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术后口服米非司酮临床疗效及卵巢储备功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蔡莹莹 洛若愚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B12期9-12,共4页
目的研究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服用米非司酮(RU-486)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并分析其对患者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12月在温岭市中医院行保守性手术治疗且行药物继续治疗的80例EMS患者,术后行药物治疗且1年... 目的研究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服用米非司酮(RU-486)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并分析其对患者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12月在温岭市中医院行保守性手术治疗且行药物继续治疗的80例EMS患者,术后行药物治疗且1年内无生育要求的40例患者为试验组,术后未继续药物治疗的40例患者为对照组。试验组患者术后口服RU-486,l0 mg/次,1次/d,服用3个月。比较两组的疗效、上癌抗原125(CA-125)、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素(FSH)、孕酮、血清雌二醇(E2)、睾酮、抑制素B水平、Kupperman评分、子宫情况、月经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无效率为10.0%,低于对照组的20.0%(P<0.01)。试验组术后3个月CA-125水平为(16.1±8.2)U/ml,低于对照组的(41.2±5.1)U/ml(P<0.05)。试验组月经期、非月经期Kupperman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服药后子宫活动评分为(0.7±0.8)分,低于对照组的(1.4±0.9)分(P<0.05)。对照组后陷凹结节发生率为75.0%(30/40)。服药后后陷凹结节大小为(0.40±0.36)cm,小于服用前的(1.36±0.78)cm(P<0.05)。试验组卵巢囊肿发生率为32.5%(13/40)。试验组服药后卵巢囊肿大小为(3.3±1.3)cm,小于服药前的(4.6±1.4)cm(P<0.05)。试验组服药后经量少于服药前(P<0.05)。试验组不孕21例(52.5%),受孕15例(37.5%),失访4例(10.0%);对照组不孕29例(72.5%),受孕8例(20.0%),失访3例(7.5%)。试验组肝功能损伤5例(12.5%),便秘5例(12.5%),热潮5例(12.5%),乳痛4例(10.0%),胃部不适4例(10.0%)。结论 RU-486对EMS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短期内对RU-486进行复用对卵巢储备功能不具有影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米非司酮 治疗结果 卵巢储备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索前列醇联合吲哚美辛栓在绝经后妇女取环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2
作者 颜钊波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8期3092-3092,共1页
放置宫内节育器是育龄妇女一种较普遍的避孕方法。但绝经后妇女由于卵巢功能减退,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致宫颈管变硬。并随着绝经时间的延长.宫颈进一步萎缩,宫口紧闭.宫颈管消失.使术者取器时易发生疼痛、取器损伤等并发症。
关键词 绝经后妇女取环 吲哚美辛栓 米索前列醇 放置宫内节育器 卵巢功能减退 取器损伤 雌激素水平 宫颈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扶正消异方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预防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术后复发的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蔡莹莹 林卫萍 +1 位作者 陈柏莲 徐建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64-466,共3页
目的观察扶正消异方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预防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术后复发的疗效。方法将60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住囊肿术后患者方便抽样分为2组,对照组30例,GnRH—a治疗;治疗组30例,扶正消异方加用GnRH—a治疗,... 目的观察扶正消异方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预防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术后复发的疗效。方法将60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住囊肿术后患者方便抽样分为2组,对照组30例,GnRH—a治疗;治疗组30例,扶正消异方加用GnRH—a治疗,疗程均为6个月。随后回访3年,比较2组症状总有效率及总复发率之间的差异。结果对照组有效11人,缓解12人,无效7人;治疗组有效21人,缓解8人,无效1人,两组进行Ridit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年后对照组有12例复发,治疗组1例复发,两组总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扶正消异方联合GnRH—a用于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术后预防治疗,能提高有效率,降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正消异方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