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单张量辐射场的数字服装重照明方法
1
作者 陈鑫磊 郑军红 +1 位作者 金耀 何利力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5-93,共9页
针对现有基于三维表面重建的图像重照明方法存在纹理噪点、重照明质量不足及特征空间利用率低等问题,文章提出一种基于单张量辐射场的数字服装重照明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球面高斯函数和多层感知机,分别模拟环境直射光和服装表面间的间... 针对现有基于三维表面重建的图像重照明方法存在纹理噪点、重照明质量不足及特征空间利用率低等问题,文章提出一种基于单张量辐射场的数字服装重照明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球面高斯函数和多层感知机,分别模拟环境直射光和服装表面间的间接反射光,以构建一个精准的入射光场;接着通过引入梯度引导平滑策略,优化从特征空间中提取双向反射分布函数模型参数的过程。最后,利用简化的反射率方程,结合入射光场、双向反射分布模型及特征空间,成功地渲染出高质量的服装重照明图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地减少了服装纹理噪点,显著降低了服装重照明的失真现象。相较于先进方法,该方法在生成服装新视角图像方面,各项评估指标的平均提升约9.922%;在服装重照明结果方面,各项评估指标的平均提升约4.54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张量辐射场 特征空间 服装重照明 3D维重建 图像生成 双向反射分布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基改性有机硅阳离子乳液的制备及其应用性能
2
作者 杨含梅 邱玉杭 《印染》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54-57,61,共5页
针对当前氨基硅油乳液稳定性不佳、整理织物抗皱性和手感均差的问题,采用种子半连续乳液聚合法制备了直链结构氨基改性有机硅阳离子乳液(LAminoSi)和支链结构氨基改性有机硅阳离子乳液(BrAminoSi)。研究了偶联剂N-(β-氨乙基)-γ-氨丙... 针对当前氨基硅油乳液稳定性不佳、整理织物抗皱性和手感均差的问题,采用种子半连续乳液聚合法制备了直链结构氨基改性有机硅阳离子乳液(LAminoSi)和支链结构氨基改性有机硅阳离子乳液(BrAminoSi)。研究了偶联剂N-(β-氨乙基)-γ-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KH-602)与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用量对乳液稳定性及乳胶膜性能的影响,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乳液的结构进行表征,并将其用于涤纶/黏胶织物的整理。结果表明:当KH-602/KH-550质量分数为5.0%(相对D4)时,制得的BrAminoSi-2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且其形成的乳胶膜柔韧性最佳,拉伸强度为28.12 MPa,断裂伸长率为11.67%;用其整理的涤纶/黏胶织物折皱回复角为148.5°,平滑度和柔软度均达到4级,应用性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硅乳液 阳离子 氨基改性 稳定性 抗皱 涤纶/黏胶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产业链图谱的服装企业产业链挂链关系挖掘
3
作者 方志坚 程玉 +2 位作者 金耀 汤哲冲 徐锦英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8-115,共8页
服装产业是全球最重要的制造行业之一,而服装产业链图谱则是服装产业生态中的重要工具。为了服装相关企业能快速、准确挂链,文章研究并构建服装产业链图谱,将产业链中的链点、关系和属性进行建模和表示,再通过企业信息收集和企业关键词... 服装产业是全球最重要的制造行业之一,而服装产业链图谱则是服装产业生态中的重要工具。为了服装相关企业能快速、准确挂链,文章研究并构建服装产业链图谱,将产业链中的链点、关系和属性进行建模和表示,再通过企业信息收集和企业关键词提取构建企业信息数据库,从而提出了一种产业链企业自动挂链算法。该算法基于CoSENT模型计算企业关键词和产业链链点之间的相似性,并通过自定义规则对匹配结果进行过滤,进而评估关键词和链点之间的相关性,自动匹配和选择最优的产业链图谱链点,实现企业的产业链自动挂链。通过与其他匹配算法的对比实验表明,该算法在F1-Measure指标上明显优于其他算法(比基于Jaccard方法高14%,比Word2Vec方法高10.5%,比SBERT方法高2.5%),显著提升了企业挂链效率和准确性,为优化服装产业链图谱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装产业链 产业链图谱 自动挂链算法 CoSENT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活性剂与纳米颗粒协同稳定Pickering有机硅乳液的制备及其应用性能 被引量:3
