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掌叶覆盆子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家族鉴定及在果实发育中的作用
1
作者 沈丹维 朱婷 +5 位作者 李妹新 江景勇 时羽杰 李小白 曾为 陈珍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9-260,共12页
【目的】对掌叶覆盆子Rubus chingii果胶水解酶中的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olygalacturonase,PG)基因家族进行鉴定与分析,找出果实发育过程中的关键编码基因PGs,可为实现药果果型大或红果花托软的育种目标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基于掌叶覆... 【目的】对掌叶覆盆子Rubus chingii果胶水解酶中的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olygalacturonase,PG)基因家族进行鉴定与分析,找出果实发育过程中的关键编码基因PGs,可为实现药果果型大或红果花托软的育种目标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基于掌叶覆盆子基因组,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和鉴定掌叶覆盆子PG基因家族成员,并利用转录组测序和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进行表达模式分析。【结果】共鉴定了47个覆盆子RchPGs基因,不均匀地分布在7条染色体上,根据系统发育可分为6个分支(Clade A~D)。其中28个RchPGs蛋白都具有完整的4个结构域Ⅰ(SPNTDG)、Ⅱ(GDDC)、Ⅲ(CGPGHGISIGSLG)和Ⅳ(RIK);11个RchPGs蛋白不包含结构域Ⅲ。转录组测序结果表明:RchPG6、RchPG29、RchPG1、RchPG23和RchPG12等在果实发育早期起作用,参与果实膨大过程中的细胞壁水解;而RchPG16、RchPG2、RchPG10、RchPG28和RchPG38等则在果实发育后期表达量升高,介导果实成熟与软化。尤其是RchPG16,红果期表达量急剧升高,每千个碱基/百万个定位片段(FPKM)是未成熟大绿(BGⅠ)时期的2168.17倍,说明RchPG16对果实成熟与软化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结论】RchPG基因家族成员在掌叶覆盆子果实发育不同阶段差异表达,分别促进果实膨大和软化,其中RchPG16和RchPG28在果实成熟软化过程中可能起到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聚半乳糖醛酸酶 掌叶覆盆子 果实膨大 成熟软化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拉梭菌与结肠炎关系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黄佳慧 薛营 +1 位作者 周瑶 赵凯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71-377,共7页
炎症性肠病是一种破坏胃肠道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肠道疾病。肠道菌群长期存在于人类胃肠道中,对人体产生局部和全身作用,并与炎症性肠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普拉梭菌是一种肠道共生菌,该菌及其外囊泡和代谢产物能够改善结肠炎,但... 炎症性肠病是一种破坏胃肠道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肠道疾病。肠道菌群长期存在于人类胃肠道中,对人体产生局部和全身作用,并与炎症性肠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普拉梭菌是一种肠道共生菌,该菌及其外囊泡和代谢产物能够改善结肠炎,但其具体作用机制尚未阐明。该文综述了普拉梭菌及其代谢产物在肠道屏障方面对结肠炎的作用,并介绍了应用下一代益生菌,粪便移植和丁酸盐治疗炎症性肠病存在的挑战与问题,以期为炎症性肠病的治疗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拉梭菌 炎症性肠病 肠道菌群 下一代益生菌 微生物代谢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光照强度下濒危植物景宁木兰幼苗光合特性的季节变化 被引量:13
3
作者 陈超 金则新 +3 位作者 袁梦 罗光宇 李月灵 单方权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950-959,共10页
