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距离引水电站多调压井输水系统的水力过渡过程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结少鹏 乔艳伟 +1 位作者 刘东虎 楚士冀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95-198,34,共5页
基于长距离引水电站工程的基本特点,通过对比计算说明了长距离输水隧洞沿线的调压井并不是越多越好,适当减少调压井数量可以缩短输水系统的波动时间;通过分析蜗壳压力波动的影响因素,指出了蜗壳压力波动的中短周期对机组日常运行的重要... 基于长距离引水电站工程的基本特点,通过对比计算说明了长距离输水隧洞沿线的调压井并不是越多越好,适当减少调压井数量可以缩短输水系统的波动时间;通过分析蜗壳压力波动的影响因素,指出了蜗壳压力波动的中短周期对机组日常运行的重要性,并推导了蜗壳压力波动中短周期公式。实例应用结果表明,所提分析方法合理、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距离引水 水电站 调压井 蜗壳压力 水力过渡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山地丘陵区输变电工程水土保持措施设计探讨 被引量:4
2
作者 徐庭馨 孙一杰 +1 位作者 程岚 郑钧潆 《中国水土保持》 2023年第7期56-59,共4页
输变电工程具有空间跨度大、线路长、扰动点分散、项目区地貌类型多样等特点,特别是在山地丘陵区,输变电工程建设会造成地表土壤结构和植被的严重破坏,急剧增加水土流失。本研究从选址选线、塔基设计、不落地放线技术等主体设计和水土... 输变电工程具有空间跨度大、线路长、扰动点分散、项目区地貌类型多样等特点,特别是在山地丘陵区,输变电工程建设会造成地表土壤结构和植被的严重破坏,急剧增加水土流失。本研究从选址选线、塔基设计、不落地放线技术等主体设计和水土保持工程、植物、临时措施设计两方面,探讨浙江省山地丘陵区输变电工程的水土保持设计,并选取4个具有代表性的山地丘陵区输变电工程,分析采取水土保持措施后水土流失防治效果,以期为类似工程的水土流失防治工作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变电工程 水土流失 措施 山地丘陵区 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地质建模及在隧洞洞口协同设计中的探索与实践
3
作者 徐肖峰 虞鸿 +2 位作者 董启朋 戴维生 韩新捷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9-82,161,共5页
为克服传统隧洞口设计地质与结构信息割裂、方案调整耗时等不足,提出一种优化的精细地质三维模型创建方法。以测绘和钻孔数据为基础,通过离散光滑插值和Delaunay三角剖分重构地质曲面,对曲面进行验证并提取三维实体后,将其与洞口结构的... 为克服传统隧洞口设计地质与结构信息割裂、方案调整耗时等不足,提出一种优化的精细地质三维模型创建方法。以测绘和钻孔数据为基础,通过离散光滑插值和Delaunay三角剖分重构地质曲面,对曲面进行验证并提取三维实体后,将其与洞口结构的各类参数化构件进行嵌套组合。即在地质模型上定位洞门位置后,修改模板文件中的参数,自动完成洞门的开挖、支护等设计工作,同时实现工程量快速统计和图纸生成。工程应用表明,该方法不仅能准确映射地形、地质与结构的空间关系,而且能以最小设计成本进行多种方案的技术经济评估,从而提供更为优质的设计成果;此外,该方法还支持数字孪生水利工程的构建,有助于推动水利设施的数字化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地质模型 隧洞洞口结构 三维协同设计 建筑信息模型 插值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水土保持补偿费征收对策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郭秀琴 钟壬琳 戚德辉 《中国水土保持》 2022年第10期47-49,共3页
水土保持补偿费征收是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督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梳理浙江省水土保持补偿费征收情况,发现当前征收工作存在部分项目征收困难、计征标准不统一、缺乏处罚手段等难题与不足,提出加强水土保持宣传、统一水土保持补... 水土保持补偿费征收是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督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梳理浙江省水土保持补偿费征收情况,发现当前征收工作存在部分项目征收困难、计征标准不统一、缺乏处罚手段等难题与不足,提出加强水土保持宣传、统一水土保持补偿费征收标准、明晰免征范畴、加大行政处罚力度、建立相关部门协作共享机制等对策,以期为全省水土保持补偿费征收工作提供依据,也为全国水土保持补偿费征收工作提供借鉴,全面推动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补偿费 征收 计征标准 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R4J模型在浙江中小流域应用的适应性研究