4
作者 范奥运 沈军炎 +2 位作者 杨雷 李剑浩 张志坚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6-145,共10页
针对目前有机硅平滑剂乳液往往存在分散稳定性差或高剂量表面活性剂引起的应用性能降低等问题,以聚丙烯酸异辛酯的共聚物胶乳(PEHA)为Pickering颗粒,协同表面活性剂,用于制备“油/水”Pickering有机硅乳液,并将其用于织物后整理。考察了... 针对目前有机硅平滑剂乳液往往存在分散稳定性差或高剂量表面活性剂引起的应用性能降低等问题,以聚丙烯酸异辛酯的共聚物胶乳(PEHA)为Pickering颗粒,协同表面活性剂,用于制备“油/水”Pickering有机硅乳液,并将其用于织物后整理。考察了PEHA粒径、表面亲水改性及PEHA质量分数对有机硅乳液分散稳定性的影响,通过对整理残液化学需氧量(COD)和整理织物表面摩擦因数的研究,考察了表面活性剂与Pickering纳米颗粒协同稳定对有机硅乳液应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EHA颗粒吸附在有机硅液滴的表面,形成机械阻隔,提升有机硅乳液的分散稳定性,180 nm的PEHA颗粒的稳定效率最佳,90 nm时的稳定效率最差;表面亲水改性能显著提高PEHA稳定乳液的效率,在质量分数仅为10%时,即可实现乳液稳定;最佳稳定方案可使表面活性剂质量分数降低60%以上;浸轧整理织物时,相比表面活性剂独自稳定的体系,Pickering体系吸附织物效率更高,整理后残液的COD值降低63%,整理织物表面静、动摩擦因数分别降低至0.51与0.49,即“Pickering/表面活性剂”协同稳定有机硅乳液具有良好的应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硅乳液 Pickering乳液 化学需氧量 后整理剂 摩擦因数 织物整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酸酯有机硅复合乳液的制备及涤纶织物的增深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陈丰 刘欣宇 +1 位作者 吴华平 杨雷 《印染》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71-74,共4页
针对涤纶纤维染料上染率低、织物染深性较差的问题,以聚丙烯酸异辛酯(PEHA)作为Pickering粒子,协同低剂量乳化剂制备Pickering有机硅乳液,考察了乳化剂及粒子用量对有机硅乳液稳定性的影响,并将有机硅乳液用于涤纶织物增深整理。结果表... 针对涤纶纤维染料上染率低、织物染深性较差的问题,以聚丙烯酸异辛酯(PEHA)作为Pickering粒子,协同低剂量乳化剂制备Pickering有机硅乳液,考察了乳化剂及粒子用量对有机硅乳液稳定性的影响,并将有机硅乳液用于涤纶织物增深整理。结果表明:体系中加入Pickering粒子时,乳化剂用量较常规可降低50%。有机硅丙烯酸酯增深剂对黑色涤纶织物的最佳整理工艺为:增深剂质量浓度40 g/L,渗透剂质量浓度1.0 g/L,抗静电剂质量浓度4 g/L,此时织物增深度达53.0%,抗静电等级为B级。浸轧整理织物时,与仅用乳化剂稳定的硅油乳液相比,Pickering粒子协同乳化的硅油乳液整理后工作液COD值降低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酯 Pickering粒子 稳定性 有机硅乳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ET-CNT自感应复合纤网插层的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层间增韧-结构监测一体化响应
6
作者 钟之豪 刘帅 +1 位作者 王首浩 戴宏波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9-37,共9页
为了避免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GFRC)在服役过程中由于局部分层损伤造成灾难性整体失效,采用高孔隙率、薄型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非织造纤网构筑PET-碳纳米管(CNT)自感应复合纤网插层,再将插层嵌入玻纤增强体层间一体成型,在改善G... 为了避免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GFRC)在服役过程中由于局部分层损伤造成灾难性整体失效,采用高孔隙率、薄型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非织造纤网构筑PET-碳纳米管(CNT)自感应复合纤网插层,再将插层嵌入玻纤增强体层间一体成型,在改善GFRC层间性能的同时,对其结构健康状态进行原位、实时、在线的无损监测。