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8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浙江省滑波、泥石流多发区气象预警研究 被引量:25
1
作者 杜惠良 钮学新 +2 位作者 殷坤龙 谢剑明 刘礼领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51-158,共8页
在对浙江最主要的突发性地质滑坡、泥石流子体与降雨量的统计分析后,提出了有效降雨量概念,通过统计分析,获得了计算有效降雨量关系式和四个多发区的临界有效降雨量。针对滑坡、泥石流,应用MM5中尺度预报模式进行本地化,并结合卫星和雷... 在对浙江最主要的突发性地质滑坡、泥石流子体与降雨量的统计分析后,提出了有效降雨量概念,通过统计分析,获得了计算有效降雨量关系式和四个多发区的临界有效降雨量。针对滑坡、泥石流,应用MM5中尺度预报模式进行本地化,并结合卫星和雷达的客观雨量预报方法。三种客观预报雨量的方法互相补充。经2003年和2004年试报,对雨量预报和滑坡、泥石流预测有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 泥石流 有效降雨量 雨量定量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滑波、泥石流气象条件分析及其预报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杜惠良 钮学新 +2 位作者 殷坤龙 谢剑明 刘礼领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42-650,共9页
根据1949~2001年浙江省淳安、磐安、庆元和永嘉县滑坡、泥石流与降雨量的统计分析,将滑坡泥石流发生区划分成台风影响区和非台风影响区,提出了累计有效降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式,确定了台风影响区和非台风影响区的临界累计有效降雨量。... 根据1949~2001年浙江省淳安、磐安、庆元和永嘉县滑坡、泥石流与降雨量的统计分析,将滑坡泥石流发生区划分成台风影响区和非台风影响区,提出了累计有效降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式,确定了台风影响区和非台风影响区的临界累计有效降雨量。针对滑坡、泥石流应用MM5中尺度预报模式进行本地化研究,研究48小时的雨量预报。经2003年和2004年试报,雨量预报和滑坡、泥石流预测有较好的预报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 泥石流 气象条件 分析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时相MODIS影像的浙江省水稻种植面积信息提取方法研究 被引量:38
3
作者 郑长春 王秀珍 黄敬峰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8-104,共7页
为准确获取水稻种植面积,以浙江省为研究区,利用8d合成MODIS陆地表面反射率数据的特点和水稻典型物候特征,选取水稻种植前的休耕期、秧苗移栽期、生长期和成熟期等多时像MODIS地表反射率影像数据,通过归一化植被指数、增强植被指数及利... 为准确获取水稻种植面积,以浙江省为研究区,利用8d合成MODIS陆地表面反射率数据的特点和水稻典型物候特征,选取水稻种植前的休耕期、秧苗移栽期、生长期和成熟期等多时像MODIS地表反射率影像数据,通过归一化植被指数、增强植被指数及利用对土壤湿度和植被水分含量较为敏感的短波红外波段计算得到的陆地表面水指数进行水稻种植面积信息获取,将提取结果同现状水田与MODIS影像共同提取的数据以及浙江省统计年鉴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利用MODIS影像的8d合成地表反射率数据进行平原区域水稻种植面积提取,精度可达90%以上.因此,采用MODIS影像数据进行平原区域水稻遥感监测可以为政府决策部门提供信息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MODIS影像 增强植被指数 陆地表面水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风灾害输电线路杆塔脆弱性与风险评估:以浙江省为例 被引量:3
4
作者 李颖 杨程 +2 位作者 方伟华 姜瑜君 王振国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13-1126,共14页
