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鲁米诺增强发光体系的喹乙醇CLEIA技术研究
1
作者 王士桢 杨加成 +3 位作者 董晓涵 倪云梅 黄雅丽 金仁耀 《核农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94-604,共11页
为建立高效的喹乙醇化学发光酶免疫检测方法(OLA-CLEIA),本研究以鲁米诺-HRP-H2O2增强体系为发光体系,探究OLA-CLEIA的最佳化学发光条件和免疫反应条件,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化学发光的最佳条件为鲁米诺浓度1.... 为建立高效的喹乙醇化学发光酶免疫检测方法(OLA-CLEIA),本研究以鲁米诺-HRP-H2O2增强体系为发光体系,探究OLA-CLEIA的最佳化学发光条件和免疫反应条件,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化学发光的最佳条件为鲁米诺浓度1.0 mmol·L^(-1),H_(2)O_(2)浓度2.0 mmol·L^(-1)、稀释比1500,4-溴苯酚浓度2.0 mmol·L^(-1),4%的二甲基亚砜(DMSO)助溶,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盐酸盐(Tris-HCl)缓冲液浓度0.02 mol·L^(-1)、pH值9.0;间接竞争免疫反应的最佳条件为包被抗原浓度0.94μg·mL^(-1),抗体稀释比1∶4800;根据抑制率与喹乙醇浓度得到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17.305 lnx+3.6224,R^(2)=0.9971,检测限(IC_(10))和灵敏度(IC_(50))分别为1.45、14.60 ng·mL^(-1);对鱼饲料样品的加标回收率为91.0%~104.0%,批内、批间精密度变异系数均低于6.0%;通过HPLC测得OLA-CLEIA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与稳定性。综上,本研究建立的OLA-CLEIA具有准确可靠、操作简便、特异性强等优点,可用于多种饲料中喹乙醇的残留检测分析。本研究可为其他小分子残留的CLEIA技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米诺 喹乙醇 残留检测 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快速检测大西洋鲑的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冯俊丽 叶剑 +2 位作者 孟璐 姜晓娜 戴志远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68-875,共8页
为探究环等温扩增技术(LAMP)在鲑科鱼类物种鉴定方面的应用,以大西洋鲑为研究对象,针对其线粒体CR区段设计特异性的LAMP引物,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反应体系中d NTP Mix、Mg^(2+)、甜菜碱终浓度对LAMP扩增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 为探究环等温扩增技术(LAMP)在鲑科鱼类物种鉴定方面的应用,以大西洋鲑为研究对象,针对其线粒体CR区段设计特异性的LAMP引物,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反应体系中d NTP Mix、Mg^(2+)、甜菜碱终浓度对LAMP扩增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西洋鲑LAMP扩增的最优条件为:引物SS-CR-F3/SS-CR-B3各0.2 m M,SS-CR-FIP/SS-CR-BIP各1.6 m M,dNTP Mix 1.4 m M,Mg^(2+)6 m M,甜菜碱0.8M,Bst DNA聚合酶8 U,扩增温度为65℃,反应时间60 min。在此条件下LAMP扩增产物电泳检测特异性强、稳定性好,对大西洋鲑DNA的检出限达0.01 ng·μL^(-1),并可对混合样本进行检测。本研究结果为大西洋鲑快速物种鉴定提供了一种重要技术手段,该技术可应用于鲑科鱼类物种鉴别的日常检验检疫和市场监管工作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西洋鲑 环等温扩增技术 物种鉴别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解金枪鱼加工下脚料制备蛋白粉加工工艺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丁伟璐 赵小慧 +3 位作者 丁佳 方旭波 陈小娥 张银照 《科学养鱼》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75-78,共4页
