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最低流量麻醉在颅脑外科的应用
1
作者 吴辉 金烈烈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6期348-348,共1页
关键词 颅脑外科 麻醉 最低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蛇凝血素酶对颅脑手术患者凝血功能和出血量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蓝仲岳 林海 +2 位作者 耿武军 张圣恭 蒋柳明 《医药导报》 CAS 2005年第2期131-132,共2页
目的 探讨蛇凝血素酶对颅脑手术患者凝血功能和出血量的影响。方法 颅脑手术患者 3 6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 18例 ,治疗组患者术前肌内注射蛇凝血素酶 1kU并静脉滴注蛇凝血素酶 1kU ,对照组患者静脉注射 0 9%氯化钠注射液 4m... 目的 探讨蛇凝血素酶对颅脑手术患者凝血功能和出血量的影响。方法 颅脑手术患者 3 6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 18例 ,治疗组患者术前肌内注射蛇凝血素酶 1kU并静脉滴注蛇凝血素酶 1kU ,对照组患者静脉注射 0 9%氯化钠注射液 4mL。分别于手术前、手术开始后 1h、手术结束时抽取两组患者血样 ,测定凝血因子Ⅱ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凝血因子Ⅰ (FIB)、血小板 (PLT)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结果 对照组患者平均术中出血量 (5 2 0± 160 )mL ,治疗组患者平均术中出血量 (4 3 5± 12 0 )mL ,治疗组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对照组患者术后PT、APTT与术前比较 ,有明显升高 ,且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治疗组患者术后PT、APTT与术前比较无明显改变 (P >0 0 5 ) ,两组患者术前、术中与术后FIB、PLT均无明显改变。结论 蛇凝血素酶能有效维持颅脑手术患者凝血功能并降低术中出血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凝血素酶 颅脑手术 凝血功能 出血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诺昔康联合小剂量氯胺酮预防开颅患者术后疼痛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3
作者 蓝仲岳 华平安 +2 位作者 岳军 姜晓芬 金烈烈 《医药导报》 CAS 2007年第6期627-628,共2页
目的探讨氯诺昔康联合小剂量氯胺酮对开颅患者术后镇痛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择期开颅患者42例随机均分为Ⅰ、Ⅱ、Ⅲ组,每组14例。3组患者均用咪达唑仑+异丙酚+芬太尼+维库溴铵静脉诱导后行气管插管,术中以吸入异氟醚和持续静脉注射异丙... 目的探讨氯诺昔康联合小剂量氯胺酮对开颅患者术后镇痛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择期开颅患者42例随机均分为Ⅰ、Ⅱ、Ⅲ组,每组14例。3组患者均用咪达唑仑+异丙酚+芬太尼+维库溴铵静脉诱导后行气管插管,术中以吸入异氟醚和持续静脉注射异丙酚,间断给维库溴铵麻醉。Ⅰ组患者术前静脉注射氯诺昔康8 mg,同时静脉注射氯胺酮0.2 mg.kg-1,术后追加氯诺昔康8 mg;Ⅱ组患者只在术后给氯诺昔康8 mg;Ⅲ组患者未行镇痛。记录各患者的手术时间、全麻苏醒时间;观察并记录手术后3,6,18,24 h各时点的视觉模拟(VAS)评分及镇静评分;记录各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程度和发生率。结果3组患者手术时间、全麻苏醒时间无显著差别;Ⅰ、Ⅱ组患者镇痛优良率分别为85.2%,72.3%(P<0.05),术后3,6 hⅠ组与Ⅱ组VA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但Ⅰ组术后18 h VAS评分明显低于Ⅱ组(P<0.05);术后3,6,18 hⅠ组、Ⅱ组术后VAS评分均显著低于Ⅲ组(P<0.05),但术后24 h各组患者VA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术后各组恶心、呕吐程度及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各组镇静评分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氯诺昔康伍用小剂量氯胺酮具有良好的镇痛作用,且不影响意识状态,是用于开颅患者的一种较理想的术后镇痛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诺昔康 氯胺酮 开颅 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