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西药结合治疗尖锐湿疣82例 被引量:1
1
作者 柯友辉 陈浩波 《医药导报》 CAS 1999年第3期154-155,共2页
目的:探讨中西药结合方法治疗尖锐湿疣(CA)的疗效及对其复发率的影响。方法:治疗组在醋白试验阳性处(包括外生疣及亚临床感染)CHR仅治疗后,即外用爱宝疗浓缩液1次。次日开始用祛疣汤外洗至脱痴痊愈,5天后复诊,再在醋白试验阳... 目的:探讨中西药结合方法治疗尖锐湿疣(CA)的疗效及对其复发率的影响。方法:治疗组在醋白试验阳性处(包括外生疣及亚临床感染)CHR仅治疗后,即外用爱宝疗浓缩液1次。次日开始用祛疣汤外洗至脱痴痊愈,5天后复诊,再在醋白试验阳性处重复上述治疗1次。对照组:对CHR仪一次性去除外生疣后,即外涂红汞液,每晚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外洗。结果:随访半年,治疗组复发14例(17.1%),对照组复发29例(58.0%),两组差异极显著(x2=23.69,P<0.01)。结论:采用中西药结合方法治疗CA的外生疣及亚临床感染,可以降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锐湿疣 复发率 中西医结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缓解“看病难”的几点措施 被引量:1
2
作者 陈丽鸿 吴胜华 《卫生经济研究》 2008年第1期38-38,共1页
关键词 “看病难” 大医院 缓解 国务院副总理 焦点问题 医疗服务 温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比洛芬酯用于膝关节镜手术超前镇痛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2
3
作者 罗宏 李军 +2 位作者 黄志莲 何伟 连庆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666-1667,共2页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对膝关节镜手术超前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行膝关节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组(P组,n=20)、氟比洛芬酯常规镇痛组(R组,n=20)和对照组(C组,n=20)。P组于手术切皮前15min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100mg,R...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对膝关节镜手术超前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行膝关节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组(P组,n=20)、氟比洛芬酯常规镇痛组(R组,n=20)和对照组(C组,n=20)。P组于手术切皮前15min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100mg,R组、C组分别于手术结束前15min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100mg、生理盐水10mL,于术后2、4、8、12、24h随访并记录VAS评分、镇痛满意率、24h需追加镇痛药时间及例数,观察氟比洛芬酯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P组术后2、4、8、12h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同时点C组评分(P<0.05),R组术后2、4、8h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同时点C组(P<0.05)。P组和R组镇痛满意率显著高于C组(P<0.01)。P组和R组追加镇痛药时间明显长于C组(P<0.01),且P组和R组追加镇痛药例数明显少于C组(P<0.01)。3组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能有效减轻膝关节镜患者术后疼痛,且不会增加术后相关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痛 氟比洛芬酯 膝关节镜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上皮样血管内皮瘤1例 被引量:3
4
作者 庄晓萍 滕晓东 +2 位作者 尤启汉 潘毅 李建宏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61-762,共2页
关键词 骨肿瘤 上皮样血管内皮瘤 病例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左室肥厚与循环血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和一氧化氮水平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潘芙蓉 谢克俭 +2 位作者 曾焕森 王爱霞 潘辉年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7期770-772,共3页
目的:观察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循环血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和一氧化氮(NO)水平的改变,探讨它们在高血压左心室肥厚(LVH)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和硝酸还原酶法检测50例EH患者犤EH组,其中LVH20例(LVH亚组)... 目的:观察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循环血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和一氧化氮(NO)水平的改变,探讨它们在高血压左心室肥厚(LVH)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和硝酸还原酶法检测50例EH患者犤EH组,其中LVH20例(LVH亚组),非LVH30例(非LVH亚组)犦和30名健康人血清IGF-1和NO水平,并对结果进行相关分析。结果:EH组血清IGF-1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NO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LVH亚组血清IGF-1明显高于非LVH亚组(P<0.01),NO显著低于非LVH亚组(P<0.01),且IGF-1与NO水平呈负相关(r=-0.435,P<0.05);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与IGF-1呈正相关(r=0.398,P<0.05),与NO呈负相关(r=-0.653,P<0.01)。