【目的】探讨濒危植物景宁木兰Magnolia sinostellata在不同光照强度下光合能力的季节变化及适应机制,为种群的繁衍复壮和迁地保护等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2年生景宁木兰幼苗为对象,在3种光照处理下(100%全光照、40%全光照和10%全光... 【目的】探讨濒危植物景宁木兰Magnolia sinostellata在不同光照强度下光合能力的季节变化及适应机制,为种群的繁衍复壮和迁地保护等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2年生景宁木兰幼苗为对象,在3种光照处理下(100%全光照、40%全光照和10%全光照),对春季、夏季、秋季3个季节的光合特性指标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1)春季100%全光照和夏季100%全光照、40%全光照下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2)夏季100%全光照、40%全光照下最大净光合速率、光饱和点、光补偿点均显著高于10%全光照(P<0.05),而秋季100%全光照下最大净光合速率、光饱和点却显著低于40%全光照和10%全光照(P<0.05)。(3)夏季、秋季100%全光照下最大电子传递速率和磷酸丙糖利用率均显著低于40%全光照(P<0.05)。(4)100%全光照下光系统Ⅱ(PSⅡ)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在夏季、秋季分别为0.68和0.72。100%全光照下光化学猝灭系数和40%全光照下PSⅡ实际光化学量子产量在夏季均显著高于春季、秋季(P<0.05)。【结论】在100%全光照下,景宁木兰易受夏季高温和强光胁迫,致使叶片灼伤,秋季净光合速率明显下降,而适当遮光条件下,景宁木兰在3个季节均能维持较高的净光合速率。因此,在景宁木兰栽培过程中,建议光合有效辐射保持在自然光照强度的4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宁木兰幼苗 光照强度 季节变化 光合作用 叶绿素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遮荫对景宁玉兰幼苗生理生化季节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陈超 金则新 +3 位作者 袁梦 罗光宇 李月灵 单方权 《浙江林业科技》 2024年第2期35-42,共8页
以2年生景宁玉兰Yulania sinostellata幼苗为研究对象,通过遮阳网设置自然光强的100%(I_(100))、40%(I_(40))和10%(I_(10))3种遮荫处理,探讨不同遮荫处理下景宁玉兰生理生化特性的季节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景宁玉兰幼苗的净光合速率(P... 以2年生景宁玉兰Yulania sinostellata幼苗为研究对象,通过遮阳网设置自然光强的100%(I_(100))、40%(I_(40))和10%(I_(10))3种遮荫处理,探讨不同遮荫处理下景宁玉兰生理生化特性的季节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景宁玉兰幼苗的净光合速率(P_(n))春季为I_(100)处理显著高于I_(40)、I_(10)处理(P<0.05),夏、秋季为I_(40)处理显著高于I_(100)、I_(10)处理(P<0.05)。I_(100)、I_(40)处理的P_(n)在夏季显著高于春、秋季(P<0.05),而I_(10)处理的P_(n)在夏季则显著低于春、秋季(P<0.05)。(2)3个季节的叶绿素(Chl)含量均随着遮荫强度的增加而增加,而类胡萝卜素/叶绿素(Car/Chl)值随着遮荫强度的增加而下降。3种遮荫处理的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均以春季最高,叶绿素a/b(Chla/b)、Car/Chl值均以夏季最大。(3)春、秋季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随着遮荫强度的增加而下降。夏、秋季过氧化物酶(POD)随着遮荫强度的增加而升高,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以I_(100)处理较低。3种遮荫处理SOD活性以秋季最高,POD、CAT活性均以春季最高。(4)3个季节的抗坏血酸(As A)含量以I_(10)处理最低。谷胱甘肽(GSH)含量夏季以I_(100)处理最高,秋季以I_(40)处理最高。(5)I_(100)处理夏季的电导率显著高于I_(10)处理(P<0.05),秋季则显著高于I_(40)、I_(10)处理(P<0.05)。3种处理电导率均以秋季最高,春季最低。总之,I_(100)处理的景宁玉兰幼苗在夏、秋季叶绿素含量较低,并且POD、CAT活性较弱,无法有效清除活性氧,致使细胞膜透性增加,叶片受到光胁迫。而I_(10)处理由于光强过低使得光合能力弱。因此在栽培过程中,适当遮荫有利于景宁玉兰的生长,但光照强度不应低于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遮荫 景宁玉兰 净光合速率 光合色素 抗氧化系统 季节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秋茄KoWRKY43基因克隆、表达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5
作者 蒋文骏 舒红锁 +4 位作者 陈正满 任典挺 杨党 田荣江 杜照奎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832-1843,共12页
