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潘立酮联合盐酸多塞平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效果 被引量:14
1
作者 李莉 陈洁 +1 位作者 刘春燕 张军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4年第14期60-62,73,共4页
目的 探究功能性消化不良应用多潘立酮联合盐酸多塞平治疗的临床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1年9月~2013年9月湖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96例,按随机数字表方法 分成两组,每组48例,对照组给予多潘立酮,研究组给予... 目的 探究功能性消化不良应用多潘立酮联合盐酸多塞平治疗的临床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1年9月~2013年9月湖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96例,按随机数字表方法 分成两组,每组48例,对照组给予多潘立酮,研究组给予盐酸多塞平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分析两组疗效、症状评分、复发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研究组的有效率为91.67%,高于对照组的64.5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胃部灼烧感、饭后饱胀、上腹痛以及嗳气等症状评分均比治疗前低(P〈0.05);且研究组的胃部烧灼感、饭后饱胀和上腹痛评分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复发率(12.50%)显著低于对照组(3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多塞平与多潘立酮联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效果明显,症状改善明显且生活质量良好,具有一定的临床研究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多潘立酮 盐酸多塞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消化道异物的急诊胃镜处理 被引量:1
2
作者 李莉 蒋海根 蔡旭华 《浙江临床医学》 2008年第6期789-790,共2页
关键词 上消化道异物 急诊胃镜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溃疡性结肠炎应用美沙拉嗪联合灌肠治疗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2
3
作者 李莉 陈洁 +1 位作者 刘春燕 张军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4年第15期28-31,共4页
目的 探究溃疡性结肠炎应用美沙拉嗪联合灌肠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1年7月~2013年7月湖州市中心医院溃疡性结肠炎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方法 将其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柳氮磺胺毗啶口服治疗,研... 目的 探究溃疡性结肠炎应用美沙拉嗪联合灌肠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1年7月~2013年7月湖州市中心医院溃疡性结肠炎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方法 将其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柳氮磺胺毗啶口服治疗,研究组给予美沙拉嗪的缓释颗粒口服联合灌肠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黏膜组织变化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为94.74%,高于对照组(73.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肠镜下观察,研究组黏膜组织总改善率为97.37%,高于对照组(78.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5.26%)低于对照组(2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予以美沙拉嗪的缓释颗粒口服联合灌肠治疗,能够有效提升临床疗效.并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一定临床应用和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美沙拉嗪 口服 灌肠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套扎术联合药物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效果 被引量:5
4
作者 李莉 陈洁 +2 位作者 刘春燕 张军 李菲菲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4年第17期31-33,49,共4页
目的探讨食管静脉曲张出血行内镜下套扎术联合药物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0月-2013年10月在浙江省湖州市中心医院诊治的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患者12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每组各62例,对照组予以内镜下套扎术联合常规止血抗... 目的探讨食管静脉曲张出血行内镜下套扎术联合药物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0月-2013年10月在浙江省湖州市中心医院诊治的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患者12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每组各62例,对照组予以内镜下套扎术联合常规止血抗炎药物治疗,研究组予以内镜下套扎术与泮托拉唑、生长抑素、普萘洛尔等联合药物治疗,分析不同分级的再出血、两组止血效果、并发症情况。结果不同Child—Pugh分级再出血率比较,Child—PughC级明显高于Child—PughA及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出血再发率为3.23%.