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浙江省淡水鱼类增殖放流研究进展
1
作者 鲁一平 刘家璇 +1 位作者 郭爱环 原居林 《现代农业科技》 2023年第13期189-193,共5页
本文收集并整理了浙江省历年淡水鱼类养殖放流数据、放流技术以及相关文献,阐述了浙江省淡水鱼类增殖放流理论基础、政策保障和发展历程,分析了增殖放流中存在的问题,包括放流鱼类应激反应、无计划放流对生态平衡的影响和放流鱼苗规格... 本文收集并整理了浙江省历年淡水鱼类养殖放流数据、放流技术以及相关文献,阐述了浙江省淡水鱼类增殖放流理论基础、政策保障和发展历程,分析了增殖放流中存在的问题,包括放流鱼类应激反应、无计划放流对生态平衡的影响和放流鱼苗规格对渔业资源的影响。最后得出结论:浙江省淡水渔业增殖放流人员除仍持续进行增殖放流工作之外,还应加强自然水域种群监测,及时评估放流效果,避免放流效果不佳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水鱼类 增殖放流 渔业资源 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粒体Cyt b基因序列的浙江省3个马口鱼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刘士力 练青平 +7 位作者 贾永义 迟美丽 李飞 姜建湖 刘一诺 郑建波 程顺 顾志敏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93-300,共8页
为进一步了解浙江省马口鱼的种质资源现状和人工繁殖对群体遗传多样性的影响,通过对瓯江(OJ)和钱塘江(QT)的野生群体以及八里店(BL)养殖群体的线粒体Cyt b基因进行扩增和测定,获得了编码Cyt b基因的1140 bp序列与GenBank中已有的236个... 为进一步了解浙江省马口鱼的种质资源现状和人工繁殖对群体遗传多样性的影响,通过对瓯江(OJ)和钱塘江(QT)的野生群体以及八里店(BL)养殖群体的线粒体Cyt b基因进行扩增和测定,获得了编码Cyt b基因的1140 bp序列与GenBank中已有的236个个体的序列进行综合分析,共检测出288个变异位点,界定了136种单倍型,其中瓯江、钱塘江和八里店群体单倍型数目分别为1、10和6。钱塘江群体的单倍型多样性和核苷酸多样性分别为0.716和0.01616,八里店群体分别为0.607和0.01205。分子方差分析(AMOVA)显示,遗传变异主要来源于群体间(55.06%),少数来自群体内(44.94%),群体间遗传分化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八里店群体亲本源于钱塘江,但经过数代人工繁殖后其遗传多样性有所降低。基于邻接法构建的系统发育树显示,钱塘江群体可以分为3支,1支与长江水系湖南采集的单倍型聚为一支,63.64%的钱塘江个体属于这一支;1支与珠江水系广西采集的单倍型聚为一支,9.38%的个体属于这一支,剩下的样本和浙江瓯江采集的样本聚为一支。这说明钱塘江群体的祖先来源有一定的复杂性。本研究结果可为马口鱼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口鱼 Cyt b基因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淡水增养殖系统温室气体排放的时空特征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张政 刘梅 +6 位作者 周聃 罗凯 练青平 邹松保 陈光美 许巧情 原居林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53-162,共10页
【目的】综述4种主要淡水增养殖系统温室气体(N_(2)O、CO_(2)和CH_(4))排放时空特征、各区域温室气体排放量与增温潜势,提出相应减排措施,为助力农业领域尽早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提供参考。【方法】根据不同系统温室气体排放研究,总... 【目的】综述4种主要淡水增养殖系统温室气体(N_(2)O、CO_(2)和CH_(4))排放时空特征、各区域温室气体排放量与增温潜势,提出相应减排措施,为助力农业领域尽早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提供参考。【方法】根据不同系统温室气体排放研究,总结不同系统的时空排放特征,估算我国内陆不同增养殖系统的排放系数,在此基础上得到各个省份区域单位面积和单位产量的年排放量与增温潜势。【结果】除集约化养殖外,稻渔综合种养、大水面增殖、半集约化养殖温室气体排放均存在明显的时空变化特征:以秦岭淮河为分界,不同模式温室气体排放存在南北差异,各养殖水域内部也存在较高的空间变异性;时间排放特征主要受温度影响,在夏秋高温季节CH_(4)、CO_(2)和N2O的排放强度更大,同时存在明显的昼夜变化。其中N2O排放系数依次为集约化(产量系数26.10 g·kg^(-1),面积系数157.67 g·m^(-2))>稻渔综合种养(4.11 g·kg^(-1),0.40 g·m^(-2))>大水面增殖和半集约化(0.43 g·kg^(-1),0.19 g·m^(-2)),CH_(4)的排放系数最高出现在大水面增殖(189.02 g·kg^(-1),76.37 g·m^(-2)),CO_(2)的排放系数最高出现在稻渔综合种养(3357.24 g·kg^(-1),1079.36 g·m^(-2))。