转录因子WRKY在开花植物中广泛存在,参与并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与防御反应等。为探究红树植物秋茄WRKY基因在非生物胁迫过程中的作用,以秋茄幼苗为试验材料,提取叶片总RNA,通过反转录PCR(RT-PCR)技术克隆获得KoWRKY43基因(GenBank登录号O... 转录因子WRKY在开花植物中广泛存在,参与并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与防御反应等。为探究红树植物秋茄WRKY基因在非生物胁迫过程中的作用,以秋茄幼苗为试验材料,提取叶片总RNA,通过反转录PCR(RT-PCR)技术克隆获得KoWRKY43基因(GenBank登录号OR789874),采用生物信息学手段分析其基因序列和蛋白质结构特点,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研究其表达模式。结果表明,KoWRKY43基因开放阅读框(ORF)为942 bp,编码313个氨基酸,蛋白质分子式为C_(1484)H_(2415)N_(439)O_(459)S_(14),分子量为34.2 ku,理论等电点为9.74,无信号肽,无跨膜结构,定位于细胞核,与木薯、银白杨和簸箕柳亲缘关系相对较近。qPCR检测显示,KoWRKY43基因在秋茄根中表达量最大,显著高于茎、叶、花和果实;幼叶KoWRKY43的表达量受NaCl诱导持续上升,在24 h表达量最大;激素水杨酸和脱落酸的诱导使其表达量先升高后降低,在6 h达到峰值;茉莉酸甲酯在24 h内均未显著改变其表达水平。研究结果为后续开展KoWRKY43基因的功能研究和培育抗逆秋茄品种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茄 KoWRKY43基因 生物信息学分析 基因克隆 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容器类型和基质配比对秋茄树幼苗生长的影响
6
作者 舒红锁 任典挺 +2 位作者 杨党 蒋文骏 杜照奎 《浙江林业科技》 2024年第5期95-104,共10页
为探讨容器类型和生长基质对秋茄树Kandelia obovata幼苗质量的影响,筛选出适宜的容器苗培育方法,为秋茄树容器育苗提供指导,本研究采用双因子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包括2种容器类型(C1-塑料袋和C2-无纺布袋)和4种生长基质(M1-海泥;M2-V_(... 为探讨容器类型和生长基质对秋茄树Kandelia obovata幼苗质量的影响,筛选出适宜的容器苗培育方法,为秋茄树容器育苗提供指导,本研究采用双因子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包括2种容器类型(C1-塑料袋和C2-无纺布袋)和4种生长基质(M1-海泥;M2-V_(泥炭土)∶V_(蛭石)∶V_(珍珠岩)=4∶4∶2;M3-V_(泥炭土)∶V_(蛭石)∶V_(珍珠岩)=5∶3∶2,以及M4-V_(泥炭土)∶V_(蛭石)∶V_(珍珠岩)=6∶2∶2),通过对不同组合下容器苗的形态、根系、光合和生物量等指标的测定分析,揭示容器类型、基质配比以及两因素交互作用对秋茄树容器苗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容器类型显著影响秋茄树幼苗的株高、根生物量、茎生物量、总生物量、根体积和根尖数(P<0.05),与C1容器培育的幼苗相比,C2容器苗的株高、根生物量、茎生物量、总生物量、根体积和根尖数分别提高了8.33%、9.47%、15.21%、9.72%、33.97%和23.55%;基质配比显著影响秋茄树幼苗的株高、地径、生物量、Dickson质量指数(DQI)、平均根直径、净光合速率和叶氮含量(P<0.05),与采用M1基质培育的幼苗相比,用轻基质(M2、M3或M4)培育幼苗的株高、地径、地上部生物量、地下部生物量、总生物量、DQI、平均根直径、净光合速率和叶氮含量至少提高了9.78%、13.60%、29.25%、20.39%、30.06%、30.88%、8.75%、24.22%和74.44%;两者的交互作用对株高、叶生物量和根表面积均有显著影响(P<0.05)。综合考虑苗木质量和育苗成本,秋茄树容器育苗宜采用C2M2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容器育苗 Dickson质量指数 秋茄树 根系形态 幼苗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纳米材料的合成方法及其在生物医学领域应用研究进展
7
作者 郑祚静 林玉红 赵凯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30-740,共11页
