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密度结构泡沫对汽车前纵梁耐撞性的影响及应用 被引量:6
1
作者 吕晓江 刘卫国 +3 位作者 颜先华 张海洋 周大永 赵福全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CSCD 2013年第2期136-141,共6页
为降低偏置碰撞时乘员腿部伤害,研究了汽车前纵梁的耐撞性及其改进。对某车型几种不同前纵梁截面,进行了弯曲压溃和轴向压溃的有限元分析。作为改进,在前纵梁延伸段内填充了高密度结构泡沫,进行了偏置碰撞试验。结果表明:填充结构泡沫后... 为降低偏置碰撞时乘员腿部伤害,研究了汽车前纵梁的耐撞性及其改进。对某车型几种不同前纵梁截面,进行了弯曲压溃和轴向压溃的有限元分析。作为改进,在前纵梁延伸段内填充了高密度结构泡沫,进行了偏置碰撞试验。结果表明:填充结构泡沫后,前纵梁延伸段的变形模式得到控制,并减少了碰撞对乘员舱的侵入;与普通纵梁相比,改进后的纵梁的弯曲性能(平均载荷、吸能、比吸能)和轴向传力能力,均提高近一倍;驾驶员假人右下小腿的胫骨指数由0.97降至0.38,且小腿胫骨压缩载荷也有明显降低。因此,该设计保持了乘员舱完整性,增强了整车耐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安全 偏置碰撞 汽车前纵梁 耐撞性 乘员舱 高密度结构泡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行人保护的SUV车型前端造型设计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吕晓江 刘卫国 +2 位作者 周大永 王纯 赵福全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7-41,共5页
分别对SUV车型行人头部、腿部碰撞区域造型特点进行分析,提出发动机罩、通风盖板、翼子板、发动机罩前缘、前保险杠、散热器格栅的造型控制策略。同时提出前保险杠造型支撑区域概念,并利用MADYMO分析模型,在前保险杠前端零部件刚度一定... 分别对SUV车型行人头部、腿部碰撞区域造型特点进行分析,提出发动机罩、通风盖板、翼子板、发动机罩前缘、前保险杠、散热器格栅的造型控制策略。同时提出前保险杠造型支撑区域概念,并利用MADYMO分析模型,在前保险杠前端零部件刚度一定的条件下,找出其最佳位置关系。结果表明,优化后的SUV车型前端造型可有效控制伤害值,有利于提高行人保护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V 行人保护 前端造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前碰撞预警系统ISO 15623标准和NHTSA 26555评价规程对比试验 被引量:6
3
作者 贺锦鹏 马芳武 +2 位作者 刘卫国 李博 朱西产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28-33,共6页
为正确理解国际上普遍采用的汽车前碰撞告警系统性能标准和评价规程,以完善我国汽车前碰撞告警系统标准,对比分析了ISO 15623标准和NHTSA 26555评价规程中对前汽车碰撞告警系统自身特性、试验工况、告警距离计算等方面的要求,并对某车... 为正确理解国际上普遍采用的汽车前碰撞告警系统性能标准和评价规程,以完善我国汽车前碰撞告警系统标准,对比分析了ISO 15623标准和NHTSA 26555评价规程中对前汽车碰撞告警系统自身特性、试验工况、告警距离计算等方面的要求,并对某车型配置前碰撞预警系统的告警距离与两标准要求告警距离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ISO 15623在系统告警、探测区域和试验工况方面要求更完整,NHTSA 26555在试验准备和试验程序方面规定的更具体。建议我国在制定汽车前碰告警系统性能标准和法规时,以ISO 15623为主,适当加入NHTSA 26555的优势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前碰撞预警系统 ISO NHTSA 对比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款轿车变型开发中车身结构轻量化的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洪求才 刘卫国 周大永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32-236,共5页
本文中针对现有平台车型C-NCAP五星级碰撞安全车身,基于车身结构轻量化要求,通过CAE仿真改进车身结构,开发了一款满足C-NCAP五星级碰撞标准的全新紧凑型A级轿车。在现有平台车型基础上,构建高精度整车碰撞有限元模型,通过前纵梁、副车... 本文中针对现有平台车型C-NCAP五星级碰撞安全车身,基于车身结构轻量化要求,通过CAE仿真改进车身结构,开发了一款满足C-NCAP五星级碰撞标准的全新紧凑型A级轿车。在现有平台车型基础上,构建高精度整车碰撞有限元模型,通过前纵梁、副车架和前防撞梁结构的改进设计,以整车加速度波形、前围侵入量和前纵梁变形模式等为结构开发目标,进行车身轻量化设计。结果表明,在达到车身结构轻量化要求的同时,改善了车辆的安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身 轻量化 仿真 碰撞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稳健性的汽车结构耐撞性优化设计 被引量:10
