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肽核酸在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
1
作者 杨彤 叶子弘 +3 位作者 吴姗 李可 张晓峰 帅江冰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50-455,共6页
核酸是由许多核苷酸单体聚合成的生物大分子化合物,为生命的最基本物质之一,在遗传信息传递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核酸序列分析对阐释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寡核苷酸探针可用于微生物等的核酸序列检测和分析,但应用寡核苷酸探针检测核酸... 核酸是由许多核苷酸单体聚合成的生物大分子化合物,为生命的最基本物质之一,在遗传信息传递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核酸序列分析对阐释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寡核苷酸探针可用于微生物等的核酸序列检测和分析,但应用寡核苷酸探针检测核酸序列时存在一些不足与缺陷,如其抵御核酸酶降解的能力较弱、杂交分子的解链温度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酸序列分析 寡核苷酸探针 遗传信息传递 微生物检测 杂交分子 单体聚合 解链温度 肽核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灰茶尺蠖高效引诱剂的研制及其田间防效评价 被引量:3
2
作者 韩宝瑜 黄光政 +1 位作者 韩善捷 王梦馨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597-2608,共12页
为研制有效诱杀重要害虫灰茶尺蠖雌、雄成虫的性信息素/植物源信息物复合型性诱剂,选源自茶梢和茶花挥发物的30个主要成分,分别配成10^(-6)g/mL、10^(-4)g/mL和10^(-2)g/mL液体石蜡溶液作味源,检测其引起1日龄灰茶尺蠖雌、雄成虫的EAG... 为研制有效诱杀重要害虫灰茶尺蠖雌、雄成虫的性信息素/植物源信息物复合型性诱剂,选源自茶梢和茶花挥发物的30个主要成分,分别配成10^(-6)g/mL、10^(-4)g/mL和10^(-2)g/mL液体石蜡溶液作味源,检测其引起1日龄灰茶尺蠖雌、雄成虫的EAG反应值。结果表明:(1)每种味源的3个剂量处理皆引起明显的EAG反应;随着味源浓度增加,EAG反应值显著增大;(2)引起的雌、雄成虫EAG反应值相近,差异不显著;(3)芳樟醇、反-2-己烯醛、顺-3-己烯-1-醇、己醇、苯乙醇和6-甲基-5-庚烯-2-酮的每个剂量处理引起强烈的EAG反应。将这6种EAG活性成分与灰茶尺蠖2个主要的性信息素成分Z,Z,Z-3,6,9-十八碳三烯和Z,Z-3,9-6,7-环氧-十八碳二烯配成数个备选的复合型性诱剂,载于羊毛毡细条上、塑封、制成诱芯,在茶园中检测其引诱活性,发现诱效最优的复合型性诱剂在每个诱芯上组成为:6种EAG活性成分各2 mg、Z,Z,Z-3,6,9-十八碳三烯0.4 mg、Z,Z-3,9-6,7-环氧-十八碳二烯0.6 mg、抗氧化剂——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1 mg、正己烷100μL。此外,使用土黄、荧光黄、米黄、素馨黄、桔黄、土褐、墨绿、芽绿、草绿、荧光绿、天蓝、大红和纯白等13种色板诱杀灰茶尺蠖成虫,发现其偏嗜暗黄色,以土黄色效果最佳。遂将该诱芯载于土黄色粘板上组成诱捕器,诱杀防治灰茶尺蠖主害代——第3代,试验程序:在第2代羽化始盛期用诱捕器诱杀成虫以减少交尾几率而压低第3代幼虫数,在第3代初龄幼虫期喷施2.5%联苯菊酯、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苏云金杆菌悬浮剂(1×10^(4)PIB·2000 IU/μL),接着定期调查三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复合型性诱剂的防效显著优于后两者。该研究为灰茶尺蠖的绿色防控提供了可敷应用的技术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茶尺蠖 复合型性诱剂 触角电位活性成分 性信息素 诱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期杭白菊植株引诱菊小长管蚜的嗅觉和视觉线索及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曹原 韩善捷 +3 位作者 李捷 黄光政 韩宝瑜 王梦馨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609-2620,共12页