5
作者 周焕 杨锟 +1 位作者 林文扬 舒全英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2期255-259,共5页
浙江省位于我国沿海地区,拥有众多中小山区河流,建立一套适合当地流域且具有物理机制的水文模型对规划工程配置、规模选择以及工程调度是十分必要的。以浙江省典型中小流域为研究对象,采用GR4J水文模型对浙北、浙南、浙西、浙东及海岛... 浙江省位于我国沿海地区,拥有众多中小山区河流,建立一套适合当地流域且具有物理机制的水文模型对规划工程配置、规模选择以及工程调度是十分必要的。以浙江省典型中小流域为研究对象,采用GR4J水文模型对浙北、浙南、浙西、浙东及海岛典型流域共5个区域的各对应系列日降水、日蒸发和日径流过程进行模拟率定,率定参数优选采用PSO粒子群算法,以确定性系数与水量平衡最佳为寻优目标值。通过模型检验期在研究区域适应性进行分析评价。结果显示,GR4J模型在5个典型流域表现较好,率定期和检验期NSE(确定性系数)在0.77~0.91,径流总量的总体误差居于±10%以内。因此,GR4J模型在浙江典型中小流域日径流模拟中取得较高精度,且模型总体结构清晰、简洁,具有一定实用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4J 日径流计算 NSE 峰值流量 基流 PSO粒子群算法 相对误差R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省首单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交易价值核算主要做法及探讨 被引量:2
6
作者 李智广 涂安国 +4 位作者 于来会 盛菲 肖胜生 王海燕 郑海金 《中国水土保持》 2025年第1期24-28,31,I0005,共7页
2024年12月10日,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区祝家坞马家柚基地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交易在南昌签约成交,这是江西省推动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第一单交易,是贯彻落实《关于建立健全生态清洁小流域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意见》在全国... 2024年12月10日,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区祝家坞马家柚基地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交易在南昌签约成交,这是江西省推动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第一单交易,是贯彻落实《关于建立健全生态清洁小流域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意见》在全国的率先突破,对进一步拓宽“两山”转化的水土保持新路径、推动“两山”理念指导发展水土保持新质生产力提供了实践案例。以本次交易为例,阐述了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的主要做法:①研究确定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基本原则与技术路线;②全面查清项目区概况及水土保持措施现状;③依规研判确定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指标;④调查研判生态产品功能量与其单价;⑤核算生态产品价值量。为增加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的科学性和可靠性,提升生态产品价值市场化实现程度,在下一步工作中应注意坚持合规性、客观性、可比性的原则,全面调研掌握项目实际情况,分析和确定生态产品类型及其价值核算的指标与功能量、单价,保证核算所得价值量科学、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生态产品 价值核算 “两山”转化 江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质流态固化淤泥回填料基本性能研究
7