近年来,浙江舟山市鱿鱼出口持续低迷,作为新兴产业的金枪鱼加工开始得到水产企业的青睐。目前舟山有15家以上企业在生产出口金枪鱼制品,年加工能力在15万吨以上。金枪鱼原料主要是来自外地远洋渔业捕捞调拨和本地渔民捕捞的冷冻原料... 近年来,浙江舟山市鱿鱼出口持续低迷,作为新兴产业的金枪鱼加工开始得到水产企业的青睐。目前舟山有15家以上企业在生产出口金枪鱼制品,年加工能力在15万吨以上。金枪鱼原料主要是来自外地远洋渔业捕捞调拨和本地渔民捕捞的冷冻原料鲣鱼,由于肉质口感较差,因此不适合生食,舟山水产企业以加工冻煮金枪鱼鱼柳为主,然后以加工半成品的形式出口到一些欧美国家作为金枪鱼罐头加工的原料。可以看出,从整个产业链的完善角度来说,舟山企业只是完成对金枪鱼的初加工,而精深加工以及金枪鱼的下脚料深度开发利用,都亟待跟进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工下脚料 加工工艺 金枪鱼 蛋白粉 水产企业 制备 酶解 渔业捕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味香糟鱿鱼低盐发酵加工工艺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何炯灵 方旭波 +2 位作者 谢佳妮 丁伟璐 童露雯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40-244,共5页
以秘鲁鱿鱼和酒糟为原料,对风味香糟鱿鱼低盐发酵加工工艺进行研究和优化。结果表明,低盐发酵香糟鱿鱼的最佳加工工艺为:腌渍盐浓度6%,腌渍时间4h,干燥温度60℃以及干燥时间10h。研究表明,在最佳真空糟制时间6d下所制产品的风味最佳。... 以秘鲁鱿鱼和酒糟为原料,对风味香糟鱿鱼低盐发酵加工工艺进行研究和优化。结果表明,低盐发酵香糟鱿鱼的最佳加工工艺为:腌渍盐浓度6%,腌渍时间4h,干燥温度60℃以及干燥时间10h。研究表明,在最佳真空糟制时间6d下所制产品的风味最佳。在上述优化条件下研制的酒糟鱿鱼风味独特、回味悠长且营养丰富。实验还通过感官评定和理化实验对产品的一系列指标进行了测定,并测得本产品的实际盐浓度约为3.5%,符合低盐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盐发酵 糟制 热风干燥 香糟鱿鱼 电子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秘鲁鱿鱼臭氧杀菌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方淑贞 童国忠 +2 位作者 陈小娥 方旭波 江燕 《科学养鱼》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77-80,共4页
我国出口的冷冻调理水产品安全存在极大的隐形问题。以鱿鱼饼为例,从原料到成品,需要经过原料鱼购入储藏、解冻、腌制调味、斩拌、单冻、上浆、上粉和冻结等一系列加工工序,由于加工周期较长,操作环节多,加工过程中时间、温度控制... 我国出口的冷冻调理水产品安全存在极大的隐形问题。以鱿鱼饼为例,从原料到成品,需要经过原料鱼购入储藏、解冻、腌制调味、斩拌、单冻、上浆、上粉和冻结等一系列加工工序,由于加工周期较长,操作环节多,加工过程中时间、温度控制不当导致微生物病原体(包括毒素)生长。因此在产品加工过程中,必须控制微生物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杀菌技术 水产品安全 微生物污染 鱿鱼 秘鲁 加工过程 温度控制 加工工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Knife智能手术刀质谱技术金枪鱼内脏脂质组学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王海星 张燕平 +3 位作者 李诗言 陈康 饶伟 沈清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3-119,共7页
本研究利用iKnife智能手术刀质谱建立了一种金枪鱼内脏组织脂质组学检测新技术,用于对金枪鱼内脏营养价值进行深入研究。iKnife智能手术刀切割组织样品产生含有大量含磷脂离子的气溶胶,经专门的质谱接口装置直接引入质谱进行实时检测。... 本研究利用iKnife智能手术刀质谱建立了一种金枪鱼内脏组织脂质组学检测新技术,用于对金枪鱼内脏营养价值进行深入研究。iKnife智能手术刀切割组织样品产生含有大量含磷脂离子的气溶胶,经专门的质谱接口装置直接引入质谱进行实时检测。结果显示,金枪鱼内脏中共鉴定出磷脂离子峰41种,质量范围m/z 699.5~911.6,其中信号最强离子峰m/z 790.5经鉴定为[PE 40:6-H]^-(相对丰度10.03%),其次为m/z 745.5([PA 40:7-H]^-,相对丰度9.02%)。该方法选择性强、精密度高、灵敏度好。本研究结果为质谱相关技术发展提供了参考,为金枪鱼副产物中脂质检测与综合利用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手术刀(iKnife) 快速蒸发电离质谱(REIMS) 金枪鱼副产物 脂质组学 高通量实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美白对虾空气油炸过程中脂质组学快检技术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宋恭帅 张蒙娜 +4 位作者 俞喜娜 王杰 王宏海 薛静 沈清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237-1247,共11页