【结论】我国淡水增养殖系统为温室气体的排放源,存在较明显的时空变化特征,准确编制淡水增养殖系统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是实现农业“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一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水增养殖 温室气体 增温潜势 时空特征 排放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粒体Cyt b基因序列的4个黄尾鲴养殖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4
作者 刘士力 陈大伟 +7 位作者 朱鹏灿 郑建波 夏冯博 程顺 蒋文枰 迟美丽 杭小英 李飞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42-347,共6页
黄尾鲴(Xenocypris davidi)是浙江省自然水域增殖放流的主要鱼类,为了解人工繁育对黄尾鲴遗传多样性的影响,利用线粒体DNA细胞色素b基因(Cyt b)对4个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旨在为黄尾鲴增殖放流策略制定和实施提供基础数据。结... 黄尾鲴(Xenocypris davidi)是浙江省自然水域增殖放流的主要鱼类,为了解人工繁育对黄尾鲴遗传多样性的影响,利用线粒体DNA细胞色素b基因(Cyt b)对4个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旨在为黄尾鲴增殖放流策略制定和实施提供基础数据。结果显示,在编码Cyt b的1 140 bp序列中,检测到157个变异位点,界定了21种单倍型,其中长兴、双浦、八里店和醴陵群体的单倍型数目分别为10个、11个、7个和2个,单倍型多样性介于0.226~0.794,核苷酸多样性介于0.006 14~0.023 86。除醴陵群体遗传多样性较低外,其余3个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具有高单倍型数和高核苷酸多样性的特点。4个黄尾鲴养殖群体间的遗传距离为0.018 74~0.092 74,遗传分化指数为0.808 63(P<0.01),其中长兴和八里店群体的分化程度较低,双浦和醴陵群体的分化程度较高,且遗传变异主要发生在群体间。本研究结果可从分子水平为黄尾鲴的资源保护和人工增殖放流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尾鲴 养殖群体 Cyt b基因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线粒体COI基因序列分析黄尾鲴养殖群体的遗传结构 被引量:1
5
作者 陈大伟 朱鹏灿 +7 位作者 刘士力 干超其 郑建波 蒋文枰 程顺 迟美丽 杭小英 李飞 《水产学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1-6,共6页
为了解人工养殖和选育对黄尾鲴(Xenocypris davidi)遗传多样性的影响,利用线粒体COI基因分析中国湖南的醴陵(LL)、浙江的长兴(CX)、双浦(SP)和吴兴(WX)128尾1~2龄的4个黄尾鲴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结果显示,在539 bp的COI部分序列中,... 为了解人工养殖和选育对黄尾鲴(Xenocypris davidi)遗传多样性的影响,利用线粒体COI基因分析中国湖南的醴陵(LL)、浙江的长兴(CX)、双浦(SP)和吴兴(WX)128尾1~2龄的4个黄尾鲴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结果显示,在539 bp的COI部分序列中,检测到75个变异位点,包括74个简约信息位点,序列中A+T的含量(56.1%)明显高于G+C的含量(43.8%),有明显的(A+T)偏好性。在128尾个体中定义了11种单倍型,单倍型Hap-01个体43尾,为优势单倍型。遗传多样性检测结果显示,4个群体的单倍型多样性指数(Hd)介于0.226~0.605,核苷酸多样性指数(π)介于0.00104~0.02221,其中,WX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最为丰富。不同养殖群体间遗传距离为0.0145~0.0986,CX和WX群体的遗传距离最近,LL与SP群体的遗传距离最远。AMOVA分析显示,群体间的遗传分化系数Fst为0.8385(P<0.01),遗传变异主要发生在群体间。NJ系统发生树和遗传距离分析结果表明,4个群体间存在相当高的遗传分化。本研究结果可为黄尾鲴遗传多样性变化的比较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并为黄尾鲴增殖放流和资源保护提供一定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尾鲴 遗传多样性 遗传结构 养殖群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粒体COⅠ基因序列的红螯螯虾养殖群体遗传结构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刘士力 卞玉玲 +5 位作者 贾永义 迟美丽 李飞 郑建波 程顺 顾志敏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385-1392,共8页