结果表明:PET-CNT复合纤网改性GFRC的起始断裂韧性和扩展断裂韧性分别提高了86%和48%,有效提升了GFRC的I型层间断裂韧性。另外,在裂纹扩展阶段,PET-CNT复合纤网插层的电阻变化率增益因子高达270%,表现出了极高的层间裂纹监测敏感性。研究结果为提升GFRC力学性能并实现结构健康监测提供了一种集成结构增韧-监测功能一体化的新型非织造复合纤网插层,也为提升GFRC全寿命周期稳健性提供了一种结构优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织造纤网 自感应复合材料 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插层增韧 增韧-监测一体化响应 结构健康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弯曲对其集合体过滤特性影响的稳态数值分析
7
作者 刘倩倩 尤健明 +5 位作者 王琰 孙成磊 JIRI Militky DANA Kremenakova JAKUB Wiener 祝国成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1-39,共9页
为探究纤维过滤介质中纤维曲率对其内部速度分布、压力损失、过滤效率的影响,通过Digimat建模软件建立曲率K分别为0、2、4、6,固体体积分数为8%,在三维空间中随机分散排列的纤维过滤介质模型,结合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基于拉格朗日离散模型... 为探究纤维过滤介质中纤维曲率对其内部速度分布、压力损失、过滤效率的影响,通过Digimat建模软件建立曲率K分别为0、2、4、6,固体体积分数为8%,在三维空间中随机分散排列的纤维过滤介质模型,结合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基于拉格朗日离散模型和Laminar流场,利用雷诺相似准则,设置入口速度分别为0.05、0.142、0.5、1、2 m/s,平均颗粒粒径为0.25、0.5、1、1.5、2.5、4、5 mm,对微米纤维模型内部气-固两相流动情况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随着纤维曲率K由0增大至6,在入口速度为0.5 m/s时,纤维曲率对速度场分布的影响不明显,速度场的分布呈无规律性;纤维曲率对模型内部压力损失有显著影响,随着纤维曲率的提高,纤维模型内部压力损失呈线性增大;纤维过滤介质的过滤效率随纤维模型曲率的增大而提高,在入口速度为1 m/s、模型曲率K为6时,对平均粒径为5 mm的颗粒过滤效率接近90%,明显高于相同粒径下K为0时的过滤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流体力学 纤维曲率 压力损失 数值模拟 过滤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四氟乙烯膜的亲水改性研究进展及应用 被引量:7
8
作者 廖琪琪 李成才 +6 位作者 刘国金 朱海霖 郭玉海 高达利 姜超 权慧 张师军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62-168,共7页
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是当今世界最严重的资源环境问题之一。在众多水处理技术中,膜分离作为一种高效且环保的分离方法得到了广泛的发展。聚四氟乙烯(PTFE)材料具有耐化学腐蚀性、抗老化耐力和高热稳定性等特点,是膜分离技术中绝佳的分离... 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是当今世界最严重的资源环境问题之一。在众多水处理技术中,膜分离作为一种高效且环保的分离方法得到了广泛的发展。聚四氟乙烯(PTFE)材料具有耐化学腐蚀性、抗老化耐力和高热稳定性等特点,是膜分离技术中绝佳的分离材料。但PTFE膜的强疏水性限制了其在废水处理中的实际应用。文中重点介绍了PTFE材料的亲水改性方法并将其归纳为2种改性机制,综述了亲水改性PTFE膜在废水处理领域的应用进展,最后对其未来的研究方向作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四氟乙烯 膜分离技术 亲水改性 水处理 应用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亲水PVDF纤维复合膜的制备及其油水分离性能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俞赫威 李成才 +3 位作者 徐毅辉 高达利 姜超 张师军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6-39,44,共5页
