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普通高中化学职业技能类校本选修课程开发的实践——以“金属冶炼与玉环冶金工业”课程实践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卓金镇 陈献忠 《化学教与学》 2013年第11期53-55,共3页
以职业技能类校本选修课程“金属冶炼与玉环冶金工业”的开发实践为例,阐述普通高中开发校本选修课程选题、构思、教学、评价等实践经验.
关键词 高中化学 校本选修课程 课程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整后激发主动 提升中促使顿悟——谈谈“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的教学设计 被引量:2
2
作者 陈传熙 《中国数学教育(高中版)》 2014年第1期89-92,118,共5页
如何研究椭圆的几何性质?椭圆的离心率应如何自然合理地研究?学习过程中如何以生为本、突出数学的本质?结合实例,说明只有在充分分析教材设计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设计的灵活调整,给学生说出真实想法的机会,给知识提供合理生长的土... 如何研究椭圆的几何性质?椭圆的离心率应如何自然合理地研究?学习过程中如何以生为本、突出数学的本质?结合实例,说明只有在充分分析教材设计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设计的灵活调整,给学生说出真实想法的机会,给知识提供合理生长的土壤,从而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提升教学立意,才能使学生获得自我领悟的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材分析 教学调整 激发主动 提升立意 自我领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式理论与物理概念教学 被引量:1
3
作者 赵顺法 《物理教学探讨(中教版)》 2000年第9期5-6,共2页
关键词 中学 物理教学 图式理论 物理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课程背景下学生矢量观的有效建构
4
作者 赵顺法 《物理教学探讨(中学教学教研版)》 2009年第6期27-31,共5页
本文针对高中学生在矢量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在新课程学习中如何有效构建学生科学矢量观的问题,并尝试进行了分层递进的系统性教学设计,对学生学习中与矢量相关的疑难问题进行了分析和归纳,最后对教科书如何进一步加强矢量教学... 本文针对高中学生在矢量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在新课程学习中如何有效构建学生科学矢量观的问题,并尝试进行了分层递进的系统性教学设计,对学生学习中与矢量相关的疑难问题进行了分析和归纳,最后对教科书如何进一步加强矢量教学提出了编写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矢量 矢量教学 科学矢量观 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建高中化学课程的实践与思考
5
作者 陈献忠 《化学教与学》 2016年第11期27-29,共3页
文章是在浙江省高中课程改革“组合拳”背景下,以学校高中化学教学管理变革为例,阐述了从校本课程到分类选修到个体指导的课程重建之路。
关键词 课程改革 备课组 高中化学 课程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据概念发展规律提高氧化还原反应教学有效性
6
作者 陈献忠 《化学教与学》 2015年第10期30-32,共3页
以苏教版高中化学各册教材为依据,分析各册教材中氧化还原反应概念及其教学要求,氧化还原反应概念在不同学习阶段中存在难点及其原因,提出相应教学建议。
关键词 氧化还原反应 教学难点 教学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8年高考理综(全国卷Ⅰ)物理选择题的数学方法例析
7
作者 赵顺法 《数理化解题研究(高中版)》 2008年第8期31-32,共2页
运用数学解决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是物理学科的重要能力之一,《考试大纲》对这一能力的考查是这样叙述的:能够根据具体问题列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式,进行推导和求解,并根据结果得出物理结论;必要时能运用几何图型、函数图象进行表... 运用数学解决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是物理学科的重要能力之一,《考试大纲》对这一能力的考查是这样叙述的:能够根据具体问题列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式,进行推导和求解,并根据结果得出物理结论;必要时能运用几何图型、函数图象进行表达、分析,2008年全国理综卷I物理部分的试题很好体现了对该能力的考查,下面对其中部分选择题运用的数学方法进行解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选择题 数学方法 全国卷 例析 高考 《考试大纲》 全国理综卷 物理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理论问题教学理论及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8
作者 林新勇 《物理教学探讨(中教版)》 2000年第4期6-7,16,共3页
关键词 中学 物理教学 问题教学理论 问题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词正误例析(英文)
9
作者 林赛芬 《疯狂英语(初中天地)》 2002年第40期15-15,共1页
1.[误]On the boy's lastremark,the bookseller looked athim curiously. [正]At the boy's last remark,the bookseller looked at himcuriously. [析]at表示“因……而,一……就……”说明引起动作。
关键词 例析 介词 副动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