红螯螯虾原产于澳大利亚,是一种具有优良养殖前景的淡水虾类。基于线粒体COⅠ基因序列,对中国5个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结构进行评估,旨在为红螯螯虾的科学引种、良种选育和种质资源保护提供基础数据。结果显示,红螯螯虾线粒体COⅠ区... 红螯螯虾原产于澳大利亚,是一种具有优良养殖前景的淡水虾类。基于线粒体COⅠ基因序列,对中国5个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结构进行评估,旨在为红螯螯虾的科学引种、良种选育和种质资源保护提供基础数据。结果显示,红螯螯虾线粒体COⅠ区全序列长1534 bp,包含24个变异位点,占分析位点的1.6%,变异位点中含有22个简约信息位点,平均转换与颠换的比值为6.14,序列中(A+T)的含量(58.7%)明显高于(G+C)的含量(41.3%),在143个个体中定义了35种单倍型,来自浙江、海南和台湾的养殖群体具有较多的共享单倍型(COⅠ-01、COⅠ-02和COⅠ-03),这3种单倍型同时也是优势单倍型。来自江苏的养殖群体的单倍型多样性最低(0.739),来自安徽的养殖群体的单倍型多样性最高(0.881)。全部样本的单倍型多样性指数为0.896,核苷酸多样性指数为0.00465。5个养殖群体间的遗传距离为0.00263~0.00681,其中,来自浙江与海南的养殖群体的遗传距离最近,来自海南与安徽的养殖群体的遗传距离最远。5个养殖群体间的遗传分化系数为0.3421(P<0.01),说明5个养殖群体间存在一定程度的遗传分化。综上,5个红螯螯虾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存在差异,群体间存在着一定的基因交流。研究结果可为红螯鳌虾种质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分子生物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螯螯虾 遗传多样性 遗传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粒体D-loop区序列的4个黄尾鲴养殖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7
作者 刘士力 陈大伟 +5 位作者 郑建波 程顺 蒋文枰 迟美丽 夏冯博 李飞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11期139-145,共7页
【目的】黄尾鲴(Xenocypris davidi)是以腐殖质、有机碎屑为饵料,兼食浮游生物和底栖动物的的淡水经济鱼类,是浙江省自然水域鱼类增殖放流的主要品种之一。了解人工繁育对黄尾鲴遗传多样性的影响,可为自然水域黄尾鲴的增殖放流策略设计... 【目的】黄尾鲴(Xenocypris davidi)是以腐殖质、有机碎屑为饵料,兼食浮游生物和底栖动物的的淡水经济鱼类,是浙江省自然水域鱼类增殖放流的主要品种之一。了解人工繁育对黄尾鲴遗传多样性的影响,可为自然水域黄尾鲴的增殖放流策略设计和实施提供参考。【方法】对浙江长兴、八里店、双浦和湖南醴陵4个黄尾鲴养殖群体的线粒体DNA(mtDNA)D-loop序列进行PCR扩增和测序,通过序列分析研究4个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结果】黄尾鲴线粒体D-loop序列长度为1038~1093 bp,碱基A+T含量(65.3%)显著高于C+G含量(34.7%),平均转换/颠换比值(TS/TV)为4.6。在128条黄尾鲴的D-loop序列中共检测到101个变异位点,包括97个简约信息位点;界定了19种单倍型,其中长兴、双浦、八里店和醴陵群体的单倍型数目分别为5、12、4和2;单倍型多样性(h)介于0.226~0.915之间,核苷酸多样性(π)介于0.00640~0.01433之间。4个黄尾鲴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具有一定差异,不同养殖群体间遗传距离为0.03782~0.88756,遗传分化系数为0.78903(P<0.01),群体内变异占整个遗传变异的21.10%,其中长兴群体和八里店群体的遗传分化系数最低,双浦和醴陵群体的遗传分化系数最高,遗传变异主要发生在群体间。【结论】4个黄尾鲴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具有一定差异。黄尾鲴遗传变异和种群结构的信息可为其遗传多样性变化的研究提供参考,有助于黄尾鲴的资源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尾鲴 线粒体DNA(mtDNA) D-loop序列 遗传多样性 遗传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水面生态渔业发展的现状、困境与对策 被引量:22
8
作者 刘子飞 李飞 夏佳佳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42-148,共7页
