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氧化碳膨胀乙醇提取香樟精油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王芳 林洁茹 +3 位作者 单姝婷 潘佳佳 王梦瑶 邓刚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25-130,共6页
本研究尝试采用一种新型的绿色溶剂二氧化碳膨胀乙醇(CO2-Expanded Ethanol,CXE)从香樟叶中提取精油,并在精油的化学组成,抗氧化活性和抑菌活性方面,与常规的水蒸气蒸馏(HD)、有机溶剂提取(OSE)以及超临界二氧化碳提取(SFE)进行综合对... 本研究尝试采用一种新型的绿色溶剂二氧化碳膨胀乙醇(CO2-Expanded Ethanol,CXE)从香樟叶中提取精油,并在精油的化学组成,抗氧化活性和抑菌活性方面,与常规的水蒸气蒸馏(HD)、有机溶剂提取(OSE)以及超临界二氧化碳提取(SFE)进行综合对比研究。结果表明,CXE提取油的得率为1.35%,高于超临界二氧化碳提取油的1.14%。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分析结果显示,CXE提取油中含氧单萜类化合物较少,而倍半萜烯类化合物高于其他3种方法提取油,质量分数为2.49%。抗氧化活性试验结果表明,CXE提取油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为82.42%,对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为85.88%,活性均高于其他3种方法提取油。通过微量稀释法测定了精油抑菌活性,CXE提取油对白色念珠菌的MIC值为39μg/mL,对黑曲霉的MIC值为19.5μg/mL,表明CXE提取油对真菌呈现较高的抑制活性。CXE提取过程隔氧、低温,可开发成为一种提取高品质植物精油的新方法,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膨胀乙醇 香樟 精油 抗氧化活性 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脱落酸抑制蓝莓早花及相关基因表达特性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安爽 高玉迪 +7 位作者 麦迪努尔·玉苏普 潘益娜 邵婉 宗宇 陈文荣 杨莉 郭卫东 李永强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25-334,共10页
【目的】为抑制蓝莓暖冬早花,对南高丛蓝莓品种‘Emerald’进行外源脱落酸处理,了解脱落酸对蓝莓花芽内休眠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统计冬季低温积累量,以萌芽率为指标,确定蓝莓南高丛品种‘Emerald’花芽的不同休眠状态和... 【目的】为抑制蓝莓暖冬早花,对南高丛蓝莓品种‘Emerald’进行外源脱落酸处理,了解脱落酸对蓝莓花芽内休眠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统计冬季低温积累量,以萌芽率为指标,确定蓝莓南高丛品种‘Emerald’花芽的不同休眠状态和打破休眠的需冷量;以不同休眠状态下的花芽为试验材料,通过外源施用不同浓度的ABA(50、100、150μmol·L^(-1))及ABA处理后给予不同的冷量,探究外源ABA及低温对蓝莓花芽内休眠促进及解除的影响。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探究外源ABA和低温处理对蓝莓花芽休眠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打破蓝莓花芽内休眠时间为2019年12月4—11日,此后花芽萌芽能力强,进入生态休眠阶段。外源ABA处理具有促进花芽内休眠作用,在进入生态休眠之前外源施用ABA能显著抑制花芽萌发,8 d以上冷处理能抵消外源ABA对萌芽的抑制,并显著提高开花的整齐度,而在生态休眠阶段外源施用ABA,抑制效果不显著。花芽休眠相关基因中VcNCED3、VcPYL1的表达量在ABA处理后显著上调,随低温打破休眠显著下调。VcPYL2、VcCBF、VcGA20OX-1、VcFT的表达规律与其相反,说明其参与蓝莓花芽内休眠解除调控。【结论】生态休眠之前外源施用ABA能够调控相关基因的表达,加深蓝莓内休眠并抑制蓝莓早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莓 休眠 早花 ABA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曲霉脂肪酶富集浓缩裂殖壶藻油脂中DHA的机理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傅新媛 黄林洁 +3 位作者 刘思彤 邵雅婷 王芳 邓刚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90-95,共6页