5
作者 张海洋 吕晓江 +2 位作者 周大永 夏梁 谷先广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22-227,277,共7页
本文中基于C-NCAP中40%重叠度的偏置碰撞工况对某轿车进行结构耐撞性优化。为提高输出响应的预测精度,使用基于粒子群算法优化的支持向量回归模型来拟合设计变量与输出响应之间的关系,并利用非支配排序多目标遗传算法Ⅱ获得该优化问题的... 本文中基于C-NCAP中40%重叠度的偏置碰撞工况对某轿车进行结构耐撞性优化。为提高输出响应的预测精度,使用基于粒子群算法优化的支持向量回归模型来拟合设计变量与输出响应之间的关系,并利用非支配排序多目标遗传算法Ⅱ获得该优化问题的Pareto前沿。在确定性优化的基础上,并考虑产品性能在不确定因素影响下的波动,对其进行稳健性优化设计。最后,对优化结果进行有限元仿真验证。结果表明:优化后,结构质量减轻,耐撞性能明显提升,同时保障了稳定的产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0%重叠度的偏置碰撞 轻量化 PSO-SVR近似模型 稳健性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ALCON的缝纫机针外观质量检测系统设计与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于涛 刘卫国 +3 位作者 朱淑亮 李英杰 纪孝利 冯擎峰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03-109,共7页
针对缝纫机针外观质量的检测问题,构建了基于HALCON图像处理技术的缝纫机针外观质量检测系统。该系统由图像采集、处理终端与机械支架组成,利用工业相机以触发形式采集缝纫机针图像,采用HALCON提供的图像阈值分割算法提取图像特征,识别... 针对缝纫机针外观质量的检测问题,构建了基于HALCON图像处理技术的缝纫机针外观质量检测系统。该系统由图像采集、处理终端与机械支架组成,利用工业相机以触发形式采集缝纫机针图像,采用HALCON提供的图像阈值分割算法提取图像特征,识别缝纫机针外观质量缺陷,最后通过系统的剔除装置对不合格机针进行剔废处理。经过实验测试,检测准确率达到99.99%,能够稳定检测出缝纫机针外观质量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LCON图像处理技术 缝纫机针 图像阈值分割 图像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daBoost行人检测优化算法的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杨英 刘卫国 +1 位作者 钟令 李亚文 《机电工程》 CAS 2014年第10期1347-1350,1366,共5页
针对车辆辅助安全驾驶系统的道路行人检测和识别问题,对行人检测算法的实时性和检测准确性受光照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对行人检测识别算法进行了归纳,将在线训练和更新行人分类器技术应用到车辆前方行人检测和识别中。提出了改进的Ada... 针对车辆辅助安全驾驶系统的道路行人检测和识别问题,对行人检测算法的实时性和检测准确性受光照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对行人检测识别算法进行了归纳,将在线训练和更新行人分类器技术应用到车辆前方行人检测和识别中。提出了改进的AdaBoost行人检测优化算法,应用该算法行人识别分类器训练时,根据正样本和负样本的错分率,实时调整级联分类器权重系数,在线更新分类器的错误率权重,在保证分类器整体准确率的前提下,降低了分类器的级数,优化了分类器结构,减少了计算的复杂性;采用扩展的类Haar特征,降低了算法对光线的敏感性,提高了环境适应能力。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检测率下,改进的AdaBoost算法需要的检测时间更少,系统具有更高的鲁棒性,可以满足道路行人识别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人识别 ADABOOST算法 分类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面碰撞试验中坐垫刚度均匀性对乘员伤害影响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商恩义 刘卫国 +1 位作者 周大永 韩刚 《汽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54-58,共5页
为提高汽车座椅坐垫的安全性,对坐垫刚度前后一致和前高后低的两款座椅进行了台车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坐垫刚度前高后低将会造成乘员骨盆发生"二次碰撞",导致乘员的胸部加速度幅值和压缩变形量增高,颈部张力增大,同时带来安全... 为提高汽车座椅坐垫的安全性,对坐垫刚度前后一致和前高后低的两款座椅进行了台车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坐垫刚度前高后低将会造成乘员骨盆发生"二次碰撞",导致乘员的胸部加速度幅值和压缩变形量增高,颈部张力增大,同时带来安全气囊触底风险,最终造成乘员上半身的伤害相应加重。因此在选配座椅时,应尽可能选择坐垫前、后刚度接近的座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面碰撞 坐垫刚度 均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面碰撞试验中Q3假人胸部加速度异常问题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商恩义 周大永 +1 位作者 李月明 张毅 《汽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5-49,共5页
