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叶圣陶的“主体主导观” 被引量:2
1
作者 钱威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1-4,共4页
叶圣陶早在1919年就提出语文教学要“以学生为本位”,后来又明确指出教师要起“主导作用”,并提出“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著名论断。可以这样说,“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观点是贯串在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中的一根红线。 教... 叶圣陶早在1919年就提出语文教学要“以学生为本位”,后来又明确指出教师要起“主导作用”,并提出“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著名论断。可以这样说,“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观点是贯串在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中的一根红线。 教学过程是师生双边活动的动态结构。叶圣陶说“上课是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工作,而共同工作的方式该如寻常集会那样的讨论,教师仿佛集会的主席”。这是对“学为主体、教为主导”辩证关系的生动说明,形象地揭示了教学过程的基本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圣陶 教学过程 语文教学 语文教育思想 学生为本 “主导作用” 教师为主导 主导观 学生为主体 辩证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代”诗与强烈的市民心态 被引量:2
2
作者 沈泽宜 《探索(浙江)》 CSSCI 1989年第1期58-63,81,共7页
早先,诗评界很有一些人逢新必反。他们拒绝对“没见过”的东西有所接触、有所理解、有所接受,从多年形成的心理定势出发,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大反一气。后来呢?一些曾被视为异端的新潮诗居然站住了脚跟,且日益蔓延,于是一些人又不问青红皂... 早先,诗评界很有一些人逢新必反。他们拒绝对“没见过”的东西有所接触、有所理解、有所接受,从多年形成的心理定势出发,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大反一气。后来呢?一些曾被视为异端的新潮诗居然站住了脚跟,且日益蔓延,于是一些人又不问青红皂白逢新必捧。这种状况一直到“新生代”诗出世五、六年之后,已经暴露自身不足的今天,还在继续。这除了助长某些“新生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代诗 市民心态 “新生代” 市民阶层 语言 韩东 市民意识 北岛 新潮诗 纯粹的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南方生活流”诗(下) 被引量:1
3
作者 沈泽宜 《探索(浙江)》 1987年第4期51-54,共4页
五、诗歌语言的非优美化。唾弃矫揉造作,拒绝优雅精致,以质朴、自然的纯现代口语入诗。随意性被强调。俚俗,噜苏、非规范化这些诗家大忌,如今都有了用武之地。共同的指向是以灵活多变的现代语言感来表现现代人的心态和意绪。 在新时期... 五、诗歌语言的非优美化。唾弃矫揉造作,拒绝优雅精致,以质朴、自然的纯现代口语入诗。随意性被强调。俚俗,噜苏、非规范化这些诗家大忌,如今都有了用武之地。共同的指向是以灵活多变的现代语言感来表现现代人的心态和意绪。 在新时期诗歌的第二次浪潮对第一次浪潮的跨越中,诗歌语言的全面更新是一个主要的方面。在非意象化的同时,“生活流”诗人群力求以富有日常会话语势的纯口语写诗,完全抛弃了脚韵,“加工”、“提炼”等语言运用上的旧有修饰语,至此已完全不适用。词语仿佛纯粹是漫不经心地用到诗里的,带点儿自嘲,带点儿自怜,也带点儿自尊,非常适应抒情内容的平民化和家常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流 新时期诗歌 朦胧诗 语言运用 诗歌语言 第二次浪潮 意绪 俚俗 意象化 诗人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抒情诗的情感结构 被引量:1
4
作者 沈泽宜 《探索(浙江)》 1985年第2期5-10,共6页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关键词 情感结构 抒情诗 天安门诗歌 情感内容 当代诗歌 拒绝表现 比温 主色调 船长 情感领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邓小平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方法论要
5
作者 王荣德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60-61,共2页
邓小平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是贯彻实现新时期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具体方式、手段、程序和措施.它是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思想政治工作经验的理论概括,也是对我党几十年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继承和发展,是... 邓小平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是贯彻实现新时期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具体方式、手段、程序和措施.它是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思想政治工作经验的理论概括,也是对我党几十年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继承和发展,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 思想政治工作者 工作方法论 新时期 共产主义思想教育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思想工作 制度建设 物质利益 业务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翻译教学中语义与语境的因素
6
作者 崔学新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1998年第3期279-280,共2页
语境是理解和解释语义的必要条件,词语的基本语义都在一定的语境中体现出来.只有使学生完善地掌握词语在一定语境的意义,才能达到交际的目的.
关键词 语义 语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