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浙江香鱼资源现状与衰退原因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仇建标 陈少波 +5 位作者 黄丽 周志明 陈志俭 李尚鲁 池伟 胡益迁 《渔业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3-65,共3页
通过对浙江雁荡山水域、楠溪江和飞云江香鱼(Plecoglossus altivelis)资源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和研究,得出浙江香鱼资源的现状面临着资源急速衰退而且濒临灭绝的危险。造成浙江香鱼资源衰退的主要原因是水质污染、生态破坏、水土流失... 通过对浙江雁荡山水域、楠溪江和飞云江香鱼(Plecoglossus altivelis)资源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和研究,得出浙江香鱼资源的现状面临着资源急速衰退而且濒临灭绝的危险。造成浙江香鱼资源衰退的主要原因是水质污染、生态破坏、水土流失、拦河筑坝、过度捕捞等众多因素综合所致;同时通过增殖放流、加强管理、保护环境等措施,可使香鱼资源得到一定的恢复。通过分析和研究,为浙江香鱼资源的修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鱼资源 浙江 现状 衰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产品中重金属前处理方法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陈星星 《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9期2170-2173,共4页
中国是一个水产品生产和消费大国。然而,近年来,由于重金属在动物体内的富集及其通过食物链对人体的危害,水产品中的重金属含量超标已经成为限制中国水产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文章将简要介绍水产品前处理方法,包括水浴加热消解法、... 中国是一个水产品生产和消费大国。然而,近年来,由于重金属在动物体内的富集及其通过食物链对人体的危害,水产品中的重金属含量超标已经成为限制中国水产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文章将简要介绍水产品前处理方法,包括水浴加热消解法、微波消解法、灰化消解法、电热板湿法消解法等在水产品重金属含量检测中的应用进展、使用效果及其优缺点,以期为水产品的生产和质量监督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品 重金属 前处理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沿海藻类重金属含量测定及健康风险评价 被引量:20
3
作者 陈星星 吴越 +3 位作者 周朝生 陆荣茂 曾国权 黄振华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029-1034,共6页
为了解浙江沿海藻类重金属污染情况,评价人体经藻类途径摄入重金属的健康风险,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3种藻类样品中Pb、Cd、As、Hg含量,并与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标准进行比较,基于美国环保署(USEPA)2000年提出的健康风险... 为了解浙江沿海藻类重金属污染情况,评价人体经藻类途径摄入重金属的健康风险,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3种藻类样品中Pb、Cd、As、Hg含量,并与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标准进行比较,基于美国环保署(USEPA)2000年提出的健康风险模型,通过计算目标危害系数(THQ、TTHQ)的方法预测藻类中重金属对人体的健康风险。结果显示,34份藻类样品中,83.33%羊栖菜和100%紫菜的镉,16.67%羊栖菜、44.44%海带和100%紫菜的铅,100%羊栖菜和66.67%海带的无机砷含量超过国家标准限量值。从单一重金属风险来看,成人摄入所调查的3种藻类虽然尚属安全,但羊栖菜和海带的砷、紫菜的镉应引起重视,儿童膳食途径摄入所调查的3种藻类可能存在砷和镉的膳食摄入潜在风险,尤其是羊栖菜和海带的砷、紫菜的镉。从多种重金属复合风险来看,成人和儿童摄入所调查的3种藻类可能存在潜在健康风险,成人和儿童的潜在复合健康风险主要由无机砷和镉引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藻类 重金属 健康风险 浙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种海洋饵料微藻藻际环境的细菌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黄振华 陈星星 +2 位作者 柯爱英 曾国权 吴越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4-49,共6页