为实时监测南美白对虾在空气油炸过程中脂质组学轮廓变化,本研究采用iKnife-REIMS联用技术、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探究了不同空气油炸温度(140、170、200℃,10 min)对南美白对虾肌肉组织脂质组成的影响。... 为实时监测南美白对虾在空气油炸过程中脂质组学轮廓变化,本研究采用iKnife-REIMS联用技术、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探究了不同空气油炸温度(140、170、200℃,10 min)对南美白对虾肌肉组织脂质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经结构鉴定和相对含量测定,南美白对虾样品中共检出10种脂肪酸与31种磷脂分子,其中,亚油酸(m/z 279,21.88%)、EPA(m/z 301,16.59%)与DHA(m/z 327,15.14%)为主要脂肪酸离子;[PE 36:1-H]^-(m/z 744,20.16%)与[PE 38:5-H]-/[PC O-36:5-H]-(m/z 764,15.92%)为主要磷脂离子。随着油炸温度的升高,油炸南美白对虾中饱和脂肪酸与甘油磷脂酸(PA)分子的相对含量呈上升趋势,而不饱和脂肪酸、磷脂酰乙醇胺(PE)、磷脂酰胆碱(PC)与磷脂酰肌醇(PI)分子的相对含量不断减少。通过共享与特有化合物结构分析图(SUS-plot)确定了6个潜在标记物(m/z 277、m/z 770、m/z 810、m/z 818、m/z 844及m/z 836),可用于空气油炸样品的实时鉴别。经方法学验证,该iKnife-REIMS联用实时检测方法的灵敏度和精密度均可满足空气油炸过程中南美白对虾脂肪酸和磷脂的脂质组学轮廓分析测试要求。本研究结果为食品加工过程中脂质组学变化研究提供了新的检测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蒸发电离质谱(REIMS) 智能手术刀(iKnife) 空气油炸 脂质组学 南美白对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温度下冻藏对青鱼品质的影响研究
8
作者 宋妍灵 王士桢 +2 位作者 董晓涵 陈康 金仁耀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08-1116,共9页
为研究不同温度下冻藏对青鱼品质的影响,本研究将新鲜青鱼在-18、-30、-60、-80℃下冻藏,分别取冻藏后0、7、15、30、60、90 d样品测定盐溶性蛋白含量、钙ATP酶(Ca^(2+)-ATPase)活性、总巯基含量、表面疏水性,并结合质构、色差、十二烷... 为研究不同温度下冻藏对青鱼品质的影响,本研究将新鲜青鱼在-18、-30、-60、-80℃下冻藏,分别取冻藏后0、7、15、30、60、90 d样品测定盐溶性蛋白含量、钙ATP酶(Ca^(2+)-ATPase)活性、总巯基含量、表面疏水性,并结合质构、色差、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SDS-PAGE)凝胶电泳、电镜观察,分析4个温度梯度下冻藏青鱼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冻藏时间的延长,4组青鱼鱼肉的品质均出现下降,以30 d内检测指标的变化较为突出,说明冻藏1月的青鱼可食用价值发生改变。相同冻藏时间下,-80℃组冻藏青鱼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其余3组,-60℃组品质次之,-18与-30℃组品质无明显差异,说明超低温可降低青鱼组织蛋白质的变性速率,更好地保持鱼肉品质。本研究可为研发青鱼冻藏新方式及辅助存储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鱼 鱼肉品质 冻藏温度 肌原纤维蛋白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子鼻分析鱼油储藏过程中酸败程度的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陈娜 陈小娥 +3 位作者 方旭波 王明月 赵小惠 袁高峰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25-130,共6页