LVH患者治疗后,血清IGF-1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NO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P<0.01)。结论:EH患者血清IGF-1水平明显升高,NO水平明显降低,合并LVH者更甚,IGF-1和NO两者失衡可能参与了EH及LVH形成的病理生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肥大 左心室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一氧化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酮替芬治疗不同呼出气一氧化氮水平的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综合征的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陈琼琰 戴元荣 +1 位作者 金晨慈 俞宁宁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78-282,共5页
目的观察酮替芬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及单纯应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不同呼出气一氧化氮(Fe NO)水平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综合征(ACOS)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从2015年1月—2017年1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和温州市中西医结合... 目的观察酮替芬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及单纯应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不同呼出气一氧化氮(Fe NO)水平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综合征(ACOS)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从2015年1月—2017年1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和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呼吸内科住院治疗的患者中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ACOS患者86例,以Fe NO>50 ppb为高水平组,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亚组(20例)和B亚组(21例);以25 ppb<Fe NO≤50 ppb为中水平组,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C亚组(23例)和D亚组(22例)。4个亚组均使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160μg/4.5μg,1吸/次,2次/d)吸入治疗,A、C亚组在此基础上口服酮替芬1 mg/次,2次/d。治疗8周后,比较4个亚组治疗前后的第1秒用力呼气末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Fe NO水平、血清总免疫球蛋白(Ig)E水平,外周血嗜酸粒细胞分数(EOS%)、中性粒细胞分数(NEU%)、嗜碱粒细胞分数(BAS%),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4个亚组FEV1/FVC、FEV1%升高,Fe NO、血清总Ig E水平降低(P<0.05)。治疗后A亚组FEV1/FVC和FEV1%高于B亚组,Fe NO、血清总Ig E水平低于B亚组(P<0.05)。治疗后A亚组FEV1/FVC和FEV1%高于C亚组(P<0.05)。治疗前A亚组外周血EOS%较C亚组升高,外周血NEU%较C亚组下降(P<0.05)。治疗后A亚组外周血EOS%较B亚组下降,C亚组外周血NEU%较D亚组下降(P<0.05)。治疗后4个亚组外周血EOS%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A、B、C、D亚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0.0%、23.8%、26.1%、22.7%,4个亚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73)。结论高水平Fe NO的ACOS患者外周血EOS%较高,中水平Fe NO的ACOS患者外周血NEU%较高。酮替芬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高水平Fe NO的ACOS患者有效,能提高肺功能,且安全性较高,其对中水平Fe ND的ACOS患者肺功能的改善效果不亚于单纯使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酮替芬 哮喘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重叠综合征 呼出气一氧化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皮生长因子对缺氧缺糖模型大鼠骨骼肌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7
作者 许雪梅 黄笑夏 +2 位作者 金瓯 张海邻 时洪雪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10-314,共5页