为解决聚偏氟乙烯(PVDF)膜分离含油废水时亲水性差、易被污染的问题,利用乙烯-co-马来酸酐共聚物(PEMA)的超润湿性能,先将PVDF和PEMA共混后通过静电纺丝制备出富羧基PVDF纤维复合膜,后在纤维表面原位生长微纳米CaCO_(3)颗粒对膜进行矿... 为解决聚偏氟乙烯(PVDF)膜分离含油废水时亲水性差、易被污染的问题,利用乙烯-co-马来酸酐共聚物(PEMA)的超润湿性能,先将PVDF和PEMA共混后通过静电纺丝制备出富羧基PVDF纤维复合膜,后在纤维表面原位生长微纳米CaCO_(3)颗粒对膜进行矿化处理得到超亲水PVDF纤维复合膜,并将其用于油水分离。探讨PEMA含量和矿化条件对纤维复合膜结构与性能的影响,明确膜微观结构、表面化学组成与膜油水分离性能、抗污染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当PEMA与PVDF质量比为1:4、经3次循环矿化后所制备的PVDF纤维复合膜具有最佳的亲水性能,水接触角从131.12°降至18.55°、在重力下纯水渗透通量为391.96 L/(m^(2)·h);膜具有优异的抗油粘附性能和水下驱油能力,对于正己烷/水、甲苯/水、石油醚/水、大豆油/水、二氯乙烷/水等混合物进行油水分离时效率均高达98.5%以上;10次循环油水分离实验和持续水洗实验表明该纤维复合膜具有很好的恢复性和亲水持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偏氟乙烯 乙烯-co-马来酸酐共聚物 亲水化 油水分离 抗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ZnS负载富羧基PVDF复合膜的制备及乳液分离和光催化染料降解 被引量:1
10
作者 施明惠 李成才 +3 位作者 徐毅辉 高达利 姜超 张师军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8-72,共5页
含大量有机染料的含油废水对环境的污染日益严重。超润湿材料具有特殊的润湿性,在膜分离技术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优异的乳液分离性能与特定的表面形貌有关。本研究先通过溶液转化法制备了聚偏氟乙烯/乙烯-co-马来酸酐共聚物(PVDF/PEMA... 含大量有机染料的含油废水对环境的污染日益严重。超润湿材料具有特殊的润湿性,在膜分离技术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优异的乳液分离性能与特定的表面形貌有关。本研究先通过溶液转化法制备了聚偏氟乙烯/乙烯-co-马来酸酐共聚物(PVDF/PEMA)膜,后依次进行酸碱处理制备出富羧基离子的PVDF复合膜,最后在膜表面原位沉积ZnS微纳米颗粒。制备的复合膜在水中表现出超疏油性,对含植物油的水包油乳液的分离效率达到97%以上。此外,该膜具有自洁性和抗污染性。对亚甲基蓝降解效率高达98%以上,重复5次吸附-降解实验表面该膜具有优异的可重复使用性。因此,该膜在乳液分离和染料降解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偏氟乙烯 乙烯-co-马来酸酐共聚物 硫化锌 油水分离 染料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涤纶分散染料转移印花织物的耐光稳定性及其提升工艺 被引量:2
11
作者 章梅 周微波 +3 位作者 章淑娟 赵惠军 王成龙 郑今欢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08-216,共9页
为进一步改善以分散染料蓝72为主的系列颜色耐光稳定性差的问题,通过热升华的方式将分散染料蓝72紫外线吸收剂同浆印花,将紫外线吸收剂与分散染料同步转移至涤纶织物上,在提高织物耐光稳定性的同时,减少工序、降低能耗。通过对常用紫外... 为进一步改善以分散染料蓝72为主的系列颜色耐光稳定性差的问题,通过热升华的方式将分散染料蓝72紫外线吸收剂同浆印花,将紫外线吸收剂与分散染料同步转移至涤纶织物上,在提高织物耐光稳定性的同时,减少工序、降低能耗。通过对常用紫外线吸收剂的筛选、紫外线吸收剂分散液的制备和分散染料蓝72紫外线吸收剂同浆印花织物抗紫外线性能的研究,探究转移温度、时间对印花织物耐光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紫外线吸收剂UV-326的抗紫外线效果较好;当UV-326分散工艺参数为:分散剂质量分数为UV-326的3%、氧化锆珠尺寸选用0.3~0.4 mm、UV-326与氧化锆珠的质量比为1∶10、分散时间为18 h;转印工艺为:转印温度230℃、转印时间10 s;UV-326用量质量分数达到6%时,转移印花织物的耐光色牢度可提高1~2级,涤纶分散染料转移印花织物的耐光稳定性有了明显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线吸收剂 涤纶 分散染料蓝72 同浆印花 耐光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纤维复合结构空气过滤材料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胡蝶飞 王琰 +4 位作者 姚菊明 DAS Ripon MILITKY Jiri VENKATARAMAN Mohanapriya 祝国成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7-83,共7页
