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淡水螯虾类胚胎离体孵化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程顺 韦永春 +6 位作者 蒋文枰 迟美丽 刘士力 郑建波 杭小英 彭苗 李飞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33-142,共10页
【目的】综述淡水螯虾类胚胎离体孵化技术的主要研究成果,为提高孵化效果及出苗同步性,节省人力、物力,实现数字渔业与智慧渔业奠定基础。【方法】从胚胎与初孵幼虾生物学、影响离体孵化的环境因素、影响离体孵化的人为调控因素、离体... 【目的】综述淡水螯虾类胚胎离体孵化技术的主要研究成果,为提高孵化效果及出苗同步性,节省人力、物力,实现数字渔业与智慧渔业奠定基础。【方法】从胚胎与初孵幼虾生物学、影响离体孵化的环境因素、影响离体孵化的人为调控因素、离体孵化装置、研究展望等五个方面介绍国内外的一系列研究成果。【结果】离体孵化期间应将水温、水质控制在适宜水平,定期进行消毒,离体胚胎的发育阶段及孵化密度、孵化装置等是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必要的人工管理措施也是决定孵化成功与否的关键。【结论】离体孵化技术应用于淡水螯虾类意义重大,而控制适宜的环境条件及应用合理的管理措施是基础。今后在离体孵化装置的优化、离体孵化期间水质与菌群环境的维持、死卵与死虾的挑除、苗种生产的批量化与智能化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实现孵化效率质的提升,更好地应用于实际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水螯虾类 胚胎 离体孵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养殖模式对大口黑鲈生长性能、形体指标和肌肉营养成分影响研究 被引量:39
2
作者 原居林 刘梅 +3 位作者 倪蒙 宓国强 张超 顾志敏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276-1285,共10页
为了解池塘内循环养殖模式(IPRA)与常规池塘养殖模式(UPA)鱼类生长及肌肉品质的差异,以大口黑鲈为试验对象,通过分析2种养殖模式大口黑鲈的生长指标、形体指标和肌肉的品质差异,科学评价IPRA养殖效果,以期为进一步优化该模式和研发专用... 为了解池塘内循环养殖模式(IPRA)与常规池塘养殖模式(UPA)鱼类生长及肌肉品质的差异,以大口黑鲈为试验对象,通过分析2种养殖模式大口黑鲈的生长指标、形体指标和肌肉的品质差异,科学评价IPRA养殖效果,以期为进一步优化该模式和研发专用配合饲料配方提供参考。试验共设2个组,每组3个重复,从2017年9月5日开始至2017年12月4日结束。结果表明:IPRA养殖组相比UPA养殖组,大口黑鲈成活率显著提高(P<0.05),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 IPRA养殖组大口黑鲈肥满度、肝体指数和脏体指数显著低于UPA养殖组(P<0.05); IPRA养殖组鱼体粗脂肪含量显著低于UPA养殖组(P<0.05),但粗蛋白显著高于UPA养殖组(P<0.05);氨基酸组成分析结果显示,IPRA养殖组大口黑鲈必需氨基酸与氨基酸总量比值(EAA/TAA)和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总量比值(EAA/NEAA)显著高于UPA养殖组(P<0.05),必需氨基酸总量、鲜味氨基酸总量略高于UPA养殖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氨基酸评价表明IPRA养殖组肌肉营养价值显著优于UPA养殖组(P<0.05);脂肪酸分析结果表明,IPRA养殖组饱和脂肪酸显著低于UPA组(P<0.05),但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显著高于UPA养殖组(P<0.05)。综上所述,IPRA养殖模式对于提高大口黑鲈成活率和营养品质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殖模式 大口黑鲈 生长性能 形体指标 营养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盐度罗氏沼虾育苗水体水质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倪蒙 高强 +1 位作者 原居林 陈雪峰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76-985,共10页
为揭示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rosenbergii)低盐育苗期养殖水体微生物多样性,探索低盐度育苗效果,采用Illumina HiSeq高通量测序方法对不同盐度罗氏沼虾育苗水体微生物的16S rRNA基因的2个高变区(V3—V4)进行测序分析,比较了低盐度(6‰... 为揭示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rosenbergii)低盐育苗期养殖水体微生物多样性,探索低盐度育苗效果,采用Illumina HiSeq高通量测序方法对不同盐度罗氏沼虾育苗水体微生物的16S rRNA基因的2个高变区(V3—V4)进行测序分析,比较了低盐度(6‰、8‰和10‰)罗氏沼虾育苗水体与常规盐度(15‰)育苗水体水质及微生物群落结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盐度罗氏沼虾育苗水体的微生物群落结构不同,对照组(15‰)育苗水体中共检测出微生物189种,隶属于20个门;低盐度处理组(6‰、8‰和10‰)分别检测出微生物169、85和97种,分别隶属于19、9和15个门。