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脾脏窦岸细胞血管瘤的影像学与病理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沈健 金中高 +2 位作者 平金良 白直成 倪兆敏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17-619,共3页
目的:探讨脾脏窦岸细胞血管瘤的影像学和病理学特点。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脾脏窦岸细胞血管瘤患者5例,其中3例行CT检查,2例行MRI检查,回顾分析其影像学及病理学特点。结果:3例行CT检查的病例中,2例为多发大小不等结节状低密度影,平扫... 目的:探讨脾脏窦岸细胞血管瘤的影像学和病理学特点。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脾脏窦岸细胞血管瘤患者5例,其中3例行CT检查,2例行MRI检查,回顾分析其影像学及病理学特点。结果:3例行CT检查的病例中,2例为多发大小不等结节状低密度影,平扫边界不清,增强后动脉期病灶轻度强化,与正常脾组织呈相对低密度,门脉期至延时期密度差异减小,病灶内可见散在斑点状更低密度影,以增强显示更清晰。1例CT表现为脾门区单发肿块,平扫与脾脏密度相仿,肿块内见多发斑点状低密度影,增强后动脉期病灶显著强化,以病灶周边为主,程度高于正常脾脏,静脉期强化均匀,内部低密度影无强化。2例行MRI检查的病例,均表现为多发大小不等结节状异常信号,T1WI呈略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病灶内见散在斑点状低信号影,增强后病灶强化明显,内部低信号影无强化。病理上,5例组织学病变均由呈迷路样分布的血管性腔隙组成,腔隙被覆内皮细胞呈短柱状或多角形,胞质内均见大量含铁血黄素颗粒。免疫表型,内皮细胞和组织细胞标记物呈阳性表达。结论:在影像学表现上,脾脏窦岸细胞血管瘤常为多发病灶,其血管瘤样强化及病灶内多发斑点状低密度(低信号)影的特征,能够较准确地反映其病理特点,对该病的诊断具有一定的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肿瘤 血管瘤 磁共振成像 病理学 窦岸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地奈德+阿奇霉素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疗效观察--评《实用儿科危重病抢救常规和流程手册第2版》 被引量:7
2
作者 邹其斐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21年第11期F0003-F0003,共1页
肺炎支原体感染是常见儿科疾病,临床发病率较高,高发于12岁以下儿童。患儿发病症状有发热、刺激性咳嗽、咽痛和头痛等,需及时给予有效治疗,缓解患儿症状,控制疾病进展。阿奇霉素是临床上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主要抗炎药物,但综合效... 肺炎支原体感染是常见儿科疾病,临床发病率较高,高发于12岁以下儿童。患儿发病症状有发热、刺激性咳嗽、咽痛和头痛等,需及时给予有效治疗,缓解患儿症状,控制疾病进展。阿奇霉素是临床上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主要抗炎药物,但综合效果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感染 临床发病率 患儿症状 阿奇霉素 疾病进展 抗炎药物 儿科疾病 儿科危重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膜外麻醉辅用丙泊酚致严重过敏反应二例报告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敏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4期212-212,共1页
关键词 硬膜外麻醉 丙泊酚 严重过敏反应 辅助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