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峡大坝运行后长江中下游流域气温与植被变化特征及原因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葛非凡 毛克彪 +5 位作者 蒋跃林 姜立鹏 范玉芬 王一舒 谭雪兰 李建军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78-588,共11页
基于长江中下游流域120个气象站点1971—2015年日值气温数据,2006—2015年ERA-Interim土壤湿度再分析资料和2006—2015年MODIS卫星遥感植被指数产品MOD13A3,研究了在考虑全球变暖背景下,长江中下游流域春、夏、秋、冬4个季节平均气温在... 基于长江中下游流域120个气象站点1971—2015年日值气温数据,2006—2015年ERA-Interim土壤湿度再分析资料和2006—2015年MODIS卫星遥感植被指数产品MOD13A3,研究了在考虑全球变暖背景下,长江中下游流域春、夏、秋、冬4个季节平均气温在三峡大坝运行前后的变化,采用百分比阈值方法量化最高和最低气温并进行MK突变检验,并分析三峡大坝运行后的长江中下游流域四季土壤湿度和增强型植被指数(EVI)的变化。结果表明:长江中下游流域四季平均气温在三峡大坝运行以后出现明显变化,江南地区主要出现增温现象,江北地区主要出现降温现象;MK突变检验结果显示,江南地区的高温日和江北的低温日均在2006年左右发生突变,与三峡大坝完全运行的时间相符;长江中下游流域土壤湿度在三峡大坝运行后出现南湿北干的变化趋势;EVI在江南地区诸多区域出现显著增加趋势,其中冬季最突出(33.06%),而江北地区诸多区域则出现显著减小趋势,其中夏季最明显(5.11%),EVI与平均气温的空间变化在春、夏、冬3个季节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低温日 EVI 气温变化 土壤湿度 水热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东部地区夏季高温南北不均匀分布特征分析 被引量:11
2
作者 朱周平 钱炳强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6-31,共6页
对1958—2007年我国东部地区102个国家基本站盛夏(6—8月)高温日数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有明显的不均匀分布特征。由EOF分析可以看到第二特征向量呈南北反位相分布,通过对其时间序列的分析,发现它极好地反映了高温日数南北方向不均匀分布... 对1958—2007年我国东部地区102个国家基本站盛夏(6—8月)高温日数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有明显的不均匀分布特征。由EOF分析可以看到第二特征向量呈南北反位相分布,通过对其时间序列的分析,发现它极好地反映了高温日数南北方向不均匀分布的年际变化特征。利用月平均海温资料(ERSST)和NCEP再分析月平均资料对高温日数南北分布异常典型年份的海气背景特征进行研究分析发现:在高温区偏南年份500 hPa位势高度场长江以南为正距平,朝鲜半岛、日本为负距平,同时在20°~35°N上空自南而北存在有一个增强的逆时针垂直环流,对于高温区偏北年份情况则基本相反。相关分析发现这种高温日数南北分布变化与前期12月份低纬度地区500 hPa位势高度场和5月份印度洋海温有很好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 南北不均匀分布 环流异常 海气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湿度自记纸因故换错时的简便补救
3
作者 张建强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4-34,共1页
关键词 自记纸 湿度 简便 自记迹线 补救办法 处理方法 可操作性 自记记录 原始资料 描绘 透明纸 准确度 针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