目的:构建体外骨骼肌L6细胞缺氧缺糖(OGD)模型,在体外水平上探讨表皮生长因子(EGF)对压疮深部组织损伤(DTI)的保护机制。方法:将对数生长期大鼠骨骼肌L6成肌细胞分为5组,即正常对照组、OGD组、5μg·L-1 EGF+OGD组、10μg·L-1 ... 目的:构建体外骨骼肌L6细胞缺氧缺糖(OGD)模型,在体外水平上探讨表皮生长因子(EGF)对压疮深部组织损伤(DTI)的保护机制。方法:将对数生长期大鼠骨骼肌L6成肌细胞分为5组,即正常对照组、OGD组、5μg·L-1 EGF+OGD组、10μg·L-1 EGF+OGD组和20μg·L-1 EGF+OGD组。MTT法检测各组细胞生存率,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DCFH-DA法检测各组L6成肌骨骼肌细胞中活性氧(ROS)水平,Rhodamine 123检测线粒体膜电势,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骨骼肌细胞中Bcl-2和Bax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OGD组OGD 24h时骨骼肌细胞生存率明显降低(P<0.01),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1),ROS水平升高(P<0.01),线粒体膜电势下降(P<0.01),Bcl-2/Bax比值明显下降(P<0.01)。与OGD组比较,不同浓度EGF组细胞存活率明显升高,细胞凋亡率降低,其中10和20μg·L-1 EG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不同浓度EGF组骨骼肌细胞中ROS水平呈浓度依赖性降低,线粒体膜电势明显增加,10和20μg·L-1 EG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Bcl-2/Bax比值明显下降,并具有浓度依赖性,其中10和20μg·L-1 EG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EGF通过降低细胞内ROS水平保护线粒体功能,改善OGD诱导的大鼠骨骼肌细胞损伤,并具有浓度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生长因子 骨骼肌L6成肌细胞 缺氧缺糖 深部组织损伤 活性氧簇 线粒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质金属蛋白酶-8与早产、胎膜早破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王宁霏 黄引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22期3533-3535,共3页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8(MMP-8)在早产、胎膜早破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单胎初产妇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孕周、胎膜是否破裂和是否临产分为早产临产组(PL组)、未足月胎膜早破组(PPROM组)、足月胎膜早破组(TPROM组)、足月临产组...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8(MMP-8)在早产、胎膜早破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单胎初产妇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孕周、胎膜是否破裂和是否临产分为早产临产组(PL组)、未足月胎膜早破组(PPROM组)、足月胎膜早破组(TPROM组)、足月临产组(TL组)、足月未临产产妇组(对照组)等5组,每组各20例。用ELISA法检测孕妇血清及羊水中MMP-8的水平,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所有产妇子宫下段近宫颈处胎膜组织MMP-8的表达情况。结果:(1)羊水MMP-8的水平在PL、PPROM、TPROM、TL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PL、PPROM组又高于TPROM、TL组(P<0.05);血清中MMP-8的水平在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2)子宫下段近宫颈处胎膜组织MMP-8在PL、PPROM、TPROM、TL组表达的免疫组化积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3)羊水中MMP-8水平在PL、PPROM、TPROM组合并绒毛膜羊膜炎患者中明显高于非绒毛膜羊膜炎患者(P<0.05)。(4)羊水MMP-8水平与MMP-8在胎膜上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1)MMP-8与早产、胎膜早破密切相关。(2)羊水MMP-8的升高对诊断绒毛膜羊膜炎有临床应用价值,可作为早产、胎膜早破合并绒毛膜羊膜炎的诊断指标。(3)水中MMP-8水平升高及胎膜MMP-8表达增加,导致早产、胎膜早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膜早破 中性白细胞胶原酶 早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维生素泡腾片中维生素C的含量 被引量:4
9
作者 薛继雄 刘金来 《医药导报》 CAS 2007年第6期670-671,共2页
目的 建立复方维生素泡腾片中维生素C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色谱柱为Spherisorb ODS2(4.6 mm×150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 0.05 mol·L^-1磷酸二氢钾(pH值为3.0)=2:98,流速0.8 mL·... 目的 建立复方维生素泡腾片中维生素C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色谱柱为Spherisorb ODS2(4.6 mm×150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 0.05 mol·L^-1磷酸二氢钾(pH值为3.0)=2:98,流速0.8 mL·min^-1,检测波长254 nm.结果 维生素C在0.001~0.009 mg·mL-1范围内,峰面积与浓度呈良好的线形关系,平均回收率101.6%,RSD=0.99%(n=5).结论 应用该方法测定维生素C的含量,具有简便、快速、准确、可靠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泡腾片 复方 维生素C 色谱法 高压液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罗斯疗法联合正骨推拿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康复中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48
10
作者 卢跃伦 骆国钢 +1 位作者 谢海风 戴子一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2期4059-4064,共6页