鱼油的酸败往往伴随着气味的变化,利用电子鼻对储藏过程中金枪鱼油的挥发性气味进行研究,每5 d测定1次,运用主成分分析(PCA)、线性判别分析(LDA)区分不同储藏时间的鱼油样品,并通过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酸价、过氧化值的预测模型。结... 鱼油的酸败往往伴随着气味的变化,利用电子鼻对储藏过程中金枪鱼油的挥发性气味进行研究,每5 d测定1次,运用主成分分析(PCA)、线性判别分析(LDA)区分不同储藏时间的鱼油样品,并通过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酸价、过氧化值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金枪鱼油整体气味呈增加趋势,这种气味变化趋势与酸价、过氧化值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不同储藏时间的金枪鱼油样品可以区分开来,LDA分析方法明显优于PCA分析方法;利用PLS偏最小二乘法(PLS)预测金枪鱼油酸价和过氧化值,得到线性模拟方程,验证试验表明,酸价、过氧化值预测值与实测值的平均相对偏差分别为10.60%、12.04%,准确性较好,可作为酸价、过氧化值预测的辅助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鼻 金枪鱼油 储藏时间 酸价过氧化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鱼加工和综合利用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10
10
作者 杨华 刘丽君 张慧恩 《科学养鱼》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5-77,共3页
大黄鱼属石首鱼科,俗名黄瓜鱼、大鲜、大黄花鱼,为广温广盐性集群洄游鱼类,食性广,栖息于60米以内的近海中下层。大黄鱼鱼体呈纺锤形,头大而侧扁,
关键词 大黄鱼 利用现状 展望 加工 石首鱼科 洄游鱼类 黄花鱼 纺锤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带软糖的生产工艺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陈可可 王俞人 +3 位作者 方旭波 陈娜 费建枫 余辉 《粮油食品科技》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83-85,共3页
研究以海带汁为主要原料加以葡萄糖浆、白砂糖、柠檬酸等研制出具有海带风味的软糖。实验中采用L9(34)正交试验确定软糖的最佳配方。结果表明,海带软糖的最佳配方为:海带汁25%,糖量40%(20%葡萄糖浆+20%白砂糖),柠檬酸0.1%,琼脂1.5%,香... 研究以海带汁为主要原料加以葡萄糖浆、白砂糖、柠檬酸等研制出具有海带风味的软糖。实验中采用L9(34)正交试验确定软糖的最佳配方。结果表明,海带软糖的最佳配方为:海带汁25%,糖量40%(20%葡萄糖浆+20%白砂糖),柠檬酸0.1%,琼脂1.5%,香精适量以制作出良好的组织状态、色泽及口感,同时具有海带特色风味的海带软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带汁 软糖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空包装低盐发酵酒糟鱿鱼货架期预测的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谢佳妮 何炯灵 方旭波 《中国酿造》 CAS 2014年第8期99-103,共5页
将酒糟鱿鱼贮藏在0、4℃、20℃、30℃、40℃条件下,测定了其总菌落数、挥发性盐基总氮(TVB-N)与感官品质指标的变化。在Arrhenius动力学方程基础之上,建立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菌落总数变化预测模型中的活化能(EA)及速率常数(k0)分别为... 将酒糟鱿鱼贮藏在0、4℃、20℃、30℃、40℃条件下,测定了其总菌落数、挥发性盐基总氮(TVB-N)与感官品质指标的变化。在Arrhenius动力学方程基础之上,建立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菌落总数变化预测模型中的活化能(EA)及速率常数(k0)分别为:71.26 kJ/mol和3.987×1013,挥发性盐基氮变化的活化能(EA)及速率常数(k0)分别为:68.86 kJ/mol和2.159×1012。酒糟鱿鱼的总菌落数、挥发性盐基总氮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其感官品质指标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而下降。该试验建立的酒糟鱿鱼货架期预测模型准确率达到±10%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糟鱿鱼 低盐发酵 动力学方程 货架期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处理方式对梭子蟹保鲜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杨华 张慧恩 《农产品加工》 2015年第12期6-10,共5页
