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T血管造影评价兔基底动脉痉挛模型 被引量:1
1
作者 陈伟建 王小同 +5 位作者 杨运俊 谭显西 钟鸣 段玉霞 王勇 诸葛启钏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8年第5期217-220,共4页
目的探讨采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ulti-slices CT angiography,MSCTA)技术显示兔基底动脉,为兔脑血管痉挛(cerebralvasospasm,CVS)动物模型建立新的评价方法。方法取日本大耳白兔25只,分为对照组(5只)和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 目的探讨采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ulti-slices CT angiography,MSCTA)技术显示兔基底动脉,为兔脑血管痉挛(cerebralvasospasm,CVS)动物模型建立新的评价方法。方法取日本大耳白兔25只,分为对照组(5只)和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组(20只)。SAH组采用枕大池二次注血法制作兔脑基底动脉CVS模型,均经兔耳后中央静脉穿刺注射非离子型对比剂(碘海醇,含碘量300mg/m1),剂量按2.6ml/kg(体重)。采用高压注射器给药,注射速度0.4ml/s,延时15S开始扫描。SAH组于注血后1、4、7、11d,行2~5次基底动脉MSCTA。原始图像三维后处理技术采用容积重建(volume rendering,VR)。结果SAH组注血后1、4、7、11d基底动脉直径分别为(1.28±0.36)、(0.82±0.24)、(0.83±0.20)及(0.95±0.28)mm。VR法测得实验兔注血前基底动脉横径平均为(1.30±0.40)mm。CVS在注血后第1天出现,第4天达到高峰,第11天可见基底动脉痉挛有一定程度的缓解。结论MSCTA技术能够较理想地显示兔基底动脉,是评价活体动物CVS模型的可靠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痉挛 颅内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