选取对数生长期的海洋饵料微藻——角毛藻(Chaetoceros sp.)和扁藻(Platymonas sp.)藻液,经无菌混合纤维素酯膜抽滤,获得游离和粘附的藻际细菌,并提取基因组DNA进行16S r DNA高通量测序,测序区间为16S r DNA的V3~V4可变区,测序结果... 选取对数生长期的海洋饵料微藻——角毛藻(Chaetoceros sp.)和扁藻(Platymonas sp.)藻液,经无菌混合纤维素酯膜抽滤,获得游离和粘附的藻际细菌,并提取基因组DNA进行16S r DNA高通量测序,测序区间为16S r DNA的V3~V4可变区,测序结果经过数据质控获得有效序列数分别为44 222和40 721,用Uclust v1.1.579对序列进行OTU聚类,获得有效OTU数分别为3 747和3 809;用RDP classifier进行物种注释,分析藻际环境的细菌多样性。结果表明,2种微藻的藻际细菌主要分布于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角毛藻藻际细菌优势种群主要分布于γ-变形菌纲(34.3%)和α-变形菌纲(16.3%),扁藻藻际细菌优势种群主要分布于γ-变形菌纲(36.9%)、α-变形菌纲(17.7%)和β-变形菌纲(11.4%)。细菌群落Alpha多样性指数表明,角毛藻覆盖率为96.4%,香农指数为6.28,ACE指数为7 247.64,Chao1指数为6 046.91;扁藻覆盖率为98.0%,香农指数为5.99,ACE指数为7 166.06,Chao1指数为6 172.99。2藻种的藻际细菌群落内菌种均匀性和多样性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毛藻 扁藻 藻际环境 高通量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产品中重金属分析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陈星星 《浙江农业科学》 2023年第6期1404-1407,共4页
中国是水产品生产和消费的大国。近年来,由于重金属能够在动物体内富集,从而通过食物链对人体造成危害,水产品中的重金属含量超标已经成为限制中国水产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简要介绍了仪器分析技术,主要包括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 中国是水产品生产和消费的大国。近年来,由于重金属能够在动物体内富集,从而通过食物链对人体造成危害,水产品中的重金属含量超标已经成为限制中国水产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简要介绍了仪器分析技术,主要包括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石墨炉原子吸收法、原子荧光光谱法、红外光谱法在水产品重金属含量检测中的应用进展、使用效果及其优缺点等,以期为水产品生产及质量监督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品 重金属 仪器分析 应用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混养模式下条石鲷·文蛤·龙须菜的生长状况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张鹏 黄贤克 +2 位作者 王铁杆 陈少波 林少珍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6期9719-9720,共2页
[目的]对条石鲷、文蛤、龙须菜混养模式进行初步评价。[方法]利用人工模拟养殖系统,在人工育苗池进行鱼-贝-藻的混养试验,选用条石鲷、文蛤和龙须菜作为研究对象,研究3种不同组合以及养殖模式中各生物的生长状况。[结果]龙须菜、条石鲷... [目的]对条石鲷、文蛤、龙须菜混养模式进行初步评价。[方法]利用人工模拟养殖系统,在人工育苗池进行鱼-贝-藻的混养试验,选用条石鲷、文蛤和龙须菜作为研究对象,研究3种不同组合以及养殖模式中各生物的生长状况。[结果]龙须菜、条石鲷和文蛤在混养条件下的增长率都明显高于单养模式。条石鲷和文蛤的存活率都明显高于单养模式,说明龙须菜对文蛤和条石鲷的生长都有明显促进作用,提高了养殖生物的产量。[结论]以大型藻类为基础的综合养殖生态系统较其他系统具有更强的抗扰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贝-藻 养殖模式 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灿烂弧菌灭活菌苗对美国红鱼免疫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马爱敏 闫茂仓 +3 位作者 胡利华 谢起浪 陈少波 单乐州 《水生态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37-141,共5页
