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
34
1
作者
朱思亮
潘学威
+1 位作者
郑建乐
胡英嗣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9期1765-1766,共2页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enolase,NSE)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78例经CT或MRI确诊的发病在48h内的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依达拉奉组和常规治疗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第7、14、21天检测两组患者...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enolase,NSE)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78例经CT或MRI确诊的发病在48h内的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依达拉奉组和常规治疗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第7、14、21天检测两组患者的血清NSE水平,并对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NSE水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依达拉奉组治疗后第7、14、21天的NSE水平与常规治疗组相应时间的NSE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依达拉奉组治疗后第7、14、21天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常规治疗组相应时间的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可以显著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NSE水平,能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依达拉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颈动脉及下肢动脉硬化在预测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颅内动脉硬化中的作用
被引量:
7
2
作者
张庆元
刘丽
+3 位作者
王耀光
陈未来
郑丽芬
冯梅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1期3425-3427,共3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硬化(CAS)及下肢动脉硬化(LLAS)与颅内动脉硬化的关系及其对颅内动脉硬化的预测作用。方法:74例2型糖尿病患者行颈、下肢动脉血管超声及头颅MRA检查,行Pearson、Binary Logistic分析。结果:随着周围动脉硬...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硬化(CAS)及下肢动脉硬化(LLAS)与颅内动脉硬化的关系及其对颅内动脉硬化的预测作用。方法:74例2型糖尿病患者行颈、下肢动脉血管超声及头颅MRA检查,行Pearson、Binary Logistic分析。结果:随着周围动脉硬化程度的增高颅内动脉硬化有增加趋势;LLAS及CAS+LLAS与颅内动脉硬化的相关系数为0.28(P<0.05)和0.33(P<0.05),OR值为0.14(P<0.05)和9.28(P<0.05),AUC为70.30%(P<0.05)和70.60%(P<0.05),界值点均为2级。结论:LLAS及CAS+LLAS为2型糖尿病合并颅内动脉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
颈动脉
下肢动脉
DIABETES
mellitus
type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血小板微颗粒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
7
3
作者
童巧文
童郁
+3 位作者
张荷慧
郑丽芬
杨晓凯
王耀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1期3822-3825,共4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微颗粒(PMP)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评价PMP在颈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6年2月在温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门诊和住院患者187例,根据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分为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
目的探讨血小板微颗粒(PMP)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评价PMP在颈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6年2月在温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门诊和住院患者187例,根据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分为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正常组(n=52)、IMT增厚组(n=70)和颈动脉硬化斑块组(n=65)。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血清PMP水平,同时测定空腹血糖(FPG)、血清总胆固醇(TC)、血浆纤维蛋白原(FG)、血小板计数(PLT)等指标;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元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3组性别、吸烟比例、PLT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年龄、收缩压(SBP)、FPG、TC、FG、PMP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387,95%CI(1.195,1.610)〕、FPG〔OR=5.597,95%CI(1.695,18.469)〕、TC〔OR=10.241,95%CI(2.727,38.455)〕、PMP〔OR=14.918,95%CI(3.145,70.765)〕是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PMP是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在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
动脉粥样硬化
血小板微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
34
1
作者
朱思亮
潘学威
郑建乐
胡英嗣
机构
浙江省
温州市
第二
人民医院
神经
内科
出处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9期1765-1766,共2页
文摘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enolase,NSE)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78例经CT或MRI确诊的发病在48h内的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依达拉奉组和常规治疗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第7、14、21天检测两组患者的血清NSE水平,并对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NSE水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依达拉奉组治疗后第7、14、21天的NSE水平与常规治疗组相应时间的NSE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依达拉奉组治疗后第7、14、21天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常规治疗组相应时间的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可以显著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NSE水平,能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
关键词
脑梗死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依达拉奉
Keywords
Cerebral infarction
Neuron specific enolase
Edaravone
分类号
R743.33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颈动脉及下肢动脉硬化在预测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颅内动脉硬化中的作用
被引量:
7
2
作者
张庆元
刘丽
王耀光
陈未来
郑丽芬
冯梅
机构
浙江省温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出处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1期3425-3427,共3页
基金
温州市科技局课题(编号:Y20130068)
文摘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硬化(CAS)及下肢动脉硬化(LLAS)与颅内动脉硬化的关系及其对颅内动脉硬化的预测作用。方法:74例2型糖尿病患者行颈、下肢动脉血管超声及头颅MRA检查,行Pearson、Binary Logistic分析。结果:随着周围动脉硬化程度的增高颅内动脉硬化有增加趋势;LLAS及CAS+LLAS与颅内动脉硬化的相关系数为0.28(P<0.05)和0.33(P<0.05),OR值为0.14(P<0.05)和9.28(P<0.05),AUC为70.30%(P<0.05)和70.60%(P<0.05),界值点均为2级。结论:LLAS及CAS+LLAS为2型糖尿病合并颅内动脉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
颈动脉
下肢动脉
DIABETES
mellitus
type
2
Keywords
Intracranial atherosclerosis
Carotid artery
Lower limbs arterial
分类号
R587.1 [医药卫生—内分泌]
R743.3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血小板微颗粒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
7
3
作者
童巧文
童郁
张荷慧
郑丽芬
杨晓凯
王耀光
机构
浙江省温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浙江省
温州市
人民医院
检验科
出处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1期3822-3825,共4页
基金
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Y20140274)
文摘
目的探讨血小板微颗粒(PMP)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评价PMP在颈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6年2月在温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门诊和住院患者187例,根据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分为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正常组(n=52)、IMT增厚组(n=70)和颈动脉硬化斑块组(n=65)。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血清PMP水平,同时测定空腹血糖(FPG)、血清总胆固醇(TC)、血浆纤维蛋白原(FG)、血小板计数(PLT)等指标;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元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3组性别、吸烟比例、PLT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年龄、收缩压(SBP)、FPG、TC、FG、PMP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387,95%CI(1.195,1.610)〕、FPG〔OR=5.597,95%CI(1.695,18.469)〕、TC〔OR=10.241,95%CI(2.727,38.455)〕、PMP〔OR=14.918,95%CI(3.145,70.765)〕是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PMP是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在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颈动脉
动脉粥样硬化
血小板微颗粒
Keywords
Carotid arteries
Atherosclerosis
Platelet microparticle
分类号
R543.5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的影响
朱思亮
潘学威
郑建乐
胡英嗣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3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颈动脉及下肢动脉硬化在预测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颅内动脉硬化中的作用
张庆元
刘丽
王耀光
陈未来
郑丽芬
冯梅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血小板微颗粒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研究
童巧文
童郁
张荷慧
郑丽芬
杨晓凯
王耀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