杭白菊是一类顶级的茶用菊,原产地是浙江省桐乡市。菊小长管蚜Macrosiphoniella sanborni是菊属植物重要害虫,常常在花期觅食于花上和匿于花内,随着菊花采摘、加工而残留在菊花产品中。冲饮菊花茶过程中,蚜尸或肢体就浮现在菊花茶汤中,... 杭白菊是一类顶级的茶用菊,原产地是浙江省桐乡市。菊小长管蚜Macrosiphoniella sanborni是菊属植物重要害虫,常常在花期觅食于花上和匿于花内,随着菊花采摘、加工而残留在菊花产品中。冲饮菊花茶过程中,蚜尸或肢体就浮现在菊花茶汤中,致饮者“倒胃口”。为揭示该蚜嗜好花朵原因和研制有效的防控手段以便在花期控制该蚜,分离鉴定了花期杭白菊植株的36种挥发性化合物,挑选其中含量大的、主要的17种用作味源,对该蚜做行为测定。发现a-蒎烯、反-2-己烯醛、(+)-4-蒈烯、顺-3-己烯乙酯、顺式-β-罗勒烯、γ-萜品烯、或者1-辛烯-3-乙酯7种成分的10-4g/mL的正己烷溶液显著地吸引该蚜雌、雄成蚜。依次将该7种成分的每种10-2g/mL正己烷溶液与蚜虫性信息素荆芥内酯的10-4g/mL正己烷溶液按照60∶10∶10∶2∶2∶20∶2∶1体积比配制成复合型蚜虫引诱剂,在菊园中与专利产品蚜虫引诱剂比较诱效,结果表明前者对于该蚜更具有引诱力。此外,在杭白菊园进行的该蚜趋色行为测定中,测得菊花黄对该蚜诱效稍强于芽绿色。随后,将每块菊花黄粘板附1个复合型蚜虫引诱剂诱芯,组成1个诱捕器,在杭白菊花期的菊园放置相互间距7 m×8 m的诱捕器诱杀成蚜。结果证实:不仅每个诱捕器诱杀了大量菊小长管蚜成虫,而且诱捕器的防效优于吡虫啉药液。认为:花期杭白菊植株的主要挥发性化合物和花朵上雌蚜释放的性信息素(嗅觉线索)与菊花的黄色(视觉线索)叠加引诱了菊小长管蚜;研制的载有复合型蚜虫引诱剂的菊花黄粘板可用作花期有效诱杀菊小长管蚜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杭白菊 开花期 菊小长管蚜 嗅觉和视觉线索 诱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季遮阳网茶园昆虫趋色性及其群落结构分析
4
作者 曹原 李捷 +3 位作者 兰建军 郭春伟 徐伟众 韩宝瑜 《茶叶通讯》 2024年第1期54-59,共6页
茶园建设固定遮阳网可助力干旱时节抗旱和冬季防冻,但茶园病虫害也常发。目前,有关固定遮阳网茶园昆虫群落缺乏研究。以浙江松阳县建有的固定遮阳网茶园为对象,冬季采用13种颜色的诱虫色板每隔10 d依次对5块遮阳网茶园内昆虫进行诱捕,统... 茶园建设固定遮阳网可助力干旱时节抗旱和冬季防冻,但茶园病虫害也常发。目前,有关固定遮阳网茶园昆虫群落缺乏研究。以浙江松阳县建有的固定遮阳网茶园为对象,冬季采用13种颜色的诱虫色板每隔10 d依次对5块遮阳网茶园内昆虫进行诱捕,统计24 h内捕获的种数和个体数。结果共捕获6个目37个科的2940个昆虫(蜘蛛);诱捕量最多的为双翅目,种数、个体数分别占总物种数、总个体数的29.7%和69.5%;聚类分析将13种色板中的荧光绿、芽绿、米黄、土黄、橘黄、草绿、荧光黄和素馨黄色板聚为一类,每种色彩的每块板平均诱捕的物种数和个体数分别是(19.4±2.4)种和(286.9±55.4)个;墨绿、大红、天蓝、土褐和纯白5种色板聚为一类,每种色彩的每块板平均诱捕的物种数和个体数分别是(11.8±3.3)种和(129.0±36.4)个;主要害虫有茶小绿叶蝉、茶蚜和黑刺粉虱等,主要天敌是尺蠖原绒茧蜂和单白绵副绒茧蜂。研究认为遮阳网茶园成为主要害虫和重要天敌的越冬庇护场所;芽绿、素馨黄、荧光绿和荧光黄等色板可作为监测茶园虫情的手段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园 昆虫 趋色性 群落结构 遮阳网 冬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杨酸及茉莉酸介导植物抗病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8
5
作者 陆雯 潘璐琪 王雪艳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40-43,共4页