复发率为6.45%,比对照组(19.35%、24.19%)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研究组伴发食管溃疡、门脉高压胃病发生率为3.23%、3.23%,比对照组(19.35%、20.97%)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患者,予内镜下套扎术与联合药物治疗,患者的止血效果良好,且并发症较少,具有一定临床应用和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静脉曲张出血 内镜下套扎术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早期胃癌扩大指征的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张军 李伟平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927-929,共3页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早期胃癌扩大指征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05年12月~2013年5月行胃癌根治术的早期胃癌病理资料,筛选出符合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扩大指征的病例,比较不同浸润深度、分化类型的淋巴结转移情况。结果入组...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早期胃癌扩大指征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05年12月~2013年5月行胃癌根治术的早期胃癌病理资料,筛选出符合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扩大指征的病例,比较不同浸润深度、分化类型的淋巴结转移情况。结果入组157例患者中发生淋巴结转移13例。黏膜内癌(m癌)、黏膜肌层癌(mm癌)、分化型黏膜下层癌(sm1癌)的淋巴结患者转移率分别为0.0%(0/18)、6.6%(4/61)、11.5%(9/78),3组间比较(χ2=2.954,P=0.228)、m癌与mm癌比较(χ2=1.243,P=0.265)、mm癌与分化型sm1癌比较(χ2=1.002,P=0.317),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分化好与分化差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2.3%(2/86)、15.5%(11/71),比较(χ2=8.879,P=0.003),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大部分符合扩大指征的早期胃癌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是安全可行的,黏膜内癌更为可靠,黏膜下癌因缺乏精确的术前评价体系,需慎重选择内镜下治疗,尤其是分化程度差者,建议行胃癌根治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胃癌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扩大指征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的配合与护理 被引量:5
6
作者 项爱英 《浙江临床医学》 2006年第12期1338-1339,共2页
关键词 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 护理 急性化脓性胆管炎 乳头括约肌切开术 胆总管结石 胆源性胰腺炎 十二指肠 胆管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和胃外疾病的
7
作者 顾掌生 刘永霞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88-190,共3页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胃外疾病 缺血性心脏病 肝硬化 高氨血症 荨麻疗 酒渣鼻 生产迟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性腹膜炎87例临床分析
8
作者 丁建 《浙江临床医学》 2008年第6期759-760,共2页
关键词 结核性腹膜炎 临床分析 鉴别诊断 肺外结核 临床表现 病人资料 误诊率 结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检测血胃蛋白酶原和糖类抗原724在胃癌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2
9
作者 丁建 《浙江临床医学》 2016年第8期1518-1519,共2页
目的探讨血清胃蛋白酶原(PG)、糖类抗原724(CA724)对胃癌诊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5年5月经临床手术及病理确诊的胃癌患者107例作为胃癌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两纽受试者的血清P... 目的探讨血清胃蛋白酶原(PG)、糖类抗原724(CA724)对胃癌诊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5年5月经临床手术及病理确诊的胃癌患者107例作为胃癌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两纽受试者的血清PG、CA724,并进行两组对照分析。结果胃癌组血清PGI、PGI/PG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CA724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单一检测血清PG或CA724的阳性率低于联合检测的阳性率(P〈0.05)。结论联合检测血清PG和CA724对胃癌的诊断有较高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胃蛋白酶原 糖类抗原72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胃肠道症状为主诉抑郁焦虑共病的治疗
10
作者 谢骁 《浙江临床医学》 2017年第12期2258-2259,共2页
目的探讨以胃肠道症状为主诉抑郁焦虑患者和无胃肠道症状抑郁焦虑患者的特点及治疗。方法将就诊于心理科,无胃肠道症状的抑郁焦虑者设为A组,以胃肠道症状为主诉,经消化内科确诊肠易激综合征(IBS),疗效不理想,转诊至心理科就诊者... 目的探讨以胃肠道症状为主诉抑郁焦虑患者和无胃肠道症状抑郁焦虑患者的特点及治疗。方法将就诊于心理科,无胃肠道症状的抑郁焦虑者设为A组,以胃肠道症状为主诉,经消化内科确诊肠易激综合征(IBS),疗效不理想,转诊至心理科就诊者设为B组。两组患者当天评定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17)、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14)并经精神科副高以上医师认为同时符合ICD.10抑郁或者焦虑诊断。患者性别、年龄不限,使用帕罗西汀治疗,疗程为6周。治疗后第1、2、4、69]末复评HAMD17、HAMA14。总分减分≥50%为有效、≤49%为无效,总分得分≤7为治愈。结果两组患者性别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年龄、病程均大于(长于)A组(P〈0.01)。两组患者抑郁、焦虑症状的严重程度、使用帕罗西汀剂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1周末,A组HAMD、HAMA降分快于B组(P〈0.01),而且这种趋势持续至疗程结束。组内比较,A组治疗后第1周末HAMD17、HAMA14得分下降明显(P〈0.01)。而B组治疗后第1周末HAMD、HAMA得分下降不明显(P〉0.05),在治疗后第2周末HAMD、HAMA得分下降明显(P〈0.01)。A组治愈21例,B组治愈15例,A纽治愈率高于B纽(P〈0.05)。结论以胃肠道症状为主诉抑郁焦虑患者病期长,年龄偏大且疗效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症状 抑郁症 焦虑症 帕罗西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