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州市耕地质量动态监测调研报告
1
作者 王旭阳 《南方农业》 2016年第6期230-232,共3页
耕地是农业生产的基础,耕地质量建设和监测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建立耕地质量监测体系可以反映全市耕地质量的变化情况和耕地质量变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施肥水平及耕作制度等农业生产条件对土壤养份的影响。通过建设立耕地质量... 耕地是农业生产的基础,耕地质量建设和监测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建立耕地质量监测体系可以反映全市耕地质量的变化情况和耕地质量变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施肥水平及耕作制度等农业生产条件对土壤养份的影响。通过建设立耕地质量监测体系,逐步形成全市范围耕地质量监测网络,带动市县两级耕地质量管理体系和职能建设。把耕地质量评估、验收、预警机制和耕地质量的中长期培肥等纳入监督管职能,使耕地地力培肥走上持续健康的轨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质量监测 预警 评估 浙江省湖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供钾水平下春大豆的磷积累和利用 被引量:10
2
作者 汪自强 董明远 叶飞华 《中国油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38-41,共4页
试验研究了不同供钾水平下9个春大豆基因型的磷积累和利用特性,结果表明,R7期植株各器官磷浓度和磷积累量皆以种子为最高,其次为叶片和茎秆。施钾可提高叶片和茎秆的磷浓度,增加所有地上部器官的磷积累量,其中茎秆的磷积累量达到... 试验研究了不同供钾水平下9个春大豆基因型的磷积累和利用特性,结果表明,R7期植株各器官磷浓度和磷积累量皆以种子为最高,其次为叶片和茎秆。施钾可提高叶片和茎秆的磷浓度,增加所有地上部器官的磷积累量,其中茎秆的磷积累量达到显著水平。不同基因型间各器官磷浓度的差异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施钾可使植株地上部磷效率比略增,但降低种子磷效率比及显著地降低磷收获指数。不同基因型问磷利用效率参数的差异均达极显著。本研究提出了在低钾条件下采用种子磷效率比和磷收获指数作为高养分利用率筛选标准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磷积累 利用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北嘉湖平原沉积环境与土壤发育的探讨 被引量:3
3
作者 范俊方 黄锦法 +2 位作者 王伯先 张益农 王国峰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52-59,共8页
浙北嘉湖平原发育,深受全新世中,后期沉积环境所制约。本文以该区分布最广的四个水稻土土属(湖成白土田、黄斑田、小粉田、青紫泥田)为研究对象,从颗粒参数、孢粉微体古生物组合、矿物成分、粘粒矿物、^(14)C、古遗址等方面的测定、分... 浙北嘉湖平原发育,深受全新世中,后期沉积环境所制约。本文以该区分布最广的四个水稻土土属(湖成白土田、黄斑田、小粉田、青紫泥田)为研究对象,从颗粒参数、孢粉微体古生物组合、矿物成分、粘粒矿物、^(14)C、古遗址等方面的测定、分析推断,把本区沉积环境类型概分为滨湖相、陆相、海陆交互相、湖沼相四类。再进一步把沉积环境与土壤发育联系起来研究,以揭示本区几种水稻土的分布规律、形成特点和基本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嘉湖平原 沉积环境 土壤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鲜食玉米苏玉糯1号全年播期试验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叶飞华 刘月香 +2 位作者 杨永刚 倪利峰 金永祥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2000年第2期78-83,共6页
苏玉糯 1号全年播期试验的结果指出 :平均温度与产量呈极显著的曲线回归关系 ,上半年全生育期平均温度 18℃ ,下半年吐丝收割历期平均温度 2 1.5℃ ,分别为春、秋玉米的产量高峰温度值 ;连续数日≥ 35℃的极端高温天气对正处于抽雄、吐... 苏玉糯 1号全年播期试验的结果指出 :平均温度与产量呈极显著的曲线回归关系 ,上半年全生育期平均温度 18℃ ,下半年吐丝收割历期平均温度 2 1.5℃ ,分别为春、秋玉米的产量高峰温度值 ;连续数日≥ 35℃的极端高温天气对正处于抽雄、吐丝阶段的玉米产量和品质影响极大 ,灌浆期遇到平均温度持续 <15℃的低温天气则不能达到正常收获标准。因此 ,在湖州地区 5月 2 6~ 6月2 7日为产量低值播种期 ,5月 2 1~ 6月 19日为不安全播种期 ,秋播最迟极限为 8月 3日 ,全年适宜播期为 2月 2 0日~ 5月 2 0日和 6月 2 8日~ 8月 3日 ,其中春玉米 3月 10日~ 15日、秋玉米 7月 15日~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播期 平均温度 苏玉糯1号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吉白茶产业发展的现状与对策 被引量:23