台风大风可导致输电线路杆塔断裂倒塌等事故,影响电力系统运行安全,因而台风灾害输电线路杆塔风险评估具有重要意义。以浙江省全域杆塔为例,基于杆塔属性、地理信息及台风灾情资料,提出了一种基于“超额损失”的针对连续型和离散型变量... 台风大风可导致输电线路杆塔断裂倒塌等事故,影响电力系统运行安全,因而台风灾害输电线路杆塔风险评估具有重要意义。以浙江省全域杆塔为例,基于杆塔属性、地理信息及台风灾情资料,提出了一种基于“超额损失”的针对连续型和离散型变量的输电线路台风灾害杆塔脆弱性评估模型;利用68 a台风参数风场再分析数据,基于极值理论,建立了台风大风危险性评估模型;基于区域灾害系统理论,通过台风大风、杆塔脆弱性之间耦合分析,建立了台风输电线路杆塔风险评估模型。结果显示:台风大风危险性呈从东南向西北递减态势,随重现期增大呈非线性增大趋势,以20和100 a一遇极大风速为例,浙江省全域风速强度分别为23.5~50.9和32.6~68.9 m/s;台风影响下的杆塔综合脆弱性总体呈南高北低且与地形联系紧密的分布态势,脆弱性高值(>1)区域主要在浙中南和沿海地区;输电线路杆塔风险总体呈南高北低、沿海高内陆低的特点,局部差异性较大。应根据具体线路特点采取差异性较大的抗风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灾害 输电线路杆塔 脆弱性 风险评估 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城市大气污染特性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毛敏娟 孟燕军 齐冰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99-507,共9页
本文以浙江省城市(主要指杭州)为研究区域,利用大气成分观测数据,通过对比、相关分析研究了浙江省城市的大气污染特性.研究结果表明,2011—2013年间,杭州PM2.5和NO2月均质量浓度均呈上升趋势,增幅皆为10μg·m^-3左右,PM10和SO2... 本文以浙江省城市(主要指杭州)为研究区域,利用大气成分观测数据,通过对比、相关分析研究了浙江省城市的大气污染特性.研究结果表明,2011—2013年间,杭州PM2.5和NO2月均质量浓度均呈上升趋势,增幅皆为10μg·m^-3左右,PM10和SO2则呈下降趋势,PM10降幅微弱,SO2降幅为8μg·m^-3左右.PM1、PM2.5、PM10质量浓度与大气消光系数之间相关系数为0.73、0.83和0.74,其中粒径为0.25~1.0μm的粒子对大气消光系数的贡献率最大,达到66.4%,1.0~2.5μm粒子为23.2%,大于2.5μm的粗粒子仅为10.4%.与临安相比,杭州NO2日均浓度超标日数多了50天左右.杭州大气气溶胶中占主导地位的无机水溶性离子依次为NO3^-、NH4^+和SO4^2-,它们占到总水溶性离子浓度的52.66%~96.61%,与北京、广州等地区SO4^2-〉NO3^-的研究结果明显不同.NO3^-、NH4^+浓度季节变化特点与NO2相似,而且NO3^-和NH4^+具有较好的相关性,SO4^2-与SO2浓度季节变化特点则不同.受夏季主导风向的影响,这一季节Na^+和Cl^-浓度最高,而秋季明显偏高的K+浓度是长三角秋季秸秆焚烧现象的指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 污染特性 颗粒物 排放物 水溶性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气候变化事实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毛敏娟 陈葆德 +2 位作者 樊高峰 顾骏强 林惠娟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71-276,共6页
为了区分不均一与局地气候的突变,采用功效不同的SNHT、Buishand、Pettitt三种均一性检验法对浙江省41个气象观测站1960—2007年的温度和降水的观测序列进行检验。通过对三种方法检验的站点数据做气候变化事实研究发现,近50年浙江省与... 为了区分不均一与局地气候的突变,采用功效不同的SNHT、Buishand、Pettitt三种均一性检验法对浙江省41个气象观测站1960—2007年的温度和降水的观测序列进行检验。通过对三种方法检验的站点数据做气候变化事实研究发现,近50年浙江省与全球呈现一致的气温年代际变化特征,0.19℃/(10 a)的平均气温倾向率比0.13℃/(10 a)的全球平均值高,略低于0.22℃/(10 a)的全国平均值。全省年平均降水量呈上升趋势,这与中国降水量总体下降的变化趋势相反,但与长江流域以南的变化趋势一致;强降水、高温热浪等极端天气事件频率增大,城市局地气候趋于"热干"化;≥10℃的初日提早10天左右,而终日推迟了近10天,在持续日数增加的同时,有效积温也相应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学 气候变化 均一性检验 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热带气旋倒槽暴雨气候特征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董美莹 陈锋 +2 位作者 许娈 杨程 邱金晶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4-92,共9页
