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06年浙江省深水灯光围网渔业产况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张洪亮 周永东 陈斌 《海洋渔业》 CSCD 2007年第3期281-284,共4页
根据2006年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的上层鱼监测资料和舟山市海洋与渔业局的渔业统计资料,对浙江省新近发展的深水灯光围网渔业以及2006年产况不理想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深水灯光围网渔业可全年作业,渔场主要为温台、温外、鱼外和... 根据2006年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的上层鱼监测资料和舟山市海洋与渔业局的渔业统计资料,对浙江省新近发展的深水灯光围网渔业以及2006年产况不理想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深水灯光围网渔业可全年作业,渔场主要为温台、温外、鱼外和舟外渔场;鲐类占渔获物总重量的80%以上;生产不理想主要是受捕捞对象资源的年间波动、捕捞技术不过关、对渔场与渔期把握不准等因素的影响。建议有关部门除了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扶持外,同时还应立项对其渔场、渔期及渔场水文环境等进行调查研究,尽快掌握东海中南部鲐鲹鱼渔场的水文特征和鱼发特点,以实现深水灯光围网渔业的稳定、持续与健康发展,使其在海洋捕捞作业结构调整和渔民增收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水灯光围网 产况 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群众传统灯光围网渔业利用资源状况分析 被引量:19
2
作者 张洪亮 周永东 姚光展 《海洋渔业》 CSCD 2007年第2期174-178,共5页
根据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1971—2006年的监测资料及2001—2006年的社会调查资料,对浙江省群众传统灯光围网渔业及其利用资源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由Schaefer和Fox模型估算,现作业渔场的平均最大持续产量为6.52×10^4t,... 根据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1971—2006年的监测资料及2001—2006年的社会调查资料,对浙江省群众传统灯光围网渔业及其利用资源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由Schaefer和Fox模型估算,现作业渔场的平均最大持续产量为6.52×10^4t,相应的捕捞努力量为2.62×10^4组×天;在其发展过程中发生了两次过度捕捞,分别在1986—1988年与2003—2005年。2001—2006年间,2004年的经济效益最为显著,船均利润达23,35万元,而最差的2006年只及它的11.61%。建议今后将船组数量控制在2003年的水平,即300组左右,并将每年的6—7月设为休渔期,鲐鱼的最小可捕体重标准定为75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众渔业 灯光围网 鲐鳗鱼 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捕三疣梭子蟹一寄生性动基体目原生动物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施慧 谢建军 +1 位作者 王庚申 许文军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09-315,共7页
从自然海区捕获的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上检测到一种寄生性原生动物,主要寄生于蟹血淋巴液中。通过普通光学显微镜检发现,病蟹的血淋巴细胞急剧减少,代之以大量的原生动物,此原生动物可以被中性红染液着色。运用PCR技... 从自然海区捕获的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上检测到一种寄生性原生动物,主要寄生于蟹血淋巴液中。通过普通光学显微镜检发现,病蟹的血淋巴细胞急剧减少,代之以大量的原生动物,此原生动物可以被中性红染液着色。运用PCR技术对该原生动物进行了18S rDNA基因和ITS1-5.8S rDNA-ITS2基因序列扩增,同时对扩增片段进行了序列测定,应用软件MEGA 3.1和DNAStar对测序结果进行了同源性比较和系统发育树构建。18S rDNA同源性比较结果显示:获得的18S rDNA序列与动基体目(Kinetoplastida)新波豆科(Neobodonidae)新波豆属(Neobodo)的同源性最高,达88.3%;获得的18S rDNA序列和GenBank中已登录新波豆属的其它原虫的18S rDNA序列在系统发育树中位于同一集群,初步确定该原生动物为新波豆虫(Neobodo sp.),是原生动物门(Protozoa)鞭毛虫纲(Flagellata)动基体目新波豆虫科新波豆属的一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鞭毛虫 动质体 新波豆属 血卵涡鞭虫 18S RDNA基因 ITS基因 系统发育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黄囊期鲻鱼仔鱼发育及垂直分布特征研究