大水面渔业具有重要地位,其面积、产量分别占全国淡水渔业的46%、15.42%。基于实地调研与文献检索,研究发现:大水面渔业具有多功能性,是渔业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有效途径,可分为三产融合型、水域牧场型、环保网箱型、水库水... 大水面渔业具有重要地位,其面积、产量分别占全国淡水渔业的46%、15.42%。基于实地调研与文献检索,研究发现:大水面渔业具有多功能性,是渔业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有效途径,可分为三产融合型、水域牧场型、环保网箱型、水库水质保护型、湖泊生态修复型5类。受近年环保风暴的影响,河沟、水库、湖泊养殖面积、产量下降达11%~34%,同时面临社会认知偏见、局部短期经济行为、融合发展层级低等困境。提出坚持生态优先以符合生态强稀缺发展阶段、加大宣传力度以改变社会偏见、完善激励相容机制以诱致大水面渔业的生态化集体行动、内外兼修以延长渔业产业链等四方面对策建议。研究可为大水面生态渔业恢复及有序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水面 生态渔业 淡水渔业 健康养殖 渔业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州河川沙塘鳢群体线粒体DNA cyt b基因序列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卞玉玲 刘士力 +6 位作者 刘一诺 贾永义 李飞 迟美丽 郑建波 程顺 顾志敏 《水产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2-28,35,共8页
河川沙塘鳢具有肉鲜味美,细嫩可口的特点,营养价值与经济价值颇高,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水产养殖品种,对野生和人工繁育河川沙塘鳢的遗传结构进行检测分析,可为选育和种质保护提供参考资料。本文对湖州河川沙塘鳢(钟管野生群体及八里店... 河川沙塘鳢具有肉鲜味美,细嫩可口的特点,营养价值与经济价值颇高,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水产养殖品种,对野生和人工繁育河川沙塘鳢的遗传结构进行检测分析,可为选育和种质保护提供参考资料。本文对湖州河川沙塘鳢(钟管野生群体及八里店养殖群体)的线粒体细胞色素b(cyt b)基因全长进行扩增和测序,并应用生物信息学软件与Gen Bank中太湖、鄱阳湖和巢湖3个群体的数据进行比较。河川沙塘鳢cyt b基因全长1141 bp,4种碱基在所得序列中平均含量为A(26.8%)、G(13.8%)、T(28.0%)、C(31.4%),序列分析显示,cyt b基因序列中变异位点378个,占分析位点的44.26%,含有241个简约信息位点,平均转颠换比值(TS/TV)为0.76。在5个群体138个个体中共检测到75个单倍型,平均单倍型多样性为0.869~1.000,核苷酸多样性为0.01431~0.03848。各群体间遗传距离差异较大(0.01493~0.05868),其中八里店与钟管群体的遗传距离最小(0.01493),而鄱阳湖与巢湖群体的遗传距离最大(0.05868),与构建的聚类图分析结果一致。群体中性检验显示八里店、钟管和太湖的Tajima’s D和Fu’s Fs值为正值;鄱阳湖和巢湖群体为负值,5个群体Tajima’s D和Fu’s Fs检验均不显著(P>0.01)。总体上,5个群体间具有较高程度的遗传分化。除了湖州的八里店与钟管群体共享6种单倍型外,其他群体间基本不共享单倍型,这可能是八里店养殖群体亲本来源于钟管野生群体的原因。应用cyt b基因可以明确地将湖州、太湖、鄱阳湖和巢湖群体之间区分开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川沙塘鳢 线粒体DNA 细胞色素B基因 遗传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翘嘴鲌及翘嘴鲌“全雌1号”氨氮胁迫下的生理应答反应及耐受性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蒋文枰 程顺 +5 位作者 刘士力 郑建波 迟美丽 杭小英 彭苗 李飞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4-139,共6页
【目的】探究翘嘴鲌及翘嘴鲌“全雌1号”在氨氮胁迫下的生理应答反应及耐受性,为新品种选育和健康养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在预试验确定96 h氨氮半致死浓度(96 h LC_(50))的基础上,研究不同浓度(0、8、16 mg/L)氨氮... 【目的】探究翘嘴鲌及翘嘴鲌“全雌1号”在氨氮胁迫下的生理应答反应及耐受性,为新品种选育和健康养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在预试验确定96 h氨氮半致死浓度(96 h LC_(50))的基础上,研究不同浓度(0、8、16 mg/L)氨氮对翘嘴鲌及翘嘴鲌“全雌1号”存活指标、肝脏组织学、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1)翘嘴鲌及翘嘴鲌“全雌1号”的死亡率随氨氮浓度与胁迫时间的增加而升高,在8和16 mg/L浓度下,翘嘴鲌“全雌1号”的死亡率更低;(2)组织学观察显示,随着氨氮浓度与胁迫时间的增加,肝血窦逐渐增大,局部破损增加,出现肝细胞融合,细胞轮廓与空泡界限模糊的现象增多。