为了进一步明确水杨酸及茉莉酸介导的植物抗病信号传递的分子机制,阐明植物的抗病机理,综述了水杨酸与茉莉酸介导的植物抗病过程、关键酶、标记基因以及二者在抗病通路中的交叉对话机制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水杨酸与茉莉酸在植物抗病中... 为了进一步明确水杨酸及茉莉酸介导的植物抗病信号传递的分子机制,阐明植物的抗病机理,综述了水杨酸与茉莉酸介导的植物抗病过程、关键酶、标记基因以及二者在抗病通路中的交叉对话机制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水杨酸与茉莉酸在植物抗病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杨酸 茉莉酸 超敏反应 系统获得性抗性 诱导系统抗性 信号传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山六安瓜片4个等级茶叶香气的组成及其差异 被引量:7
6
作者 范培珍 潘铖 +2 位作者 王梦馨 崔林 韩宝瑜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65-675,共11页
为深入探究历史名茶六安瓜片不同等级间香气组分和含量的差异,选用内山六安瓜片特级、一级、二级和三级茶叶样品,以SDE法提取香精油,使用GC-MS配合标样做定性分析,加入癸酸乙酯为内标进行相对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从4个等级的茶叶香精油... 为深入探究历史名茶六安瓜片不同等级间香气组分和含量的差异,选用内山六安瓜片特级、一级、二级和三级茶叶样品,以SDE法提取香精油,使用GC-MS配合标样做定性分析,加入癸酸乙酯为内标进行相对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从4个等级的茶叶香精油中共鉴定香气成分96种,包括20种醇、18种酯、17种烯烃、16种醛、12种酮、7种杂环化合物和少量酸类;主要成分为芳樟醇、香叶醇、橙花叔醇、β-紫罗酮、己酸-顺-3-己烯酯、苯甲醛、棕榈酸、芳香醇氧化物Ⅰ型、β-环柠檬醛、α-紫罗酮、顺-3-己烯-1-醇、庚醛和壬醛;从特级、一级、二级至三级,香气成分个数分别为79、60、55个和47个,相对于内标的含量分别为695.94、579.90、541.69和268.50,香气成分个数和香气总含量呈梯度递减;4个等级茶叶的共有高含量香气成分为芳樟醇、橙花叔醇、α-紫罗酮、β-紫罗酮、己酸-顺-3-己烯酯,其含量随着等级降低而减少。六安瓜片的香气化合物包含多种类型且存在一些较稳定的高含量香气化合物,显露清香高爽的香型特征,但4个茶叶等级之间香气组分和含量的差异十分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安瓜片 茶叶香气 特征香气成分 茶叶等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赭曲霉毒素A直接竞争ELISA试剂盒的研制 被引量:6
7
作者 李沐洁 奚茜 +2 位作者 张明洲 陈宗伦 王唯芬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16-123,共8页
在多克隆抗体的基础上研制了赭曲霉毒素A(OTA)直接竞争酶联免疫检测(cd-ELISA)试剂盒。在0~10 ng/mL范围内,该试剂盒50%抑制率(IC50)为1.09 ng/mL,检测灵敏度(IC15)为0.08 ng/mL;与赭曲霉毒素B、C的交叉反应率分别为6.28%和0.16%,而与... 在多克隆抗体的基础上研制了赭曲霉毒素A(OTA)直接竞争酶联免疫检测(cd-ELISA)试剂盒。在0~10 ng/mL范围内,该试剂盒50%抑制率(IC50)为1.09 ng/mL,检测灵敏度(IC15)为0.08 ng/mL;与赭曲霉毒素B、C的交叉反应率分别为6.28%和0.16%,而与黄曲霉毒素B1等生物毒素未见有交叉反应;板内与板间平均变异系数分别为2.21%和2.79%;花生、玉米和玉米粉3种样品中OTA的检测低限分别为1.71,1.26和1.85μg/kg,平均添加回收率在83.80%~91.40%;与HPLC检测方法具有较高的相关性,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40、.88和0.90;检测时间只需20 min,可用于花生、玉米及玉米粉中OTA的批量快速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赭曲霉毒素A 多克隆抗体 直接竞争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链霉素人工抗原及多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 被引量:4
8
作者 奚茜 李沐洁 +4 位作者 龚云飞 陈宗伦 方结红 王唯芬 张明洲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81-185,共5页