4
作者 詹炜 楼宝 +2 位作者 毛国民 陈睿毅 徐冬冬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4年第2期125-128,共4页
利用激素注射和人工繁殖技术获得的鲻鱼受精卵,对卵黄囊期仔鱼的发育和水层垂直分布变化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1)23℃水温下,初孵仔鱼平均全长2.65±0.18 mm,卵黄球长径0.96±0.24 mm,油球直径0.38±0.12 mm,卵黄球在孵化... 利用激素注射和人工繁殖技术获得的鲻鱼受精卵,对卵黄囊期仔鱼的发育和水层垂直分布变化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1)23℃水温下,初孵仔鱼平均全长2.65±0.18 mm,卵黄球长径0.96±0.24 mm,油球直径0.38±0.12 mm,卵黄球在孵化后第5天消失,油球为第10天完全吸收;(2)不同水深(20、40、60 cm)对鲻鱼的孵化率影响显著(P<0.05),但对卵黄囊期仔鱼的死亡率影不显著(P>0.05);(3)孵化后的第3天和第8天,仔鱼在水层中发生向下迁移变化,并伴随2个死亡高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鲻鱼 仔鱼发育 卵黄囊期仔鱼 垂直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呋喃西林及其代谢物氨基脲的检测技术研究
5
作者 张小军 王建 +2 位作者 严忠雍 龙举 张虹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4年第5期442-447,共6页
呋喃西林(NFZ)作为硝基呋喃的一种,曾经被广泛应用于养殖业,但因其致癌和致畸性现已被世界上多个国家所禁止。由于呋喃西代谢物可与组织结合形成稳定化合物而难以降解,其检测技术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综述了呋喃西林原药及其代谢物氨... 呋喃西林(NFZ)作为硝基呋喃的一种,曾经被广泛应用于养殖业,但因其致癌和致畸性现已被世界上多个国家所禁止。由于呋喃西代谢物可与组织结合形成稳定化合物而难以降解,其检测技术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综述了呋喃西林原药及其代谢物氨基脲(SEM)的检测方法,在阐明各种检测研究方法原理的基础上,从测定结果准确性、检出限和适用范围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比较,旨在促进呋喃唑酮及其代谢物的检测技术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呋喃西林 氨基脲 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水养殖渔用抗生素有效含量及其抑菌效果比较研究
6
作者 赵莉 施慧 +3 位作者 李佩佩 王庚申 谢建军 许文军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2期167-173,共7页
为了对浙江常见海水养殖渔用抗生素的杀菌效果进行比较分析,本研究首先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法(MPLC-ESI-MS/MS)对8种常见的渔用喹诺酮类抗生素及5种氟苯尼考药物的有效成分含量进行了测定。结... 为了对浙江常见海水养殖渔用抗生素的杀菌效果进行比较分析,本研究首先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法(MPLC-ESI-MS/MS)对8种常见的渔用喹诺酮类抗生素及5种氟苯尼考药物的有效成分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13种渔药的实际有效成分含量与标示含量不符的现象较为突出:8种喹诺酮类药物中只有4种药物的有效成分含量与标示含量基本一致,其它均低于标示含量,其中含量最低的只有标示值的59.2%;5种氟苯尼考类药物中3种药物的有效成分含量与标示含量基本一致,其余2种有效含量仅为标示值的25%。同时,本研究运用液体培养基连续稀释法对上述抗菌药物开展了针对常见海水致病菌——溶藻弧菌MIC和MBC的测定,结果:喹诺酮类药物的MIC和M:BC值介于2.28~18.94 mg/L之间;氟苯尼考渔药的MIC和MBC值介于0.022~4.48 mg/L之间,其中溶液型氟苯尼考的MIC和MBC值较低,均为0.022 mg/L,表明所测的几种喹诺酮类和氟苯尼考药物均对受试菌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喹诺酮 氟苯尼考 高效液相色谱法 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法 最小抑菌浓度 最小杀菌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韭山列岛附近海域渔业资源分析 被引量:20
7
作者 张洪亮 徐开达 +2 位作者 贺舟挺 刘子藩 周永东 《海洋渔业》 CSCD 2008年第2期105-113,共9页