为了研究Q3假人在正面碰撞试验中胸部加速度曲线存在异常尖峰的原因,对假人胸部结构进行了探讨,并开展了静态试验研究,同时,运用头部和颈部数据间的关联性对某次典型试验结果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前Q3假人胸部上端阶梯式结构... 为了研究Q3假人在正面碰撞试验中胸部加速度曲线存在异常尖峰的原因,对假人胸部结构进行了探讨,并开展了静态试验研究,同时,运用头部和颈部数据间的关联性对某次典型试验结果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前Q3假人胸部上端阶梯式结构为设计缺陷,假人下颌与胸部上端碰撞时,胸部加速度曲线易产生异常尖峰,影响评价,应参照Q6假人胸部结构进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被动安全 Q3假人 胸部加速度 胸部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碰中假人小腿y向弯矩与x向剪切力间的关联性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商恩义 韩刚 +1 位作者 柳惠君 张毅 《汽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5-29,共5页
为了降低假人小腿试验数据分析的复杂性,通过静压试验、动态冲击试验、台车试验对小腿y向弯矩与x向剪切力的关联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正面全宽碰撞试验中,二者存在稳定的关联关系:当作用点在小腿上端时,上端弯矩与下端剪切力关系成... 为了降低假人小腿试验数据分析的复杂性,通过静压试验、动态冲击试验、台车试验对小腿y向弯矩与x向剪切力的关联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正面全宽碰撞试验中,二者存在稳定的关联关系:当作用点在小腿上端时,上端弯矩与下端剪切力关系成立,小腿运动时,力臂为上、下载荷传感器距离的一半,即0.12 m,小腿与仪表板挤压相对静止时,力臂通常为0.15 m;当作用点在前脚掌心时,小腿下端弯矩与上端剪切力关系成立,力臂为约0.24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碰撞试验 小腿 弯矩 剪切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偏差对第50百分位假人胸部压缩变形量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商恩义 周大永 +1 位作者 崔新康 曹盈 《汽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59-62,共4页
为了研究正面碰撞试验中温度偏差对50th假人胸部压缩变形量的影响,进行了正面台车试验,通过试验推导出假人胸部刚度与温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温度与假人胸部刚度存在线性关系,在3.5~4.5kN安全带肩带力作用下,20~22℃范围内,温度对胸... 为了研究正面碰撞试验中温度偏差对50th假人胸部压缩变形量的影响,进行了正面台车试验,通过试验推导出假人胸部刚度与温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温度与假人胸部刚度存在线性关系,在3.5~4.5kN安全带肩带力作用下,20~22℃范围内,温度对胸部压缩变形量的影响为0.7 mm/℃,假人胸部压缩变形量可通过测量值加公差的方式表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动安全 50th假人 胸部压缩变形量 温度偏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化道路图像预处理技术 被引量:1
12
作者 朱淑亮 刘卫国 +2 位作者 于涛 李峻 冯擎峰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97-102,共6页
为提高结构化道路的检测率,提出了新的道路图像预处理技术。根据结构化道路的特点,采用新自适应方法平滑图像;构造了基于Sin函数的图像拉伸方法,增强车道线与路面的对比度。实验结果显示该预处理方法对结构化道路图像具有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结构化道路 图像平滑 图像拉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正面碰撞纵梁结构优化设计 被引量:6
13
作者 廖慧红 王纯 +3 位作者 周大永 刘卫国 吴成明 赵福全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7-29,共3页