通过研究链霉素(SM)人工抗原的合成和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建立链霉素残留的免疫分析方法。以氧-缩甲基羟胺肟化链霉素的醛基,引入羧基,再用碳二亚胺法将半抗原与蛋白质载体连接,合成免疫原SM-cBSA。用戊二醛法合成包被原SM-OVA。用紫外扫... 通过研究链霉素(SM)人工抗原的合成和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建立链霉素残留的免疫分析方法。以氧-缩甲基羟胺肟化链霉素的醛基,引入羧基,再用碳二亚胺法将半抗原与蛋白质载体连接,合成免疫原SM-cBSA。用戊二醛法合成包被原SM-OVA。用紫外扫描、SDS-PAGE分析偶联情况,计算得链霉素与cBSA、OVA的分子偶联比分别为7.6:1与17.7:1。经动物免疫获得效价为1:40000的链霉素多克隆抗体,采用间接竞争ELISA测定IC50为3.32ng/mL,与双氢链霉素的交叉反应率为105.21%,与同类的其他药物均无交叉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霉素 人工抗原 多克隆抗体 间接ELISA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幼激素在昆虫中的分子作用机理 被引量:9
9
作者 金敏娜 林欣大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361-1370,共10页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对生态环境中各类生物的研究,包括对生物某些特定基因结构和功能的研究等逐步拓展和加深。保幼激素(Juvenile Hormone,JH)是由咽侧体(Corpus Allatum,CA)分泌的,在昆虫发育、变态和生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对生态环境中各类生物的研究,包括对生物某些特定基因结构和功能的研究等逐步拓展和加深。保幼激素(Juvenile Hormone,JH)是由咽侧体(Corpus Allatum,CA)分泌的,在昆虫发育、变态和生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激素。目前对JH信号传导途径的作用机理还不十分清楚。现有研究表明,Kruppel homolog-1(Kr-h1)是一种含C2H2锌指结构的转录因子,处于保幼激素信号途径下游,在保幼激素信号通路中起着重要作用。已报道的Kr-h1基因的功能主要包括:调控幼虫生长发育和变态,与蜜蜂的觅食行为密切相关,参与果蝇幼体神经细胞的形成等等。对就近十年来Kr-h1基因的特性和功能研究作一个综述以了解不同昆虫中保幼激素的分子作用机制,为开发生物农药奠定理论基础,也为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作出理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 保幼激素 信号通路 Kruppel homolog-1 锌指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磺胺二甲嘧啶快速直接竞争ELISA试剂盒的研制及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龚云飞 王唯芬 +3 位作者 张明洲 陈宗伦 李沐洁 奚茜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007-1014,共8页
在多克隆抗体的基础上研制一种用于检测动物源性食品中磺胺二甲嘧啶(SMZ)残留量的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试剂盒,并与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方法比较和验证。将磺胺二甲嘧啶添加到猪肝、猪肉和鸡肉样品中,用所制备的试剂盒... 在多克隆抗体的基础上研制一种用于检测动物源性食品中磺胺二甲嘧啶(SMZ)残留量的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试剂盒,并与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方法比较和验证。将磺胺二甲嘧啶添加到猪肝、猪肉和鸡肉样品中,用所制备的试剂盒和HPLC分析方法检测样品中的磺胺二甲嘧啶残留,并对试剂盒的灵敏度、特异性、精密度、准确度和有效期进行测定。