根据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于2005年11月至2006年10月在韭山列岛附近海域四个航次的底拖网调查资料,结合2006年定置刺网调查资料和张网与灯光围网监测资料,对该海域的渔业资源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四种作业方式共捕获水生动物119种... 根据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于2005年11月至2006年10月在韭山列岛附近海域四个航次的底拖网调查资料,结合2006年定置刺网调查资料和张网与灯光围网监测资料,对该海域的渔业资源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四种作业方式共捕获水生动物119种,其中,鱼类72种,虾蟹类29种,头足类6种,其他类(包括腹足纲、双壳纲及甲壳纲中的虾蛄科)12种,隶属于3门,6纲,22目,66科。其中,拖网调查共捕获水生动物77种,其中鱼类41种,虾蟹类21种,头足类3种,其他类12种,隶属于3门,6纲,18目,45科。拖网调查渔获的水生动物中鲈形目的数量达22种,明显高于其他目的鱼类数量。拖网各航次各类群的资源尾数密度指数与资源重量密度指数的最大值分别出现在5月份和10月份。拖网渔获水生动物的优势种:4月份为日本鼓虾、日本蟳与鮸鱼;5月份为六丝钝尾鰕虎鱼,日本鼓虾与日本蟳;10月份为龙头鱼、口虾蛄、日本蟳、棘头梅童鱼与中华管鞭虾;11月份为棘头梅童鱼、日本鼓虾、口虾蛄与海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韭山列岛附近海域 渔获水生动物 资源量指数 优势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舟山海底串作业对渔业资源的利用分析及其管理建议 被引量:1
8
作者 周永东 张洪亮 《渔业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9-63,共5页
根据2006—2008年的调查监测资料,对浙江舟山海底串作业利用渔业资源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浙江舟山海底串的作业渔场范围主要位于舟山近海海域(29°30′-31°30′N、122°00′-123°00′E),渔期为1—9月,盛期在... 根据2006—2008年的调查监测资料,对浙江舟山海底串作业利用渔业资源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浙江舟山海底串的作业渔场范围主要位于舟山近海海域(29°30′-31°30′N、122°00′-123°00′E),渔期为1—9月,盛期在7—8月;渔获组成主要为小型经济鱼类及其幼鱼,皮氏叫姑鱼Johnius belengeri、小黄鱼P seudosciaena polyactis、棘头梅童鱼Collichthys lucidus、龙头鱼Harpadon nehereus、黄鲫Setipinna taty、凤鲚Coil-ia mystus、口虾蛄Oratosquilla oratoria及经济虾类是常见的渔获种类;幼鱼渔获比例较高,损害渔业资源较为严重。笔者结合调研情况对海底串作业提出了休渔管理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串 渔业资源 管理建议 浙江舟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投饲率对日本黄姑鱼幼鱼生长及鱼体生化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22
9
作者 史会来 楼宝 +3 位作者 骆季安 郑代明 毛国民 辛俭 《海洋渔业》 CSCD 2007年第1期53-56,共4页
采用一种饲料5个投喂水平(鱼体重1.0%、2.0%、3.0%、4.0%、5.0%)在水温26~28℃的条件下对日本黄姑鱼幼鱼(26.85±1.69g)进行了40d生长实验。结果表明:特定生长率和相对增重率随着投饲率的增加呈先上升后平稳的趋... 采用一种饲料5个投喂水平(鱼体重1.0%、2.0%、3.0%、4.0%、5.0%)在水温26~28℃的条件下对日本黄姑鱼幼鱼(26.85±1.69g)进行了40d生长实验。结果表明:特定生长率和相对增重率随着投饲率的增加呈先上升后平稳的趋势,饲料利用率随着投饲率的升高呈先下降后平稳再下降的趋势;鱼体的水分含量随投饲率的增加而下降,蛋白质和脂肪含量随投饲率的增加而升高,投饲率对灰分无影响。根据最大相对增重率和最大饲料利用率,确定日本黄姑鱼幼鱼适宜投饲率在水温26-28℃时为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黄姑鱼 投饲率 相对增重率 饲料利用率 体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盐度对脊尾白虾非特异性免疫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1
10
作者 王庚申 谢建军 +2 位作者 施慧 张涛 许文军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6期499-502,共4页