背景临床上,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越来越普遍,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的负担。但是,目前对于该疾病的治疗方法较少,疗效一般,缺少统一有效的治疗方案。目的探讨施罗斯疗法联合正骨推拿对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9月至2... 背景临床上,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越来越普遍,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的负担。但是,目前对于该疾病的治疗方法较少,疗效一般,缺少统一有效的治疗方案。目的探讨施罗斯疗法联合正骨推拿对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9月至2020年12月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施行正骨推拿,1次/周,治疗6个月;治疗组在正骨推拿的基础上联合施罗斯疗法,90 min/次,3次/周,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obb角、脊柱旋转角度(ATR)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Cobb角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Cobb角均小于同组治疗前(P<0.05)。治疗后,治疗组ATR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ATR均小于同组治疗前(P<0.05)。治疗后,对照组显效率为30.0%(6/20),有效率为95.0%(19/20);治疗组显效率为85.0%(17/20),有效率为95.0%(19/20)。治疗后,治疗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与单纯实施正骨推拿相比,施罗斯疗法联合正骨推拿能更有效地改善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Cobb角和ATR,推荐在临床上联合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弯曲 特发性脊柱侧弯 施罗斯疗法 正骨推拿疗法 青少年 青少年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穴位按摩配合呼吸功能锻炼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7
11
作者 郭秀婷 詹小平 +5 位作者 金细众 黄全海 金晨慈 胡立丹 俞宁宁 戚旭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A02期345-347,共3页
目的观察穴位按摩配合呼吸功能锻炼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12月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呼吸内科门诊就诊的以及呼吸内科病房收住的符合纳入标准的200例COPD稳定期患者,随... 目的观察穴位按摩配合呼吸功能锻炼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12月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呼吸内科门诊就诊的以及呼吸内科病房收住的符合纳入标准的200例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10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及呼吸功能锻炼,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穴位按摩,穴位选择大椎、定喘、身柱、肺俞、膈俞、天突、膻中,按摩2~3 min/穴,1次/d,共6个月。采用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价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对两组干预前后的肺功能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干预前及干预后两组患者FEV1、FEV1/FV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及试验组干预前后FEV1、FEV1/FV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患者SGRQ、HAMA、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SGRQ、HAMA、HAMD评分干预后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按摩配合呼吸功能锻炼可延缓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下降速度,并能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穴位 按摩 呼吸功能锻炼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踝关节骨折手术治疗和手法复位治疗效果分析 被引量:21
12
作者 苏嘉 沈新升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120-122,共3页
目的探讨在踝关节骨折中应用手术治疗与手法复位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124例踝关节骨折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根据就诊时间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其中试验组行手术治疗,对照组行本院传统的中医手法复... 目的探讨在踝关节骨折中应用手术治疗与手法复位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124例踝关节骨折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根据就诊时间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其中试验组行手术治疗,对照组行本院传统的中医手法复位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疗效、治疗前后关节Mazur评分、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患者术后疗效、关节Mazur评分要明显高于对照组,但是在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上对照组患者要优于试验组患者。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踝关节骨折患者采取手术治疗效果要优于手法复位治疗,术后恢复较快;但是手法复位治疗法能够缓解患者经济压力,缩短住院时间,同时手法复位治疗的并发症发生率要明显低于试验组。因此,在选择治疗时应当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以及患者及家属意愿合理选择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骨折 手术治疗 手法复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脑损伤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与GCS评分、APACHEⅡ评分和疾病风险系数的相关性 被引量:14