研究结果表明,磺胺二甲嘧啶浓度在0.5~50ng.mL-1,方法的检测灵敏度IC10=0.47ng.mL-1,板内平均变异系数为7.4%,板间平均变异系数为9.27%。猪肝、猪肉与鸡肉组织样品中SMZ最低检测限分别为3.91、4.81与1.59μg.kg-1。在添加10.0~50.0μg.kg-1时,平均回收率在85%~110%。试剂盒的检测时间为12.6min,在4℃至少可以保存6个月。研制的试剂盒可以满足猪肝、猪肉和鸡肉中磺胺二甲嘧啶残留的现场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胺二甲嘧啶 ELISA试剂盒 猪肝 猪肉 鸡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细胞凝胶电泳检测DNA损伤的最新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春红 林欣大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230-1234,共5页
DNA损伤检测能够检测农药、辐射等引起的DNA损伤。随着近年来DNA损伤检测需求的迅速增加,发展快速、高通量、直观的DNA损伤检测技术,对农业研究、环境科学、毒理学和生物学研究都有重要意义。单细胞凝胶电泳是一种能够直观、准确的反映... DNA损伤检测能够检测农药、辐射等引起的DNA损伤。随着近年来DNA损伤检测需求的迅速增加,发展快速、高通量、直观的DNA损伤检测技术,对农业研究、环境科学、毒理学和生物学研究都有重要意义。单细胞凝胶电泳是一种能够直观、准确的反映DNA损伤的检测方法,为了提高该方法的检测效率和准确性,研究者不断对其进行改进。近年来,随着新材料及新技术的应用,检测的通量和准确性得到了显著提高。本文结合最近报道的微室阵列法在单细胞凝胶电泳中的应用,对常规和最新的单细胞凝胶电泳的特点加以归纳综合,并讨论了其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损伤 单细胞凝胶电泳 微室阵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霉素结合蛋白在残留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夏澜 冯朝艳 +3 位作者 黄鑫 陈卓婧 阎淑男 龚云飞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19期8092-8092,8270,共2页
近年来,青霉素结合蛋白在青霉素残留检测技术上的应用已成为一个趋势,克服了其他青霉素残留检测技术的一些不足。因此全面了解和关注青霉素结合蛋白的研究进展十分必要。文中通过阅读近10年相关文献,对青霉素结合蛋白的发现分类、研究... 近年来,青霉素结合蛋白在青霉素残留检测技术上的应用已成为一个趋势,克服了其他青霉素残留检测技术的一些不足。因此全面了解和关注青霉素结合蛋白的研究进展十分必要。文中通过阅读近10年相关文献,对青霉素结合蛋白的发现分类、研究方法及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霉素结合蛋白 检测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恩诺沙星人工抗原及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被引量:4
13
作者 邹晓楠 龚云飞 +6 位作者 奚茜 李沐洁 张晓峰 方结红 陈宗伦 王唯芬 张明洲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27期13415-13417,共3页
[目的]制备恩诺沙星人工抗原及多克隆抗体。[方法]采用活性酯法合成恩诺沙星的人工抗原,并通过紫外光谱扫描和SDS-PAGE电泳对其进行鉴定。利用免疫原(ENR-BSA)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抗恩诺沙星的高亲和力和高特异性的多克隆抗体。[结果... [目的]制备恩诺沙星人工抗原及多克隆抗体。[方法]采用活性酯法合成恩诺沙星的人工抗原,并通过紫外光谱扫描和SDS-PAGE电泳对其进行鉴定。利用免疫原(ENR-BSA)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抗恩诺沙星的高亲和力和高特异性的多克隆抗体。[结果]恩诺沙星成功地偶联到载体蛋白上。通过动物免疫,获得了高效价的抗血清,最高效价达到1∶100 000,说明人工抗原成功地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应答。[结论]恩诺沙星的人工抗原合成路线简单易行,可为进一步建立恩诺沙星的免疫检测方法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诺沙星 人工抗原 鉴定 多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物种类与饥饿胁迫对福寿螺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董胜张 俞晓平 《生物安全学报》 2011年第3期213-219,共7页
