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立枯丝核菌不同融合群菌株GPD基因的克隆及序列特征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王艳丽 任衍春 +7 位作者 张震 王教瑜 毛雪琴 姜华 邱海萍 柴荣耀 杜新法 孙国昌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39-646,共8页
利用同源克隆的方法对11个立枯丝核菌标准融合群菌株的GPD基因进行了分离。分析发现不同融合群立枯丝核菌GPD基因在外显子数目、编码蛋白长度及内含子剪切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如AG-2-2ⅢB、AG-2-2Ⅳ、AG-8三个融合群的GPD基因的外显子... 利用同源克隆的方法对11个立枯丝核菌标准融合群菌株的GPD基因进行了分离。分析发现不同融合群立枯丝核菌GPD基因在外显子数目、编码蛋白长度及内含子剪切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如AG-2-2ⅢB、AG-2-2Ⅳ、AG-8三个融合群的GPD基因的外显子个数为10个,其他融合群均为11个;AG-8融合群的GPD基因的编码蛋白长度为267个氨基酸,其余融合群的GPD基因的编码蛋白长度约为340个氨基酸。AG-2-2ⅢB、AG-2-2Ⅳ、AG-8三个融合群的GPD基因在98、98、272氨基酸位点的内含子发生了缺失。基于蛋白序列的进化分析表明不同融合群之间GPD基因编码蛋白存在明显差异,可以有效地将不同融合群菌株区分开来;同时,不同物种之间GPD基因在进化上仍具有一定保守性,立枯丝核菌自身的GPD基因蛋白序列归为一类且与担子菌门同源性最高。这些结果表明进行保守基因序列差异分析是进行立枯丝核菌分类分群研究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枯丝核菌 GPD基因 克隆 进化分析 融合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感吡虫啉褐飞虱种群抑制消减杂交cDNA文库的构建 被引量:1
2
作者 张珏锋 何月平 +1 位作者 陈建明 陈列忠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1-26,共6页
采用抑制消减杂交(SSH)方法构建了对吡虫啉敏感和抗吡虫啉褐飞虱种群的正反向差减cDNA文库,克隆了受吡虫啉调控的相关基因。结果表明,筛选到的120个阳性克隆代表92个互不重复的单基因,其中17个与动物的已知蛋白基因存在较高的同源性。... 采用抑制消减杂交(SSH)方法构建了对吡虫啉敏感和抗吡虫啉褐飞虱种群的正反向差减cDNA文库,克隆了受吡虫啉调控的相关基因。结果表明,筛选到的120个阳性克隆代表92个互不重复的单基因,其中17个与动物的已知蛋白基因存在较高的同源性。筛选到的单基因,分别涉及信号传导、生物及非生物胁迫、生殖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虫啉 褐飞虱 抑制消减杂交 牲凶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曲病菌分生孢子实时PCR定量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被引量:7
3
作者 郑静 张震 +8 位作者 姜华 王艳丽 柴荣耀 邱海萍 毛雪琴 王教瑜 杜新法 赖朝晖 孙国昌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00-505,共6页
根据稻曲病菌核糖体转录间隔区(ITS)序列的特异性,设计了2对引物及相应TaqMan探针用于建立稻曲病菌实时PCR定量检测技术。结果表明,uvr292rf/uvr397rr/uvrp333组合建立的体系可特异性检测出稻曲病菌,扩增基线平整,指数扩增期明显,重现性... 根据稻曲病菌核糖体转录间隔区(ITS)序列的特异性,设计了2对引物及相应TaqMan探针用于建立稻曲病菌实时PCR定量检测技术。结果表明,uvr292rf/uvr397rr/uvrp333组合建立的体系可特异性检测出稻曲病菌,扩增基线平整,指数扩增期明显,重现性好,最低可检出24fg的稻曲病菌基因组DNA模板量;以梯度稀释分生孢子液提取的基因组DNA为模板,建立孢子数量常用对数值与Ct值的线性关系,理论上最低可检测出0.67个分生孢子。对3个时间点的田间孢子捕捉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不同月份间稻曲病菌孢子数量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曲病菌 分生孢子 实时PCR 核糖体转录间隔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