采用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AO)脂肪酶水解法对裂殖壶藻油脂中的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DHA)进行了浓缩。在AO脂肪酶最适反应条件下,水解12 h后,反应达到了平衡,产物中甘三酯含量降至40.2%,DHA含量升至55.43%,浓缩了1... 采用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AO)脂肪酶水解法对裂殖壶藻油脂中的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DHA)进行了浓缩。在AO脂肪酶最适反应条件下,水解12 h后,反应达到了平衡,产物中甘三酯含量降至40.2%,DHA含量升至55.43%,浓缩了1.58倍,回收率高达68.2%。通过气相色谱结合核磁共振碳谱(^(13)C-NMR)对产物中甘油三酯脂肪酸组成及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在酶解反应过程中,DHA倾向于留在甘三酯甘油骨架上,且sn-1,3位上的饱和脂肪酸易被水解而含量下降,表明AO脂肪酶水解反应对甘油骨架上的脂肪酸具有选择性,可将DHA富集在甘油三酯中。AO脂肪酶价格低廉,基于酶解反应的DHA富集工艺简单,深入了解反应的作用机制,将为后续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十二碳六烯酸 米曲霉脂肪酶 裂殖壶藻油脂 富集 反应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肉色甘薯的营养成分与生物活性 被引量:17
4
作者 谢子玉 王可尔 +3 位作者 赵雯靓 文祖会 程林润 徐丽珊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83-192,共10页
为明确不同品种甘薯营养成分和生物活性的差异和相关性,以浙江省常见的不同肉色(紫色、橘色、黄色、白色)甘薯品种为材料,测定甘薯的营养成分含量(干物质、还原糖、可溶性糖、淀粉、可溶性蛋白、类胡萝卜素、花色苷、多酚)和生物活性[清... 为明确不同品种甘薯营养成分和生物活性的差异和相关性,以浙江省常见的不同肉色(紫色、橘色、黄色、白色)甘薯品种为材料,测定甘薯的营养成分含量(干物质、还原糖、可溶性糖、淀粉、可溶性蛋白、类胡萝卜素、花色苷、多酚)和生物活性[清除DPPH·能力、抑制胰蛋白酶活性能力、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并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相关性分析、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2个参试品种的营养成分含量均差异显著(P<0.05)。紫肉品种甘薯的PPO活性均显著高于其他肉色品种,在清除DPPH·和抑制胰蛋白酶活性方面也显示出明显优势。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甘薯提取液清除DPPH·能力与可溶性蛋白、花色苷和多酚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抑制胰蛋白酶活性能力和PPO活性除了与还原糖、可溶性糖含量无显著相关性外,与其他营养成分含量均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聚类分析将12个品种甘薯分为4类,分类结果与各品种在因子得分散点图上的分布情况相吻合。该研究结果可为甘薯产后利用和育种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品种 营养成分 生物活性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莓AP2/ERF基因家族鉴定及其在休眠解除过程中的表达分析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马芮 李瑞雪 +1 位作者 郑煜聆 李永强 《浙江农业科学》 2022年第12期2854-2864,共11页
通过生物信息学鉴定蓝莓AP2/ERF基因家族成员,本研究在蓝莓中鉴定到160个AP2/ERF家族基因,通过进化树和基序分析,其家族成员可划分为AP2、ERF、RAV3个亚家族。氨基酸序列比对和保守结构域分析结果表明,蓝莓AP2/ERF家族成员均含有AP2结... 通过生物信息学鉴定蓝莓AP2/ERF基因家族成员,本研究在蓝莓中鉴定到160个AP2/ERF家族基因,通过进化树和基序分析,其家族成员可划分为AP2、ERF、RAV3个亚家族。氨基酸序列比对和保守结构域分析结果表明,蓝莓AP2/ERF家族成员均含有AP2结构域。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分析表明,ERF基因启动子含有大量光反应、防御应激、脱落酸、赤霉素等响应元件。为了了解蓝莓ERF基因在花芽休眠中的功能,通过转录组表达谱分析发现,多数VcERF基因在蓝莓花芽休眠解除过程中均能表达,不同基因在冷积累下的表达量不同,在休眠解除过程中的表达模式同样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莓 休眠 AP2/ER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CO_(2) 介导下米曲霉脂肪酶催化裂殖壶藻油乙酯化反应