【背景】福寿螺是一种危害极其严重的外来生物,可对不同的农作物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目前,国内外关于食物来源和饥饿程度对福寿螺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较少,且主要集中在成螺。【方法】本试验研究8种食物(牛筋草、青菜、油麦菜、芹菜、... 【背景】福寿螺是一种危害极其严重的外来生物,可对不同的农作物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目前,国内外关于食物来源和饥饿程度对福寿螺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较少,且主要集中在成螺。【方法】本试验研究8种食物(牛筋草、青菜、油麦菜、芹菜、大白菜、茭白、萝卜叶和杨梅叶)对Ⅲ级福寿螺生长发育的影响,以及不同的饥饿条件对不同发育级别福寿螺的螺长、螺宽、螺高和体重的影响。【结果】在相同条件下,福寿螺取食利用率和特定生长率最高的食物是大白菜,其次是油麦菜,而不取食杨梅叶。饥饿胁迫对不同发育级别福寿螺的影响程度表现为Ⅰ>Ⅱ>Ⅲ>Ⅳ,持续喂食Ⅰ、Ⅱ、Ⅲ级福寿螺100d,其体重分别增加9.65、1.57和3.03倍。而Ⅳ级福寿螺无论饥饿与否其体重变化均不明显。【结论与意义】福寿螺可取食大部分绿色植物,但食物种类可显著影响福寿螺的生长发育,且福寿螺的耐饥性随着温度的增加而减弱。这些结果进一步明确了福寿螺的取食特性,为福寿螺的综合防治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寿螺 食物 饥饿胁迫 特定生长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产品中青霉素残留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5
作者 陈卓婧 阎淑男 +1 位作者 夏澜 龚云飞 《浙江农业科学》 2013年第11期1476-1479,共4页
青霉素是一类通过破坏细菌细胞壁合成,从而起到遏制细菌繁殖作用的抗生素,在畜牧业和医疗中应用广泛。然而青霉素的不合理使用,会危害人体健康以及破坏环境,因此亟待研究快速检测青霉素含量的技术方法。目前,青霉素残留主要检测方法为... 青霉素是一类通过破坏细菌细胞壁合成,从而起到遏制细菌繁殖作用的抗生素,在畜牧业和医疗中应用广泛。然而青霉素的不合理使用,会危害人体健康以及破坏环境,因此亟待研究快速检测青霉素含量的技术方法。目前,青霉素残留主要检测方法为微生物法、仪器分析法和免疫分析法。基于受体技术的分析法灵敏度高、原料获得周期短以及操作简便,近年来在β-内酰胺类抗生素残留检测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霉素 检测 牛奶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茭白愈伤组织诱导及基因组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帅 崔海峰 +2 位作者 金晔 康璐瑶 叶子弘 《长江蔬菜》 2015年第22期84-88,共5页
诱导获得了双季茭白龙茭2号的愈伤组织,采用RAPD和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4个茭白品种和诱导获得的2种茭白愈伤组织进行了基因组多态性分析。筛选获得的12条ISSR和7条RAPD引物共扩增出121条清晰条带、20条多态性条带,其中茭白品种材料与愈... 诱导获得了双季茭白龙茭2号的愈伤组织,采用RAPD和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4个茭白品种和诱导获得的2种茭白愈伤组织进行了基因组多态性分析。筛选获得的12条ISSR和7条RAPD引物共扩增出121条清晰条带、20条多态性条带,其中茭白品种材料与愈伤组织的多态性位点比率分别为3.30%和13.22%。正常茭白的3个品种之间未检测到多态性;正常茭白与野茭间多态性位点比率为3.31%;但愈伤组织与茭白之间的基因组多态性为11.57%。表明组培过程中产生的基因组多态性明显高于正常田间无性繁殖产生的变异,茭白组织培养体系的建立将有助于茭白的品种选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茭白 愈伤组织 遗传多样性 分子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t基因和Bt蛋白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汪倩 向晓玲 +3 位作者 许耀心 倪晓强 姜佳燕 龚云飞 《安徽农学通报》 2012年第19期11-13,47,共4页