CCA结果显示大多数核心微生物菌与总氮和总磷相关性高;盐度仅与未知菌群未分类属(S1)、气单胞菌属(S2)和红杆菌属(S9)等相关性高。主要病原微生物中,弧菌属主要与总氮含量相关,假单胞杆菌、黄杆菌属主要与总氮和总磷相关,邻单胞菌属和梭菌属主要与总磷含量相关。不同盐度主要病原菌分析结果表明,气单胞杆菌与盐度呈现显著正相关;假单胞杆菌属、黄杆菌属和弧菌属等潜在病原菌含量均随盐度的降低而显著升高,表明低盐度可增加多种潜在病原菌爆发的可能性。实验结果对罗氏沼虾育苗阶段健康管理、病害诊断及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氏沼虾 育苗 水质 微生物群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水养殖系统中3种生物填料对水质的净化作用 被引量:9
4
作者 李倩 胡廷尖 +3 位作者 刘士力 辛建美 王雨辰 周志明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43-245,共3页
为了研究生物填料在循环水养殖系统中的应用,在室内构建罗氏沼虾循环水养殖系统,研究3种类型的生物填料对水质的净化作用。结果表明,3种生物填料(聚乙烯小球M_1、陶瓷环M_2、弹性毛刷M_3)构成的生物滤池对养殖水体总氮(TN)、总磷(TP)、... 为了研究生物填料在循环水养殖系统中的应用,在室内构建罗氏沼虾循环水养殖系统,研究3种类型的生物填料对水质的净化作用。结果表明,3种生物填料(聚乙烯小球M_1、陶瓷环M_2、弹性毛刷M_3)构成的生物滤池对养殖水体总氮(TN)、总磷(TP)、氨氮(NH_3-N)、亚硝态氮(NO_2-N)、化学需氧量(COD_(Mn))均有不同程度的去除效果,其中M_3对TN、TP、NH_3-N的平均清除率分别为17.81%、17.36%、18.04%,明显高于其他2种填料,M_2对NO_2-N的平均清除率为19.28%,明显高于M_1和M_3,3种填料对COD_(Mn)的平均清除率差异不明显。由结果可知,弹性毛刷填料对循环水养殖水质有较好的净化作用,是较为实用的生物填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水系统 生物填料 生物膜 水质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翘嘴鲌精子生理特性及超低温冷冻的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程顺 顾志敏 +3 位作者 刘士力 蒋文枰 迟美丽 贾永义 《江苏农业科学》 2019年第7期175-179,共5页
采用试验生态——显微观察方法对翘嘴鲌精子的生理特性进行了研究,并用两步降温法超低温冷冻保存翘嘴鲌精子,筛选出适宜的稀释液与抗冻剂配方。结果表明,翘嘴鲌适宜的盐度范围为0~0.4%,pH值为5.5~8.0时,精子激活率较高,其中pH值为5.5... 采用试验生态——显微观察方法对翘嘴鲌精子的生理特性进行了研究,并用两步降温法超低温冷冻保存翘嘴鲌精子,筛选出适宜的稀释液与抗冻剂配方。结果表明,翘嘴鲌适宜的盐度范围为0~0.4%,pH值为5.5~8.0时,精子激活率较高,其中pH值为5.5时,精子运动时间与寿命最长;翘嘴鲌精子在4℃条件下保存84 h仍有48.33%的激活率,在25℃条件下保存84 h时精子死亡。以D-15为稀释液、10%乙二醇(EG)为抗冻剂,采用两步降温法超低温冷冻保存翘嘴鲌精子,解冻后精子活力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翘嘴鲌 精子 生理特性 超低温冷冻 激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规格的河川沙塘鳢夏花生长及生理生化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迟美丽 贾永义 +4 位作者 王雨辰 程顺 刘士力 蒋文枰 顾志敏 《江苏农业科学》 2019年第7期179-182,共4页
为深入了解不同规格河川沙塘鳢幼鱼的生长状态、减少沙塘鳢夏花在鱼虾混养池塘内种间和种内残食,通过在车间内建立模拟池塘的生态系统,测定了不同规格沙塘鳢夏花在养殖37 d后生长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试验中沙塘鳢鱼苗... 为深入了解不同规格河川沙塘鳢幼鱼的生长状态、减少沙塘鳢夏花在鱼虾混养池塘内种间和种内残食,通过在车间内建立模拟池塘的生态系统,测定了不同规格沙塘鳢夏花在养殖37 d后生长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试验中沙塘鳢鱼苗总存活率为83%,中鱼组的体质量变异系数与其他2组相比增加明显。小鱼组的特定生长率最快,且小鱼组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雌二醇(E2)含量、睾酮(T)含量、生长激素(GH)含量和甲状腺激素(T4)含量都显著高于中鱼组和大鱼组。另外,小鱼组存在50%的小规格鱼不能很好地捕食青虾的现象。综合幼鱼存活率、生长状态和产量,建议初始放养时沙塘鳢体长在32 mm以上且沙塘鳢体质量/青虾体质量的平均值在2.6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川沙塘鳢 鱼虾混养 生长差异 氧化还原酶 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尾鲴和花?增殖放流标记技术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郝雅宾 原居林 +2 位作者 刘金殿 何海生 顾志敏 《江苏农业科学》 2018年第22期160-164,共5页