13
作者 金细众 杨坤 +3 位作者 林芙蓉 余德锁 陈势 陶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000-2001,共2页
目的:探索急性脑损伤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含量与GCS评分、APACHEⅡ评分、疾病风险系数的相关性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52例患者在急性脑损伤后24h内进行NSE检测,统计患者入院24h内GCS评分、APACHEⅡ评分及疾病风险系数... 目的:探索急性脑损伤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含量与GCS评分、APACHEⅡ评分、疾病风险系数的相关性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52例患者在急性脑损伤后24h内进行NSE检测,统计患者入院24h内GCS评分、APACHEⅡ评分及疾病风险系数,并根据病情转归结果分别统计两组的相关数据进行比较和作相关性分析。结果:NSE与APACHEⅡ评分、疾病风险系数间均呈显著正相关(r=0.654,r=0.511,均P<0.01)。NSE与GCS评分显著负相关(r=-0.505,P<0.01)。死亡组血清NSE含量、APACHEⅡ评分及疾病风险系数均明显高于好转组,死亡组GCS评分明显低于好转组,各参数两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结论:血清NSE水平与GCS评分、APACHEⅡ评分、疾病风险系数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可以同作为急性脑损伤患者脑损伤严重程度、病情严重度及预测预后的可靠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损伤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GCS评分 APACHEⅡ评分 疾病风险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期补钙268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5
14
作者 方轶萍 许群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18-319,共2页
关键词 补钙 妊高征 例临床观察 孕期 孕妇 妊娠期妇女 胎儿生长发育 文献 机体代谢 改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内感染与胎母输血综合征的细胞因子变化及围产儿预后 被引量:13
15
作者 吴丽群 王美霞 +2 位作者 姚锐 许群 蔡平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8期3085-3088,共4页
目的探讨宫内感染与胎母输血综合征(feto-maternal hemorrhage,FMH)的相关性及围产儿预后。方法所有研究对象产前检测母血胎儿红细胞酸脱(Kleihaue-Betke,KB)实验和产后脐动脉血常规;根据产后胎盘病理学检查,将研究对象分为宫内感染组(... 目的探讨宫内感染与胎母输血综合征(feto-maternal hemorrhage,FMH)的相关性及围产儿预后。方法所有研究对象产前检测母血胎儿红细胞酸脱(Kleihaue-Betke,KB)实验和产后脐动脉血常规;根据产后胎盘病理学检查,将研究对象分为宫内感染组(观察组)45例和无宫内感染组(对照组)53例;分析宫内感染患者中FMH的发生率、细胞因子变化及围产儿预后。结果 (1)观察组FMH发生率为6.7%,占同期分娩总数的0.29‰,对照组FMH发生率为1.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妊娠妇女血清中IL-6、TNF-α的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IL-4的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4例FMH患者上述细胞因子变化与宫内感染相似。(3)4例FMH患者脐动脉血常规提示:FMH组血红蛋白(Hb)115~126 g/L;平均红细胞体积(MCV)86.7~92.3 fL,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12.7%~14.9%。(4)宫内感染合并FMH患者3例新生儿均出现新生儿窒息,其中1例新生儿发热,2例新生儿肺炎,1例新生儿败血症,1例新生儿脑损伤。结论在宫内感染患者中,FMH的发生率可能升高,可引起新生儿贫血,早诊断,早治疗,可改善围产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内感染 胎母输血综合征 Kleihaue-Betke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注射方式及剂量对大鼠外周神经损伤修复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刘焕兴 季日旭 +3 位作者 麻光喜 沈新升 蔡仲卿 王苹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7,共3页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靶肌内注射方式及剂量对大鼠外周神经损伤修复的影响。方法坐骨神经横断损伤模型大鼠45只,行神经显微缝合手术后分为A、B、C、D、E组,每组9只。A、B、C组手术后靶肌内单部位分别注射bFGF 800,400,2...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靶肌内注射方式及剂量对大鼠外周神经损伤修复的影响。方法坐骨神经横断损伤模型大鼠45只,行神经显微缝合手术后分为A、B、C、D、E组,每组9只。A、B、C组手术后靶肌内单部位分别注射bFGF 800,400,200 U,D组多部位注射bFGF 200 U,E组(对照组)注射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手术后8周肌电图检查运动神经传导速度、肌肉动作电位幅值和肌纤颤电位波幅。