通过转基因技术将可表达杀虫特性蛋白的Bt基因转入大豆、水稻等农作物中,培育出优良的抗虫品种,从而在不使用农药等有害物质的前提下,对病虫害起到高效防治作用。然而动物试验及临床研究发现,Bt蛋白可能导致哺乳动物的免疫器官和免疫细... 通过转基因技术将可表达杀虫特性蛋白的Bt基因转入大豆、水稻等农作物中,培育出优良的抗虫品种,从而在不使用农药等有害物质的前提下,对病虫害起到高效防治作用。然而动物试验及临床研究发现,Bt蛋白可能导致哺乳动物的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损伤,也可能影响基因库的遗传结构及群体遗传多样性,对土壤特异生物类群功能、土壤生物多样性以及土壤酶活性等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且Bt蛋白有可能沿着食物链在人体内富集,对人体形成潜在的危害。因此,开展对Bt基因和Bt蛋白的监控研究是必要的,该文对Bt的相关研究现状作一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T基因 BT蛋白 危害 检测技术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褐飞虱吞蛋白的基因克隆、多克隆抗体制备及表达定位 被引量:2
18
作者 俞叶微 许益鹏 +3 位作者 赵晨星 韩善捷 安鹏 俞晓平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74-285,共12页
【目的】探析吞蛋白(endophilin)在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生长繁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克隆褐飞虱吞蛋白基因,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在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Rosetta中诱导表达褐飞虱吞蛋白基因,融合蛋白经Ni柱亲和层析法纯化... 【目的】探析吞蛋白(endophilin)在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生长繁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克隆褐飞虱吞蛋白基因,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在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Rosetta中诱导表达褐飞虱吞蛋白基因,融合蛋白经Ni柱亲和层析法纯化后,免疫新西兰兔子,获得相应的多克隆抗体;将所得的抗体用于检测褐飞虱卵巢中吞蛋白的表达和定位。【结果】克隆得到褐飞虱两个吞蛋白基因endophilin A(Endo A)和endophilin B(Endo B),GenBank登录号分别为KY126096和KY126095,分别编码387个和352个氨基酸,都含有吞蛋白典型的BAR结构域和SH3结构域,但它们在结构上存在差异。ELISA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制备的兔抗血清效价达1∶1 000 000,并表现出较好特异性。将获得的抗体应用于免疫荧光实验表明,Endo A和Endo B蛋白在褐飞虱卵巢中普遍表达,在卵巢滤泡细胞的细胞间隙、细胞膜、细胞质中广泛分布,而且与脂类物质的分布模式类似,与正在侵入褐飞虱卵巢的类酵母共生菌共定位。【结论】获得了褐飞虱吞蛋白基因Endo A和Endo B序列,并明确了其生物信息学特征,成功制备了Endo A和Endo B多克隆抗体,分析了Endo A和Endo B在褐飞虱卵巢中的表达情况,认为其可能与褐飞虱卵巢发育和成熟以及类酵母共生菌入侵褐飞虱卵巢有关。这些结果为进一步研究Endo A和Endo B在褐飞虱中的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飞虱 吞蛋白 基因克隆 多克隆抗体 蛋白定位 卵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灰飞虱体内类酵母共生菌异常毕赤酵母的分离培养及其对杀菌剂的敏感性 被引量:4