为探讨不同的标记方法对黄尾鲴(Xenocypris davidi)和花?(Hemibarbus maculatus)的适用性,对鱼体进行铁环标记、"T"形标记、切鳍标记、可见植入性荧光胶体标记(visible implant elastomer,简称VIE)和被动集成应答器标记(passi... 为探讨不同的标记方法对黄尾鲴(Xenocypris davidi)和花?(Hemibarbus maculatus)的适用性,对鱼体进行铁环标记、"T"形标记、切鳍标记、可见植入性荧光胶体标记(visible implant elastomer,简称VIE)和被动集成应答器标记(passive integrated transponder,简称PIT),试验各组均以混养的模式培养,混养半年后,分析各组的生长、存活率、标记成功率、效果等情况。结果表明,除"T"形标记组外,其他各试验组黄尾鲴的平均体质量与平均体长都有所增加;除切鳍组和PIT组外,其他3个试验组花?的平均质量与平均体长都有所下降。黄尾鲴的总存活率与平均存活数都表现为荧光标记> PIT标记>切鳍标记>"T"形标记>铁环标记,花?的总存活率与平均存活数都表现为切鳍标记> PIT标记>荧光标记>"T"形标记>铁环标记,其中荧光、切鳍和PIT组的总生存率和标记成功率达90%左右。铁环和"T"形标记易造成伤口腐烂,标记效果差;切鳍组效果具有时间性;荧光标记组和PIT组效果好,荧光标记价格便宜,而PIT标记价格昂贵。综合分析认为,荧光标记可作为黄尾鲴和花?大规模标记增殖放流的一种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尾鲴 花[鱼骨] 增殖放流 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噬菌体对日本沼虾常见细菌性疾病的防治效果研究及其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杭小英 于喆 +3 位作者 吕孙建 施伟达 袁雪梅 刘莉 《湖北农业科学》 2020年第17期97-100,共4页
从3个日本沼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e)养殖池塘的水体、虾中分离得到41个菌株,经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结合菌落形态观察,水体分离到的菌株初步鉴定为芽孢杆菌属、气单胞菌属、肠杆菌属等,虾肝胰腺中分离的菌株初步鉴定为气单胞菌... 从3个日本沼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e)养殖池塘的水体、虾中分离得到41个菌株,经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结合菌落形态观察,水体分离到的菌株初步鉴定为芽孢杆菌属、气单胞菌属、肠杆菌属等,虾肝胰腺中分离的菌株初步鉴定为气单胞菌属、柠檬酸杆菌属、肠杆菌科等。采用滴注法检测了噬菌体NTHP01对分离到的细菌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噬菌体NTHP01对芽孢杆菌、气单胞菌、不动杆菌、肠杆菌、柠檬酸杆菌、原生节杆菌、邻单胞菌、格氏乳球菌等均具有较好的裂解作用。将噬菌体NTHP01制剂在日本沼虾养殖塘进行示范应用,初步结果表明日本沼虾产量提高338~412 kg/hm2,产值提高2.25万~3.00万元/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噬菌体 日本沼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e) 细菌性疾病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虾鳖混养模式的水质特征及对虾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林锋 刘莉 +4 位作者 曹铮 蔺凌云 盛鹏程 沈芸 王雨辰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39-240,269,共3页
对不同比例的虾鳖混养模式过程中主要水质指标进行定期监测,并研究捕获时虾的产量及生长情况。结果表明:虾鳖混养塘水体的氨态氮、亚硝酸盐、硫化物含量相对比较稳定,混养塘虾的平均体长、体质量明显优于对照塘,且虾的产量也高于对照塘... 对不同比例的虾鳖混养模式过程中主要水质指标进行定期监测,并研究捕获时虾的产量及生长情况。结果表明:虾鳖混养塘水体的氨态氮、亚硝酸盐、硫化物含量相对比较稳定,混养塘虾的平均体长、体质量明显优于对照塘,且虾的产量也高于对照塘。虾鳖混养模式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水质,提高了虾的产量;混养塘中鳖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对虾病原传播起到了阻断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中华鳖 混养模式 水质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水育苗系统各水处理单元水质变化比较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倩 周志明 +3 位作者 王雨辰 郭建林 林锋 胡廷尖 《湖北农业科学》 2018年第2期95-97,105,共4页