低浓度胁迫96 h与高浓度胁迫48 h和96 h均造成肝脏出现较大的病理学组织损伤。(3)SOD活性检测显示,对照组SOD活性稳定,而高、低浓度组则均呈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的趋势,且高浓度组高于低浓度组。同时,翘嘴鲌“全雌1号”增幅更大,降幅更小,其在相同氨氮浓度与胁迫时间下SOD活性较翘嘴鲌高。【结论】翘嘴鲌“全雌1号”较普通翘嘴鲌具有更强的氨氮抗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翘嘴鲌 翘嘴鲌“全雌1号” 氨氮胁迫 生理应答反应 耐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翘嘴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刘士力 程顺 +5 位作者 蒋文枰 迟美丽 郑建波 贾永义 赵金良 顾志敏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72-281,共10页
为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nsulin like growth factor-Ⅰ,IGF-Ⅰ)对于翘嘴鲌(Culter alburnus)生长性状的影响,对其DNA序列进行了克隆。翘嘴鲌IGF-Ⅰ全长14567 bp,由5个外显子和4个内含子组成。其5个外显子长度分别为298、160、182... 为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nsulin like growth factor-Ⅰ,IGF-Ⅰ)对于翘嘴鲌(Culter alburnus)生长性状的影响,对其DNA序列进行了克隆。翘嘴鲌IGF-Ⅰ全长14567 bp,由5个外显子和4个内含子组成。其5个外显子长度分别为298、160、182、36和1360 bp。推测的阅读框为486 bp,编码由161个氨基酸组成的IGF-Ⅰ前体蛋白。前体肽由信号肽、成熟肽、E肽三部分组成,其中信号肽44个氨基酸,成熟肽70个氨基酸,E肽47个氨基酸。成熟肽由B、C、A、D四个区域组成,其中B结构域和A结构域的保守性最高,在这2个区域包含由6个半胱氨酸残基形成的3个二硫键。翘嘴鲌B区域还包含保守的IGF-Ⅰ受体识别序列(Phe B23-Tyr B24-Phe B25)。E肽的长度表明翘嘴鲌IGF-Ⅰ属Ea-2型。同源性分析表明翘嘴鲌与鲤科鱼类的IGF-Ⅰ编码氨基酸同源性较高,为94%—100%,但在聚类分析中翘嘴鲌并不是首先和鲌亚科的鱼类聚集在一起。Real-time qPCR组织特异性表达结果显示IGF-ⅠmRNA在肝脏组织中的表达量最高,脾、心脏、精巢、脑次之,肾、鳃、胃和卵巢中表达量较低。翘嘴鲌IGF-Ⅰ基因4个内含子长度分别为1170、9364、251和1746 bp。相对外显子来说,种间内含子变异较大,其中第三内含子变异最大。翘嘴鲌IGF-Ⅰ基因中包含6个微卫星,(GATG)5AATAT(ATAG)11位于第一内含子中,(CT)8、(TTA)5、(AC)13、(TG)12和(ATT)5位于第二内含子中。其中4个微卫星位点具有多态性,将它们在120尾同塘养殖的翘嘴鲌中进行基因型与生长性状的关联性分析,均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结果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的表达、功能及其转录调控特征奠定了分子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翘嘴鲌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基因 内含子 微卫星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翘嘴鲌生长激素基因侧翼2个微卫星位点与生长性状的关联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士力 蒋文枰 +5 位作者 程顺 迟美丽 郑建波 贾永义 赵金良 顾志敏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2-68,共7页
通过120尾同塘养殖翘嘴鲌体长和体质量的测定,以及生长激素基因(GH)侧翼的2个微卫星位点Cal-GH01和Cal-GH02基因型检测,分析了翘嘴鲌GH基因侧翼的2个微卫星多态性与生长性能的相关性。结果表明:Cal-GH01共检测到3个等位基因(404、407和4... 通过120尾同塘养殖翘嘴鲌体长和体质量的测定,以及生长激素基因(GH)侧翼的2个微卫星位点Cal-GH01和Cal-GH02基因型检测,分析了翘嘴鲌GH基因侧翼的2个微卫星多态性与生长性能的相关性。结果表明:Cal-GH01共检测到3个等位基因(404、407和410 bp)和6种基因型,等位基因407 bp是优势等位基因,407/407 bp是优势基因型;该微卫星位点多态信息含量为0. 420,观测杂合度为0. 207 2,属中度多态性位点。Cal-GH02共检测到6个等位基因(366、375、378、381、384和387 bp)和11种基因型,等位基因381 bp是优势等位基因,381/381 bp是优势基因型;该微卫星座位多态信息含量为0. 450,观测杂合度为0. 466 1,属中度多态座位。