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颈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
作者 唐瑜挺 孙非凡 +1 位作者 董凌嘉 陈茂华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708-713,共6页
颈动脉狭窄是引起缺血性卒中的主要原因之一,现阶段治疗颈动脉狭窄的手术方式主要有颈动脉内膜切除术与颈动脉支架置入术。颈动脉支架内再狭窄(ISR)是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后的长期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了手术的长期效果和患者的预后,临床上... 颈动脉狭窄是引起缺血性卒中的主要原因之一,现阶段治疗颈动脉狭窄的手术方式主要有颈动脉内膜切除术与颈动脉支架置入术。颈动脉支架内再狭窄(ISR)是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后的长期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了手术的长期效果和患者的预后,临床上发病率较高。作者在总结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从ISR发生机制、危险因素、治疗选择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临床医师对ISR的诊疗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颈动脉支架置入术 支架内再狭窄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去势大鼠骨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冯晓燕 陈良敬 +1 位作者 李竞宇 王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087-1089,共3页
目的:观察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去势大鼠骨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将30只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试验组。假手术组仅切除卵巢周围脂肪组织,其余两组切除双侧卵巢。模型组和假手术组给1 m L/(100 g·d)的生理盐水灌胃,试验... 目的:观察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去势大鼠骨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将30只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试验组。假手术组仅切除卵巢周围脂肪组织,其余两组切除双侧卵巢。模型组和假手术组给1 m L/(100 g·d)的生理盐水灌胃,试验组给予ω-3 PUFA 150 mg/(kg·d)。干预12周后,处死所有大鼠,检测血钙、磷、碱性磷酸酶和雌激素水平。分离右侧整段股骨应用micro-CT检测骨密度和骨微结构。结果:雌二醇在3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表现为模型组水平最低,而假手术组水平最高。试验组松质骨骨密度、BV/TV、Tb.Th和Tb.N均显著高于模型组,而Tb.Sp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试验组皮质骨骨密度、BV/TV和Cr.Th均显著高于模型组,而孔隙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ω-3 PUFA对去卵巢大鼠的骨微结构有一定的改善作用,这对于防治骨质疏松具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 骨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胆总管一期缝合术后胆漏的多因素分析——血浆白蛋白水平是胆漏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被引量:26
3
作者 饶尚锐 潘忠良 石铮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3年第11期982-984,共3页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术后胆漏的原因及防治策略.方法 2005年1月~2009年10月施行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115例,全麻下四孔法建立气腹,腹腔镜下常规切除胆囊,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胆道镜取石,检查无残余结石、...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术后胆漏的原因及防治策略.方法 2005年1月~2009年10月施行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115例,全麻下四孔法建立气腹,腹腔镜下常规切除胆囊,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胆道镜取石,检查无残余结石、保证胆管通畅后行胆管一期缝合术.结果 一期缝合术后10例发生胆漏:6例经保守观察、通畅引流痊愈;2例行B超穿刺抽液;1例再手术探查为胆囊管残余结石;1例并发严重腹膜炎、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术前血浆白蛋白水平和术前总胆红素水平对一期缝合术后胆漏有显著影响,患者年龄、术前谷草转氨酶、胆总管缝合方式、术者及术后有无应用生长抑素、解痉药物无显著影响.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术前低血浆白蛋白水平是胆漏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β=-0.178,P=0.021,OR=0.837,95% CI:0.719 ~0.974.结论 适应证把握不严格以及腔镜下缝合技术欠妥是术后胆漏的主要原因,保持通畅、有效的引流是处理胆漏的关键.术前低血浆白蛋白水平是胆漏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胆总管切开 一期缝合 胆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架辅助下弹簧圈栓塞颅内宽颈动脉瘤长期随访分析 被引量:22
4
作者 巴华君 蔡建勇 +2 位作者 陆川 陈献东 孙军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9,共5页
目的观察使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术后3年以上的复发率、支架内狭窄率、动脉瘤再破裂发生率。方法 47例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术后3年以上接受DSA下全颈脑血管造影检查。结果出现不同程度的支架... 目的观察使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术后3年以上的复发率、支架内狭窄率、动脉瘤再破裂发生率。方法 47例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术后3年以上接受DSA下全颈脑血管造影检查。结果出现不同程度的支架内狭窄3例,其中1例出现载廇动脉慢性闭塞。复发5例,其中1例为小型前交通动脉瘤,患者动脉瘤体可见部分显影;4例为超过1.5 cm的颈内动脉虹吸段的大型动脉瘤,栓塞后半年随访发现,动脉瘤内弹簧圈压缩,瘤体再度显影,该4例中有3例经过2次栓塞后即时显影消失,但仍有2例3年随访动脉瘤体再度显影,另1例拒绝2次栓塞,继续随访中。3年随访期内无一例患者栓塞后动脉瘤再破裂。结论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颅内宽颈动脉瘤术式有效、可行,复发率低,支架内狭窄发生率不高,长期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宽颈动脉瘤 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 长期随访 复发率 支架内狭窄发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囊结石伴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微创治疗 被引量:29