以0.05%的水溶性壳聚糖为保鲜剂,研究2个贮藏温度(0℃,20℃)下梭子蟹蟹肉的品质变化,包括细菌总数、挥发性盐基氮(TVB-N)、三甲胺(TMA)及p H值的变化及超高压处理后梭子蟹的感官品质变化。结果表明,在0℃贮藏条件下将蟹肉中加入0.05%水... 以0.05%的水溶性壳聚糖为保鲜剂,研究2个贮藏温度(0℃,20℃)下梭子蟹蟹肉的品质变化,包括细菌总数、挥发性盐基氮(TVB-N)、三甲胺(TMA)及p H值的变化及超高压处理后梭子蟹的感官品质变化。结果表明,在0℃贮藏条件下将蟹肉中加入0.05%水溶性壳聚糖,对蟹肉抑菌效果显著,并抑制了挥发性盐基氮(TVB-N)含量等指标的上升。经过超高压(200 MPa)处理后的蟹肉,营养物质损失较小,可保持最佳感官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梭子蟹 水溶性壳聚糖 保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化冰对养殖大黄鱼保鲜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赵思敏 贝文戈 +2 位作者 鲍泽洋 管峰 袁勇军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97-303,共7页
为探究流化冰对养殖大黄鱼的保鲜效果和应用可行性,研究流化冰的预冷效果及大黄鱼在贮藏过程中感官品质、质构特性、微生物和化学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流化冰(-1℃)将大黄鱼冷却至0.3℃需42 min,较碎冰(4℃)组冷却至相同温度缩短了... 为探究流化冰对养殖大黄鱼的保鲜效果和应用可行性,研究流化冰的预冷效果及大黄鱼在贮藏过程中感官品质、质构特性、微生物和化学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流化冰(-1℃)将大黄鱼冷却至0.3℃需42 min,较碎冰(4℃)组冷却至相同温度缩短了65%。在整个贮藏期内,流化冰组大黄鱼的感官评分、硬度和弹性均优于同期的对照组,其菌落总数、大肠菌群、蛋白水解酶微生物、脂肪水解酶微生物、TVB-N值、TBA值、K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综合分析,流化冰(4、-1℃)处理组的货架期分别为6、12 d,比碎冰组分别延长了3、9 d。本研究结果证明流化冰对大黄鱼预冷和保鲜效果比传统碎冰具有明显优势,可应用于产业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鱼 流化冰 预冷 保鲜 微生物指标 化学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枪鱼鱼肉色泽评定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5
作者 廖明涛 刘书臣 +2 位作者 林森森 赵巧灵 戴志远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35-140,共6页
金枪鱼鱼肉色泽的评定方法主要包括感官评价法、肉面光学度量法、分光光度法、计算机视觉技术和电子顺磁共振技术等。文中在阐明了鱼肉呈色机理后,从基本原理、所用设备、操作步骤、国内外使用现状等方面对近年来应用于金枪鱼肉色评定... 金枪鱼鱼肉色泽的评定方法主要包括感官评价法、肉面光学度量法、分光光度法、计算机视觉技术和电子顺磁共振技术等。文中在阐明了鱼肉呈色机理后,从基本原理、所用设备、操作步骤、国内外使用现状等方面对近年来应用于金枪鱼肉色评定的各种方法进行了综述,列举了各方法的优缺点,并对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枪鱼肉色 肌红蛋白 呈色机理 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Knife-REIMS联用技术对南极犬牙鱼脂质组学轮廓检测 被引量:5
16
作者 陈康 王海星 +4 位作者 张燕平 李诗言 王扬 饶伟 沈清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4期259-264,共6页