作者 黄英豪 毛帅东 +2 位作者 张娟 王文翀 王硕 《岩土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700-1708,共9页
大量废弃疏浚淤泥的处理和利用是当前重要的环境岩土工程问题。以淤泥为土料、水泥为固化材料,辅以可发性聚苯乙烯(expandable polystyrene,简称EPS)颗粒和萘系减水剂制备可控性能流态固化回填料(performance-controlled fluidized soli... 大量废弃疏浚淤泥的处理和利用是当前重要的环境岩土工程问题。以淤泥为土料、水泥为固化材料,辅以可发性聚苯乙烯(expandable polystyrene,简称EPS)颗粒和萘系减水剂制备可控性能流态固化回填料(performance-controlled fluidized solidified backfill,简称PCFS),通过系列试验研究了PCFS的密度、流动度和强度变化规律及其调控方法。PCFS的密度随初始含水比的增加而降低,随水泥掺量的增加而增大,但变化幅度较小,随EPS颗粒掺量φ的变化最为明显,最低可降至0.74 g/cm^(3);PCFS流动度随EPS颗粒掺量的增加而降低,EPS颗粒体积与PCFS体积之比每增加0.3,PCFS流动度将下降15%~20%;掺入萘系减水剂可大幅提升PCFS流动性能,提升幅度接近130%;PCFS强度随龄期的增加以对数函数形式增大,随水泥掺量的增加以幂函数形式增大,随初始含水比的增大呈线性降低;在0.3≤φ≤1.2范围内,PCFS的强度与EPS掺量存在幂函数关系,并且高水泥掺量下对EPS颗粒掺量变化更为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淤泥 可发性聚苯乙烯(EPS) 轻质土 流动度 密度 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洪水预报的比例系数系统响应误差修正方法
8
作者 瞿思敏 陆威村 +4 位作者 蒋思军 陈辉 石朋 虞鸿 张锏 《水资源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8-94,105,共8页
针对系统微分响应误差修正方法在水文预报中同时修正多个变量出现的信息不足的问题,考虑各变量误差在不同时段对洪水预报精度的影响,提出了比例系数系统响应误差修正方法。以同时修正新安江模型各雨量单元降水量为例,分别采用湿润区(长... 针对系统微分响应误差修正方法在水文预报中同时修正多个变量出现的信息不足的问题,考虑各变量误差在不同时段对洪水预报精度的影响,提出了比例系数系统响应误差修正方法。以同时修正新安江模型各雨量单元降水量为例,分别采用湿润区(长诏水库流域)的理想模型和半干旱半湿润区(日照水库流域)的实际流域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经过误差修正,湿润区理想模型和半干旱半湿润区实际流域在次洪流量模拟中的平均纳什效率系数分别从0.906和0.573提升至0.994和0.809,比例系数系统响应误差修正方法修正效果明显,具有跨气候区的强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水预报 系统微分响应 误差修正 比例系数 长诏水库流域 日照水库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春江水库流域径流变化及其量化归因分析
9
作者 司伟 黄思琦 +2 位作者 王培霞 张永康 张健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共7页
为探明富春江水库流域径流演变的主要驱动因子,基于对富春江水库流域1970—2022年径流深、降水量、潜在蒸散发的趋势性和突变性分析,采用Budyko假设归因法量化降水量、潜在蒸散发、下垫面条件对径流变化的贡献。结果表明:降水量和径流... 为探明富春江水库流域径流演变的主要驱动因子,基于对富春江水库流域1970—2022年径流深、降水量、潜在蒸散发的趋势性和突变性分析,采用Budyko假设归因法量化降水量、潜在蒸散发、下垫面条件对径流变化的贡献。结果表明:降水量和径流深均呈不显著上升趋势,潜在蒸散发呈显著上升趋势;径流深突变年份为2012年;径流深增大的主要原因是降水量的增加、由不透水区域面积增加与森林面积减少导致的下垫面参数改变,其贡献率分别为51.61%和52.55%;径流深减小由潜在蒸散发的增加造成,贡献率为4.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变化 Budyko假设归因法 量化归因分析 富春江水库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土保持生态产品培育与价值实现途径探讨——以江西省宁都县法沙村蔬菜基地为例
10
作者 李智广 黄菊兰 +2 位作者 于来会 肖胜生 李晟 《中国水土保持》 2025年第8期19-22,I0045,共5页