制备灿烂弧菌(Vibrio splendidus)福尔马林灭活菌苗,通过浸泡、注射和口服3种方式接种美国红鱼(Sci-aenops ocellatus),分别在接种免疫后第7、14、21、28、35天采鱼血,检测其血清抗体效价、溶菌酶活力和白细胞吞噬活性;第28天用1.0×... 制备灿烂弧菌(Vibrio splendidus)福尔马林灭活菌苗,通过浸泡、注射和口服3种方式接种美国红鱼(Sci-aenops ocellatus),分别在接种免疫后第7、14、21、28、35天采鱼血,检测其血清抗体效价、溶菌酶活力和白细胞吞噬活性;第28天用1.0×108CFU/mL的灿烂弧菌悬液进行攻毒试验,检测菌苗的免疫效果。结果表明,各免疫组血清抗体效价在第21天达到峰值,且浸泡组和注射组的血清抗体效价高于口服组;在35d实验期内,各免疫组的血清溶菌酶活力有明显提高,各浸泡组和注射组于免疫接种后14d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除浸泡3组外,其余各免疫组的白细胞吞噬百分比(PP)和吞噬指数(PI)在免疫接种后14d均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各组受免鱼对人工攻毒均具有保护作用,以注射2组的免疫保护率最高,达7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红鱼 灿烂弧菌 菌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砷在铜藻中的亚细胞分布及细胞壁吸附作用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张鹏 刘玮 +3 位作者 王朋云 王铁杆 钟晨辉 陶月良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91-298,共8页
为揭示铜藻(Sargassum horneri)细胞壁在砷(As)生物吸附中的作用,以铜藻幼苗为研究对象,测定了不同As胁迫浓度(50、100、150、200、250μmol·L^(-1))下细胞亚组分中的As含量变化,并对细胞壁的吸附动力学、细胞壁多糖As吸附效果以... 为揭示铜藻(Sargassum horneri)细胞壁在砷(As)生物吸附中的作用,以铜藻幼苗为研究对象,测定了不同As胁迫浓度(50、100、150、200、250μmol·L^(-1))下细胞亚组分中的As含量变化,并对细胞壁的吸附动力学、细胞壁多糖As吸附效果以及细胞壁多糖傅里叶红外光谱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低浓度(50μmol·L^(-1))As胁迫时,50.0%的As分布于细胞壁,明显高于其他组分;而在高浓度(≥150μmol·L^(-1))As胁迫时,As优势分布由细胞壁转向细胞可溶组分,细胞壁中的As比例下降至36.4%~37.3%。随着As胁迫浓度升高,细胞壁As含量呈上升趋势,当As胁迫浓度超过100μmol·L^(-1)时,细胞壁As含量上升趋于平缓。细胞壁吸附动力学实验表明酯化改性和甲基化改性可降低细胞壁As吸附的平衡容量,其降幅分别为68.5%和42.9%,同时细胞壁多糖红外光谱分析结果也表明羟基、氨基、羧基、硫酸盐基等官能团为细胞壁As吸附提供了结合位点。细胞壁多糖体外吸附实验表明随着多糖浓度的升高,多糖As吸附率呈上升趋势。研究表明铜藻细胞壁具有重要的As吸附能力,其中多糖官能团是细胞壁吸附As的关键因素,随多糖含量的升高细胞壁可吸附更多的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亚组分 细胞壁改性 吸附动力学 多糖 傅里叶红外光谱 铜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树林人工湿地-养殖耦合系统构建与净化效果 被引量:8
9
作者 仇建标 陈琛 +3 位作者 彭欣 方晓琪 郑春芳 蔡景波 《浙江农业科学》 2019年第11期2073-2077,共5页
通过构建红树林人工湿地,与高位精养池、贝类养殖塘等共同组成循环海水养殖系统,利用红树林人工湿地来净化养殖尾水,并对其净化效果展开研究。结果表明,红树林人工湿地对养殖尾水中氮磷保持较好的去除效果,其中对NH^+4-N平均去除率为49.... 通过构建红树林人工湿地,与高位精养池、贝类养殖塘等共同组成循环海水养殖系统,利用红树林人工湿地来净化养殖尾水,并对其净化效果展开研究。结果表明,红树林人工湿地对养殖尾水中氮磷保持较好的去除效果,其中对NH^+4-N平均去除率为49.01%,对NO2^-N平均去除率为61.23%,对NO3^-N平均去除率为53.14%,对DIP平均去除率为36.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林 人工湿地 养殖 耦合 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门湾海域水产品重金属含量及健康风险评估 被引量:5
10
作者 陈星星 黄振华 +5 位作者 陆荣茂 吴越 曾国权 柯爱英 潘齐存 叶深 《浙江农业科学》 2017年第10期1751-1754,共4页