微卫星位点Cal-GH01的分析结果表明,404/407型个体占样本数的13. 3%,其体长最长。407/410型个体占样本数的5%,其体质量最大。Cal-GH01不同基因型个体体长和体质量均有差异,但差异均不显著(P> 0. 05)。在微卫星位点Cal-GH02中,366/381型个体占样本数的3. 3%,其体长和体质量均最大,其体质量显著大于其他基因型个体(P <0. 05)。384/387型个体占样本数的2. 5%,其体长和体质量均最小,其体长显著小于其他基因型个体(P <0. 05)。翘嘴鲌GH基因多态性与生长性状存在关联,推测相关变异位点可作为翘嘴鲌生长的候选辅助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翘嘴鲌 生长激素基因 微卫星 生长性状 性状关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翘嘴鲌生长激素受体1基因内含子1、2中微卫星多态性及与生长性状的关联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士力 李飞 +5 位作者 贾永义 郑建波 迟美丽 程顺 卞玉玲 顾志敏 《水产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2-27,共6页
本研究检测了120尾同批繁殖、同塘养殖的12月龄翘嘴鲌(Culter alburnus Basilewsky)生长激素受体1(Growth hormone receptor 1,ghr1)基因内含子1、2的8个微卫星位点的基因型,分析了ghr1基因内含子1、2微卫星多态性与生长性能的相关性,... 本研究检测了120尾同批繁殖、同塘养殖的12月龄翘嘴鲌(Culter alburnus Basilewsky)生长激素受体1(Growth hormone receptor 1,ghr1)基因内含子1、2的8个微卫星位点的基因型,分析了ghr1基因内含子1、2微卫星多态性与生长性能的相关性,为进一步研究其生物学功能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奠定基础。结果表明:7个微卫星位点具有多态性,微卫星标记平均等位基因数12.714,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5.839,平均期望杂合度0.625,平均观测杂合度0.535,平均多态信息含量0.608;除了ghr1-6和ghr1-7属于低度多态性位点(PIC<0.25),另有5个属于高度多态性位点(PIC>0.5)。关联分析结果显示:ghr1-3位点中257/259型个体的体长和体质量均高于其他基因型,其体质量与245/261和259/259差异不显著(P>0.05),但显著高于另外5种基因型(P<0.05)。翘嘴鲌ghr1-3多态性与生长性状存在关联,可作为翘嘴鲌生长的候选辅助标记,有助于翘嘴鲌遗传资源的评价、鉴定和保护利用等分子生物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翘嘴鲌 生长激素受体1基因 微卫星 生长性状 性状关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春江富阳段浮游动物群落结构时空变化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俊 刘金殿 +2 位作者 张爱菊 郝雅宾 周志明 《江苏农业科学》 2020年第14期283-290,共8页
2018年7月、2019年7月对富春江富阳段浮游动物和水质各进行1次调查,共发现浮游动物35属66种,其中原生动物8属20种,轮虫16属30种,枝角类6属9种,桡足类5属7种。2018年7月,富阳段浮游动物平均丰度为19.7 ind./L,平均生物量为0.93 mg/L,各... 2018年7月、2019年7月对富春江富阳段浮游动物和水质各进行1次调查,共发现浮游动物35属66种,其中原生动物8属20种,轮虫16属30种,枝角类6属9种,桡足类5属7种。2018年7月,富阳段浮游动物平均丰度为19.7 ind./L,平均生物量为0.93 mg/L,各大类种类数量较为均衡;2019年7月,浮游动物平均丰度为19.0 ind./L,平均生物量为0.15 mg/L,种类以原生动物和轮虫为主,2次采样浮游动物群落有明显差异。2018年7月,发现5个浮游动物功能群;2019年7月发现7个浮游动物功能群,说明水体的自净能力更强。典范对应分析表明,水温、叶绿素a含量、总磷含量、总氮含量和溶解氧含量是与富阳段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相关性较强的环境因子,其中与水温、叶绿素a含量、总磷含量和总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溶解氧含量在一定范围内呈显著负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春江富阳段 浮游动物 时空变化 环境因子 群落结构 水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湖鲂鲌F2代GH基因结构、系统发育和表达特征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加林 贾永义 +6 位作者 刘士力 郑建波 迟美丽 程顺 李飞 尹绍武 顾志敏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440-1451,共12页
