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浙江省召开森林植物检疫工作会议
1
《中国森林病虫》 1985年第4期52-52,共1页
浙江省林业厅于1985年7月25—26日在杭州召开全省森林植物检疫工作会议,到会代表100余人。会上,厅领导同志作了搞好森检工作的报告。代表们交流了一年多来森检工作的经验,讨论修改了《浙江省森林植物检疫操作规程》、《产地检疫办法》
关键词 浙江省 植物检疫 病虫害防治 森林植物 会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橘小实蝇发生动态调查 被引量:9
2
作者 周湾 王建欣 +3 位作者 胡盛根 邱志刚 许凤仙 施祖华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79-180,共2页
气候变暖导致橘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Hendel)]分布发生变化。杭州2006年首次发现橘小实蝇为害并发布橘小实蝇疫情。本文报道了浙北杭州2007-2009年橘小实蝇发生动态。
关键词 橘小实蝇 发生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我国森林植物三大检疫对象防治策略的探讨 被引量:1
3
作者 王琼瑜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77-79,55,共4页
对我国森林植物三大检疫对象——松材线虫、松突圆蚧和美国白蛾的疫情作了基本分析后,进而从投资、技术、指挥和防御四个方面的防治策略作了探索。认为,在防治策略上应本着“图于未然。治于无事”的宗旨,今后投资必须用在害虫发生的前面... 对我国森林植物三大检疫对象——松材线虫、松突圆蚧和美国白蛾的疫情作了基本分析后,进而从投资、技术、指挥和防御四个方面的防治策略作了探索。认为,在防治策略上应本着“图于未然。治于无事”的宗旨,今后投资必须用在害虫发生的前面;对害虫的治理上必须坚持治早治小治了的原则;在具体实施时必须是局部戒严和联合行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 植物 害虫 检疫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一枝黄花属植物种子特征比较 被引量:8
4
作者 陈韦 商晗武 +3 位作者 蔡冲 董原 何黎平 王荣洲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5-28,共4页
对加拿大一枝黄花、黄莺、一枝黄花3种一枝黄花属植物进行了种子形态学、微形态学观察和发芽率试验,结果显示,根据种子外观和大小,可以区分这3种一枝黄花属植物的种子,一枝黄花的种子大小明显大于黄莺和加拿大一枝黄花,黄莺与加拿大一... 对加拿大一枝黄花、黄莺、一枝黄花3种一枝黄花属植物进行了种子形态学、微形态学观察和发芽率试验,结果显示,根据种子外观和大小,可以区分这3种一枝黄花属植物的种子,一枝黄花的种子大小明显大于黄莺和加拿大一枝黄花,黄莺与加拿大一枝黄花相比,种子更小,种棱不明显,附属毛更为密集;一枝黄花种子内含物饱满度丰富,发芽率较高,加拿大一枝黄花次之,黄莺种子无内含物,发芽率极低。扫描电镜下可以看出黄莺种皮表面被有密麻小刺,明显多于加拿大一枝黄花,且小刺长短及类型均不相同,一枝黄花则表面较光滑,无附属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拿大一枝黄花 黄莺 一枝黄花 种子 形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不同品种柑橘黄龙病发生初报 被引量:5
5
作者 孟幼青 董海涛 +4 位作者 严铁 赵琳 林云彪 袁亦文 佣志勇 《浙江农业科学》 2006年第5期568-569,共2页
对浙江柑橘黄龙病区种植的和野生的柑橘不同品种进行黄龙病PCR技术检测。温州蜜柑、柑、本地早、橘、柠檬、高橙、玉环柚、早香柚、四季柚、瓯柑、天草、甜橘柚、伊予柑、胡柚、金橘、佛手、构头橙、朱栾、小红橙、枳壳、九里香和山金豆... 对浙江柑橘黄龙病区种植的和野生的柑橘不同品种进行黄龙病PCR技术检测。温州蜜柑、柑、本地早、橘、柠檬、高橙、玉环柚、早香柚、四季柚、瓯柑、天草、甜橘柚、伊予柑、胡柚、金橘、佛手、构头橙、朱栾、小红橙、枳壳、九里香和山金豆等22个品种能检出病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品种 PCR 黄龙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松材线虫病对浙江森林的威胁及防御对策 被引量:5
6
作者 王琼瑜 林火亮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63-66,共4页
松材线虫病(Bursaphelenchus xylopilus)是松树的一种毁灭性病害,在毗邻的江苏、安徽已发生严重危害,为避免和减少在浙江省发生,既介绍了疫情概况和疫情分析,更提出了防御对策。
关键词 松材 线虫病 森林 检疫 松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蔗扁蛾的为害特征及检疫防治技术 被引量:8
7
作者 商晗武 吴惠玲 +2 位作者 陈再寥 周湾 陈军昂 《浙江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05-207,共3页
浙江省最近发现严重危害观赏植物的检疫性新害虫———蔗扁蛾 ,主要综述蔗扁蛾的寄主植物、为害症状 ,生物学特性。
关键词 蔗扁蛾 观赏植物害虫 寄主植物 为害状 生物学特性 传播途径 检疫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水象甲在浙江的发生及防治 被引量:1
8