为了研究不同盐度对脊尾白虾免疫水平的影响,实验对5个盐度组脊尾白虾的肝胰腺和肌肉组织中的非特异性免疫及抗氧化酶相关的酶活性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除LSZ酶活外,不同酶活在肝胰腺中的分布均高于肌肉;除肌肉中的LSZ酶活外,不同... 为了研究不同盐度对脊尾白虾免疫水平的影响,实验对5个盐度组脊尾白虾的肝胰腺和肌肉组织中的非特异性免疫及抗氧化酶相关的酶活性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除LSZ酶活外,不同酶活在肝胰腺中的分布均高于肌肉;除肌肉中的LSZ酶活外,不同盐度组间的免疫酶活性有显著差异。ACP、AKP酶活在肝胰腺中分布以26.6盐度组最高,显著高于11.0、16.2、21.4盐度组(P<0.05);不同盐度间脊尾白虾肝胰腺中LSZ酶活差异显著(P<0.05),以26.6盐度组酶活最高;TAOC、SOD酶活在肝胰腺中的分布差异显著(P<0.05),以31.8盐度组最高,21.4盐度组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尾白虾 盐度 非特异性免疫 抗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卵涡鞭虫核糖体18SrDNA和ITS1-5.8SrDNA-ITS2序列测定与系统发育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施慧 谢建军 +1 位作者 王庚申 许文军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60-565,共6页
血卵涡鞭虫是一类寄生性的原生动物,是近年来引起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牛奶病”及锯缘青蟹(Scylla serrata)“黄水病”的一种主要病原,该虫对宿主感染时间长,流行范围广、发病率、死亡率较高,危害严重,给... 血卵涡鞭虫是一类寄生性的原生动物,是近年来引起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牛奶病”及锯缘青蟹(Scylla serrata)“黄水病”的一种主要病原,该虫对宿主感染时间长,流行范围广、发病率、死亡率较高,危害严重,给梭子蟹和青蟹的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卵涡鞭虫 18S RDNA基因 弼基因 系统发育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海南部和东海北部刀鲚的数量分布及其群体结构特征 被引量:1
12
作者 朱增军 蒋日进 张亚洲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2年第4期295-300,共6页
以2008年5月至2009年2月黄海南部和东海北部渔业资源监测调查数据为依据,分析了海洋中刀鲚的数量分布、群体结构特征以及分布海域的环境特征。结果表明,春季(5月)和夏季(8月)未采集到刀鲚,在秋季(11月)采集到1241尾,平均渔获率为0.211 k... 以2008年5月至2009年2月黄海南部和东海北部渔业资源监测调查数据为依据,分析了海洋中刀鲚的数量分布、群体结构特征以及分布海域的环境特征。结果表明,春季(5月)和夏季(8月)未采集到刀鲚,在秋季(11月)采集到1241尾,平均渔获率为0.211 kg/h,冬季(2月)采集到4 526尾,平均渔获率为0.490 kg/h,黄海南部和东海北部的刀鲚主要分布在大沙渔场附近,水温6~20℃,在30~60 m水深处、32度等盐线海域分布较密集。所采集的刀鲚平均体长240.77 mm,平均体重55.09 g,在海洋中主要摄食虾类和端足类等,其摄食率在2-4月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刀鲚 数量分布 群体结构 黄海南部 东海北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海水鱼类人工育苗中的活饵料及其培养技术的探讨 被引量:1
13
作者 楼宝 《现代渔业信息》 2004年第6期11-13,共3页
本文从海水鱼类人工育苗中的饵料系列和常用活饵料如单细胞藻类、双壳类受精卵及其担轮幼虫、轮虫、卤虫、桡足类及枝角类、糠虾的人工培养等方面进行探讨,对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并对今后的发展提出了几点设想.
关键词 海水鱼类 人工育苗 活饵料 饵料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黄姑鱼Nibea japonica(Temminck et Schlegel)全人工繁养技术 被引量:2
14
作者 柴学军卓 徐君卓 《现代渔业信息》 2007年第6期3-5,16,共4页
日本黄姑鱼是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从韩国引进致力于拓展海水深水网箱养殖的优良鱼种。通过课题组科研人员近几年不断地探索与研究,已掌握日本黄姑鱼亲鱼的培育、人工催产及受精卵孵化等全人工育苗技术和海水网箱及病害防治等技术,本文... 日本黄姑鱼是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从韩国引进致力于拓展海水深水网箱养殖的优良鱼种。通过课题组科研人员近几年不断地探索与研究,已掌握日本黄姑鱼亲鱼的培育、人工催产及受精卵孵化等全人工育苗技术和海水网箱及病害防治等技术,本文对此进行具体介绍,为提高其全人工繁育和养殖技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黄姑鱼 全人工 繁养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