江西省宁都县依托水土保持重点治理项目,在原本杂草难生的荒坡上建成了法沙村蔬菜基地,开创性地走出了一条可持续供给高品质生态产品,实现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转化的新途径。此途径可总结为:通过农业种植基础设施建设和水土流失科学防... 江西省宁都县依托水土保持重点治理项目,在原本杂草难生的荒坡上建成了法沙村蔬菜基地,开创性地走出了一条可持续供给高品质生态产品,实现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转化的新途径。此途径可总结为:通过农业种植基础设施建设和水土流失科学防治,突破原生自然生态系统的限制因素,构建优良人工生态经济系统;组建高素质作务和技术团队,实施科学的管理管护方式,全面提升生态产品质量和产能,保证高品质生态产品的可持续供给;建立高效的销售体系和健全的政策资金支持机制,推动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转化的可持续发展。目前,基地日均供给蔬菜5 t以上,年产值达1 200万元以上,村集体每年增收100万元,种植户户均增收16万元,人均每年增收2万元。法沙村蔬菜基地的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途径不仅具有鲜明的代表性和创新性,而且具有良好的可复制性和推广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生态产品 生态要素 劳动要素 经营要素 法沙村蔬菜基地 宁都县 江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物联网的薄壁结构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测控系统研发和改进 被引量:1
11
作者 孙爱军 邵经纬 +2 位作者 朱中原 张南南 强晟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6-100,共5页
水工大体积薄壁类结构采用的混凝土具有发热快、温升高、温差大等特性,且施工期温度时空梯度大,故混凝土温度监测频次高、温度控制难度大。为此,基于物联网设备与技术,研发了一种适用于大体积薄壁类混凝土的自动温度测控系统,并改进了... 水工大体积薄壁类结构采用的混凝土具有发热快、温升高、温差大等特性,且施工期温度时空梯度大,故混凝土温度监测频次高、温度控制难度大。为此,基于物联网设备与技术,研发了一种适用于大体积薄壁类混凝土的自动温度测控系统,并改进了冷却水流量控制算法。该系统可根据指定频次自动监测混凝土温度,每小时自动调节混凝土冷却水流量和水温,增加了无线流量测量系统、电量监控功能、报告生成等功能,能避免因混凝土温控措施调整不及时而造成的开裂风险,提高了混凝土施工质量。系统在陶家路泵站施工期间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更好地实现水工大体积薄壁混凝土施工期的温度自动控制,提升了预报预警的及时性和数据的完整性,且方便、准确、高效、经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联网 大体积薄壁混凝土 温控防裂 自动测控 系统研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单阶段目标检测算法的混凝土裂缝识别模型
12
作者 石子 吴志刚 +3 位作者 胡继峰 甘元楠 苏敏 强晟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8-122,共5页
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会严重影响建筑物的安全稳定运行。为实现混凝土出露裂缝的实时高效检测,提出了一种新的单阶段混凝土裂缝检测模型CrackDetectX,该模型由基础特征提取网络、多级特征融合网络、检测头三部分组成。采用动态蛇形卷积(DS... 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会严重影响建筑物的安全稳定运行。为实现混凝土出露裂缝的实时高效检测,提出了一种新的单阶段混凝土裂缝检测模型CrackDetectX,该模型由基础特征提取网络、多级特征融合网络、检测头三部分组成。采用动态蛇形卷积(DSConv)精准捕捉裂缝特征,添加反向残差注意力模块(iRMB)融合不同尺度的上下文信息,使神经网络能够为特征图产生更好的像素级注意力。在检测头中引入一种基于MPDIoU的损失函数,全面考虑边界框所有信息,使模型更好地处理边界框宽度及高度的差异。此外,在模型中还引入Lion优化器保存动量信息,并利用其独特的更新规则来更新梯度,提高模型训练的效率。最后对所建模型进行评估,平均精度AP_0.5/%、AP_0.5-0.95/%、参数量、计算量及推理速度分别为93.1%、77.8%、1.62 M、4.3 GFLOPs和61.4 FPS,均优于对比方法,表明所提模型具有良好的鲁棒性,是一种高精度、高效率、轻量化的混凝土出露裂缝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检测 动态蛇形卷积 反向残差注意力 MPDIoU Lion优化器 CrackDetect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亭江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季节变化与生态评价