基于近40年热带气旋(Tropical Cyclone,简称TC)日降水和最佳路径等观测资料,采用数理统计、天气学分析等方法对浙江省TC倒槽暴雨分布特征及其与TC的相互关系进行研究。(1)浙江省年均会发生1.8次TC倒槽暴雨,占TC暴雨总数约4成,是浙江省... 基于近40年热带气旋(Tropical Cyclone,简称TC)日降水和最佳路径等观测资料,采用数理统计、天气学分析等方法对浙江省TC倒槽暴雨分布特征及其与TC的相互关系进行研究。(1)浙江省年均会发生1.8次TC倒槽暴雨,占TC暴雨总数约4成,是浙江省台风暴雨中的一种重要形式。每年8—9月是TC倒槽暴雨高发期,暴雨主要发生在宁波南部至温州一带沿海地区,暴雨中心多位于台州和温州沿海。(2)引发浙江省TC倒槽暴雨的热带气旋多在粤东至浙南登陆之后北上转向或西北行,登陆当天最易发生暴雨且雨强最强。暴雨发生时,福建中部沿海经海峡至台湾东北部一带是TC高频活动区。(3)距TC中心2.5~5.0纬距之间和TC东北偏北象限是倒槽暴雨中心的高频落区;较强暴雨发生在TC强度为热带低压时,且强中心易位于TC东北偏东象限,极端强降水发生主要与热带低压和副高等相互作用形成的偏东暖湿急流、TC倒槽强辐合和TC东北偏东象限中尺度深对流系统频繁活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气旋 倒槽 暴雨 气候特征 统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大雾的气候特征及其与气象要素的关系 被引量:15
8
作者 滕卫平 杜惠良 +2 位作者 项云法 胡波 钮学新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94-602,共9页
利用1971年以来浙江省68个测站的气候资料,统计分析了大雾日数的空间、时间分布特征及其与气象要素的关系.结果表明:浙江省大雾主要出现在东部沿海、浙北的中部和西部、浙中的西部和浙南的西南地区.浙中的南部和浙南的北部是相对少雾区... 利用1971年以来浙江省68个测站的气候资料,统计分析了大雾日数的空间、时间分布特征及其与气象要素的关系.结果表明:浙江省大雾主要出现在东部沿海、浙北的中部和西部、浙中的西部和浙南的西南地区.浙中的南部和浙南的北部是相对少雾区;全省大部分地区年雾日呈下降趋势,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之后下降趋势明显;各地大雾有明显的季节和地区差异.大雾以冬季最多,春、秋季次之,夏季最少.浙北多大雾日主要出现在春季、深秋至冬季两个阶段,浙中南多大雾日主要出现在深秋到冬季,东部沿海多大雾日主要出现在春季到初夏.月最多雾日东部沿海出现在春季,以平流雾为主,其他地区出现在冬季,以辐射雾为主;大雾主要发生在清晨,持续时间大多数在3 h以内.统计表明:相对湿度、风速、气温和地面气压场与大雾形成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雾 气候特征 气象要素 浙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NOAA-AVHRR资料对浙江省植被生态环境进行动态监测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骆剑承 杨忠恩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1993年第2期10-16,共7页
本文讨论了应用NOAA-AVHRR资料进行植被生态变化的监测方法,提出了制作植被指数分 布图的方法和步骤,并利用植被指数分布图对全省植被手相变化进行了监测。以绍兴县为例,通过 几个典型季节的植被指数图,进行了定量和定性... 本文讨论了应用NOAA-AVHRR资料进行植被生态变化的监测方法,提出了制作植被指数分 布图的方法和步骤,并利用植被指数分布图对全省植被手相变化进行了监测。以绍兴县为例,通过 几个典型季节的植被指数图,进行了定量和定性的分析,获得了有实际意义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 生态环境 动态监测 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开发整理的生态足迹评价——以浙江省淳安县为例 被引量:12
