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浙江省近岸海域表层水体中微塑料分布与组成特征 被引量:7
1
作者 周筱田 赵雯璐 +3 位作者 李铁军 吴伟 郭远明 杨承虎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71-379,共9页
2019年9月—10月,在浙江省近岸海域(平湖、岱山、三门、瑞安和苍南海域)采集20个站位的表层水体,对海水中微塑料丰度、化学成分、形状和颜色等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浙江省近岸海域所有调查站位表层水体中普遍存在微塑料,且各海域海... 2019年9月—10月,在浙江省近岸海域(平湖、岱山、三门、瑞安和苍南海域)采集20个站位的表层水体,对海水中微塑料丰度、化学成分、形状和颜色等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浙江省近岸海域所有调查站位表层水体中普遍存在微塑料,且各海域海水中微塑料平均丰度存在差异,其中:三门海域微塑料平均丰度最高,达240个/m^(3);瑞安海域微塑料平均丰度最低,为70个/m^(3)。所有站位微塑料丰度范围为40~320个/m^(3),平均丰度为144个/m^(3);其化学成分主要是聚酯纤维(38.9%)和纤维素(人造丝)(30.6%);形状多为纤维状(86.1%),其次为碎片状(12.5%)和薄膜状(1.4%);颜色以灰色(25.0%)、蓝色(23.6%)和白色(19.4%)为主。特征分析显示,浙江省近岸海域表层水体中微塑料主要来源于纺织业、渔业和居民生活污水。同时,受风力、海流、径流和海水稀释的影响,微塑料在近岸海域水体中分布不均。与国内其他采用类似的研究方法的结果相比,浙江省近岸海域微塑料丰度处于一个较低水平。本研究可为浙江省近岸海域中微塑料的迁移及其污染风险评估提供重要的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省 近岸海域 表层海水 微塑料 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液液萃取-分散固相萃取净化-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体中的多氯联苯 被引量:12
2
作者 胡红美 郭远明 +4 位作者 郝青 孙秀梅 金衍健 钟志 张小军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9-106,共8页
为快速、准确监测环境水体中多氯联苯(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PCBs)的含量,建立了一种自动液液萃取、分散固相萃取净化、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法同时测定水体中7种PCBs的方法。样品经正己烷液液萃取后,只需在萃取浓缩液中加入固... 为快速、准确监测环境水体中多氯联苯(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PCBs)的含量,建立了一种自动液液萃取、分散固相萃取净化、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法同时测定水体中7种PCBs的方法。样品经正己烷液液萃取后,只需在萃取浓缩液中加入固相吸附剂除杂便可达到净化效果,并对分散固相萃取净化过程中吸附剂的种类和用量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7种PCBs在1.25-100μg/L质量浓度范围内组分含量与峰面积呈线性相关,相关系数为0.999 0-0.999 8,检测限为0.000 2-0.000 3μg/L。千岛湖水和岱衢洋海域海水中7种PCBs不同浓度加标水平回收率分别为74%-105%和71%-107%,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3.1%-6.2%和3.5%-5.9%(n=5)。本方法简单快速,高效,基体干扰小,灵敏度、准确度、精密度均满足水体中PCBs的定量分析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液液萃取 分散固相萃取净化 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法 多氯联苯 水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解温度对不同大型海藻基生物炭中重金属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傅宇 张鹏 +3 位作者 任俊丽 孙秀梅 郝青 杨承虎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27-736,共10页