2015年3-4月,结合红螯螯虾(Cherax quadricarinatus Von Martens)育苗周期,对温室育苗系统水处理单元的水质指标实施周期监测。结果表明,水源水质的总氮(TN)、总磷(TP)、氨氮(NH3-N)、亚硝酸盐(NO2-N)、硝酸盐(NO3-N)和高锰酸盐指数(COD... 2015年3-4月,结合红螯螯虾(Cherax quadricarinatus Von Martens)育苗周期,对温室育苗系统水处理单元的水质指标实施周期监测。结果表明,水源水质的总氮(TN)、总磷(TP)、氨氮(NH3-N)、亚硝酸盐(NO2-N)、硝酸盐(NO3-N)和高锰酸盐指数(CODMn)均较低,符合养殖标准。在育苗期间,育苗池进水口的TN、TP、NO2-N和NO3-N的平均值最高,分别为6.2、0.76、0.035、4.2 mg/L;袋式过滤器的NH3-N浓度最高,平均为0.23 mg/L,各处理单元的CODMn值差异不大。随着育苗时间的延长,育苗水体各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从处理单元分析,经处理后,水质指标明显改善,保证了育苗过程的顺利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水系统 红螯螯虾(Cherax quadricarinatus Von Martens) 育苗 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春江轮虫群落的时空格局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2
11
作者 郭爱环 原居林 +3 位作者 张爱菊 郝雅宾 刘金殿 顾志敏 《江苏农业科学》 2019年第7期243-247,共5页
2016年对钱塘江流域富春江江段的轮虫群落进行逐季度调查,分析富春江轮虫的种类组成和时空分布,并探讨轮虫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调查共观察到轮虫14属27种,轮虫群落结构的季节差异明显,春季轮虫的密度和生物量最高,秋季次之,冬季... 2016年对钱塘江流域富春江江段的轮虫群落进行逐季度调查,分析富春江轮虫的种类组成和时空分布,并探讨轮虫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调查共观察到轮虫14属27种,轮虫群落结构的季节差异明显,春季轮虫的密度和生物量最高,秋季次之,冬季最低;春季优势类群为多肢轮虫,秋季优势类群为臂尾轮虫,冬季优势类群为龟甲轮虫。轮虫群落密度在空间上表现为轮虫密度在三江口段最高,5#采样点最低。典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水温、pH值、总磷(TP)含量和高锰酸盐指数(COD_(Mn))等环境因子是影响富春江轮虫群落时空格局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春江 轮虫 时空分布 环境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鳞副泥鳅角蛋白18基因cDNA的全长克隆与序列分析
12
作者 刘士力 吴卫君 +5 位作者 张爱菊 练青平 王雨辰 辛建美 胡廷尖 贾永义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62-369,共8页
角蛋白18(K18)是角蛋白的一种,为中间纤维蛋白,是细胞骨架的必要组成部分。采用RACE法克隆了大鳞副泥鳅K18基因cD NA的全长序列,并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探讨其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表明,克隆得到的大鳞副泥鳅K18基因cD NA序列全... 角蛋白18(K18)是角蛋白的一种,为中间纤维蛋白,是细胞骨架的必要组成部分。采用RACE法克隆了大鳞副泥鳅K18基因cD NA的全长序列,并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探讨其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表明,克隆得到的大鳞副泥鳅K18基因cD NA序列全长为1 718 bp,其中包含1个长1 296 bp开放阅读框,编码431个氨基酸,蛋白质相对分子量48.66 ku。同源性分析显示,大鳞副泥鳅K18与泥鳅的相似性最高为98%,与斑马鱼、金鱼、虹鳟、白斑狗鱼等物种K18也存在不同程度的相似性。系统进化分析表明,大鳞副泥鳅与其他物种的K18系统发育同源,并与泥鳅的关系最为密切。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K18基因在大鳞副泥鳅的肠、肌肉、胃、心脏、肝脏、精巢、卵巢、脾脏等8种组织中都有表达,其中,肠表达最高,心脏最低。研究旨在为大鳞副泥鳅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提供参考资料,并为更好地了解大鳞副泥鳅细胞骨架结构系统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蛋白18(K18) 大鳞副泥鳅 克隆 定量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