13
作者 李松忆 郑珊 周雄冬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7-73,共7页
汶川地震后石亭江山前河段冲刷严重,对河流生态产生重要影响,然而目前尚缺乏对山前冲刷河段的定量生态评价。选取石亭江、绵远河和湔江为研究对象,根据2021年秋季(10月)和2022年夏季(7月)采集的大型无脊椎底栖动物样本与环境观测数据,... 汶川地震后石亭江山前河段冲刷严重,对河流生态产生重要影响,然而目前尚缺乏对山前冲刷河段的定量生态评价。选取石亭江、绵远河和湔江为研究对象,根据2021年秋季(10月)和2022年夏季(7月)采集的大型无脊椎底栖动物样本与环境观测数据,分析了石亭江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多样性、功能摄食类群和功能习性类群的季节变化特点。结果表明:石亭江秋季共采集底栖动物54种,隶属4门6纲35科,夏季共采集到底栖动物33种,隶属1门1纲18科,其中牧食收集者为优势程度最大的功能摄食类群,捕食者的优势程度最小,秋季固着型生物的优势程度最大,夏季蔓生型生物的优势程度最大,攀爬型生物的优势程度在秋季和夏季均为最小。基于底栖动物完整性评价的多参数(MMI)指数,将3条河流栖息地斑块的生态质量划分为极差、差、中等、良好和极好5个等级。结果显示:3条河流栖息地斑块生态质量整体为良好,局部为中等;绵远河与湔江的栖息地斑块生态质量整体高于石亭江;秋季石亭江栖息地斑块的生态质量好于夏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无脊椎底栖动物 季节变化 功能摄食类群 功能习性类群 多参数(MMI)指数 石亭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中型泵站群桩基础数字化协同设计方法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2
14
作者 虞鸿 徐肖峰 +1 位作者 方海挺 裘华锋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13-216,177,共5页
浙江省内的大中型泵站多采用桩箱、桩筏基础以支撑上部建筑荷载、减少结构的变形与沉降。基于三维地质模型的群桩基础协同设计方法,可以提高地层界面判别的准确性,并实现全自动的基桩建模和承载力计算,保证基础方案的全面性、经济性与... 浙江省内的大中型泵站多采用桩箱、桩筏基础以支撑上部建筑荷载、减少结构的变形与沉降。基于三维地质模型的群桩基础协同设计方法,可以提高地层界面判别的准确性,并实现全自动的基桩建模和承载力计算,保证基础方案的全面性、经济性与合理性。在协同设计过程中利用计算机图形学方法加速地层曲面网格处理和基桩三维模型的生成,提高工作效率,为工程建设管理和运维管理提供数据基础。在八堡排水泵站群桩基础设计和施工中进行应用,并通过现场原位试桩测试验证,结果表明群桩基础的三维协同设计方法能提供可靠的设计结果,实现图、模、量一体,推进三维协同设计的实际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土地基 三维地质模型 基桩 数字化协同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民安置区农地流转意愿影响因素及耦合协调关系研究——以贵州PQ水库为例 被引量:4
15
作者 陈绍军 余丹阳 +2 位作者 雷鸣 孙杰 汪馨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8-205,共8页
移民问题是水利水电项目中的关键问题,关系到社会稳定与乡村振兴。运用地理探测器,因子分析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对水库移民农地转入意愿与安置区农户农地转出意愿影响因素及其耦合协调关系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安置点社区融入状况... 移民问题是水利水电项目中的关键问题,关系到社会稳定与乡村振兴。运用地理探测器,因子分析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对水库移民农地转入意愿与安置区农户农地转出意愿影响因素及其耦合协调关系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安置点社区融入状况,转入农地的距离,种植业等技能培训,农地价值,家庭农业劳动力人数,非农就业机会对移民农地转入意愿起着主要影响作用;非农就业水平,对土地权益受损的担忧程度,是否有闲置土地,非农就业机会,对土地流转政策了解程度,土地流转收益预期对安置区农户农地转出意愿起着主要的影响作用。