分析了车辆正面碰撞过程中纵梁在碰撞力传递中的重要作用,对某车型纵梁结构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优化方案。仿真验证表明,优化后的纵梁变形模式改善,吸能效果得到很大提升,提高了前纵梁的抗撞性能。
关键词 正面碰撞 变形模式 纵梁 结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紧急制动对约束系统保护功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李月明 王鹏翔 +2 位作者 张毅 习波波 杨海燕 《汽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6-23,共8页
为了研究主被动融合试验条件下约束系统的保护功能,分别通过加速滑台试验和减速滑台试验研究了自动紧急制动(AEB)系统作用时对假人姿态和约束系统保护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AEB作用时,乘员上躯干整体前倾,安全带预紧肩带对乘员肩部向... 为了研究主被动融合试验条件下约束系统的保护功能,分别通过加速滑台试验和减速滑台试验研究了自动紧急制动(AEB)系统作用时对假人姿态和约束系统保护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AEB作用时,乘员上躯干整体前倾,安全带预紧肩带对乘员肩部向下按压作用增强,座椅对臀部约束作用增强,肩带对胸部的作用强度降低;采用第50百分位HybridⅢ假人进行主被动融合试验时,若AEB制动减速度小于6.0 m/s2,约束系统匹配方式保护功能不会降低,若AEB制动减速度达到8.0 m/s2,假人头部将发生“气囊不稳定接触”,胸部有“触底”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动安全 自动紧急制动 HybridⅢ假人 离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进行人腿型试验中各部位损伤敏感性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鹏翔 柳惠君 +2 位作者 李月明 芦连 商恩义 《汽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37-43,共7页
为研究行人保护试验中先进行人腿型(aPLI)各部位伤害的敏感性,通过对某轿车和某SUV进行aPLI冲击试验,依据膝部和上体模块(SUBP)y向加速度并结合试验录像,将aPLI冲击过程分为3个阶段,结果表明:大腿最大弯矩发生在第3阶段;韧带最大伸长量... 为研究行人保护试验中先进行人腿型(aPLI)各部位伤害的敏感性,通过对某轿车和某SUV进行aPLI冲击试验,依据膝部和上体模块(SUBP)y向加速度并结合试验录像,将aPLI冲击过程分为3个阶段,结果表明:大腿最大弯矩发生在第3阶段;韧带最大伸长量发生在内侧副韧带(MCL)处,发生在第2或第3阶段;小腿最大弯矩可发生于第1阶段,在与保险杠蒙皮下支撑最接近位置,或第3阶段发生在小腿上端(T1)。由此可知,基于aPLI试验的车辆前端结构设计应以碰撞前期尽可能吸收aPLI动能,碰撞后期尽可能缓解小腿跷起程度为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新车评价规程 行人保护 先进行人腿型 上体模块 前端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乘用车乘员高危事故场景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震 王兴昌 +5 位作者 管立君 孙海云 范宇坤 祝贺 周大永 谷先广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59-666,共8页
为了明确当前中国乘用车乘员主要安全风险类型,促进建立更加符合中国实际道路环境和交通事故特征的汽车安全评价标准和法规体系,以中国交通事故深入研究项目(CIDAS)数据为基础,利用基础分类变量对造成乘用车乘员死亡的事故场景做了分类... 为了明确当前中国乘用车乘员主要安全风险类型,促进建立更加符合中国实际道路环境和交通事故特征的汽车安全评价标准和法规体系,以中国交通事故深入研究项目(CIDAS)数据为基础,利用基础分类变量对造成乘用车乘员死亡的事故场景做了分类统计。结果表明:以设计的新的事故场景分类方法,提取出6种适用于评价主动安全性能的高危冲突场景和7种适用于评价被动安全性能的高危碰撞场景;同时,通过与Euro NCAP和C-NCAP现行的测试场景比较,发现乘用车钻撞货车、驾驶员身体状况异常、正面撞柱和正面撞击护栏端头等场景无法被覆盖,表明C-NCAP、中国汽车标准化委员会、道路交通管理部门等机构需要通过相关场景的进一步深入研究,量化分析,建立更加符合中国实际道路环境和交通事故特征的汽车安全评价标准和法规体系;同时也指出若干需要尽快开展研究的相关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安全 乘员安全 交通事故场景 冲突场景 碰撞场景 分类统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电动两轮车典型碰撞场景下汽车驾驶员反应差异
17
作者 韩勇 卢明 +2 位作者 王丙雨 袁小宾 张海洋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82-190,共9页