作者 林云彪 赵琳 《中国稻米》 1998年第4期22-24,共3页
稻水象甲在浙江双季稻区每年发生两代,主要以一代幼虫为害早稻,越冬代成虫迁入早稻田是药剂防治的关键时期。
关键词 稻水象甲 防治 发生 浙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水象甲(Lisorhoptrus oryzophilus Kuschel)的卵子发生-飞行共轭 被引量:12
9
作者 翟保平 程家安 +4 位作者 黄恩友 商晗武 郑雪浩 吴建 吕旭剑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242-249,共8页
1994-1996年对双季稻区稻水象甲发生消长和迁飞动态的系统研究表明,稻水象甲的飞行肌和卵巢发育随生活史的季节性变化出现兴衰交替,从而迁入迁出稻田和越冬场所,表现出典型的卵子发生-飞行共轭;春季越冬代成虫从越冬场所... 1994-1996年对双季稻区稻水象甲发生消长和迁飞动态的系统研究表明,稻水象甲的飞行肌和卵巢发育随生活史的季节性变化出现兴衰交替,从而迁入迁出稻田和越冬场所,表现出典型的卵子发生-飞行共轭;春季越冬代成虫从越冬场所迁入早稻田后飞行肌消解而卵巢发育,繁殖形成一代致害种群。夏季一代成虫生殖滞育,飞行肌和脂肪体发达,绝大部分个体迁出早稻田行夏蛰并越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水象甲 季节性迁飞 卵子发生 飞行共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结线虫分类和鉴定途径及进展 被引量:27
10
作者 武扬 郑经武 +1 位作者 商晗武 洪文英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2005年第2期106-110,共5页
综述了根结线虫属(GenusMeloidogyneG ldi,1982)的分类历史,对用于该属的分类手段及它们的优缺点予以简要介绍,较详细地介绍和分析了分子分类的各种方法及应用前景。
关键词 根结线虫 鉴定 分类 分子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水象甲(Lissorhoptrus oryzophilus Kuschel)滞育征候群中的飞行行为 被引量:8
11
作者 翟保平 郑雪浩 +2 位作者 商晗武 程家安 汪鹏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453-457,共5页
1994~1996 年对浙江省双季稻区稻水象甲( Lissorhoptrus oryzophilus Kuschel)飞行行为的研究表明,稻水象甲飞行扩散的行为特征是:①长时间的起飞准备和不高的起飞成功率,每晚的迁出率... 1994~1996 年对浙江省双季稻区稻水象甲( Lissorhoptrus oryzophilus Kuschel)飞行行为的研究表明,稻水象甲飞行扩散的行为特征是:①长时间的起飞准备和不高的起飞成功率,每晚的迁出率只有三分之一左右;②卵巢、飞行肌呈季节性消长而无局地飞行(trivialflight);③飞行速度不高,飞行能力不强,且风力稍大便无法起飞,一般情况下不会形成远距离自然扩散。因此,严格控制人为传带是控制疫区扩大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水象甲 双季稻区 飞行行为 滞育征候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水象甲卵巢发育程度的分级及其应用 被引量:18
12
作者 翟保平 商晗武 程家安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09-113,共5页
根据我国病虫测报工作中害虫卵巢分级的实践及基层站点的可操作性,提出一套稻水象甲的卵巢发育程度的分级标准,即分为发育前期(0级)、卵黄沉积前期(Ⅰ级)、卵黄沉积期(Ⅱ级)、产卵盛期(Ⅲ级)、产卵末期(Ⅳ级)和产后衰老期... 根据我国病虫测报工作中害虫卵巢分级的实践及基层站点的可操作性,提出一套稻水象甲的卵巢发育程度的分级标准,即分为发育前期(0级)、卵黄沉积前期(Ⅰ级)、卵黄沉积期(Ⅱ级)、产卵盛期(Ⅲ级)、产卵末期(Ⅳ级)和产后衰老期(Ⅴ级)六个级别。据此结合飞行肌和脂肪体的发育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水象甲 卵巢发育 分级标准 种群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种子带菌检测技术研究——Ⅰ.免疫放射分析法 被引量:8
13
作者 谢关林 孙漱沅 +5 位作者 王公金 朱献玳 陈军昂 叶彦弧 冯忠民 梁梅新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127-132,共6页
免疫放射分析法(IRMA)集放射性同位素的灵敏性与抗原-抗体反应的特异性为一体。该方法应用于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种子带菌检测,经三年试验表明这一方法具有灵敏度高(最小检测浓度为10~3细菌/ml),特异性强,稳定性好,快速(4~5小时内可得出结... 免疫放射分析法(IRMA)集放射性同位素的灵敏性与抗原-抗体反应的特异性为一体。该方法应用于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种子带菌检测,经三年试验表明这一方法具有灵敏度高(最小检测浓度为10~3细菌/ml),特异性强,稳定性好,快速(4~5小时内可得出结果)。通过402份样品的检测,经与常规的浓缩接种法比较,证明该方法应用于带菌稻种的检测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细菌性条斑病 病菌 种子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洲斑潜蝇的发生为害与防治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品南 何秀珍 +1 位作者 钱军 王荣洲 《浙江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84-86,共3页