(2)各影响因子之间存在两两交互关系,其中任意两因子交互作用后因子解释力均明显增强。转入农地的距离与安置区融入情况的交互作用对移民农地转入意愿的影响力最大;农地细碎化程度,是否有闲置土地,非农就业机会这3个因子与对土地权益受损担忧程度的交互作用对安置区居民农地转出意愿的影响力最大,家庭人均耕地面积安置区居民农地转出意愿具有隐形作用。(3)移民农地转入意愿与安置区农户农地转出意愿存在强关联性,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并处于农地转入意愿超前的基本协调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探测器 耦合协调度模型 水库移民 农地流转意愿 影响因素 耦合协调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IM的面板坝动态设计方法研究及实践
16
作者 侯毅 曾锃 +1 位作者 虞鸿 朱明笛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60-64,共5页
面板坝在我国水利水电建设中应用广泛、发展迅速。针对面板坝常规设计的局限性,提出了基于BIM技术优化面板坝设计方法,通过可视化比选定线、结构参数化设计和模图表关联计量,实现了趾板定线动态比选、结构应力动态计算和坝体挖填动态决... 面板坝在我国水利水电建设中应用广泛、发展迅速。针对面板坝常规设计的局限性,提出了基于BIM技术优化面板坝设计方法,通过可视化比选定线、结构参数化设计和模图表关联计量,实现了趾板定线动态比选、结构应力动态计算和坝体挖填动态决策,并分析了模型成果的数字化应用。进而将该方法应用于高坪桥水库面板坝设计,通过开发BIM插件、可视化编程和定制智能横断面,对趾板定线、BIM-FEM联合分析和分区计算起到了提质增效的作用;同时模型成果轻量化交付,支撑“高坪桥数字水库智慧应用”,发挥BIM全生命周期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板坝 BIM技术 动态设计 工程数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SGA-Ⅱ的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北延应急工程水资源多目标优化配置
17
作者 王秀杰 马云鹏 +2 位作者 王玲 田福昌 苑希民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84-93,共10页
为推进南水北调工程高质量发展,以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北延应急供水工程为研究对象,开展北延应急供水工程水资源多目标优化配置研究。以缺水量最小、调水成本最低为目标,构建北延应急供水工程受水区水量多目标优化配置模型,基于非支配排序... 为推进南水北调工程高质量发展,以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北延应急供水工程为研究对象,开展北延应急供水工程水资源多目标优化配置研究。以缺水量最小、调水成本最低为目标,构建北延应急供水工程受水区水量多目标优化配置模型,基于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Ⅱ)进行模型求解。确定各受水区在经济最大化和缺水总量最小化条件下的供水量,制定符合农业、生态和城市应急等需求的精准调配方案。结果表明:平水年满足按需分配条件,做到满足最大需水量的同时也满足供水成本最低的目标;枯水年年供水保证率分别为57%、56%、55%、54%、53%、49%、46%、36%、34%和21%情况下的10组最优解作为水量优化配置方案,其中7个优化配置方案供水保证率大于规划调水量的供水保证率值38%。在水资源多目标优化配置方案下可高效完成受水区供需水任务的同时,有效提高供水保证率,同时保证调水成本的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流域调水 北延应急供水工程 多目标优化配置模型 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泥沙含量下受淹胁迫对鄱阳湖平原双季稻生长与产量的影响
18
作者 杨士红 周望学 +3 位作者 俞湾青 刘方平 徐涛 苏甜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23-333,共11页
