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行人保护的乘用车前部造型设计优化 被引量:25
1
作者 吕晓江 王纯 +3 位作者 刘卫国 马芳武 吴成明 赵福全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2011年第3期206-211,共6页
汽车前部造型是获得良好的行人保护性能的关键。基于《欧盟行人保护法规》之条款Directive78/2009/EC及《欧洲新车评价规程》(Euro-NCAP)中的相关规定,运用计算机辅助造型(CAS)技术,考虑到行人保护头部碰撞区域及腿部碰撞区域的划分要求... 汽车前部造型是获得良好的行人保护性能的关键。基于《欧盟行人保护法规》之条款Directive78/2009/EC及《欧洲新车评价规程》(Euro-NCAP)中的相关规定,运用计算机辅助造型(CAS)技术,考虑到行人保护头部碰撞区域及腿部碰撞区域的划分要求,对某乘用车的前部造型(发动机罩、翼子板、通风盖板和前保险杠)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采用优化后的前部造型有效地控制了碰撞区域,有利于提升该车型的行人保护性能。因此,该结果可为新车造型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安全 乘用车 行人保护 汽车前部造型 设计优化:计算机辅助造型(CAS)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车型侧面柱碰车身结构耐撞性优化 被引量:11
2
作者 肖海涛 董江涛 +4 位作者 王月 光玲玲 孙立志 周大永 刘卫国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CSCD 2015年第2期156-163,共8页
为避免某车型侧面刚性柱碰撞中存在的车身结构变形过大,胸部压缩量超标的问题,优化和改进了该车身结构。根据座椅安装横梁、地板严重扭曲,乘员生存空间不足的试验结果,建立车身结构及约束系统侧面柱碰撞模型;根据侧面结构耐撞性的设计原... 为避免某车型侧面刚性柱碰撞中存在的车身结构变形过大,胸部压缩量超标的问题,优化和改进了该车身结构。根据座椅安装横梁、地板严重扭曲,乘员生存空间不足的试验结果,建立车身结构及约束系统侧面柱碰撞模型;根据侧面结构耐撞性的设计原则,变更了车身结构和材料等级。结果表明:优化后车身侧面结构强度得到有效提升,侧柱碰前车门的最大侵入量降低13%,增加了侧面约束系统的缓冲空间,降低了假人胸部的伤害值。因而,这些改进,满足了整车侧面碰撞安全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工程 被动安全 侧面柱碰 侵入量 结构耐撞性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人保护柔性腿型碰撞的车辆前端结构优化设计 被引量:9
3
作者 吕铖玮 杨海燕 +2 位作者 吕晓江 周大永 刘卫国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CSCD 2013年第3期266-272,共7页
在开发某车型时,为达到2014年欧盟新车评价规程(Euro-NCAP)中柔性小腿(Flex PLI)碰撞满分6的目标,对其前端结构进行优化。运用计算机辅助工程(CAE)技术,优化前横梁吸能装置结构:弱化孔宽度增加至35 mm,并增加压溃引导面;优化下支撑结构... 在开发某车型时,为达到2014年欧盟新车评价规程(Euro-NCAP)中柔性小腿(Flex PLI)碰撞满分6的目标,对其前端结构进行优化。运用计算机辅助工程(CAE)技术,优化前横梁吸能装置结构:弱化孔宽度增加至35 mm,并增加压溃引导面;优化下支撑结构:去掉连接件,并将下支撑前端面厚度减少至0.8 mm。优化后的吸能装置可以实现完全压溃,这使其本身的吸能增加22 kJ,使小腿胫骨中上部弯矩降低106 Nm;与优化后的下支撑相配合,小腿的中部可以向X正向移动增加25 mm,下部向X正向移动减少15 mm,使内侧副韧带伸长量降低了17.8 mm。改进后的前端结构柔性小腿碰撞达到满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安全 行人保护 柔性腿型(Flex PLI) 前端结构 优化设计 欧盟新车评价规程(Euro-NCA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泡沫与塑料静态压溃分析及在行人小腿碰撞中验证 被引量:4
4
作者 吕晓江 孙立志 +2 位作者 朱麟凯 周大永 刘卫国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CSCD 2014年第3期289-293,共5页
研究了行人保护小腿碰撞时,车辆前端材料的吸能性能。先对3种不同密度的泡沫和1种塑料,进行静态压溃性能试验。在此基础上,选择吸能较好的30 g/dm3的泡沫和这种塑料,在某款运动型多功能车(SUV)车上,测量了行人保护小腿碰撞试验中样件的... 研究了行人保护小腿碰撞时,车辆前端材料的吸能性能。先对3种不同密度的泡沫和1种塑料,进行静态压溃性能试验。在此基础上,选择吸能较好的30 g/dm3的泡沫和这种塑料,在某款运动型多功能车(SUV)车上,测量了行人保护小腿碰撞试验中样件的吸能性能。结果表明:静态压溃试验中,该种塑料的整体性能优于泡沫,塑料试验的峰值载荷、平均载荷、总吸能为泡沫试验的4倍以上,塑料试验的质量比吸能也高于泡沫的。因此,在相同吸能空间条件下,采用塑料作为车辆前端吸能材料,能够降低行人小腿胫骨加速度及膝部弯曲角,因而,有利于改善行人小腿碰撞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安全 行人保护 小腿碰撞 泡沫 塑料 静态压溃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车型正面偏置碰撞中踏板侵入超标的优化 被引量:2
