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支气管扩张剂氧驱动吸人治疗小儿哮喘发作40例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吴烨 沈迪华 +1 位作者 潘青青 张金凤 《浙江临床医学》 2001年第2期108-108,共1页
关键词 儿童 哮喘 支气管扩张剂 氧驱动吸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得安试验在识别功能性ST-T改变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家蔚 陈幸 《浙江临床医学》 1999年第6期408-408,共1页
近年来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率有增高趋势,特别是个别亚临床型病例中引起猝死,使儿科临床医生颇为重视心电图中ST-T改变。临床亦发现少数年龄较大的患儿,以青春女孩多见,表现为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在心电图上出现窦性心动过速、轻微ST... 近年来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率有增高趋势,特别是个别亚临床型病例中引起猝死,使儿科临床医生颇为重视心电图中ST-T改变。临床亦发现少数年龄较大的患儿,以青春女孩多见,表现为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在心电图上出现窦性心动过速、轻微ST段下降、T波低平或倒置。由于上述一些与心脏有关的症状和心电图的ST-T改变,常被误诊为心肌炎。如何识别ST-T变化系功能性或器质性,实属十分重要。我们采取心得安试验比较服药前后心电图的变化,认为本组病例ST-T变化均不属器质性改变,系β受体功能亢进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图 ST-T改变 心得安试验 器质性 临床意义 儿科临床 T波 变化 趋势 发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9例小儿肠套叠误诊原因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刘克红 《浙江临床医学》 2003年第4期305-305,共1页
关键词 小儿 肠套叠 早期诊断 误诊 原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急性中毒45例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熊斌 《浙江临床医学》 2001年第7期498-498,共1页
关键词 儿童 中毒 物品种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BV相关性IM患儿外周血白细胞和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分析
5
作者 熊斌 孙杰 +1 位作者 王家蔚 陈永琴 《浙江临床医学》 2014年第3期451-451,458,共2页
EB病毒(epstein-bait virus,EBV)属疱疹病毒科γ疱疹病毒亚科,为双链DNA病毒,人是唯一的自然宿主。有文献显示,全世界约有90%的人口曾感染过EBV[1,2]。儿童期EBV感染可直接引起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 EB病毒(epstein-bait virus,EBV)属疱疹病毒科γ疱疹病毒亚科,为双链DNA病毒,人是唯一的自然宿主。有文献显示,全世界约有90%的人口曾感染过EBV[1,2]。儿童期EBV感染可直接引起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IM),致人体细胞免疫紊乱。临床上可有发热、咽峡炎、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皮肤及黏膜皮疹等表现。作者自2012年3月至2013年5月采用全血细胞分析和流式细胞分析法,对本组EB病毒感染相关性IM患儿的外周血白细胞及淋巴细胞亚群进行分析,并与普通健康儿童比较,探讨其免疫细胞的变化特点,为EB病毒感染相关性IM患儿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提供实验室依据。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V感染 淋巴细胞亚群 外周血白细胞 相关性 IM 患儿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EB病毒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紊乱性房性心动过速4例报告
6
作者 王家蔚 徐震 陈幸 《中国社区医师》 2002年第3期47-47,共1页
关键词 儿童 紊乱性房性心动过速 病理 诊断 治疗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氟乙酰胺中毒的抢救体会(附21例报告)
7
作者 吴阶明 《浙江临床医学》 1999年第3期207-207,共1页
近几年来,鼠药中毒左儿童意外损伤中已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尤其是氟乙酰胺鼠药中毒,严重损害心肌功能中枢神经系统;若不及时诊断,积极抢救,死亡率极高。我院儿科自1994年5月至1998年11月,共收治氟乙酰胺中毒患儿46例,全部为... 近几年来,鼠药中毒左儿童意外损伤中已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尤其是氟乙酰胺鼠药中毒,严重损害心肌功能中枢神经系统;若不及时诊断,积极抢救,死亡率极高。我院儿科自1994年5月至1998年11月,共收治氟乙酰胺中毒患儿46例,全部为农村散居儿童。其中重症21例,男5例,女16例;年龄最小14个月,最大5岁;就诊距误服时间最短1.5小时,最长12小时;症状出现时间最短15分钟,最长5小时;误服的毒饵有饼干、花生米、饭粒、蛋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抢救 重症氟乙酰胺中毒 误服 诊断 体会 就诊 散居儿童 最大 地位 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心因性疾病11例分析
8
作者 熊斌 《浙江临床医学》 2004年第6期487-487,共1页
关键词 儿童 心因性疾病 心理暗示 治疗 诱发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证护理在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护理中的应用观察 被引量:116
9
作者 宋凤美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4年第13期125-129,共5页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护理应用效果。方法分析湖州市中心医院2011年10月。2013年10月儿科收治的80例手足口病并脑炎患儿的临床资料,依据护理措施不同进行分组,常规护理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40例和循证护理组(给...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护理应用效果。方法分析湖州市中心医院2011年10月。2013年10月儿科收治的80例手足口病并脑炎患儿的临床资料,依据护理措施不同进行分组,常规护理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40例和循证护理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联合循证护理措施)40例。观察两组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的一般资料,如性别构成比例、年龄分布状态等情况,护理前后脑脊液中白细胞计数水平、蛋白含量、葡萄糖含量、氯化物含量情况,及其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家属满意度情况。结果两组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的性别构成比例、年龄分布状态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55,t=1.21,P〉0.05),两组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护理前脑脊液中自细胞计数水平、蛋白含量、葡萄糖含量和氯化物含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14、0.29、0.15、0.04,P〉0.05),两组护理后脑脊液中氯化物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0,P〉0.05),循证护理组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护理后脑脊液中自细胞计数水平、蛋白含量、葡萄糖含量均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52、38.86、19.21,P〈0.05),循证护理组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家属满意度均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91,χ2=10.29、10.53,P〈0.05)。结论在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可以明显改善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临床症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护理 小儿 手足口病合 脑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