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磁共振DWI序列及表观扩散系数值动态评估原发性肝癌介入疗效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
10
1
作者
罗敏
高源统
+2 位作者
彭文献
冯晓峰
李永畴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613-616,共4页
目的探讨利用磁共振DWI序列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动态评估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疗效的价值。方法对介入治疗前、后的患者进行常规MRI、动态增强及DWI序列(弥散梯度因子b=0、200、500、800s/mm2)扫描,测量0~500的ADC值,并与血管造影、血...
目的探讨利用磁共振DWI序列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动态评估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疗效的价值。方法对介入治疗前、后的患者进行常规MRI、动态增强及DWI序列(弥散梯度因子b=0、200、500、800s/mm2)扫描,测量0~500的ADC值,并与血管造影、血清生化对比。结果介入治疗后肿瘤的ADC值较术前增高,疗效好的ADC值>疗效中等的ADC值,与术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疗效差的ADC值与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显示ADC值无明显降低的为疗效好的病例,疗效中等和差的ADC值出现降低,增强MRI、DWI序列、血管造影可显示癌细胞存活、复发。结论 DWI序列和ADC值可以动态观察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后癌细胞是否坏死、存活和复发,可及时有效的评估介入治疗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散加权成像
表观扩散系数
肝脏肿瘤
介入治疗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肝癌破裂出血三种治疗方法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
11
2
作者
虞希祥
郝权武
+5 位作者
蔡积武
李阳
林友岳
黄林芬
王玉珠
彭文献
《放射学实践》
2001年第2期79-81,共3页
目的 :研究肝细胞肝癌 (hepatocellularcarcinoma ,HCC)自发性破裂出血保守治疗、外科治疗与介入治疗的适应证、禁忌证及方法。 方法 :对 2 9例HCC自发性破裂出血患者采用三种方法治疗。保守治疗组 8例 ,外科治疗组 6例 ,介入治疗组 1...
目的 :研究肝细胞肝癌 (hepatocellularcarcinoma ,HCC)自发性破裂出血保守治疗、外科治疗与介入治疗的适应证、禁忌证及方法。 方法 :对 2 9例HCC自发性破裂出血患者采用三种方法治疗。保守治疗组 8例 ,外科治疗组 6例 ,介入治疗组 15例。结果 :保守治疗组中 1例 2 4h内死于失血性休克 ,2例第 6天死于肝肾功能衰竭 ,5例分别生存 16天、17天、2 3天、47天和 5 2天。外科治疗组中 2例行肝包膜下淀粉海绵大网膜填塞后 1例出血未能彻底控制于次日死亡 ,1例第7天死于肝肾功能衰竭 ,另 4例行肝动脉结扎术后 1例于第 9天死于肝功能衰竭 ,3例分别生存 2 8天、3 1天和 5 7天。介入治疗组行急诊肝动脉栓塞术 (TAE)后出血均得到完全控制。除 1例术后第 5天死于严重肝肾功能衰竭外 ,其余 14例生存期大于 3个月、6个月和 12个月者分别为 14例、6例和 3例 ,1例随访 3 0个月仍存活。结论 :3组中以介入治疗组最有价值 ,用多种栓塞剂行急诊TAE治疗可使HCC自发性破裂出血立即止血。其适应证宽、创伤小 ,是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肝破裂
治疗
保守治疗
外科手术
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鼠血管外膜涂抹雌激素抑制血管再狭窄
被引量:
1
3
作者
司同国
贺能树
+3 位作者
王永利
田俊芝
张长林
吕提文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4年第12期1825-1827,共3页
目的 探讨局部应用雌激素对雌性去势大鼠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制作 40只雌性大鼠去势模型 ,并在此基础上制作左颈总动脉血管再狭窄模型 ,将其随机分为去势组、去势 +E(应用雌激素 )组。雌激素由 pluronicgelat...