5
作者 林盛有 《茶叶》 2004年第3期143-145,共3页
关键词 安吉县 白茶产业 科技 龙头企业 专业大户 组织领导 种质资源库 品牌建设 白茶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磷钾肥配施对生姜增产作用的试验 被引量:3
6
作者 沈佳音 叶飞华 +2 位作者 王旭阳 曹新江 张悟民 《浙江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280-281,共2页
姜是湖州地区著名经济特产,种植历史悠久。通过合理施用氮磷钾肥,具有促进地上部和根系,以及增大根状茎的作用。
关键词 生姜 增产 氮肥 磷肥钾肥 配方施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羊猝死症诊断和防治报告
7
作者 沈群华 《中国动物检疫》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40-40,共1页
2005年4月份,浙江某乡一湖羊养殖场发生湖羊猝死症,病程短,病势凶,历时10天,全场230只湖羊,发病湖羊31只,死亡15只,造成较大经济损失,通过现场尸体剖检,及实验室检验,诊断为魏氏梭菌病,并很快采取有力防治措施控制了病情.现将病因诊断... 2005年4月份,浙江某乡一湖羊养殖场发生湖羊猝死症,病程短,病势凶,历时10天,全场230只湖羊,发病湖羊31只,死亡15只,造成较大经济损失,通过现场尸体剖检,及实验室检验,诊断为魏氏梭菌病,并很快采取有力防治措施控制了病情.现将病因诊断及防治结果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治报告 猝死症 湖羊 诊断 2005年 实验室检验 魏氏梭菌病 经济损失 防治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功臣防治稻飞虱和蚜虫的效果及其应用技术
8
作者 吴荣根 朱明泉 +1 位作者 费林法 施德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36-38,共3页
稻飞虱是我省晚粳稻后期主要虫害,主要依赖药剂控制其危害。近年晚稻后期蚜虫发生加重,防治稻飞虱的常用药剂对蚜虫兼治效果较差。生产上对上述两虫通常分别防治,用药次数增多,农药用量增加。为减少用药,降低成本,1997年我们... 稻飞虱是我省晚粳稻后期主要虫害,主要依赖药剂控制其危害。近年晚稻后期蚜虫发生加重,防治稻飞虱的常用药剂对蚜虫兼治效果较差。生产上对上述两虫通常分别防治,用药次数增多,农药用量增加。为减少用药,降低成本,1997年我们引进大功臣防治晚稻后期稻飞虱和蚜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飞虱 稻蚜虫 大功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太湖地区发展草生菇产业的思考
9
作者 王林荣 《食用菌》 2001年第2期2-3,共2页
关键词 草生菇生产 环太湖地区 产业化发展 资金 科技 服务体系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茬晚粳稻直播栽培技术
10
作者 金永祥 周可明 《农业科技通讯》 1997年第9期5-5,共1页
关键词 粳稻 直播 栽培 麦茬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测土配方施肥中土壤有效氮/钾测定方法浅谈
11
作者 王旭阳 《南方农业》 2016年第9期99-100,共2页
我国人口众多,所需粮食也要很多,而土壤中有效养分可以提高粮食产量与质量,其中氮钾对农作物增长所需营养极大,本文针对在常规土壤肥力测定中,有效氮、钾的测定方法做出一个综合评价研究。
关键词 测土配方施肥 有效氮/钾 测定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稻旱育壮秧优势明显
12
作者 沈公约 叶飞华 《农业科技通讯》 1999年第3期4-4,共1页
水稻旱育秧起源于日本,我区自90年代初引进该项技术,经多年来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它有效地解决了早稻育秧期间由于低温、阴雨、寡照而引起的烂秧和移栽后遇低温僵苗的二大难题,且具有“五省二增”(省秧田、省水、省种... 水稻旱育秧起源于日本,我区自90年代初引进该项技术,经多年来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它有效地解决了早稻育秧期间由于低温、阴雨、寡照而引起的烂秧和移栽后遇低温僵苗的二大难题,且具有“五省二增”(省秧田、省水、省种、省工、省肥和增产增收)的特点,是传统育秧技术的一次革命,也是水稻栽培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为了进一步探索该项技术在早稻生产上的应用、完善早稻旱育秧的配套技术措施、评价我区当前早稻几种主要育秧方式的好坏优劣,1997年我们在全区范围内推广旱育秧1.3万余亩,同时,协同市农业局组织了早稻旱育秧、塑料盘苗抛秧(以下简称为抛秧)和常规尼龙搭架育秧(以下简称为尼龙秧)的对比试验.试验地设于湖州城区龙溪康山农业园区.参试品种“早莲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稻 旱育秧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