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分析2017年4月采集的三门湾海域扁玉螺、荔枝螺、弹涂鱼、泥蚶、拟穴青蟹和四角蛤蜊等6种常见水产品中铬、镍、铜、砷、镉、铅等重金属的残留水平,并采用点估计法,通过计算水产品体内的重金属暴露风险商(HQ)评价食... 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分析2017年4月采集的三门湾海域扁玉螺、荔枝螺、弹涂鱼、泥蚶、拟穴青蟹和四角蛤蜊等6种常见水产品中铬、镍、铜、砷、镉、铅等重金属的残留水平,并采用点估计法,通过计算水产品体内的重金属暴露风险商(HQ)评价食用上述6种水产品可能导致的健康风险。结果显示,不同水产品中重金属含量差异较大。被试水产品中总砷含量均超无机砷限量值。荔枝螺中的镉、扁玉螺和拟穴青蟹中的铬,以及扁玉螺、泥蚶、四角蛤蜊和拟穴青蟹中镍含量较高,处于中度污染水平。HQ显示,成人和儿童仅在过量食用荔枝螺时存在镉的暴露健康风险,砷的食用风险要根据具体形态进一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门湾海域 水产品 重金属 暴露风险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壳贝类腹泻性贝毒抗性机制及其去除方法研究进展
11
作者 朱洁 徐汇镔 +3 位作者 陆荣茂 李佩珍 周朝生 胡园 《浙江农业科学》 2023年第6期1393-1398,共6页
腹泻性贝毒(diarrheic shellfish poisoning, DSP)是一类脂溶性次生代谢产物,是世界范围内最具威胁的赤潮藻毒素之一。某些双壳贝类对DSP毒素具有耐受性和抗性,可能与代谢速率、生物转化、多型异源物质抗性机制和磷酸酶突变等有关。为... 腹泻性贝毒(diarrheic shellfish poisoning, DSP)是一类脂溶性次生代谢产物,是世界范围内最具威胁的赤潮藻毒素之一。某些双壳贝类对DSP毒素具有耐受性和抗性,可能与代谢速率、生物转化、多型异源物质抗性机制和磷酸酶突变等有关。为更全面了解贝类腹泻性贝毒研究进展,本文从DSP在双壳贝类中的类型、分布、累积转化、抗性机制及其去除途径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性贝毒 冈田酸 双壳贝类 累积 转化 抗性 去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饵料对室内立体养殖拟穴青蟹生长与摄食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蔡逸龙 张利兵 +3 位作者 胡高宇 肖国强 蔡景波 张翔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404-2415,共12页
为研究不同饵料对室内立体养殖(蟹公寓)拟穴青蟹生长性能和摄食环境的影响,通过投喂不同饵料(缢蛏、鲜鱼肉、青蟹配合饲料和鳗鱼配合饲料),采用标准方法对青蟹摄食过程中的生长和环境水质参数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特定生长率方面,缢蛏组... 为研究不同饵料对室内立体养殖(蟹公寓)拟穴青蟹生长性能和摄食环境的影响,通过投喂不同饵料(缢蛏、鲜鱼肉、青蟹配合饲料和鳗鱼配合饲料),采用标准方法对青蟹摄食过程中的生长和环境水质参数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特定生长率方面,缢蛏组最高(1.15%·d^(-1)),鳗鱼饲料组(0.56%·d^(-1))次之,同时除缢蛏组外,其他饵料组特定生长率与pH值、溶解氧、氨氮等显著相关。存活率方面,缢蛏组与水质指标均无显著相关性,鱼肉组仅与活性磷酸盐、亚硝氮显著相关,两种人工配合饲料组与活性磷酸盐、悬浮颗粒物、溶解氧、pH值、亚硝氮等指标显著相关。除水温度和盐度外,水质指标主要受饵料投喂的影响。水质综合污染指数显示,摄食过程中4种饵料组均处于污染状态,同时环境富营养化(NQI≥8.5),但缢蛏组富营养化程度最低。研究表明,缢蛏是最优的蟹公寓养殖饵料,其饲喂的青蟹具有较高生长性能,且养殖水体环境更优。综合考虑养殖成本,配合饲料也适于蟹公寓养殖青蟹,但需进一步改善摄食环境水质。研究结果为设施化拟穴青蟹养殖的饵料选择和管理措施优化提供了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蟹公寓 拟穴青蟹 生长性能 摄食环境 水质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分析养殖水体及中华鳖中6种喹诺酮类药物残留 被引量:5
13
作者 许凯伦 蒋倩倩 +4 位作者 郑伊诺 徐汇镔 陆荣茂 周朝生 胡园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1期181-185,共5页