为探究鄱阳湖平原区洪涝时期不同泥沙含量下受淹胁迫对双季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采用大田试验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设置淹2/3株高和全淹2种受淹深度,S1(0 kg/m^(3))、S2(0.5 kg/m^(3))、S3(1.0 kg/m^(3))3种泥沙含量,对淹水后6、9 d... 为探究鄱阳湖平原区洪涝时期不同泥沙含量下受淹胁迫对双季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采用大田试验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设置淹2/3株高和全淹2种受淹深度,S1(0 kg/m^(3))、S2(0.5 kg/m^(3))、S3(1.0 kg/m^(3))3种泥沙含量,对淹水后6、9 d早稻和中稻的生长指标和水稻产量进行了观测研究。结果表明:适度受淹刺激水稻伸长,节间不断分化,叶片伸长、增宽。早稻抽穗开花期受淹株高、节间长增加9.35%、12.75%,2/3淹下叶面积增加11.00%。但胁迫过大抑制水稻生长,中稻全淹下株高和分蘖数减小33.49%、29.28%,叶面积减小30.94%,此时中稻难以伸出水面,导致功能叶片附沙严重,泥沙含量增大进一步抑制了水稻生长。受淹导致早稻和中稻穗干物质量平均减小32.35%、58.72%(P<0.05)。结实率和千粒质量减小是早稻抽穗开花期受淹后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此时泥沙含量和淹水时间的影响并不明显。中稻全淹下泥沙导致减产加剧,S2、S3下减产率比S1下显著增加31.63%、52.20%(P<0.05),此时产量下降是穗长、有效穗数、穗粒数、结实率、千粒质量综合作用的结果。研究结果可为鄱阳湖平原区洪涝灾害治理和粮食安全保障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生长指标 泥沙含量 受淹胁迫 鄱阳湖平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曹娥江适宜生态流量计算和评价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皇甫欣予 陈星 +1 位作者 田传冲 许钦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0-66,共7页
保障河流生态流量对维持河流生态健康状态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曹娥江流域东沙埠和黄泥桥两个控制断面1961—2017年还原径流量资料进行可靠性、代表性和一致性检验,表明还原径流量可视为天然径流量。选取Tennant法、Qp法、频率曲线法、... 保障河流生态流量对维持河流生态健康状态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曹娥江流域东沙埠和黄泥桥两个控制断面1961—2017年还原径流量资料进行可靠性、代表性和一致性检验,表明还原径流量可视为天然径流量。选取Tennant法、Qp法、频率曲线法、年内展布法、月流量变动法共5种水文学方法分别计算两个控制断面各月适宜生态流量。以准确率、满足率和适宜度为指标综合评价了不同方法在曹娥江流域研究区的适用性,最终推荐月流量变动法作为适宜生态流量的计算方法,最小值分别为14.83 m^(3)/s和2.44 m^(3)/s,最大值分别为46.61 m^(3)/s和6.74 m^(3)/s。该研究为流域水库生态调度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娥江 适宜生态流量 水文学法 月流量变动法 综合指数 评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固耦合作用下泵站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振动特性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赵路静 李灿 +2 位作者 张燎军 张汉云 季旭辉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3-126,共4页
在泵站运行过程中,由转轮和导叶之间水体的动静干扰所引起的压力脉动是引起泵站混凝土结构及机组振动的主要原因。现有关于泵站及水电站厂房的研究中,仅以数值参数形式表达脉动,并未真实反映流体与导叶间的相互水力干涉。采用有限元软件... 在泵站运行过程中,由转轮和导叶之间水体的动静干扰所引起的压力脉动是引起泵站混凝土结构及机组振动的主要原因。现有关于泵站及水电站厂房的研究中,仅以数值参数形式表达脉动,并未真实反映流体与导叶间的相互水力干涉。采用有限元软件ADINA建立泵站混凝土结构、流道和流体的耦合三维模型,特别将机架、轴流泵等金属结构建入模型中,真实反映流体与固定导叶间的相互水力干涉,模拟脉动传递路径。分析了泵站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振动特性,并对泵站运行安全性作出评价分析。研究结果可为工程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泵站 大体积混凝土 流固耦合 传递路径 安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