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麂列岛海域浮游动物群落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关键驱动因子研究
1
作者 邱文致 秦松 +8 位作者 唐未 叶深 范青松 唐久 艾龙威 吴强 林克泽 郑春芳 刘伟成 《海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5-97,共13页
为掌握南麂列岛海域浮游动物群落的时空变化特征,分别于2022年11月、2023年5月、2023年9月对南麂列岛海域的水生生物及环境要素进行了3个航次的调查。室内实验结果显示共鉴定出浮游动物93种,其中包括20种浮游幼体,2023.09航次物种数最丰... 为掌握南麂列岛海域浮游动物群落的时空变化特征,分别于2022年11月、2023年5月、2023年9月对南麂列岛海域的水生生物及环境要素进行了3个航次的调查。室内实验结果显示共鉴定出浮游动物93种,其中包括20种浮游幼体,2023.09航次物种数最丰富(63种),2022.11航次物种数最低(45种);其中优势种(Y≥0.02)包括百陶箭虫(Sagitta bedoti)、肥胖软箭虫(Flaccisagitta enflata)、中华哲水蚤(Calanus sinicus)和太平洋纺锤水蚤(Acarta pacifica)等19种。浮游动物的平均丰度为512.84 ind./m^(3),平均生物量为614.82 mg/m^(3),存在明显的航次差异,2023.09航次丰度和生物量最高,2022.11航次丰度和生物量最低。浮游动物香农-威尔(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物种均匀度指数(J')和丰富度指数(D)平均值分别为1.64、0.55和2.57。Spearman相关性分析、非度量多维度排序分析和典范对应分析结果表明,盐度、温度、总氮质量浓度、硝酸盐质量浓度和浮游植物丰度是影响南麂列岛海域浮游动物优势种生物量的重要环境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麂列岛 浮游动物 群落结构 环境因子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东南沿海坛紫菜遗传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吴晓雯 王铁杆 +1 位作者 刘颖 张鹏 《海洋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8-64,共7页
利用线粒体COX和叶绿体rbcL基因片段对我国东南沿海坛紫菜(Pyropia haitanensis Chang et Zheng)9个野生群体和2个养殖群体(共125个个体)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比对分析后得到408 bp的COX基因片断和488 bp的rbcL基因片断。联合分析的基... 利用线粒体COX和叶绿体rbcL基因片段对我国东南沿海坛紫菜(Pyropia haitanensis Chang et Zheng)9个野生群体和2个养殖群体(共125个个体)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比对分析后得到408 bp的COX基因片断和488 bp的rbcL基因片断。联合分析的基因片断长度为896 bp,其中T、C、A、G的含量分别为34.9%、14.6%、34.2%和16.3%。检测到变异位点128个,其中单碱基变异位点19个,简约信息位点109个。群体的平均核苷酸多样性为0.0359±0.0284,单倍型多样性为0.8170±0.0240。125个个体共定义了31个单倍型,其中Hap1、Hap10和Hap16是核心单倍型,分别占全部样本的32.8%、12.8%和24.8%。群体遗传距离和地理距离相关性检测显示二者呈线性相关(R^(2)=0.0022,p=0.7354),即遗传距离随地理距离的增大而增大,但未形成地理隔离。根据单倍型构建的ML树显示,坛紫菜群体之间没有明显的地理谱系结构,表明各个群体之间存在基因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坛紫菜 COX基因 RBCL基因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NA条形码对温州洞头海域游泳生物的鉴定 被引量:1
3
作者 吴晓雯 王铁杆 +1 位作者 刘颖 张鹏 《水产科技情报》 2021年第3期154-160,共7页
温州洞头海域是浙南重要的渔场,具有丰富的渔业资源。为了监测该地区的游泳生物资源,在传统形态学鉴定的基础上,使用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I基因(COI)对渔获物样品进行了鉴定分析。结果显示,所获得的生物隶属于4个纲19个科25个属的2... 温州洞头海域是浙南重要的渔场,具有丰富的渔业资源。为了监测该地区的游泳生物资源,在传统形态学鉴定的基础上,使用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I基因(COI)对渔获物样品进行了鉴定分析。结果显示,所获得的生物隶属于4个纲19个科25个属的28个种,DNA条形码的有效鉴定率为96.5%。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所有序列与GenBank数据库下载的同一种类序列都聚为一支,该结果可以有效证实鉴定结果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将传统形态学鉴定与DNA条形码识别结合可以有效鉴定物种,有助于对洞头海域游泳生物的种类进行识别,并为这些游泳生物建立可靠的DNA条码参考库,为该地区渔业监测、海洋生物资源保护、海洋保护区的建立提供可参考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条形码 COI基因 生物鉴定 洞头海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Ca^(2+)和Mg^(2+)对南美白对虾虾苗淡化成活率的影响
4
作者 王灿良 朱晨浩 +3 位作者 刘世纪 赵峰 闫茂仓 慕翠敏 《山东畜牧兽医》 2024年第8期16-17,共2页
南美白对虾是我国重要的海淡水养殖品种,本研究应用不同浓度的K^(+)、Ca^(2+)和Mg^(2+)离子处理虾苗,筛选最适的K^(+)、Ca^(2+)和Mg^(2+)离子浓度,并逐步淡化至适于盐度为0.5‰以下的淡水池塘中养殖。结果显示,在虾苗淡化养殖过程中,当K... 南美白对虾是我国重要的海淡水养殖品种,本研究应用不同浓度的K^(+)、Ca^(2+)和Mg^(2+)离子处理虾苗,筛选最适的K^(+)、Ca^(2+)和Mg^(2+)离子浓度,并逐步淡化至适于盐度为0.5‰以下的淡水池塘中养殖。结果显示,在虾苗淡化养殖过程中,当K^(+)为219.73 mg/L,Ca^(2+)为241.98 mg/L,Mg^(2+)为484.85 mg/L时,可以使虾苗成活率达到最高,此时钠钾浓度比为20:1,钠钙浓度比为19:1,钠镁浓度比为9:1。本研究对提高南美白对虾虾苗淡化成活率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美白对虾 淡化 离子浓度 成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