基于IKnife-快速蒸发离子化质谱技术对低脂鱼类南极犬牙鱼的肌肉组织进行脂质组学轮廓检测,并通过响应面分析优化系统参数。结果表明,最优参数为输出功率25 W、切割速率0.50 mm/s、切割长度1.0 cm。在最佳实验条件下共检出脂肪酸离子17... 基于IKnife-快速蒸发离子化质谱技术对低脂鱼类南极犬牙鱼的肌肉组织进行脂质组学轮廓检测,并通过响应面分析优化系统参数。结果表明,最优参数为输出功率25 W、切割速率0.50 mm/s、切割长度1.0 cm。在最佳实验条件下共检出脂肪酸离子17种,其中信号响应强度最大为m/z 327.23,相对含量达到了17.81%,经鉴定为脂肪酸(fatty acid,FA),结构为FA 22∶6,其次分别为m/z 255.23(FA 16∶0,9.81%)和m/z 281.25(FA 18∶1,9.09%);检出磷脂离子10种,质量范围为m/z 736.49~909.55,信号最强离子峰m/z 885.55经鉴定为磷脂酰肌醇(phosphatidylinositol,PI)离子[PI 38∶4-H]-,相对丰度达到了19.30%,其次为磷脂酰乙醇胺(phosphatidylethanolamine,PE)离子m/z 790.54([PE 40∶6-H]-,15.24%)。方法验证结果显示,目标离子的信噪比为35.4~95.3,偏差为4.17×10-6~9.78×10-6,日内精密度相对标准偏差为3.7%~5.6%,日间精密度相对标准偏差为5.9%~7.3%。本实验方法灵敏度和分辨率高、检测速度快、结果稳定,为脂质组学研究和鱼类生物信息检测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Knife 快速蒸发离子化质谱 脂质组学 南极犬牙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进样串联质谱法快速筛查水产副产物中ω-3脂肪酸链磷脂 被引量:4
17
作者 崔益玮 俞喜娜 +3 位作者 李诗言 戴志远 陈康 沈清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97-102,共6页
建立自下而上快速筛选含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entaenoic acid,EPA)、二十二碳五烯酸(docosapentenoic acid,D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DHA)链磷脂的新方法。通过针泵注射进样,以m/z 301、329和327为特征碎片离子峰进... 建立自下而上快速筛选含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entaenoic acid,EPA)、二十二碳五烯酸(docosapentenoic acid,D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DHA)链磷脂的新方法。通过针泵注射进样,以m/z 301、329和327为特征碎片离子峰进行母离子扫描(precursor ion scan,Pre IS),采用去簇电压-100 V和碰撞电压-40 V,质谱扫描范围设定为350~1 150 Da,得到含EPA、DPA和DHA链磷脂质谱全谱图。经结构鉴定和归一法含量计算,结果表明:水产品加工副产物中磷脂种类丰富,共鉴定50种EPA、DPA及DHA磷脂分子,其sn-1位置的脂肪酸链主要以C16:0、C18:1和C18:0为主,部分磷脂脂肪酸链不饱和度极高,如磷脂酰丝氨酸20:5/22:6和磷脂酰肌醇22:6/22:6等,以水产品加工副产物为原料开发ω-3脂肪酸链磷脂保健功能产品潜力较大。方法经验证,特征磷脂分子相对标准偏差不高于7.3%,Pre IS模式下质谱数据稳定性较好。本方法可一步快速筛查样品中含ω-3脂肪酸链磷脂,理论上同样适用于其他生物样品,可为探索与发现磷脂新资源提供一定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进样 串联质谱 磷脂 副产物 多不饱和脂肪酸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子鼻和气质联用技术分析鱼油挥发性成分 被引量:17
18
作者 陈娜 陈小娥 +2 位作者 方旭波 王明月 袁高峰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79-184,共6页