5
作者 管立君 肖海涛 +4 位作者 祁洪娟 刘卫国 王纯 周大永 赵福全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CSCD 2013年第3期232-237,共6页
64 km/h 40%正面可变形壁障偏置碰撞是中国新车评价规则(C-NCAP)和欧洲新车评价规则(Euro-NCAP)测试重点考核的项目。为解决某车型在这种碰撞中存在的踏板侵入量严重超标问题,该文使用整车碰撞仿真模型,计算了踏板安装区域的变形程度,... 64 km/h 40%正面可变形壁障偏置碰撞是中国新车评价规则(C-NCAP)和欧洲新车评价规则(Euro-NCAP)测试重点考核的项目。为解决某车型在这种碰撞中存在的踏板侵入量严重超标问题,该文使用整车碰撞仿真模型,计算了踏板安装区域的变形程度,分析了机舱纵梁的变形模式,优化了车身结构,增大机舱左纵梁的吸能效果和优化变形模式,加强中央通道区域的强度。仿真验证的结果表明:优化后碰撞中,油门踏板后移量降低了48.5%,上移量降低了29.1%;降低了踏板安装区域结构的变形,降低了踏板侵入量。因此,该优化方案解决了踏板侵入量超标问题,提升了整车安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安全 正面碰撞 偏置可变形壁障(ODB) 偏置碰撞 踏板侵入 优化 新车评价规程(NCA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车型匹配新型大尺寸变速器的正面耐撞性优化 被引量:1
6
作者 肖海涛 管立君 +4 位作者 王纯 刘卫国 周大永 赵福全 祝贺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53-58,共6页
2012版C-NCAP正面偏置碰撞速度与欧洲相同,对汽车耐撞性要求比以前更为严格。针对某车型重新匹配新型大尺寸变速器后导致正面吸能空间不足、正面偏置碰撞安全性能下降的问题,根据试验结果和有限元分析结果进行了正面车身结构优化。通过... 2012版C-NCAP正面偏置碰撞速度与欧洲相同,对汽车耐撞性要求比以前更为严格。针对某车型重新匹配新型大尺寸变速器后导致正面吸能空间不足、正面偏置碰撞安全性能下降的问题,根据试验结果和有限元分析结果进行了正面车身结构优化。通过优化纵梁降低了整车加速度波形,减少了乘员舱的侵入量,使该车型能够满足整车安全性能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速器 重新匹配 正面耐撞性 吸能空间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车型前横梁吸能板优化设计 被引量:1
7
作者 吕晓江 吴佳 +3 位作者 吕铖玮 王纯 刘卫国 赵福全 《汽车工程师》 2012年第3期31-33,61,共4页
随着汽车对行人的碰撞保护国家标准的出台,行人保护安全的研究与应用越来越受到汽车厂商的重视。文章以《欧盟行人保护法规》(Regulation(EC)No78/2009)为基础,运用CAE技术,考虑到行人保护小腿碰撞伤害值要求及制造工艺要求,对某乘用车... 随着汽车对行人的碰撞保护国家标准的出台,行人保护安全的研究与应用越来越受到汽车厂商的重视。文章以《欧盟行人保护法规》(Regulation(EC)No78/2009)为基础,运用CAE技术,考虑到行人保护小腿碰撞伤害值要求及制造工艺要求,对某乘用车的前横梁吸能板结构进行优化。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优化后的吸能板结构有效地降低了小腿伤害值,有利于该车型行人保护性能的提升,为以后类似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人保护 汽车 前横梁吸能板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保蒙皮塑料表征及在行人保护中的仿真应用
8
作者 吴海龙 赖兴华 +4 位作者 杨海燕 申波 周大永 刘卫国 张红烨 《汽车零部件》 2017年第7期1-5,共5页
对保险杠塑料材料进行一系列的准静态和动态加载试验,获得不同应力下的力学性能曲线。基于LS-DYNA显示分析的方法,开发模拟塑料性能的187号材料模型,该模型屈服面是将拉伸、剪切、压缩和双向拉伸4个屈服试验点采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得出,... 对保险杠塑料材料进行一系列的准静态和动态加载试验,获得不同应力下的力学性能曲线。基于LS-DYNA显示分析的方法,开发模拟塑料性能的187号材料模型,该模型屈服面是将拉伸、剪切、压缩和双向拉伸4个屈服试验点采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得出,更适用于表征塑料材料的力学性能。将所开发的187号材料模型模拟动态拉伸、剪切、压缩和穿孔4项基本工况,并将仿真和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标。最后将该材料模型应用于系统级的行人保护腿部碰撞中,验证了所开发材料模型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险杠 塑料材料 性能表征 行人腿部碰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