10
作者 王晓明 许玉 +1 位作者 钱翌 王秀珍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92-194,197,共4页
对生态足迹模型方法的背景、理论和计算方法作了简要介绍,并利用生态足迹模型对1997~2003年期间浙江省淳安县土地开发整理的效果进行了测算和评价,结果表明开发整理使淳安县2004年生态足迹需求减少了11.43%。指出生态足迹分析方法... 对生态足迹模型方法的背景、理论和计算方法作了简要介绍,并利用生态足迹模型对1997~2003年期间浙江省淳安县土地开发整理的效果进行了测算和评价,结果表明开发整理使淳安县2004年生态足迹需求减少了11.43%。指出生态足迹分析方法对土地资源的生态价值评估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对土地资源的合理高效利用起到指导决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足迹 可持续发展 土地开发整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梅汛期降水与洪涝灾害的长期变化 被引量:17
11
作者 薛根元 周锁铨 +1 位作者 李庆祥 顾骏强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9-74,共6页
梅汛期降水是引发浙江省洪涝灾害的重要原因之一。首先,应用相关分析,对浙江省境内57个气象观测站29年来(1971-1999)梅汛期降水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论述了省内不同地区梅汛期降水的长期变化规律。分析发现,这一时期的梅汛期降水... 梅汛期降水是引发浙江省洪涝灾害的重要原因之一。首先,应用相关分析,对浙江省境内57个气象观测站29年来(1971-1999)梅汛期降水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论述了省内不同地区梅汛期降水的长期变化规律。分析发现,这一时期的梅汛期降水明显呈现缓慢增加的趋势,并有着6年和3-4年的显著周期,这说明梅汛期降水可能与ENSO存在着一定的联系。最后,探讨了梅汛期降水异常与洪涝灾害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汛期 降水 主相关型 奇异谱分析 洪涝灾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暴雨的科学与预报:改革开放40年研究成果 被引量:83
12
作者 罗亚丽 孙继松 +16 位作者 李英 夏茹娣 杜宇 杨帅 张元春 陈静 代刊 沈学顺 陈昊明 周菲凡 刘屹岷 傅慎明 吴梦雯 肖天贵 陈杨瑞雪 黎慧琦 李明鑫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19-450,共32页
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学者在暴雨科学与预报领域取得的重要研究进展和主要成果。其中,暴雨机理研究成果从重要天气系统、中国主要区域的暴雨、台风暴雨等3个方面分别进行综述,而暴雨预报技术研发与应用则从中国数值天气预报发展和暴... 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学者在暴雨科学与预报领域取得的重要研究进展和主要成果。其中,暴雨机理研究成果从重要天气系统、中国主要区域的暴雨、台风暴雨等3个方面分别进行综述,而暴雨预报技术研发与应用则从中国数值天气预报发展和暴雨预报客观方法两方面进行归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研究进展 改革开放 物理机制 预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化对浙江省大气污染的影响 被引量:16
13
作者 毛敏娟 杜荣光 胡德云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21-230,共10页