调查研究表明美洲斑潜蝇能取食、为害9科35种植物,全年以9~10月发生量最大,为害最重。药剂防治以初显虫斑时最适宜,一般应连续防治两次,乐斯本、灭扫利等农药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关键词 美洲斑潜蝇 为害 防治 农药 蔬菜 害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洲斑潜蝇寄主选择性研究初报 被引量:10
15
作者 王荣洲 鲍祖胜 《浙江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49-152,共4页
田间和室内试验结果表明 ,美洲斑潜蝇对供试的 11种瓜菜作物为害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四季豆为美洲斑潜蝇最嗜好寄主 ,豇豆、丝瓜、番茄、黄瓜、南瓜、茄子为次嗜好寄主 ,青菜为再次嗜好寄主 ,辣椒、甜椒、葫芦为非嗜好寄主。寄主间的为... 田间和室内试验结果表明 ,美洲斑潜蝇对供试的 11种瓜菜作物为害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四季豆为美洲斑潜蝇最嗜好寄主 ,豇豆、丝瓜、番茄、黄瓜、南瓜、茄子为次嗜好寄主 ,青菜为再次嗜好寄主 ,辣椒、甜椒、葫芦为非嗜好寄主。寄主间的为害差异 ,寄主生长初期最小 ,中期最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洲斑潜蝇 寄主选择性 潜道数 田间自然差异性试验 室内笼罩试验 农业害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株的空间格局及其应用 被引量:11
16
作者 张圭松 吴婷芳 +5 位作者 罗英才 杨晓农 王济良 王中法 王为松 张庆云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24-26,共3页
经测定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株在稻田的空间格局属负二项分布(α=0.962,β=1.104),其公共Kc=2.2971;采用种群聚集均数(λ)测定,当稻田每丛病株数在2.327株以下时,其聚集原因可能是病菌从其它病田上侵入所致;当病株数≥2.372株时,其聚集原因... 经测定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株在稻田的空间格局属负二项分布(α=0.962,β=1.104),其公共Kc=2.2971;采用种群聚集均数(λ)测定,当稻田每丛病株数在2.327株以下时,其聚集原因可能是病菌从其它病田上侵入所致;当病株数≥2.372株时,其聚集原因可能是种子带菌,增加再次侵染的机会,使聚集均数(λ)增大所致。由于属聚集分布,用Iwao资料代换法求取每田块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相应Y值。采用Southwood的K。法理论抽样模式,作者建议大田普查,一般轻病田可抽取50—100丛稻;中、重病田可抽取10—50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条斑病 空间格局 细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水象甲防治扑灭技术的应用与防治效果 被引量:8
17
作者 顾云琴 林云彪 余继华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7-58,共2页
关键词 稻水象甲 防治扑灭技术 应用 防治效果 危害 水稻害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季稻区稻水象甲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林云彪 商晗武 +4 位作者 吕劳富 李先南 顾云琴 黄贤华 董向阳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9-11,共3页
稻水象甲在浙江双季稻区每年发生2代,以成虫滞育越冬。春季越冬成虫迁入早稻田繁殖,形成1代致害种群;夏季1代成虫生殖滞育,绝大部分个体(95%以上)迁出早稻田行夏蛰并越冬;秋季2代成虫羽化后,大部分迁飞山上草地越冬。
关键词 双季稻 水象甲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PCR检测柑桔黄龙病采样方法研究(初报) 被引量:5
19
作者 孟幼青 赵琳 +3 位作者 林云彪 严铁 顾云琴 李益平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0-21,共2页
关键词 柑桔黄龙病 PCR检测 采样方法 聚合酶链式反应 田间症状 采集技术 实验室检测 常规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淳安县柑桔病虫害种类调查初报 被引量:3
20
作者 姜路花 余彩凤 +4 位作者 方伟文 胡务义 郑明祥 余北疆 余东北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4-16,共3页
关键词 淳安县 柑桔 病虫害种类 调查方法 发生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