[目的]通过固相萃取,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分析水体及水产品中6种喹诺酮类药物残留检测方法。[方法]水质检测方法取样量少,生物检测方法利用乙腈和水作为提取液,并添加DMSO,增进目标物在乙腈中的溶解度从而提高回收率;调... [目的]通过固相萃取,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分析水体及水产品中6种喹诺酮类药物残留检测方法。[方法]水质检测方法取样量少,生物检测方法利用乙腈和水作为提取液,并添加DMSO,增进目标物在乙腈中的溶解度从而提高回收率;调查浙江省某地区20个中华鳖养殖场养殖水体和中华鳖的6种喹诺酮药物残留水平。[结果]水质检出2种喹诺酮残留,检出浓度最大值分别为421.06 ng/L(恩诺沙星)、54.20 ng/L(环丙沙星);中华鳖样品中检出4种喹诺酮残留,最大检出浓度分别为3.98μg/kg(氧氟沙星)、3.22μg/kg(培氟沙星)、127.44μg/kg(恩诺沙星)、65.00μg/kg(环丙沙星),食品安全指数均值为0.0007,食品安全状态较好。[结论]该方法灵敏度较高、分析时间较短、回收率较高,可以定量检测养殖水体和养殖生物体中喹诺酮类药物残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喹诺酮 养殖水体 中华鳖 药物残留 食品安全指数 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对刀额新对虾繁育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相峰 胡利华 +2 位作者 罗奎 张敏 冀德伟 《科学养鱼》 2021年第9期64-65,共2页
刀额新对虾亦称基围虾、泥虾,隶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对虾科、新对虾属,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南沿海,是新对虾属中个体较大的品种。近年来的大量海底拖网捕捞作业对刀额新对虾的种质资源造成了一定的破坏,刀额新对虾的资源量大... 刀额新对虾亦称基围虾、泥虾,隶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对虾科、新对虾属,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南沿海,是新对虾属中个体较大的品种。近年来的大量海底拖网捕捞作业对刀额新对虾的种质资源造成了一定的破坏,刀额新对虾的资源量大幅降低。因此,有必要对刀额新对虾进行种质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刀额新对虾 拖网捕捞 种质保护 节肢动物门 新对虾属 甲壳纲 十足目 中国东南沿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温和余氯耦合条件下泥蚶内脏团微生物群落组成动态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琳 胡高宇 +3 位作者 蔡逸龙 肖国强 蔡景波 张翔 《浙江农业科学》 2023年第6期1323-1331,共9页
为研究核电站温排水污染对泥蚶内脏团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影响,通过室内模拟核电站温排水的余氯残留和温升效应进行了为期20 d的胁迫实验,比较分析了29℃下,游离和化合余氯胁迫组对泥蚶内脏团微生物组成的影响。结果显示,泥蚶内脏团中优势... 为研究核电站温排水污染对泥蚶内脏团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影响,通过室内模拟核电站温排水的余氯残留和温升效应进行了为期20 d的胁迫实验,比较分析了29℃下,游离和化合余氯胁迫组对泥蚶内脏团微生物组成的影响。结果显示,泥蚶内脏团中优势微生物主要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软壁菌门(Tenericutes)、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占运算分类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OTU)总数64.71%以上。相较于对照组,游离余氯组和化合余氯组中黄杆菌科替代弧菌科成为优势菌。化合余氯组的平均OTU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和游离余氯组(P<0.05),而对照组与游离余氯组无显著差异(P>0.05),同时化合余氯组特有OTU数量比对照组少43.3%。与对照组相比,化合余氯组的Ace和Chao指数分别显著降低了33.77%和29.67%,而Shannon指数和Simpson指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主坐标分析(principal co-ordinates analysis,PCoA)结果显示,短期的温排水胁迫未显著改变泥蚶内脏团微生物群落结构,仅扩大了群落间遗传差异。共现性网络分析显示,相较于对照组,游离余氯组关键种群增加了黄杆菌科(flavobacteriaceae)和微球菌科(Micrococcaceae),而化合余氯组微生物互作网络被明显削弱。研究结果表明,游离余氯和化合余氯与温升耦合胁迫均会对泥蚶内脏团菌群造成不利影响,其中游离余氯改变了优势种群组成,降低了原有优势种群丰度,而化合余氯大幅降低了菌群特有种多样性,并削弱了微生物种群之间的相互作用。长期来看,化合余氯较游离余氯对泥蚶内脏团菌群影响更大。本研究可为核电站温排水所造成的余氯污染对海洋生物体内微生物群落的影响研究提供参考,并且为生态风险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蚶 水温 余氯 内脏团微生物群落 高通量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凤垟乡稻田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及其来源