开展气候变化对大气污染影响的研究有利于加深对大气污染形成机理的认识.利用1996—2015年浙江省大气成分、气象观测资料,分析气候变化对大气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近20 a来浙江省呈年高压天气日数增多、年均气温升高、降水集中及年均净... 开展气候变化对大气污染影响的研究有利于加深对大气污染形成机理的认识.利用1996—2015年浙江省大气成分、气象观测资料,分析气候变化对大气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近20 a来浙江省呈年高压天气日数增多、年均气温升高、降水集中及年均净辐射、日照时数、风速、气温日较差和水汽蒸发量都下降的气候变化事实.气候变化引起大气污染扩散能力下降,1996—2015年杭州市和浙江省年均大气扩散指数分别下降了0.55和0.81,降幅分别达35.71%和42.69%.大气扩散指数与ρ(PM_(10))、ρ(PM_(2.5))及年霾日数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当大气扩散指数增大时,大气颗粒物浓度和年霾日数均下降,反之亦然.杭州市大气扩散指数与ρ(PM_(10))、ρ(PM_(2.5))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3和0.76.杭州市和浙江省大气扩散指数与年霾日数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77和0.78,T检验值则分别为28.88和30.81,说明由气候变化引起的大气扩散能力改变是影响大气污染的重要原因,但不同大气成分受气候变化的影响程度不同.影响ρ(PM_(10))的关键气候要素是降水量、风速及相对湿度等,影响ρ(PM_(2.5))的主要是辐射、气温,影响ρ(SO_2)的主要是气温,影响ρ(NO_2)及ρ(NO_3^-)、ρ(NH_4^+)的主要是辐射.总体来说,浙江省近20 a的气候变化事实可能有利于促进ρ(PM_(10))、ρ(PM_(2.5))、ρ(NO_2)及ρ(O_3)等上升,促进ρ(SO_2)、ρ(NO_3^-)、ρ(SO_4^(2-))、ρ(NH_4^+)等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省 气候变化 大气污染 大气扩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大气扩散能力的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量:6
14
作者 毛敏娟 杜荣光 齐冰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44-651,共8页
利用以美国环保部推荐的经典高斯扩散模型为基础建立的大气扩散能力定量评估方法,研究浙江省大气扩散能力分布及年际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浙江省大气扩散能力呈北部较南部强、沿海较内陆强的分布特点,不同设区市大气扩散指数从大到... 利用以美国环保部推荐的经典高斯扩散模型为基础建立的大气扩散能力定量评估方法,研究浙江省大气扩散能力分布及年际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浙江省大气扩散能力呈北部较南部强、沿海较内陆强的分布特点,不同设区市大气扩散指数从大到小的顺序为舟山(3.25)>台州(2.69)>嘉兴(2.22)>宁波(2.19)>衢州(1.75)>金华(1.70)>绍兴(1.67)>湖州(1.46)>杭州(1.34)>温州(1.27)>丽水(0.59)。不同时间尺度大气扩散能力特征为:7月大气扩散指数最大,达到4.19,2月最小,为1.51;夏季大气扩散指数最大,为3.37,秋季次之,为2.73,春季第三,为2.44,冬季最小,为1.94;1980—2014年年均大气扩散指数呈明显的下降趋势,下降了1.40,下降幅度达到58.33%,而且2000年之后的下降速率较之前大。不同设区市大气扩散指数年际变化特征存在较大差异,表现最明显的有:温州地区大气扩散指数下降幅度最大,舟山地区大气扩散指数虽然一直较其它地区大,但近几年下降幅度比较大;丽水地区大气扩散指数一直最小,但其降幅也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省 高斯扩散模型 大气污染 大气扩散 时空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2—2012年浙江省酸雨变化特征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24
15
作者 牛彧文 浦静姣 +1 位作者 邓芳萍 齐冰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5-62,共8页
