对象,提出当配网与多微网分属不同利益主体时的日前–日内协调能量管理方法。在日前有功协调调度阶段,建立了配网与多... 为提高含高渗透率新能源的微网在并网运行下系统的安全性与经济性,该文以基于多端柔性多状态开关的主动配电网为研究对象,提出当配网与多微网分属不同利益主体时的日前–日内协调能量管理方法。在日前有功协调调度阶段,建立了配网与多微网主从博弈统一求解模型,最小化配网运行成本,采用改进切平面迭代方法求解以保证二阶锥松弛的精确性。在日前无功调度阶段,充分利用微网并网节点变流器的剩余容量,最小化系统电压偏差。在日内调度阶段,对柔性多状态开关采用电压–有功和电压–无功双下垂控制,以提高系统运行可靠性和减小网损为目标,基于日前调度结果对系统进行下垂斜率–无功的联合优化。算例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日前–日内协调能量管理方法能充分发挥柔性多状态开关对潮流的灵活调控作用,有效降低配网网损和系统电压偏差,进而综合提升系统的运行可靠性与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配电网 柔性多状态开关 主从博弈 二阶锥松弛 下垂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实结合的馈线自动化系统测试平台设计 被引量:19
13
作者 吴栋萁 杨涛 +4 位作者 黄晓明 黄柳柳 王林青 陈玲 徐习东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9期137-143,共7页
馈线自动化的实现模式有多种,不可能在真实配电网上进行实验验证。因此,需要设计馈线自动化系统测试平台来对馈线自动化系统进行测试。分析了配电网的仿真需求,采用RTDS搭建配电网模型并对故障进行模拟。提出了利用虚拟配电终端系统来... 馈线自动化的实现模式有多种,不可能在真实配电网上进行实验验证。因此,需要设计馈线自动化系统测试平台来对馈线自动化系统进行测试。分析了配电网的仿真需求,采用RTDS搭建配电网模型并对故障进行模拟。提出了利用虚拟配电终端系统来模拟一组配电终端的运行。在虚拟配电终端系统结构设计中提出了基于CIM的拓扑分析技术来解决虚拟配电终端系统对内及对外的数据关联问题。提出了采用虚拟交换技术来解决多个虚拟终端共享一个网口进行数据交换的问题。在上述技术基础上,设计了一套由RTDS、虚拟配电终端系统、真实配电终端和主站系统组成的馈线自动化系统测试平台。最后在平台上进行测试实验,验证了该测试平台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实结合 RTDS 虚拟配电终端系统 拓扑分析技术 虚拟交换技术 馈线自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YOLO目标检测方法在电缆设备异常状态识别中的应用 被引量:29
14
作者 周自强 陈强 +1 位作者 马必焕 齐冬莲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4-20,共7页
针对地下隧道电缆设备异常状态识别中目标设备较为单一、异常状态相对简单、综合识别速率和准确率较低的问题,文章提出一种改进的YOLO目标检测架构,对电缆设备进行定位和异常状态识别。首先,采用图像缩放方法调整图像尺寸为448×448... 针对地下隧道电缆设备异常状态识别中目标设备较为单一、异常状态相对简单、综合识别速率和准确率较低的问题,文章提出一种改进的YOLO目标检测架构,对电缆设备进行定位和异常状态识别。首先,采用图像缩放方法调整图像尺寸为448×448,再利用卷积神经网络对特征进行提取,其中每一层采用批量归一化方法规范模型,最后通过RPN网络预测目标边界框。采用珠海地下电缆隧道中的图像数据进行仿真实验,并与YOLO和Faster RCNN算法进行对比,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且算法识别准确率较高、鲁棒性好,可有效应用于地下电缆隧道的巡检机器人系统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缆设备状态识别 YOLO 批量归一化 RPN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分辨率再分析风场的高原涡三维识别技术及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汤欢 傅慎明 +1 位作者 孙建华 周象贤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98-712,共15页
高原涡(TPV)是生成于青藏高原主体的一类浅薄中尺度涡旋系统,其发生频繁、影响范围广、造成灾害强,是我国最重要的致灾中尺度系统之一。全面揭示高原涡的统计特征是本领域研究的重要基础。其中,高原涡的精准识别是认识其统计特征的关键... 高原涡(TPV)是生成于青藏高原主体的一类浅薄中尺度涡旋系统,其发生频繁、影响范围广、造成灾害强,是我国最重要的致灾中尺度系统之一。全面揭示高原涡的统计特征是本领域研究的重要基础。其中,高原涡的精准识别是认识其统计特征的关键。随着高时空分辨率再分析资料的出现,高原涡的研究有了更好的数据基础,然而,无论是人工识别方法还是基于较粗分辨率的客观识别算法都难以高效地适用于当前的新再分析资料。因此,亟需发展一种高精度的、适用于高时空分辨率再分析资料的高原涡客观识别方法。本文提出了一种适用于高分辨率再分析资料、基于风场的限制涡度高原涡客观识别算法(Restricted-vorticity based Tibetan-Plateau-vortex Identifying Algorithm,简称RTIA)。该方法首先判断高原涡候选点,然后以候选点为中心,划分多个象限,通过象限平均风场限定条件和象限组逆时针旋转(北半球)条件确定高原涡中心,无需复杂计算及对各气压层分别设定阈值,即可快速实现高原涡的水平和垂直追踪。基于1979~2020年共42个暖季(5~9月)、15466个高原涡(共计99090时次)大样本的评估表明,RTIA方法识别高原涡的平均命中率超过95%,平均空报率低于9%,平均漏报率少于5%,可以十分准确地对高原涡进行识别。此外,评估还表明RTIA方法应用于不同空间分辨率的再分析资料(如0.5°或0.25°)时,仍能保持高原涡识别的高准确率,其识别结果主要受涡旋自身强度的影响,对弱涡旋的识别精度比强涡旋偏低。该方法对其他中尺度涡旋识别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涡(TPV) 涡旋识别 中尺度涡旋 限制涡度 RTIA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迁移学习卷积神经网络的电缆隧道锈蚀识别算法 被引量:14
16
作者 周自强 纪扬 +1 位作者 苏烨 蔡钧宇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04-110,共7页
随着电力行业的不断发展,髙压电缆的铺排以及地下电缆隧道的建设与维护逐渐成为该领域中的热点问题之一。将迁移学习的核心思想与经典的卷积神经网络(LeNet5)相结合,提出了一种基于迁移学习卷积神经网络的电缆隧道锈蚀识别算法,实现了... 随着电力行业的不断发展,髙压电缆的铺排以及地下电缆隧道的建设与维护逐渐成为该领域中的热点问题之一。将迁移学习的核心思想与经典的卷积神经网络(LeNet5)相结合,提出了一种基于迁移学习卷积神经网络的电缆隧道锈蚀识别算法,实现了电缆隧道内部电源箱、风机等设备的锈蚀识别。该算法基于Tensorflow框架,能够有效地解决训练样本不足、训练时间冗长以及识别精度不髙的问题。通过引人4种经典的目标识别算法进行对比实验,进一步验证了所提方案在网络训练时间以及识别精确度上的优势,为后续电缆隧道巡检机器人系统的构建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与实验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迁移学习 卷积神经网络 电缆隧道 锈蚀识别 Tensorflow框架 故障诊断与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