16
作者 陈星星 《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10期2378-2382,共5页
以泰顺县凤垟乡稻田土壤为研究对象,采集了6个种植区域站位点的土壤,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法测定了土壤中Cu、Pb、Cd、Zn、Cr和Ni含量,并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和地累积指数法对研究区域稻田土壤的污染程度进行了... 以泰顺县凤垟乡稻田土壤为研究对象,采集了6个种植区域站位点的土壤,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法测定了土壤中Cu、Pb、Cd、Zn、Cr和Ni含量,并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和地累积指数法对研究区域稻田土壤的污染程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稻田土壤中Cu、Pb、Cd、Zn、Cr和Ni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1.35、26.75、0.29、57.92、23.92、14.35 mg·kg^(-1)。通过单因子污染指数、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和地累积指数法评价后,表明6个站位点均为无污染状态。通过与农用地土壤风险筛选值比对,所调查的稻田土壤重金属含量均值均小于对应的农用地土壤风险筛选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 重金属污染 土壤环境质量 内梅罗污染指数 地累积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波紫外线辐照坛紫菜壳孢子制备色彩突变体的新途径
17
作者 陶伟丽 钟晨辉 +3 位作者 张鹏 郭辰涛 王铁杆 林琪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35-244,共10页
壳孢子萌发时期是坛紫菜(Pyropia haitanensis)减数分裂发生的时期,壳孢子萌发形成的最初4个细胞呈线性排列,形成减数分裂四分体,且发生遗传重组的四分体细胞可以决定叶状体的发育模式和性状分离。因此,诱变产生色彩突变的嵌合叶状体相... 壳孢子萌发时期是坛紫菜(Pyropia haitanensis)减数分裂发生的时期,壳孢子萌发形成的最初4个细胞呈线性排列,形成减数分裂四分体,且发生遗传重组的四分体细胞可以决定叶状体的发育模式和性状分离。因此,诱变产生色彩突变的嵌合叶状体相比诱变叶状体产生的点状色块,将更易于获得突变细胞。本研究为获得坛紫菜人工色彩嵌合突变体,使用不同剂量(50、100、200、300、400、500和600J/m^(2))的短波紫外线(UV-C,λ=254nm)辐照坛紫菜壳孢子,培养数天后,在壳孢子苗中出现了色彩突变的嵌合叶状体。结果显示,低剂量(50 J/m^(2))的辐射促进壳孢子萌发,而辐照剂量高于100 J/m^(2)则会抑制壳孢子萌发和分裂。辐照剂量在50~400J/m^(2)范围内,色彩突变体出现的频率随辐照剂量的增加而增加,辐照剂量分别为300和400J/m^(2)时,突变率分别达到15.22%和17.18%。其中,出现色彩突变的嵌合叶状体以2色块嵌合体和3色块嵌合体居多,4色块嵌合体最少,但辐照剂量增加至400 J/m^(2)以上时,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色彩突变体出现的频率反而下降,表明最适宜的诱变剂量为300或400 J/m^(2)。同时,短波紫外线辐照也使色彩突变嵌合体的长宽比下降,采用生物酶解法从色彩嵌合体中分离出了单色的体细胞萌发体。本研究为坛紫菜人工色彩突变体的制备和诱变育种提供了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坛紫菜 壳孢子 短波紫外线 色彩突变体 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壳色文蛤壳形态性状对活体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4
18
作者 方军 肖国强 +2 位作者 张炯明 柴雪良 滕爽爽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10-315,共6页