为了解20世纪90年代以来,浙江地区酸雨污染的演变特征及成因,以杭州地区为代表,结合全省酸雨监测数据,揭示1992—2012年浙江省酸雨变化特征及成因。结果表明:1992—2012年,浙江地区酸雨的污染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1992—1999年为酸雨改善... 为了解20世纪90年代以来,浙江地区酸雨污染的演变特征及成因,以杭州地区为代表,结合全省酸雨监测数据,揭示1992—2012年浙江省酸雨变化特征及成因。结果表明:1992—2012年,浙江地区酸雨的污染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1992—1999年为酸雨改善期;2000—2004年酸雨污染再次出现了恶化;2005—2012年为酸雨再次改善期。SO_2排放减少是近年来浙江地区酸雨污染出现好转的重要原因,但NO_x对酸雨的贡献有增加的趋势,酸雨污染类型逐渐由"硫酸型"为主转变为"硫酸硝酸混合型",机动车排放对浙江地区酸雨污染的贡献已不容忽视。全省强酸雨区主要分布在浙北、浙中和东部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经济相对落后的浙西南地区酸雨污染较轻,酸雨污染与地区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控制本地污染排放对于防治和减轻当地酸雨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雨 历史变化 空间分布 酸雨成因 浙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雷电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3
16
作者 赵伟 童杭伟 +1 位作者 张俊 浦静姣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425-1431,共7页
根据浙江省建站始到2011年70个地面观测站的雷暴日资料、浙江省电力部门闪电定位系统的2005—2011年地闪数据和电网雷害资料,分析研究了浙江省雷电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浙江省雷电主要集中在3—9月,多发生在15—16... 根据浙江省建站始到2011年70个地面观测站的雷暴日资料、浙江省电力部门闪电定位系统的2005—2011年地闪数据和电网雷害资料,分析研究了浙江省雷电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浙江省雷电主要集中在3—9月,多发生在15—16时段。全省雷暴日分布呈现山区比平原地区多,内陆比沿海多的特点。地闪密度呈现明显的地域性差异,地闪高密度区表现为两大片、若干点的分布。负闪占总地闪的百分率为94.91%。正、负闪电强度主要集中在0~50 kA。地闪高密度区的分布,与气候、地形、地貌、地面大型水体和城市热岛效应有着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暴日 地闪密度 地闪强度 相关分析 土地利用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几种灾害性大风近地面阵风系数特征 被引量:34
17
作者 周福 蒋璐璐 +2 位作者 涂小萍 申华羽 郑铮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9-128,共10页
阵风特性研究是大风预报和服务的基础。基于2011—2013年浙江省自动气象站逐日逐10 min测风资料,分析了浙江省陆地和近海海面冷空气、热带气旋和强对流大风的阵风系数特征。结果表明:冷空气和热带气旋大风阵风系数空间分布基本相同,大... 阵风特性研究是大风预报和服务的基础。基于2011—2013年浙江省自动气象站逐日逐10 min测风资料,分析了浙江省陆地和近海海面冷空气、热带气旋和强对流大风的阵风系数特征。结果表明:冷空气和热带气旋大风阵风系数空间分布基本相同,大风主要发生在近海海面和沿海地区,海面阵风系数一般小于1.5,等值线平行于海岸线且自西向东逐渐减小,陆地阵风系数一般大于2.0,山区可超过3.0,表现出地形对阵风系数的增强作用。强对流大风阵风系数明显高于业务规范平均值,发生地点遍及浙江省各地,但发生概率超过10%的站点主要位于沿海地区和近海海面。风向基本不影响阵风系数空间分布。冷空气和热带气旋站点阵风系数与海拔高度有较高正相关性。模糊聚类分析发现:浙江省400m以上山区站与70 m以下的低海拔站点在阵风系数特征上分属不同空间类型;基于逐步回归建立站点阵风系数预报模型,检验表明:模糊聚类可帮助提高模型阵风系数预报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风系数 冷空气 热带气旋 强对流 模糊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化对浙江省夏季极端高温事件的影响 被引量:20