6
作者 王芳 张灵群 +3 位作者 梅书豪 周雪华 严晓阳 邓刚 《中国粮油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57-163,共7页
乙酯化反应是藻油精深加工中的关键步骤,但作为典型的非水介质催化反应,该反应体系易分相,底物混溶性差,催化效率很低。本研究在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AO)脂肪酶催化裂殖壶藻(Schizochytrium sp.)油乙酯化反应中加入绿色助溶剂超临... 乙酯化反应是藻油精深加工中的关键步骤,但作为典型的非水介质催化反应,该反应体系易分相,底物混溶性差,催化效率很低。本研究在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AO)脂肪酶催化裂殖壶藻(Schizochytrium sp.)油乙酯化反应中加入绿色助溶剂超临界CO_(2)(SC-CO_(2)),在10 MPa、45℃、水质量分数10%的条件下,乙酯化的初始反应速率从常规条件下的9.3 mg/h显著增加至17.7 mg/h,反应平衡时间从20 h缩短至12 h,脂肪酸乙酯得率从60.8%明显增加至77.5%,表明SC-CO_(2)在提高底物混溶、加速传质等方面作用显著,并且添加的水分有助于维持脂肪酶活性的稳定,进而提高了催化速率。此外SC-CO_(2)作为有机助溶剂的环保替代品,不仅避免了溶剂残留问题,而且其隔氧的特性使得终产物具备更优越的抗氧化性能,有效提升了产品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CO_(2) AO脂肪酶 裂殖壶藻油 乙酯化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花茶花对2型糖尿病小鼠的降糖及抗氧化作用 被引量:9
7
作者 刘芬芬 蒲首丞 +3 位作者 赵雯靓 王怡婷 薛琛 徐丽珊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4-101,共8页
目的:综合评价金花茶花的降血糖和抗氧化作用。方法:制备金花茶花水提物(aqueous extract of Camellia nitidissima flower,CFA),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进行组分鉴定;同时,建立2型糖尿病小鼠模型并随机分为模型组,阿卡波糖阳性组(... 目的:综合评价金花茶花的降血糖和抗氧化作用。方法:制备金花茶花水提物(aqueous extract of Camellia nitidissima flower,CFA),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进行组分鉴定;同时,建立2型糖尿病小鼠模型并随机分为模型组,阿卡波糖阳性组(20 mg/kg mb),CFA低、中、高剂量组(200、400、800 mg/kg mb)。灌胃干预5周后,分析各组小鼠一般生长特征,血清中血糖、空腹胰岛素及血脂水平,胰、肝脏氧化应激水平、组织形态变化及细胞凋亡情况。结果:金花茶花具有较高的多酚、多糖含量,清除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和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半抑制浓度分别为(24.14±0.64)、(69.99±1.97)μg/m L,从金花茶花中鉴定出7种主要化合物。此外,金花茶花可有效改善糖尿病小鼠“三多一少”症状,显著降低小鼠空腹血糖、餐后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丙二醛水平,升高胰岛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提升总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减轻胰脏、肝脏组织的病理损伤。结论:金花茶花对2型糖尿病小鼠具有显著的降血糖及抗氧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花茶花 2型糖尿病 糖脂代谢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佛手新品种飞天的选育
8