为探究汽车驾驶员碰前行为差异和对车辆主动避撞电动两轮车事故的影响,通过在六自由度驾驶模拟器中搭建3起电动两轮车事故典型场景和3种行驶速度场景开展志愿者试验,结合非参数检验和二元逻辑回归分析方法,调查了驾驶员在不同事故场景... 为探究汽车驾驶员碰前行为差异和对车辆主动避撞电动两轮车事故的影响,通过在六自由度驾驶模拟器中搭建3起电动两轮车事故典型场景和3种行驶速度场景开展志愿者试验,结合非参数检验和二元逻辑回归分析方法,调查了驾驶员在不同事故场景中紧急避撞行为的差异和对事故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驾驶员碰前特征制动反应时间、感知时间、运动时间、制动踏板平均开度和加速踏板平均开度在不同典型场景下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行驶速度下驾驶员的反应特征只在速度差异较大情况下出现显著性差异;其中制动反应时间、制动踏板平均开度和方向盘平均转角是影响碰撞发生的重要因素。研究结果对提高车辆自动紧急制动系统避撞电动两轮车安全性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避撞 驾驶员行为 两轮车事故 六自由度驾驶模拟 非参数检验 二元逻辑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体式侧面柱碰撞减速台车研究
18
作者 商恩义 李月明 +1 位作者 习波波 蒋守国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21年第12期22-28,共7页
为了减少约束系统开发过程中实车侧面柱碰撞试验次数,通过将吸能机构、柱壁障简化集成于台车上,设计了一体式侧面柱碰撞减速台车(Side Impact Pole Deceleration Sled,SIPS)。该SIPS通过钢管溃缩复现实车减速过程,通过柱形头与蜂窝铝组... 为了减少约束系统开发过程中实车侧面柱碰撞试验次数,通过将吸能机构、柱壁障简化集成于台车上,设计了一体式侧面柱碰撞减速台车(Side Impact Pole Deceleration Sled,SIPS)。该SIPS通过钢管溃缩复现实车减速过程,通过柱形头与蜂窝铝组合、三段式门板及拉杆组合复现门内板侵入过程,通过座椅安装基座移动加转动结构与蜂窝铝组合模拟座椅变形过程。验证试验中,利用CORA软件对试验结果进行评价,评分达到0.84。证明基于钢管作为波形复现材料、蜂窝铝作为调节材料的一体式SIPS,结构简单、使用成本低,可调节精度高,可以代替实车进行侧面约束系统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被动安全 侧面柱碰撞 减速台车 一体式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气动的FMH试验装置研究
19
作者 商恩义 李月明 +1 位作者 宋明勇 周扬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22年第1期74-78,共5页
当前的行人保护冲击试验设备,发射端长达800 mm左右,无法完成全套的自由运动头型(FMH)试验。为了解决该问题,通过用牛皮纸与小气缸制造成触发开关,在发射气缸前端通过局部压缩气体回收活塞机构,设计了“L”形发射端,长度仅仅有380 mm。... 当前的行人保护冲击试验设备,发射端长达800 mm左右,无法完成全套的自由运动头型(FMH)试验。为了解决该问题,通过用牛皮纸与小气缸制造成触发开关,在发射气缸前端通过局部压缩气体回收活塞机构,设计了“L”形发射端,长度仅仅有380 mm。研究结果表明,所设计头型发射装置能够进行全套FMH试验,其试验精度可控制在±0.3 km/h之内。所设计的简易FMH头型发射装置结构简单,调节灵活,精度完全满足FMH试验要求,可以用来进行FMH试验及其它小型发射类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人保护 FMH试验 发射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uro-NCAP评价规程行人柔性腿型碰撞试验 被引量:6
20
作者 刘卫国 吕晓江 +3 位作者 谷先广 卢冬梅 周大永 孙立志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CSCD 2015年第2期128-133,共6页
为了减少行人小腿碰撞伤害,参考2014年版的欧盟新车评价规程(Euro-NCAP),对某车型进行柔性腿型(Flex-PLI)碰撞试验;评估了行人小腿碰撞得分,以此来分析影响胫骨伤害及膝部伤害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车辆前端与胫骨接触位置结构刚度对胫... 为了减少行人小腿碰撞伤害,参考2014年版的欧盟新车评价规程(Euro-NCAP),对某车型进行柔性腿型(Flex-PLI)碰撞试验;评估了行人小腿碰撞得分,以此来分析影响胫骨伤害及膝部伤害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车辆前端与胫骨接触位置结构刚度对胫骨弯矩值影响较大;膝部韧带伸长量与膝关节上部及下部相对运动有关。因此设计时,应避免因车辆前端结构刚度过强导致胫骨弯矩超标准;应通过调整膝关节上部及下部侵入量来改善膝部韧带伸长量。这些结论,可为改进车辆前端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安全 行人保护 碰撞试验 柔性腿型(Flex—PLI) 欧盟新车评价规程(Euro—NCA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