18
作者 杨续超 陈锋 +1 位作者 祝炜平 滕卫平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19-726,共8页
基于夏季逐日最高气温和卫星遥感夜间灯光数据,分析了1971—2011年浙江省夏季极端高温事件的变化及其与城市化之间的联系。结果显示,过去41年浙江省绝大多数气象站点的夏季高温日数和高温度日数都呈现出增加的趋势,其中,环杭州湾城市群... 基于夏季逐日最高气温和卫星遥感夜间灯光数据,分析了1971—2011年浙江省夏季极端高温事件的变化及其与城市化之间的联系。结果显示,过去41年浙江省绝大多数气象站点的夏季高温日数和高温度日数都呈现出增加的趋势,其中,环杭州湾城市群、温台沿海城市带和金华-义乌三大城市群地区的夏季高温日数和度日数的增加更显著;基于逐日气温95百分位数和35℃阈值两种高温日定义方法的研究结果相当一致,都表明由于城市热岛效应的存在,使得城市站比农村站具有更多的高温天数和更强的高温强度;进入21世纪,浙江省城市站相对于农村站的高温日数增加更显著,这与2000年以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城市热岛效应 极端高温 夜间灯光 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浙江省冻雨落区的推算方法 被引量:7
19
作者 康丽莉 邓芳萍 +2 位作者 岳平 姜文东 王灿灿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56-761,共6页
2008年初浙江省出现全省性的大范围强冻雨天气,在输电线路上形成很厚的覆冰,致使浙江电网遭受巨大的损失。然而,浙江省却仅有三分之一的气象站观测到冻雨,持续时间也很短。本文利用全球再分析资料ERA-Interim结合浙江电网覆冰灾情资料,... 2008年初浙江省出现全省性的大范围强冻雨天气,在输电线路上形成很厚的覆冰,致使浙江电网遭受巨大的损失。然而,浙江省却仅有三分之一的气象站观测到冻雨,持续时间也很短。本文利用全球再分析资料ERA-Interim结合浙江电网覆冰灾情资料,分析了2008和2013年的两次强冻雨过程。研究表明浙江省强冻雨发生时具备冷暖冷的层结结构,且中间暖层气温>0℃,但相比湖南省,浙江省的暖层中心气温稍低,下层冷层厚度略厚,暖层中的液态水进人到下层冷层后易被冻结,落到低海拔地面为冰粒,或者低海拔地面层气温高于0℃,冻雨落到地面为降雨,所以冻雨期间浙江省绝大多数气象站(海拔在200 m以下)观测不到雨凇,观测到的多是冰粒或降雨;而在海拔较高的山区,冷层厚度变薄,液态水被冻结的概率大大降低,而且山区地面气温多低于0℃,有利于冻雨落在山区地面形成雨凇,因此浙江省冻雨多出现在浙中海拔400 m以上和浙南海拔600 m以上的山区。根据浙江省冻雨的特点,采用全球再分析资料进行冻雨落区推算,结果与浙江电网实际的覆冰灾情吻合得较好。本研究利用输电线路覆冰厚度确定冻雨强弱和分布,采用再分析资料推算冻雨落区,为地形起伏度较大的省份开展冻雨研究,进行冻雨监测和预报提供一条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省 冻雨 雨凇 再分析资料 冻雨落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棉花适宜播种期气候分析 被引量:8
20
作者 金志凤 邱新棉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19-20,共2页
影响棉花适宜播种期的气象要素主要有适宜于棉种萌发的播种层土壤温度和晚霜冻终止出现的日期。本文着重考虑的是 5cm深土壤温度指标。通过对 1 997~ 1 999年连续 3年杭州和慈溪二地日平均气温和 5cm深日平均地温资料对比分析表明 ,日... 影响棉花适宜播种期的气象要素主要有适宜于棉种萌发的播种层土壤温度和晚霜冻终止出现的日期。本文着重考虑的是 5cm深土壤温度指标。通过对 1 997~ 1 999年连续 3年杭州和慈溪二地日平均气温和 5cm深日平均地温资料对比分析表明 ,日平均气温与 5cm深日平均地温二者相关系数极为显著。由回归方程推算 ,当 5cm深日平均地温稳定通过 1 4℃时相应的日平均气温值约为1 3℃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适宜播种期 平均气温 气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