为深入探究影响纳米纤维膜过滤机制以开发和应用高端空气过滤材料,分析了静电纺纳米纤维膜和聚四氟乙烯拉伸膜与非织造布复合的空气过滤材料结构与性能,分别对其形貌、热力学性能、透气性等进行了分析与评价。实验结果表明,过滤材料本... 为深入探究影响纳米纤维膜过滤机制以开发和应用高端空气过滤材料,分析了静电纺纳米纤维膜和聚四氟乙烯拉伸膜与非织造布复合的空气过滤材料结构与性能,分别对其形貌、热力学性能、透气性等进行了分析与评价。实验结果表明,过滤材料本身的结构和纤维直径以及表面电势对其过滤性能影响显著,纤维直径越细,膜孔径越小,纤维间的结构会相对紧密,从而导致透气性较差,过滤效率更好。其中表面电势是影响材料过滤效率的主要因素,表面电势越高,过滤效果越好。静电纺锦纶6纳米纤维膜/聚酯纤维非织造布(PA6/PET)复合空气过滤材料表面电势最高,达1.414 kV,其过滤效率最佳,达到99.57%。PA6/木浆纸复合过滤材料表面电势最小,为0.07 kV,过滤效果仅为22.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 纳米纤维膜 聚四氟乙烯 复合结构 过滤效率 非织造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涤纶织物的双面数码印花工艺 被引量:1
13
作者 章淑娟 吴华平 +3 位作者 田宇 王栢峰 王成龙 郑今欢 《印染》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41-44,共4页
为实现涤纶织物的一次成型双面数码印花,通过浸轧方式将自制的预处理剂整理到涤纶织物表面,研究了预处理剂用量对涤纶织物印花效果的影响。对处理后涤纶织物进行一次成型双面数码印花,进一步研究焙烘工艺对印花织物K/S值、色牢度和织物... 为实现涤纶织物的一次成型双面数码印花,通过浸轧方式将自制的预处理剂整理到涤纶织物表面,研究了预处理剂用量对涤纶织物印花效果的影响。对处理后涤纶织物进行一次成型双面数码印花,进一步研究焙烘工艺对印花织物K/S值、色牢度和织物风格的影响。确定涤纶织物一次成型双面数码印花工艺为:预处理剂20g/L,一浸一轧(带液率60%~70%),120~130℃烘干,160~170℃焙烘90s,双面数码印花织物可获得较高的K/S值,水洗后耐摩擦色牢度达到4~4.5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面数码印花 涤纶织物 印花预处理 焙烘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交换膜及其在燃料电池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苏乙 曾鹏瑾 +1 位作者 孙菲 郭玉海 《纺织学报》 2025年第9期242-249,共8页
随着全球经济及工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对能源的需求也在快速增长,构建全新、高效、清洁的可持续发展能源体系成为未来研究的主要热点。燃料电池作为集“开源”和“节流”2种功能于一体的优质新能源技术被广泛研究,本文从离子交换膜在燃... 随着全球经济及工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对能源的需求也在快速增长,构建全新、高效、清洁的可持续发展能源体系成为未来研究的主要热点。燃料电池作为集“开源”和“节流”2种功能于一体的优质新能源技术被广泛研究,本文从离子交换膜在燃料电池中的核心作用出发,首先概述了燃料电池用离子交换膜的性能要求,然后介绍了燃料电池用离子交换膜的发展现状,主要包括阳离子交换膜、阴离子交换膜和两性离子交换膜的研究现状及可能面临的问题。通过综合分析离子交换膜的性能和应用场景,总结现阶段研究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研究提供可行的解决思路。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技术的成熟,燃料电池有望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电池 离子交换膜 质子交换膜 功率密度 质子传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染料预轧碱印花工艺中碱剂的作用机制
15
作者 张畅 陶尧定 +5 位作者 高尚 刘道胜 王龙飞 娄坚婷 方帅军 钱红飞 《印染》 2025年第11期61-65,共5页
在活性染料纤维素纤维织物印花时,为提高色浆中活性染料耐水解稳定性,从而提高活性染料的固色率,对织物采用预轧碱方式进行施碱。试验采用碳酸钠、碳酸氢钠、硅酸钠和磷酸三钠等4种常规碱剂,系统研究碱剂对织物pH、吸湿性和印花固色率... 在活性染料纤维素纤维织物印花时,为提高色浆中活性染料耐水解稳定性,从而提高活性染料的固色率,对织物采用预轧碱方式进行施碱。试验采用碳酸钠、碳酸氢钠、硅酸钠和磷酸三钠等4种常规碱剂,系统研究碱剂对织物pH、吸湿性和印花固色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配制专用碱剂,实现对织物碱度的精准调控,以满足高、低浓度色浆对织物碱度的差异化要求,从而获得高固色率印花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花 活性染料 预轧碱 碱剂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