采用PCR及T-A克隆技术,从基因组DNA成功克隆三角鲂、太湖鲂鲌、太湖鲂鲌F2代含完整阅读框的生长激素基因全序列,经测序拼接获得序列全长分别为6009、6042和6058bp,转录单元长分别为2049、2014和2045bp。三种群体的GH基因序列均包括五个... 采用PCR及T-A克隆技术,从基因组DNA成功克隆三角鲂、太湖鲂鲌、太湖鲂鲌F2代含完整阅读框的生长激素基因全序列,经测序拼接获得序列全长分别为6009、6042和6058bp,转录单元长分别为2049、2014和2045bp。三种群体的GH基因序列均包括五个外显子、四个内含子及5′侧翼区和3′侧翼区;编码氨基酸序列均为633bp,编码210个氨基酸。对3个目14种鱼类进行同源性及系统发育分析发现,太湖鲂鲌F2代与其祖父母的遗传距离相比亲本较近。另取10尾太湖鲂鲌F2代,对其进行GH基因编码区SNPs筛选,共得到7处SNPs,其中有3处位点的突变导致其氨基酸序列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对其蛋白质结构分析发现,突变后的氨基酸残基导致蛋白质二级结构发生改变。我们将该10尾个体按体重分为小个体组和大个体组,经组织表达分析发现,大个体组中的个体具有较高的转录水平,进一步分析发现其氨基酸残基有所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鲂鲌 属间杂交 生长激素 克隆 SNPS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川沙塘鳢GH基因及侧翼的克隆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加林 刘士力 +7 位作者 蒋文枰 程顺 迟美丽 郑建波 贾永义 赵金良 尹绍武 顾志敏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461-1470,共10页
利用长片段PCR、基因组步移法及T-A克隆技术,成功克隆出河川沙塘鳢( Odontobutis potamophila ) GH 基因全长序列,提交至GenBank获得登录号MH717101。河川沙塘鳢 GH 基因全序列长5120 bp,5′端和3′端侧翼序列长度分别为920、682 bp,经... 利用长片段PCR、基因组步移法及T-A克隆技术,成功克隆出河川沙塘鳢( Odontobutis potamophila ) GH 基因全长序列,提交至GenBank获得登录号MH717101。河川沙塘鳢 GH 基因全序列长5120 bp,5′端和3′端侧翼序列长度分别为920、682 bp,经预测,上游区域含有MF3、GAGA factor、HNF-3alpha、C/EBP、R2、GATA-1等多种转录调控元件;转录单元长3 518 bp,包含4个内含子和5个外显子,4个内含子大小分别为75、333、2 070和121 bp,5个外显子长度分别为150、131、117、138和373 bp,第3内含子长达2 070 bp,其长度是翘嘴鲌( Culter alburnus )第3内含子的4倍以上;开放阅读框区(open reading frame,ORF)为594 bp,编码由197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蛋白质多肽。河川沙塘鳢与鲈形目、鲉形目、鲤形目、鲇形目等13种鱼类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比较表明,其与彼氏冰鰕虎鱼( Leucopsarion petersii )同源性最高,为83.8%,与草鱼( Ctenopharyngodon idella )同源性最低,为49.1%,在180~197氨基酸序列处,河川沙塘鳢表现出高度不保守性,与所列鱼类氨基酸排列均完全不一致。该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河川沙塘鳢 GH 基因的表达、功能及其转录调控特征奠定了分子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川沙塘鳢 生长激素 克隆 序列分析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钱塘江水域秋季着生藻类群落特征与水环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3
17
作者 何海生 刘金殿 +5 位作者 张爱菊 郝雅宾 王俊 罗伟 肖善势 周志明 《江苏农业科学》 2020年第13期292-297,共6页
为探究钱塘江水域着生藻类群落结构多样性,2018年9月对该水域16个采样点的着生藻类种类组成、密度与生物量、多样性指数和7项水质指标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1)钱塘江流域16个采样点共采集到着生藻类7门130种(属),其中硅藻门83种(属),绿... 为探究钱塘江水域着生藻类群落结构多样性,2018年9月对该水域16个采样点的着生藻类种类组成、密度与生物量、多样性指数和7项水质指标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1)钱塘江流域16个采样点共采集到着生藻类7门130种(属),其中硅藻门83种(属),绿藻门28种(属),蓝藻门13种(属),裸藻门3种(属),隐藻门、甲藻门和黄藻门各1种(属)。