鱼油的酸败往往伴随着气味的变化,本研究利用电子鼻结合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对乙酯型鱼油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旨在探究鱼油挥发性物质与其品质的关系。运用电子鼻主成分分析(PCA)和线性判别分析(LDA)区分不同储藏时间的样品,... 鱼油的酸败往往伴随着气味的变化,本研究利用电子鼻结合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对乙酯型鱼油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旨在探究鱼油挥发性物质与其品质的关系。运用电子鼻主成分分析(PCA)和线性判别分析(LDA)区分不同储藏时间的样品,通过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酸价和过氧化值的预测模型,通过HS-SPME-GC-MS分析鉴定储藏鱼油挥发性物质。结果表明LDA分析方法对不同储藏时间的乙酯型鱼油样品区分程度明显优于PCA分析,电子鼻分析能够反映鱼油氧化酸败程度,可以识别区分不同储藏时间的鱼油样品;采用PLS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的酸价和过氧化值预测模拟方程具有良好线性关系,可作为酸价、过氧化值预测的一种辅助手段;通过HS-SPME-GC-MS检测出57种挥发性物质,多以醛类和酯类为主,其中2,4-庚二烯醛的含量最高,可作为鱼油产品质量优劣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鼻 乙酯型鱼油 酸价 过氧化值 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生长的鲫营养品质及关键风味物质研究 被引量:14
19
作者 林亚楠 涂丹 +3 位作者 沈清 张益奇 薛静 戴志远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99-106,共8页
为确定在美国泛滥成灾的鲫(Carassius auratus)的营养和安全性并综合利用,对其营养品质、蒸煮前后呈味核苷酸及风味物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鲫肌肉中水分、灰分、粗蛋白、粗脂肪和总糖质量分数分别为78.55%、0.92%、16.6%、2.63%和0.4... 为确定在美国泛滥成灾的鲫(Carassius auratus)的营养和安全性并综合利用,对其营养品质、蒸煮前后呈味核苷酸及风味物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鲫肌肉中水分、灰分、粗蛋白、粗脂肪和总糖质量分数分别为78.55%、0.92%、16.6%、2.63%和0.49%;矿物质元素含量丰富、比例均衡,铅(Pb)、汞(Hg)等有害元素均满足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为92.98,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赖氨酸(Lys);共检测出20种脂肪酸,二十碳五烯酸(EPA)及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含量高于一般淡水鱼;蒸煮后呈味核苷酸含量略有减少;新鲜鲫共检出38种有效挥发性物质,关键风味成分是壬醛、己醛、正辛醛、庚醛、戊醛、E-2-辛烯醛、1-辛烯-3-醇、2-正戊基呋喃;蒸煮后鲫鱼共检出52种有效挥发物质,关键风味成分为壬醛、己醛、正辛醛、庚醛、戊醛、E-2-辛烯醛、(E,E)-2,4-庚二烯醛、癸醛、1-辛烯-3-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品质 关键风味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目金枪鱼加工副产物中鱼油提取制备及EPA分离纯化 被引量:9
20
作者 宋恭帅 张蒙娜 +4 位作者 马永钧 周小敏 崔益玮 戴志远 沈清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122-1130,共9页
为获得较高纯度的乙酯型EPA金枪鱼油,以大目金枪鱼加工副产物为原料,通过响应面法优化酶辅助提取粗鱼油的工艺参数,并采用粗鱼油精制、化学催化乙酯化、多级分子蒸馏和尿素包合初步纯化、精馏高纯化,以及合成银离子功能材料螯合制备分... 为获得较高纯度的乙酯型EPA金枪鱼油,以大目金枪鱼加工副产物为原料,通过响应面法优化酶辅助提取粗鱼油的工艺参数,并采用粗鱼油精制、化学催化乙酯化、多级分子蒸馏和尿素包合初步纯化、精馏高纯化,以及合成银离子功能材料螯合制备分离等一系列技术手段进行制备。结果表明,优化的酶解提取法工艺条件为:酶解pH值8.5、酶解温度45℃、酶解时间3 h,此条件下粗鱼油提取率高达43.69%。乙酯化鱼油经多级分子蒸馏和尿素包合处理后,EPA和DHA总量可达80.00%以上,且分别占46.34%和34.58%。对该鱼油进行精馏试验,获得EPA乙酯,其含量达到82.40%,得率为39.00%,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使用银硫醇硅胶制备得到96.30%的EPA乙酯,得率为32.90%。本研究结果为鱼类加工副产物的高值化利用提供了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目金枪鱼 副产物 鱼油 分子蒸馏 螯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