目的 探讨局部应用雌激素对雌性去势大鼠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制作 40只雌性大鼠去势模型 ,并在此基础上制作左颈总动脉血管再狭窄模型 ,将其随机分为去势组、去势 +E(应用雌激素 )组。雌激素由 pluronicgelatine携带局部涂抹于实验组的血管外膜 ,观察不同时间点血管腔及血管壁的变化。 结果 PTA后 7天、14天、2 8天 ,去势组血管狭窄指数最大 ,去势 +E组与未去势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血管成形术 (PTA)后 3天、7天、14天 ,去势组血管外膜细胞增殖指数最大 ,去势 +E组与未去势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用 pluronicgelatine携带雌激素局部涂抹血管外膜是一种有效的血管再狭窄预防方法 ,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雌激素干预血管外膜细胞的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素
外膜细胞
再狭窄
动物
实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磁共振DWI序列及表观扩散系数值动态评估原发性肝癌介入疗效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
10
1
作者
罗敏
高源统
彭文献
冯晓峰
李永畴
机构
浙江省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
瑞安市人民
医院
CT室
出处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613-616,共4页
基金
2008年度温州科技局课题项目(编号:Y20080184)
文摘
目的探讨利用磁共振DWI序列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动态评估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疗效的价值。方法对介入治疗前、后的患者进行常规MRI、动态增强及DWI序列(弥散梯度因子b=0、200、500、800s/mm2)扫描,测量0~500的ADC值,并与血管造影、血清生化对比。结果介入治疗后肿瘤的ADC值较术前增高,疗效好的ADC值>疗效中等的ADC值,与术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疗效差的ADC值与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显示ADC值无明显降低的为疗效好的病例,疗效中等和差的ADC值出现降低,增强MRI、DWI序列、血管造影可显示癌细胞存活、复发。结论 DWI序列和ADC值可以动态观察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后癌细胞是否坏死、存活和复发,可及时有效的评估介入治疗疗效。
关键词
扩散加权成像
表观扩散系数
肝脏肿瘤
介入治疗
疗效
Keywords
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
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
liver neoplasm
interventional treatment
therapeutic efficacy
分类号
R735.7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肝癌破裂出血三种治疗方法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
11
2
作者
虞希祥
郝权武
蔡积武
李阳
林友岳
黄林芬
王玉珠
彭文献
机构
浙江省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
介入科
出处
《放射学实践》
2001年第2期79-81,共3页
文摘
目的 :研究肝细胞肝癌 (hepatocellularcarcinoma ,HCC)自发性破裂出血保守治疗、外科治疗与介入治疗的适应证、禁忌证及方法。 方法 :对 2 9例HCC自发性破裂出血患者采用三种方法治疗。保守治疗组 8例 ,外科治疗组 6例 ,介入治疗组 15例。结果 :保守治疗组中 1例 2 4h内死于失血性休克 ,2例第 6天死于肝肾功能衰竭 ,5例分别生存 16天、17天、2 3天、47天和 5 2天。外科治疗组中 2例行肝包膜下淀粉海绵大网膜填塞后 1例出血未能彻底控制于次日死亡 ,1例第7天死于肝肾功能衰竭 ,另 4例行肝动脉结扎术后 1例于第 9天死于肝功能衰竭 ,3例分别生存 2 8天、3 1天和 5 7天。介入治疗组行急诊肝动脉栓塞术 (TAE)后出血均得到完全控制。除 1例术后第 5天死于严重肝肾功能衰竭外 ,其余 14例生存期大于 3个月、6个月和 12个月者分别为 14例、6例和 3例 ,1例随访 3 0个月仍存活。结论 :3组中以介入治疗组最有价值 ,用多种栓塞剂行急诊TAE治疗可使HCC自发性破裂出血立即止血。其适应证宽、创伤小 ,是安全、可靠。
关键词
肝癌
肝破裂
治疗
保守治疗
外科手术
介入治疗
Keywords
Carcinoma,hepatocellular Hepatorrhexis therapeutic Evaluation studies
分类号
R735.7 [医药卫生—肿瘤]
R730.5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鼠血管外膜涂抹雌激素抑制血管再狭窄
被引量:
1
3
作者
司同国
贺能树
王永利
田俊芝
张长林
吕提文
机构
浙江省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
介入科
天津医科大学总
医院
放射科
出处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4年第12期1825-1827,共3页
文摘
目的 探讨局部应用雌激素对雌性去势大鼠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制作 40只雌性大鼠去势模型 ,并在此基础上制作左颈总动脉血管再狭窄模型 ,将其随机分为去势组、去势 +E(应用雌激素 )组。雌激素由 pluronicgelatine携带局部涂抹于实验组的血管外膜 ,观察不同时间点血管腔及血管壁的变化。 结果 PTA后 7天、14天、2 8天 ,去势组血管狭窄指数最大 ,去势 +E组与未去势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血管成形术 (PTA)后 3天、7天、14天 ,去势组血管外膜细胞增殖指数最大 ,去势 +E组与未去势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用 pluronicgelatine携带雌激素局部涂抹血管外膜是一种有效的血管再狭窄预防方法 ,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雌激素干预血管外膜细胞的活化有关。
关键词
雌激素
外膜细胞
再狭窄
动物
实验性
Keywords
Estrogen
Adventitia
Restenosis
Animal,laboratory
分类号
Q95-33 [生物学—动物学]
R322.12 [医药卫生—人体解剖和组织胚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磁共振DWI序列及表观扩散系数值动态评估原发性肝癌介入疗效的应用价值
罗敏
高源统
彭文献
冯晓峰
李永畴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肝癌破裂出血三种治疗方法的对照研究
虞希祥
郝权武
蔡积武
李阳
林友岳
黄林芬
王玉珠
彭文献
《放射学实践》
2001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鼠血管外膜涂抹雌激素抑制血管再狭窄
司同国
贺能树
王永利
田俊芝
张长林
吕提文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