(2)钱塘江着生藻类群落结构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性。砂砾低质生境容易干扰着生藻类群落结构的稳定性。(3)透明度(SD)、叶绿素a含量(Chla)、水温(T)和pH值是钱塘江水域着生藻类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其中T和pH值与钱塘江着生藻类群落结构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塘江 着生藻类 群落结构 生物多样性 水环境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翘嘴红鲌(Erythroculter ilishaeformis)果糖-1,6-二磷酸醛缩酶(ALDO-C)基因定位、克隆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志刚 刘士力 +4 位作者 李贤露 吕卓云 毛丽盈 唐超然 郑荣泉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138-1145,共8页
翘嘴红鲌(Erythroculter ilishaeformis)是大型淡水鱼类鳊鲌亚科(Abramidinae)中最大的一种鱼,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但其饲料转化率及抗病性研究相对较少,相关基因信息缺乏。本研究以翘嘴红鲌为对象,利用RACE技术克隆翘嘴红鲌果糖-1,6-... 翘嘴红鲌(Erythroculter ilishaeformis)是大型淡水鱼类鳊鲌亚科(Abramidinae)中最大的一种鱼,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但其饲料转化率及抗病性研究相对较少,相关基因信息缺乏。本研究以翘嘴红鲌为对象,利用RACE技术克隆翘嘴红鲌果糖-1,6-二磷酸醛缩酶(ALDO-C)基因,该基因cDNA全长1945bp,其中ORF区975bp,编码325个氨基酸,5′非编码区933bp,3′非编码区37bp。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了ALDO-C在不同组织中相对表达水平。发现ALDO-C基因在翘嘴红鲌的肾、肝、肌肉、性腺中均有表达,且在肾中表达量最高,显著高于其他组织。同时采用石蜡切片、H.E染色和原位杂交染色,观察分析翘嘴红鲌的肾组织显微结构和ALDO-C基因的表达定位,结果表明,ALDO-C在鱼类肾单位和集合管结构、调节肾组织水平衡及抗病性方面有重要作用。可以考虑将翘嘴红鲌醛缩酶C基因作为生长发育及抗病性相关的候选基因,用于翘嘴红鲌鱼的分子辅助育种,以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翘嘴红鲌 ALDO-C 原位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螯螯虾不同体色个体间营养差异分析
19
作者 魏敏 王亦我 +12 位作者 刘玉 李德胜 单昕 宋杰 姚顺 管彬 马欣然 孙雨绮 韩宗傲 秦俊杰 郑建波 贾永义 郑伟 《水产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4-20,共7页
为了探究红螯螯虾(Cherax quadricarinatus)体色与其营养成分之间的连锁关系,测定分析棕黄色[体质量为(51.8±4.2)g]、草绿色[体质量为(52.9±3.4)g]和天蓝色[体质量为(48.5±10.9)g]三种体色个体肌肉的营养组分。结果显示... 为了探究红螯螯虾(Cherax quadricarinatus)体色与其营养成分之间的连锁关系,测定分析棕黄色[体质量为(51.8±4.2)g]、草绿色[体质量为(52.9±3.4)g]和天蓝色[体质量为(48.5±10.9)g]三种体色个体肌肉的营养组分。结果显示,草绿色个体腹部肌肉的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棕黄色和天蓝色个体(P<0.05)。棕黄色、草绿色、天蓝色三种体色个体的必需氨基酸与总氨基酸比值分别为38.83%、41.52%和34.61%;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的比值均超过60%;草绿色个体显著高于棕黄色和天蓝色个体(P<0.05),属于优质蛋白;呈味氨基酸与总氨基酸比值分别为46.87%、41.94%和53.41%,天蓝色个体显著高于草绿色和棕黄色个体(P<0.05),表明天蓝色个体的肉质风味更加鲜美。三种体色的红螯螯虾之间总饱和脂肪酸差异显著,棕黄色个体显著高于草绿色和天蓝色个体(P<0.05);饱和脂肪酸主要以棕榈油酸(C16:0)为主,棕黄色个体中C16:0的含量高于草绿色和天蓝色个体,并与草绿色个体形成显著性差异(P<0.05)。在多不饱和脂肪酸中,天蓝色个体的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显著低于草绿色和棕黄色个体(P<0.05)。研究表明:不同体色的红螯螯虾的营养存在一定差异,草绿色红螯螯虾的营养最为全面,天蓝色红螯螯虾的口感风味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螯螯虾 体色 营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