为了解文蛤Meretrix meretrix壳形态性状对活体质量的影响,获得具有优良遗传性状的群体,以经过7年群体选育的F_4代黑斑文蛤和红色文蛤为试验对象,采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通径分析等统计方法,对两种文蛤进行了壳长(X_1)、壳高(X_2... 为了解文蛤Meretrix meretrix壳形态性状对活体质量的影响,获得具有优良遗传性状的群体,以经过7年群体选育的F_4代黑斑文蛤和红色文蛤为试验对象,采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通径分析等统计方法,对两种文蛤进行了壳长(X_1)、壳高(X_2)、壳宽(X_3)对活体质量(Y)的影响分析,建立了壳形态性状对活体质量影响的最优回归方程。结果表明:两种文蛤表型性状差异不大(P>0.05),但壳性状对活体质量的主要影响因子不同,壳高和壳宽是决定黑斑文蛤活体质量的主要因素,而壳长是决定红色文蛤活体质量的主要因素(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得到最优回归方程Y_(黑斑)=-8.308+0.361X_2+0.391X_3,Y_(红色)=-8.389+0.500X_1,回归关系和偏回归系数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本研究结果对生产实践中两种文蛤的选育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蛤 壳性状 活体质量 通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2味中草药对创伤弧菌和灿烂弧菌体外抑菌作用筛选 被引量:20
19
作者 闫茂仓 陈少波 +4 位作者 单乐州 马爱敏 谢起浪 戴丝 李尚鲁 《水生态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95-98,共4页
研究了22味中草药对创伤弧菌(Vibrio vulnificus)和灿烂弧菌(V.splendidus)的体外抑菌作用。结果显示,22味中草药对其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黄连和连翘对创伤弧菌的抑菌和杀菌效果最好,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0.49mg/mL和1.95mg/mL,... 研究了22味中草药对创伤弧菌(Vibrio vulnificus)和灿烂弧菌(V.splendidus)的体外抑菌作用。结果显示,22味中草药对其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黄连和连翘对创伤弧菌的抑菌和杀菌效果最好,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0.49mg/mL和1.95mg/mL,最小杀菌浓度与最小抑菌浓度相同;黄连、黄芩、连翘和黄柏对灿烂弧菌的抑菌和杀菌效果较好,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0.98、1.95、1.95和3.90mg/mL,最小杀菌浓度分别为0.98、1.95、1.95和7.81m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 创伤弧菌 灿烂弧菌 最小抑菌浓度 最小杀菌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南沿海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及其潜在生态危害评价 被引量:9
20
作者 陈星星 黄振华 +3 位作者 吴越 陆荣茂 叶深 柯爱英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39-144,共6页
测定了浙南沿海苍南霞关(CN)、洞头霓屿(DT)和乐清清江口(QJK)海域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含量,并采用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其生态危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这3个地区各个站点的重金属污染状况呈现一定的相似性,Cu,Pb,Zn和Cr均属... 测定了浙南沿海苍南霞关(CN)、洞头霓屿(DT)和乐清清江口(QJK)海域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含量,并采用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其生态危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这3个地区各个站点的重金属污染状况呈现一定的相似性,Cu,Pb,Zn和Cr均属于中等污染程度;3个地区平均综合污染指数分别为6.44,7.23,6.45,属于低污染程度。3个地区的生态风险指数表现为DT(45.29)>CN(42.26)>QJK(42.16),指数数值都小于150,属于低生态危害程度,在空间分布上,苍南霞关和乐清清江口呈现近岸高、远岸低,湾内高、湾外低的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南沿海 重金属 表层沉积物 生态危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