纳米技术逐渐成为科学前沿热点,尤其在生物医疗领域,各种金属纳米材料得到了广泛应用。其中,金纳米材料因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独特的光学特性和易于功能化修饰等特点而备受关注。然而,传统的化学、物理以及微生物方法制备金纳米材料存... 纳米技术逐渐成为科学前沿热点,尤其在生物医疗领域,各种金属纳米材料得到了广泛应用。其中,金纳米材料因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独特的光学特性和易于功能化修饰等特点而备受关注。然而,传统的化学、物理以及微生物方法制备金纳米材料存在生态风险、成本高昂和操作复杂的缺陷,阻碍其促进医学应用的快速发展。鉴于绿色合成和生物合成的兴起,植物介导的金纳米材料的合成以其无污染且无毒的特点脱颖而出,显著降低了有害化学物质和有毒副产物的产出。概述了金纳米材料的不同制备方法,阐述其在药物递送、抗肿瘤治疗、抗菌、生物传感和成像等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为更多功能化金纳米材料的开发研究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纳米材料 制备方法 生物应用 生物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光环境下天台鹅耳枥叶形变化的测定与分析 被引量:13
8
作者 陈模舜 金则新 柯世省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4-63,共10页
【目的】天台鹅耳枥属于极少种群植物,环境适应能力较弱,仅分布于浙江省天台县和磐安县。叶片是对光环境变化敏感且可塑性较大的器官,通过几何学形态测定分析天台鹅耳枥叶形变化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探究不同光环境下天台鹅耳枥叶的异... 【目的】天台鹅耳枥属于极少种群植物,环境适应能力较弱,仅分布于浙江省天台县和磐安县。叶片是对光环境变化敏感且可塑性较大的器官,通过几何学形态测定分析天台鹅耳枥叶形变化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探究不同光环境下天台鹅耳枥叶的异速生长模式,以期为天台鹅耳枥的苗木培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研究天台鹅耳枥叶形对不同模拟生长环境光强(低光强LI、中等光强MI和全光照FI)的响应。3月中旬在叶未展开时对天台鹅耳枥进行不同遮荫处理,7月下旬采集成熟叶片。运用几何学形态测定法分析天台鹅耳枥3种光照梯度下叶形之间的差异,基于Tpsdig 2程序将叶片轮廓的17个地标点数字化为标准的图像,用IMP系列软件中的Coordgen软件计算每个梯度种群的标准轮廓坐标数据,用薄板样条曲线图来表示相对形态上的变化,应用PAST3.14软件显示叶形和叶脉方面的差异。环境因素对叶形态的影响采用SPSS 11.5软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通过天台鹅耳枥叶的几何学形态测定分析,表明叶片为椭圆形,先端渐钝尖,基部微心形;不同光环境下叶片形态相近,但叶形异速生长较明显。经过主成分分析和多变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3个有意义的叶形状变量,其主成分占总方差的77.48%。相关性分析表明,天台鹅耳枥叶的形态学差异与光合有效辐射(PAR)、地表温度(Ts)、大气温度(Ta)和相对湿度(RH)显著相关(P<0.05)。当叶形变化与PAR、Ts和Ta显著正相关、与RH显著负相关时,叶片出现中部的扩张或收缩,变异聚焦于叶基和叶尖交替的伸缩率;生长于弱光环境下,叶片中部出现扩展、叶尖压缩;在强光环境中,叶片中部挤压、叶尖膨大。当叶形变化与PAR、Ts和Ta呈显著负相关、与RH显著正相关时,叶形变化涉及叶柄长度和叶尖伸缩率;在强光和弱光环境下,天台鹅耳枥叶柄伸长、叶尖收缩;在中等光强下,叶柄收缩、叶尖膨大。当叶形变化仅与PAR、Ts和Ta显著正相关时,叶形变化涉及叶片的伸缩率;在中等光强下,叶柄收缩,叶片下半部挤压、叶尖膨大。利用叶形状的主成分数据作相对扭曲图验证,显示由于受光环境的影响,天台鹅耳枥叶柄和叶尖出现上、下扭曲。【结论】不同光环境下天台鹅耳枥叶存在异速生长,随着光照的增强天台鹅耳枥改变叶片形态、调节叶柄位置增加光合能力。天台鹅耳枥叶形变化与光环境的相关分析显示,与其中等光强的林窗环境相适应,天台鹅耳枥叶片椭圆形较为饱满,叶基和叶片下半部收缩,叶尖膨大,较短的叶柄能更有效地传导水分和养料。天台鹅耳枥在自然状态下依赖于特殊的生境,引种栽培天台鹅耳枥时,选择光照较强的林窗环境,可有效恢复和扩大天台鹅耳枥种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台鹅耳枥 叶形 几何学形态测定法 光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提取方法对青钱柳叶不溶性膳食纤维理化性质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林伟达 李娜 +1 位作者 祝子坪 李钧敏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3-98,共6页