结果各靶肌内注射bFGF组与对照组比较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和肌肉动作电位波幅增加,纤颤电位波幅降低(均P<0.05)。多部位注射bFGF(D组)相比单部位注射bFGF组(C组)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和肌肉动作电位波幅增加,纤颤电位波幅降低(P<0.05)。不同剂量单部位注射bFGF组间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和肌肉动作电位波幅以及纤颤电位波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靶肌内注射bFGF能促进大鼠神经再生,注射方式和有效剂量对神经修复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损伤 神经 注射方式 药物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点刺激法喙突径路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的可行性 被引量:4
17
作者 蒋学斌 朱素珍 +1 位作者 蒋毅 陈千煌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03-905,共3页
目的:探讨神经刺激器引导两点刺激法喙突径路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的可行性。方法:120例行上肢手术的患者分为一点刺激组(A组)和两点刺激组(B组),每组各60例,分别在神经刺激器引导下行喙突径路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局麻药为0.75%罗哌卡因... 目的:探讨神经刺激器引导两点刺激法喙突径路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的可行性。方法:120例行上肢手术的患者分为一点刺激组(A组)和两点刺激组(B组),每组各60例,分别在神经刺激器引导下行喙突径路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局麻药为0.75%罗哌卡因与2%利多卡因等容量混合液30mL。观察桡神经、腋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臂内侧皮神经、前臂内侧皮神经、臂外侧皮神经的起效时间、阻滞效果和麻醉持续时间,并评定手术全程的麻醉效果。结果:桡神经、腋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臂内侧皮神经、前臂内侧皮神经、臂外侧皮神经神经支配区起效时间比较,B组均明显短于A组(均P<0.05)。注药30min后,桡神经、腋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臂内侧皮神经、前臂内侧皮神经、臂外侧皮神经7根神经的阻滞效果B组明显优于A组(P<0.05)。B组麻醉优良率明显高于A组(93.3%vs80.0%,P<0.05)。A组失败12例,其中9例追加其他途径臂丛神经阻滞,3例改为全麻后完成手术。B组失败4例,其中3例追加其他途径臂丛神经阻滞,1例改为全麻后完成手术。麻醉持续时间A组为(396±156)min,B组为(413±162)min,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并发症。结论:神经刺激器引导两点刺激法喙突径路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较一点刺激法的起效时间更短,阻滞效果更好,是较理想的臂丛神经阻滞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 局部 臂丛 神经阻滞 喙突 神经刺激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消炎灌肠液中丹参水溶性成分的含量 被引量:5
18
作者 薛继雄 周晖 刘萌 《医药导报》 CAS 2005年第1期66-67,共2页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测定消炎灌肠液中丹参水溶性成分丹参素钠和原儿茶醛的含量 ,为其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Waters高效液相色谱仪 ,Alltech C18(4 6mm× 2 5 0mm ,5 μm )色谱柱 ,流动相为甲醇 0 5 %醋酸 (7∶93...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测定消炎灌肠液中丹参水溶性成分丹参素钠和原儿茶醛的含量 ,为其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Waters高效液相色谱仪 ,Alltech C18(4 6mm× 2 5 0mm ,5 μm )色谱柱 ,流动相为甲醇 0 5 %醋酸 (7∶93 ) ,流速 1 0mL·min 1,检测波长 2 80nm。结果 丹参素钠和原儿茶醛浓度线性范围分别为 10~ 40 0μg和 4~ 80 μg ,相关系数均为 0 9999,平均回收率分别为 10 2 5 % (RSD =0 82 % )和 10 5 2 % (RSD =1 6% ,n =4)。结论 该方法可以用于消炎灌肠液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炎灌肠液 丹参素钠 原儿茶醛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剔除术81例 被引量:2
19
作者 许芬芬 张建红 王冰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26-126,共1页
关键词 剔除术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 腹腔镜 治疗 开腹手术 同期 传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显像诊断宫外孕的临床意义
20
作者 刘加加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5年第5期113-114,共2页
超声显像诊断宫外孕的临床意义刘加加1资料与方法46例宫外孕均住院病人。年龄20~45岁,其中20~35岁为多见占84%。采用日本岛津SDL-300型超声显像仪,探头频率均为3.5MHz,患者适当充盈膀胱,在下腹部做纵... 超声显像诊断宫外孕的临床意义刘加加1资料与方法46例宫外孕均住院病人。年龄20~45岁,其中20~35岁为多见占84%。采用日本岛津SDL-300型超声显像仪,探头频率均为3.5MHz,患者适当充盈膀胱,在下腹部做纵、横、斜切面扫查,并仔细观察子宫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外孕 超声显像诊断 临床意义 声像图表现 心管搏动 混合性 浙江省温州市 卵巢肿瘤 子宫 输卵管妊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