5
作者 肖竣 陈海川 +1 位作者 俞海波 金小丹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4年第5期399-401,共3页
目的 探讨胆囊结石伴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cute biliary pancreatitis,ABP)的微创治疗方法及手术时机。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8年5月~2013年5月胆囊结石伴ABP122例的临床资料。先保守治疗,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明确胆总管有无结... 目的 探讨胆囊结石伴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cute biliary pancreatitis,ABP)的微创治疗方法及手术时机。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8年5月~2013年5月胆囊结石伴ABP122例的临床资料。先保守治疗,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明确胆总管有无结石梗阻,104例未发现结石者急性胰腺炎恢复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18例MRCP发现胆总管下段结石,行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ERCP)+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EST)取石+鼻胆管引流(ENBD)治疗成功,再行LC。结果轻型106例,手术时间为发病后7~14天;重型16例,手术时间为发病后15~30天。无中转开腹、胆管损伤及死亡。其中107例随访5~8个月,无胰腺炎复发。结论对胆囊结石伴ABP应常规MRCP检查。未发现胆总管结石者待胰腺炎恢复后行LC;有胆总管结石伴梗阻者72小时内用十二指肠镜取出胆管下端嵌顿结石并ENBD,待胰腺炎恢复后再行LC;无梗阻者保守治疗胰腺炎恢复后,先行ERcP并取石,再行LC。手术时机应遵循“个体化”原则,一般轻型胰腺炎可在发病1~2周内手术。采用上述方法治疗胆囊结石伴ABP安全、有效、微创、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结石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 磁共振胰胆管成像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导航在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6
作者 林建虎 陆川 +1 位作者 蔡建勇 孙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2512-2513,共2页
高血压性脑出血发病率高.治疗效果差,据统计有50%的病死率.幸存者也有约一半遗留显著的后遗症。神经导航在脑出血手术中应用报道较少,我科在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对75例患者采用导航辅助脑出血手术,现将相关经验报告如下。
关键词 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 神经导航 手术中 应用 高血压性脑出血 脑出血手术 治疗效果 发病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镜联合治疗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结石 被引量:9
7
作者 麻忠武 俞海波 +3 位作者 陈峰 徐迈宇 肖竣 金肖丹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048-1049,共2页
目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是治疗胆囊结石伴胆囊炎的标准术式-([1])。随着LC的广泛开展,有关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结石的报道逐年增多。Girard等的研究显示,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结石并不罕见,可达1%-4%... 目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是治疗胆囊结石伴胆囊炎的标准术式-([1])。随着LC的广泛开展,有关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结石的报道逐年增多。Girard等的研究显示,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结石并不罕见,可达1%-4%。对于胆囊切除术后的胆总管结石,目前的治疗方式主要有内镜取石、腹腔镜胆总管探查(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CBDE)和开腹胆总管探查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切除术后 胆总管结石 联合治疗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胆囊结石伴胆囊炎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 开腹胆总管探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脐单孔与三孔法腹腔镜胆囊、阑尾联合切除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麻忠武 陈峰 +1 位作者 徐迈宇 金肖丹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4年第10期900-902,916,共4页
目的: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阑尾联合切除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4年1月45例单一术者完成的单孔腹腔镜胆囊、阑尾联合切除术的资料,并与同期另一组术者进行的56例三孔法腹腔镜胆囊、阑尾联合切除进行对比... 目的: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阑尾联合切除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4年1月45例单一术者完成的单孔腹腔镜胆囊、阑尾联合切除术的资料,并与同期另一组术者进行的56例三孔法腹腔镜胆囊、阑尾联合切除进行对比分析。2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及腹部手术史等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果单孔组3例因胆囊三角显露不清改行三孔手术,1例术后创口脂肪液化,余无并发症发生。与三孔组相比,单孔组患者满意度高[(8.4±1.0)分vs.(7.7±1.0)分,t=3.184,P=0.002],但手术时间长[(61.2±17.6) min vs.(51.7±16.2)min,t=2.822,P=0.006]。2组术中出血量、术后6~24 h疼痛程度、术后肠道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阑尾联合切除术安全有效,且术后患者整体满意程度高,但手术操作难度相对较大,手术时间长,有一定单孔腹腔镜手术经验的医师可以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孔腹腔镜 胆囊阑尾联合切除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