以青钱柳叶片提取多糖后的残渣为原料,对酸碱法、超声辅助碱法、微波辅助法、双酶法和超声辅助酶法提取的不溶性膳食纤维(insoluble dietary fiber,IDF)的理化性质和抗氧化活性进行比较研究。红外光谱显示,5种方法提取的IDF均具有纤维... 以青钱柳叶片提取多糖后的残渣为原料,对酸碱法、超声辅助碱法、微波辅助法、双酶法和超声辅助酶法提取的不溶性膳食纤维(insoluble dietary fiber,IDF)的理化性质和抗氧化活性进行比较研究。红外光谱显示,5种方法提取的IDF均具有纤维素类多糖的特征吸收峰,且峰形相似。酸碱法和超声辅助碱法提取的IDF具有较高的膨胀率;超声辅助碱法提取的IDF具有良好的持水力和持油力。不同方法提取的IDF抗氧化活性之间存在差异,综合DPPH自由基清除率、羟基自由基清除率和铁离子还原/抗氧化能力,微波辅助法提取的IDF具有较高的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钱柳 不溶性膳食纤维 提取方法 红外光谱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设计法优化提取田菁叶片蛋白工艺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周梦婷 陈子云 +2 位作者 杜照奎 周斌 余敏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0-34,共5页
采用单因素试验、正交设计试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等方法,研究不同因素对田菁叶片蛋白质提取的影响,确定提取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影响田菁叶片蛋白质提取率的主次因素依次为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盐浓度和pH值;提取的最... 采用单因素试验、正交设计试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等方法,研究不同因素对田菁叶片蛋白质提取的影响,确定提取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影响田菁叶片蛋白质提取率的主次因素依次为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盐浓度和pH值;提取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料液比1∶20(g/mL)、pH 8、Na Cl 2%、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120 min。在此条件下,田菁叶片蛋白质的提取率可达40.02 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提取 正交设计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濒危物种天台鹅耳枥群落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11
11
作者 陈模舜 金则新 +2 位作者 柯世省 陈子林 潘德月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11,共11页
【目的】天台鹅耳枥是中国特有树种,仅间断分布于浙江省东中部,生境片断化导致天台鹅耳枥分布区变小和相互隔离,天台鹅耳枥已处于极濒危状态。研究天台县和磐安县的天台鹅耳枥天然植物群落特征及其与环境的相关性,以期为科学有效地恢复... 【目的】天台鹅耳枥是中国特有树种,仅间断分布于浙江省东中部,生境片断化导致天台鹅耳枥分布区变小和相互隔离,天台鹅耳枥已处于极濒危状态。研究天台县和磐安县的天台鹅耳枥天然植物群落特征及其与环境的相关性,以期为科学有效地恢复天台鹅耳枥种群提供依据。【方法】根据野外群体与生境调查数据,采用双向指示种分类法(TWINSPAN)和典范对应分析法(CCA),对天台鹅耳枥群落特征进行数量分析,探讨天台鹅耳枥群落特征及其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结果】研究区域内24个天台鹅耳枥群落样方共记载主要维管植物46种,隶属29科40属;利用主要物种的重要值进行TWINSPAN聚类,将天台鹅耳枥群落划分为7个群丛类型;群落中天台鹅耳枥的优势地位显著,24个样方内出现次数较高的伴生植物分别为阔叶箬竹(17/24)、山橿(9/24)、白檀(9/24)、茅栗(8/24)和柳杉(7/24);对组成群落的种子植物区系地理成分的分析表明,群落暖温带特征显著,热带、亚热带成分占有相当大比重;CCA排序结果可验证TWINSPAN分类结果的合理性,CCA前三轴累计对物种分布与环境因子之间关系的解释率为72.66%,7个群丛类型在环境梯度上分化显著,其中第一轴突出反映海拔梯度(P<0.01)与干扰(P<0.01),第二轴反映坡位和坡度(P<0.01)的变化趋势,Monte Carlo置换检验表明物种与海拔、干扰和坡度间存在极显著相关;天台鹅耳枥群落集中分布于海拔850~1250 m的中低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由于生境的丧失和片断化,有些群丛天台鹅耳枥仅剩少量植株,如黄山松-天台鹅耳枥-短柄枹+阔叶箬竹-山橿群丛和天台鹅耳枥-红果钓樟-毛鸡爪槭+阔叶箬竹+金线草群丛等,部分群丛结构变得不完整,如天台鹅耳枥+三叶委陵菜-蕺菜-细风轮菜群丛,仅由乔木层和草本层组成,群落组成简单,物种盖度较低;天台县的天台鹅耳枥-云锦杜鹃-多脉鹅耳枥+阔叶箬竹-黑果菝葜+三脉紫菀群丛分布在坡度较缓、土壤湿度较好的地带,是最大的野生天台鹅耳枥群落,有少量野生天台鹅耳枥幼树及幼苗成活。【结论】天台鹅耳枥分布范围狭窄,其所处的群落稳定性不高,种群呈衰退趋势。CCA排序结果较好地反映了植物群落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其中海拔、坡度和干扰是天台鹅耳枥群落群落结构和空间分布的主导环境因子。相关研究要考虑其特有的生境,重点关注原有自然群落的稳定性,加强保护原生地环境和群落伴生植物,以确保天台鹅耳枥种群的长期生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台鹅耳枥 群落 双向指示种分类法(TWINSPAN) 典范对应分析法(CCA) 环境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RuBPCase小亚基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12