19
作者 曹伟 马正 俞晓平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71-280,共10页
【目的】随着杀虫剂等化学农药的大规模使用,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的抗药性不断增强,防治效果下降,因此寻找新的防治方法尤为重要。本研究探索使用杀菌剂来减少灰飞虱体内共生菌的数量,以降低灰飞虱的活力,为"抑菌防虫&qu... 【目的】随着杀虫剂等化学农药的大规模使用,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的抗药性不断增强,防治效果下降,因此寻找新的防治方法尤为重要。本研究探索使用杀菌剂来减少灰飞虱体内共生菌的数量,以降低灰飞虱的活力,为"抑菌防虫"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灰飞虱体内的类酵母共生菌(yeast-like symbiotes,YLS)进行离体培养并鉴定,测定离体培养YLS对不同浓度不同种类杀菌剂的敏感性,将对其抑制作用明显的杀菌剂喷施于麦苗,待灰飞虱取食后统计灰飞虱死亡率、体重,并通过荧光定量PCR检测体内共生菌的数量变化。【结果】离体培养得到1株YLS,经碳源同化实验和18S r DNA分子鉴定,将该菌株归为异常毕赤酵母Pichia anomala,以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enatured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DGGE)技术验证了该菌株在灰飞虱体内的存在。对杀菌剂敏感性的测定结果显示,70%丙森锌和50%戊唑醇+25%肟菌酯对P.anomala抑制效果明显,而氟吡菌胺+霜霉威盐酸盐(687.5 g a.i./L)与40%嘧霉胺对P.anomala的抑制效果较差。用对P.anomala抑制效果明显的两种杀菌剂(70%丙森锌和50%戊唑醇+25%肟菌酯)以800 mg/L浓度喷施麦苗,灰飞虱取食喷施麦苗后的死亡率分别达到46.7%与63.3%,显著高于对照,而体重比对照组显著低。荧光定量检测结果表明,灰飞虱体内3种共生菌(Noda菌、季也蒙毕赤酵母和异常毕赤酵母)的数量在使用了各种杀菌剂后均显著降低。【结论】结果说明,体外喷施杀菌剂对灰飞虱体内共生菌有抑制作用,进而对灰飞虱的生长存活产生影响,这为杀菌剂与杀虫剂的协同使用防治灰飞虱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飞虱 异常毕赤酵母 离体培养 杀菌剂 生物防治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旋风分离器高效分离多株生防真菌分生孢子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丹琪 叶素丹 陈春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1-67,共7页
真菌生防制剂在害虫生防和植病生防中具有极大的应用潜力,有效侵染体(气生分生孢子)的质量和数量对它的应用有极大的影响。本文通过固体发酵获得三株生防真菌代表菌株(球孢白僵菌Beauveriabassiana、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 真菌生防制剂在害虫生防和植病生防中具有极大的应用潜力,有效侵染体(气生分生孢子)的质量和数量对它的应用有极大的影响。本文通过固体发酵获得三株生防真菌代表菌株(球孢白僵菌Beauveriabassiana、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的气生分生孢子,进行孢子分离装置的分离效果比较和评价。结果表明,自主研制的CC旋风分离器在分离性能上优于进口的MH5型旋风孢子分离器和200目不锈钢筛网,金龟子绿僵菌的孢子粉得率为3.7%,含孢量为0.68×1011孢子.g 1;而且分离三株生防菌株的分生孢子的技术指标和分离效率也较高。因此,自主研制的分离装置适合各类生防真菌高纯度孢子粉的分离,具有较好的通用性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防真菌 分生孢子 高效分离 球孢白僵菌 金龟子绿僵菌 绿色木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