作者 吴中原 陈倩滨 +2 位作者 王小青 廖芳蕾 郭卫东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62-566,共5页
飞天佛手是芸香科柑橘属青皮佛手的自然芽变体嫁接培育而成的新品种。植株呈直立状,枝条带有互生刺,叶柄有翼;嫩叶颜色呈淡绿或斑驳分布,成熟叶大多为深绿色,大而厚。花蕾的花青苷显色,花瓣为紫红色。幼果呈指状,果实尖端为紫红色,其余... 飞天佛手是芸香科柑橘属青皮佛手的自然芽变体嫁接培育而成的新品种。植株呈直立状,枝条带有互生刺,叶柄有翼;嫩叶颜色呈淡绿或斑驳分布,成熟叶大多为深绿色,大而厚。花蕾的花青苷显色,花瓣为紫红色。幼果呈指状,果实尖端为紫红色,其余部位早期为淡绿色。成熟后指状结构由顶端开裂至基部并反转向上张开。每年2—4月份开花,随后果实逐渐成熟,由绿色变为黄色,散发清香,可挂果至11月份成熟,果实呈金黄色。适宜于中国江南地区和西南地区(如广西、四川、云南和贵州等地)露地、温室或大棚栽培。飞天与青皮相比,手指张开程度更大,具有较高观赏价值,适宜制作盆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手 新品种 飞天 芽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眼核油脂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葛宇飞 朱冰瑶 +1 位作者 方晶晶 徐丽珊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91-95,共5页
研究龙眼核油脂理化性质、脂肪酸组成及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龙眼核含油率为(7.33±0.37)%,该油脂的碘价(165.77±0.61)g/100 g、皂化值(259.19±3.72)mg/g、过氧化值(0.023±0.001)mmol/kg、酸值(38.74±3.78)m... 研究龙眼核油脂理化性质、脂肪酸组成及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龙眼核含油率为(7.33±0.37)%,该油脂的碘价(165.77±0.61)g/100 g、皂化值(259.19±3.72)mg/g、过氧化值(0.023±0.001)mmol/kg、酸值(38.74±3.78)mg/g;从龙眼核油脂中鉴定出12种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的质量分数为42.77%,其中亚油酸和亚麻酸质量分数达到36%;龙眼核油脂对DPPH·和ABTS+·的IC50分别为11.00、14.38μg/mL,具有较好的抗氧化能力。龙眼核油脂可作为植物食用油脂进行开发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眼核油脂 理化性质 GC-MS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视化微观显影对二氧化碳膨胀乙醇提取葡萄籽油的过程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黄林洁 谢雨波 +3 位作者 李红娜 李明越 周丹 邓刚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31-136,共6页
葡萄籽油是一种富含亚油酸的食用油脂资源,研究构建了一整套可视化微观显影技术,研究了新型加压溶剂二氧化碳膨胀乙醇(CO_(2)-Expanded Ethanol,CXE)提取葡萄籽油的机制。首先,利用扫描电镜解析了葡萄籽粉物料颗粒内部的微观结构,采用... 葡萄籽油是一种富含亚油酸的食用油脂资源,研究构建了一整套可视化微观显影技术,研究了新型加压溶剂二氧化碳膨胀乙醇(CO_(2)-Expanded Ethanol,CXE)提取葡萄籽油的机制。首先,利用扫描电镜解析了葡萄籽粉物料颗粒内部的微观结构,采用尼罗红对葡萄籽油脂进行了特异性染色,构建了荧光定量油脂的方法,直观地分析了CXE提取葡萄籽油的三阶段过程。进一步通过激光共聚焦技术考察了提取过程中,各阶段油脂在颗粒内部的空间分布变化,对油释放过程进行了动态分析,并从微观角度上比较了不同方法的提取能力。由此可知,构建可视化微观显影技术可以直观准确地反映CXE提取中的油脂传质过程,进而阐明复杂流体提取操作的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膨胀液体 油脂提取 葡萄籽油 可视化 微观显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染色法构建对超临界CO 2 提取沙棘籽油的过程分析
11
作者 周雅 周雪华 +3 位作者 谢雨波 严晓阳 王芳 邓刚 《中国粮油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84-189,共6页