作者 徐自力 应濠泽 +5 位作者 余佳宁 祝锦晶 梁莉佳 沈广圳 张丽娜 杜照奎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4期122-125,129,共5页
根据已知植物的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加氧酶(Ru BPCase)小亚基基因序列设计简并引物,采用RTPCR技术从花生叶片中克隆得到Ru BPCase小亚基基因,命名为Ahrbc S,Genbank登录号为KF607110,该基因编码区长度为549 bp,编码182个氨基酸。序... 根据已知植物的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加氧酶(Ru BPCase)小亚基基因序列设计简并引物,采用RTPCR技术从花生叶片中克隆得到Ru BPCase小亚基基因,命名为Ahrbc S,Genbank登录号为KF607110,该基因编码区长度为549 bp,编码182个氨基酸。序列比对结果表明,Ahrbc S编码蛋白与绿豆、菜豆、大豆、短绒野大豆和烟豆等具有较高的相似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核酮糖-1 5-二磷酸羧化/加氧酶 克隆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樱亚属野生种资源分布及分类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孙中帅 陈超 +2 位作者 黄升 单方权 柳新红 《浙江林业科技》 2022年第5期66-75,共10页
在对文献资料的整理、标本馆标本的查阅和野外调查等基础上,根据新的李属Prunus樱亚属subg.Cerasus分类系统,对樱亚属野生种数量及野生资源的分布情况进行了系统的梳理,绘制了樱亚属各物种野生资源的分布图。对各国植物志记载及截至202... 在对文献资料的整理、标本馆标本的查阅和野外调查等基础上,根据新的李属Prunus樱亚属subg.Cerasus分类系统,对樱亚属野生种数量及野生资源的分布情况进行了系统的梳理,绘制了樱亚属各物种野生资源的分布图。对各国植物志记载及截至2021年发表的樱亚属的野生种进行了考证,对樱亚属目前物种分类上仍存在问题的类群进行了讨论,明确了大叶早樱复合种和山樱花复合种的分类界定,确认目前被接受的全世界樱亚属物种总数为55个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樱亚属 野生种数量 野生资源分布 物种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叶栀子对PM_(2.5)的净化与生理响应
14
作者 姜钰玮 陈珍 朱凯旋 《浙江农业科学》 2018年第11期2065-2068,2071,共5页
以大叶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 var. grandiflora Nakai.)、红叶石楠(Photinia×fraseri Dress)和锦绣杜鹃(Rhododendron pulchrum Sweet)为研究对象,在自制的长、宽、高均为60 cm的玻璃装置中,以煤炭、蜡烛和香烟的混合... 以大叶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 var. grandiflora Nakai.)、红叶石楠(Photinia×fraseri Dress)和锦绣杜鹃(Rhododendron pulchrum Sweet)为研究对象,在自制的长、宽、高均为60 cm的玻璃装置中,以煤炭、蜡烛和香烟的混合物模拟PM_(2.5)的产生,研究植物对PM_(2.5)的净化能力与生理响应。结果表明,大叶栀子的滞尘能力显著大于锦绣杜鹃和红叶石楠。大叶栀子可在24 h内有效净化密闭气室中的PM_(2.5),使之符合空气质量标准。PM_(2.5)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大叶栀子叶绿素a和b的合成,但短期内并未造成显著的氧化胁迫,丙二醛含量和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及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等与未经PM_(2.5)熏气处理相比差异不显著,而过氧化氢酶和抗坏血酸过氧化酶活性显著增强。研究表明大叶栀子利于空气净化,并有较强耐受性,对园林绿化和室内空气净化均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 5 大叶栀子 园林植物 城市绿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