以羊栖菜、鼠尾藻、瓦氏马尾藻、带形蜈蚣藻、粗枝软骨藻和孔石莼6种大型海藻为生物质,采用限氧控温法制备不同热解温度(200、300、400、500和600℃)的海藻基生物炭,并研究不同大型海藻基生物炭产率、重金属[铁(Fe)、锰(Mn)、锌(Zn)、铜... 以羊栖菜、鼠尾藻、瓦氏马尾藻、带形蜈蚣藻、粗枝软骨藻和孔石莼6种大型海藻为生物质,采用限氧控温法制备不同热解温度(200、300、400、500和600℃)的海藻基生物炭,并研究不同大型海藻基生物炭产率、重金属[铁(Fe)、锰(Mn)、锌(Zn)、铜(Cu)、砷(As)、铬(Cr)、镉(Cd)、铅(Pb)及汞(Hg)]含量及相对富集系数随热解温度的变化特征。结果显示:大型海藻基生物炭产率随热解温度升高而下降。生物炭中Fe、Zn、Mn、Cu、Cr及Pb含量均显著高于各自生物质;As含量随热解温度升高先减少后增加且均不高于原料;Cd含量随热解温度变化趋势与海藻生物质有关;Hg在生物炭中均未被检出。大型海藻基生物炭的Zn、Cu、Cr、Pb和Hg含量均优于欧洲生物炭基金会规定的基本质量等级,但部分生物炭的Cd及As含量超过该阈值。总体上,热解可促进大型海藻基生物炭中重金属的挥发迁移。此外,相关性分析表明,大型海藻基生物炭中重金属含量与海藻生物质及热解温度相关。聚类分析可将由同一大型海藻生物质制备的生物炭聚为一类,较好地反映出不同海藻基生物炭中重金属特征的差异性。本研究结果可用于指导大型海藻基生物炭的制备与应用,也可为提高大型海藻资源化利用水平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解 大型海藻 生物炭 重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相关浓度的氟西汀和帕罗西汀对章鱼脑组织五羟色胺能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彭希健 徐秋霞 +1 位作者 张博 郭远明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98-409,共12页
近年来,随着抑郁症患者数量激增,抗抑郁性药物的使用量显著增加。由于药物具有特殊活性,常会对非目标生物的生理功能产生不良影响,干扰这些生物的生长发育,对其健康产生严重威胁。因此,本研究选取通过抑制五羟色胺(serotonin,5-HT)转运... 近年来,随着抑郁症患者数量激增,抗抑郁性药物的使用量显著增加。由于药物具有特殊活性,常会对非目标生物的生理功能产生不良影响,干扰这些生物的生长发育,对其健康产生严重威胁。因此,本研究选取通过抑制五羟色胺(serotonin,5-HT)转运体提高突触间隙5-HT水平发挥治疗作用的SSRI(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类抗抑郁代表性药物氟西汀和帕罗西汀,探讨2种药物对章鱼脑组织5-HT能神经递质系统功能的影响。野生成体短蛸章鱼(O.ochellatus)于环境浓度的氟西汀、帕罗西汀溶液中连续暴露14 d,收集脑组织。通过qPCR和Western blot技术分析药物对章鱼脑组织5-HT能神经递质系统主要功能分子转录及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氟西汀和帕罗西汀引起章鱼脑组织中5-HT能系统重要功能分子转录及表达水平异常,表现为5-HTR1、5-HTR1B、5-HTR2A、SERT mRNA转录水平降低及5-HTR1、5-HTR1B、5-HTR2A、SERT蛋白表达水平升高,且具有药物特异性和剂量依赖性。此外,氟西汀与帕罗西汀混合暴露对章鱼脑5-HT能系统的影响程度弱于两者单独暴露,提示2种药物在干扰章鱼脑5-HT能系统正常功能过程中可能存在拮抗作用,通过比较二者的半衰期,认为氟西汀对于水生生态系统的影响更大。本研究结果表明,SSRI类抗抑郁药物氟西汀和帕罗西汀暴露可引起章鱼脑组织5-HT能神经系统主要功能分子转录与表达水平异常,可能干扰其正常功能,严重威胁章鱼健康。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抗抑郁症药物对章鱼神经系统的不良影响提供科学依据,为研究其他药物对海洋生物的健康损害效应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西汀 帕罗西汀 短蛸章鱼 5-HT能神经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粒体COⅠ基因序列的2种仿对虾遗传差异 被引量:2
5
作者 李晓玲 郑亦佳 +5 位作者 陈丹妮 蒋艳琳 杨天燕 孟玮 郭易佳 褚梦洁 《江苏农业科学》 2020年第16期82-86,共5页
哈氏仿对虾和细巧仿对虾是东海经济虾类资源中主要的仿对虾属种类,为调查研究浙江省舟山市近海这2种虾类种质资源现状及亲缘关系,通过PCR扩增获得2种仿对虾线粒体DNA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Ⅰ,基因长度为632 bp的序列片段,共检测到101个变... 哈氏仿对虾和细巧仿对虾是东海经济虾类资源中主要的仿对虾属种类,为调查研究浙江省舟山市近海这2种虾类种质资源现状及亲缘关系,通过PCR扩增获得2种仿对虾线粒体DNA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Ⅰ,基因长度为632 bp的序列片段,共检测到101个变异位点,其中简约信息位点99个,哈氏仿对虾有4种单倍型,细巧仿对虾有3种单倍型。统计碱基组成发现,二者在目的片段上的A+T含量分别为62.0%、62.9%,均显著高于C+G含量。细巧仿对虾的单倍型多样性与核苷酸多样性均高于哈氏仿对虾,采用邻接法构建分子系统树,并基于木村双参数遗传距离计算2种仿对虾的分化时间约在5.93百万年前。初步摸清了哈氏仿对虾和细巧仿对虾遗传多样性现状并比较了两者间的遗传差异,研究结果以期为仿对虾属经济物种的遗传信息和系统发育提供分子生物学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氏仿对虾 细巧仿对虾 线粒体COⅠ基因 遗传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