在沙棘籽油提取过程中,经粉碎干燥后的籽料颗粒是一种开放体系,脂滴以游离形式存在,采用油红O(Oil Red O,ORO)对其进行染色时,常规方法一次性滴加染液的方式以及后续的洗脱步骤均会导致脂滴迁移、过染等问题出现。研究构建了逐级染色法... 在沙棘籽油提取过程中,经粉碎干燥后的籽料颗粒是一种开放体系,脂滴以游离形式存在,采用油红O(Oil Red O,ORO)对其进行染色时,常规方法一次性滴加染液的方式以及后续的洗脱步骤均会导致脂滴迁移、过染等问题出现。研究构建了逐级染色法,采用少量多次滴加染液的方式,并优化了染色间隔时间为1.5 min,染色级数和染液浓度可根据样品的实际油含量进行调整,因而能够客观地显影脂滴在籽料颗粒内的分布状态。以此构建的面积占比法可用于精确测定籽料中的油脂含量,其准确度与萃取质量法相当,两者的相关系数为0.998,并具有较高重现性,相对标准偏差约为2.4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红O染色 超临界CO 2提取 沙棘籽油 可视化 微观显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莓bZIP转录因子基因预测及其在根中表达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安爽 刘金莲 +2 位作者 占晓慧 李永强 宗宇 《浙江农业科学》 2021年第10期1977-1983,共7页
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蓝莓bZIP转录因子基因家族进行鉴定分析,分析基因家族的基本结构、保守域以及与拟南芥bZIP基因家族之间的同源进化关系。共鉴定到131个蓝莓bZIP转录因子基因,调取blastp和HMMER检索到的序列ID,根据ID人工去冗余,后... 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蓝莓bZIP转录因子基因家族进行鉴定分析,分析基因家族的基本结构、保守域以及与拟南芥bZIP基因家族之间的同源进化关系。共鉴定到131个蓝莓bZIP转录因子基因,调取blastp和HMMER检索到的序列ID,根据ID人工去冗余,后进行CDD(conserve domain database)分析,保留特征结构域筛选得到31条基因序列。根据拟南芥的分类标准将其分为9个亚族,分别是A、B、C、D、E、G、I、K、S组,每组所含有的成员数目不等。根据R和RStudio软件进行热图制作,显示不同基因在蓝莓不同组织或是不同pH条件下表达模式有差异,分析热图明确B组、C组、D组、E组bZIP转录因子家族基因成员在蓝莓根系受土壤pH胁迫下起重要抗逆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莓 bZIP转录因子基因 表达模式 抗逆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柠檬新品种——黄绣球
13
作者 邹新建 廖芳蕾 郭卫东 《中国果业信息》 2020年第12期73-73,共1页
"黄绣球"是从沃尔卡姆柠檬芽变培育而来的柠檬新品种。2019年7月获国家农业农村部植物新品种权证书(品种权号:CNA20181452.7)。该品种幼果的果面为黄绿相间的带状条纹,主色为黄色,光泽较弱;成熟期黄色部分保留,绿色条纹变为橙... "黄绣球"是从沃尔卡姆柠檬芽变培育而来的柠檬新品种。2019年7月获国家农业农村部植物新品种权证书(品种权号:CNA20181452.7)。该品种幼果的果面为黄绿相间的带状条纹,主色为黄色,光泽较弱;成熟期黄色部分保留,绿色条纹变为橙色,整个果面黄橙色相间,完全成熟果变为黄色为主色,橙色条纹逐渐变红变淡,成为或大或小的红色斑点。果皮难剥离,果心充实度高,果实与普通柠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新品种权 红色斑点 充实度 绣球 芽变 柠檬 新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佛手新品种——翠指
14
作者 王小青 廖芳蕾 《中国果业信息》 2021年第11期64-64,共1页
由“青皮”佛手自然芽变体经嫁接培育而成。2020年7月获农业农村部颁发的植物新品种权证书。幼果果面呈现纵向黄绿间条纹状,持续至果实完全成熟前2周。进入成熟期的果实果面绿色部分向黄色转变,直至完全成熟后均变成黄色。果实基部不开... 由“青皮”佛手自然芽变体经嫁接培育而成。2020年7月获农业农村部颁发的植物新品种权证书。幼果果面呈现纵向黄绿间条纹状,持续至果实完全成熟前2周。进入成熟期的果实果面绿色部分向黄色转变,直至完全成熟后均变成黄色。果实基部不开裂,果顶端指状或拳状闭合。结果能力强。有很高的观赏价值且适宜制作为观赏盆景。在浙江金华,4月中下旬春花开花,夏季偶花,秋冬无花,4—10月为果实发育期,10月果实由青转黄,果实转黄后可在树上挂果5~8个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新品种权 浙江金华 佛手 条纹状 果实发育期 观赏价值 新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