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浙江省公益林地籍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4
1
作者 李土生 莫路锋 +1 位作者 应宝根 张松 《浙江林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31-335,共5页
论述了建立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生态公益林地籍管理系统的技术设计和实现方法。从浙江省生态公益林管理的实际需求出发,系统地分析管理过程的业务流和数据流,详细设计了公益林地籍管理系统结构与功能模块,探究了系统开发中各类数据采集... 论述了建立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生态公益林地籍管理系统的技术设计和实现方法。从浙江省生态公益林管理的实际需求出发,系统地分析管理过程的业务流和数据流,详细设计了公益林地籍管理系统结构与功能模块,探究了系统开发中各类数据采集、整理和组织、数据库建立、系统整合集成等过程的关键技术,研发了规范实用的县级公益林地籍管理通用软件。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为生态公益林的规范化、标准化和精细化管理提供相应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工程 地理信息系统 生态公益林 规范化管理 地籍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国家级公益林建设管理现状与对策 被引量:6
2
作者 高洪娣 应宝根 +2 位作者 李土生 邱瑶德 高海力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7-81,共5页
截止2014年底,浙江省共有国家级公益林93.05万hm^2,占全省林业用地面积的14.10%。公益林补偿标准由2001年的120元/hm^2提高至2015年的450元/hm^2,并逐步建立了组织保障、成效监测评估、信息管理及保护宣传等体系。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 截止2014年底,浙江省共有国家级公益林93.05万hm^2,占全省林业用地面积的14.10%。公益林补偿标准由2001年的120元/hm^2提高至2015年的450元/hm^2,并逐步建立了组织保障、成效监测评估、信息管理及保护宣传等体系。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如公益林补偿标准与管理要求不匹配、建设与管护资金短缺、保护与开发压力大、基层管理力量薄弱及现有法律效力明显。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公益林补偿机制,增强公益林自我补偿能力,加大公益林建设管护资金投入,提升管护水平,修订完善现有管理办法,搞活商品林经营,完善公益林管理机构,定向培育基层技术人员,出台公益林管理条例,提升法律效力的发展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级公益林 管理现状 对策 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重点生态公益林建设及发展对策研究 被引量:21
3
作者 周子贵 盛萍萍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0-85,共6页
通过对浙江省生态公益林建设、管理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实施工作状况及其建设成效的总结分析,指出了当前浙江省生态补偿标准低、群众认识还不到位、经营采伐难度大、管理机构及法律体系不健全等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 通过对浙江省生态公益林建设、管理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实施工作状况及其建设成效的总结分析,指出了当前浙江省生态补偿标准低、群众认识还不到位、经营采伐难度大、管理机构及法律体系不健全等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提高补偿标准、提高林分质量、建立生态公益林管理法律制度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公益林 生态补偿 生态效益 管理体系 浙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生态公益林分类补偿初探 被引量:2
4
作者 周子贵 汪永红 +4 位作者 夏淑芳 张勇 林生明 郑文达 龚笑飞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2-77,共6页
概述了浙江省临安市和开化县在不同时期采用的生态公益林分类补偿试点方法,即从"二档分类法"、"三类分类法"到"自然保护区租赁补偿法"的渐变历史,分析了各自的优劣、存在问题和实施成效,并对以后深入开... 概述了浙江省临安市和开化县在不同时期采用的生态公益林分类补偿试点方法,即从"二档分类法"、"三类分类法"到"自然保护区租赁补偿法"的渐变历史,分析了各自的优劣、存在问题和实施成效,并对以后深入开展生态公益林分类补偿,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提出了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公益林 分类补偿 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公益林生态定位研究网络建设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土生 张勇 +4 位作者 高洪娣 江波 袁位高 朱锦茹 张骏 《林业科技开发》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9,共4页
根据浙江省自然地理与植被类型分布特征等因素,统筹布局公益林生态定位研究网络。目前该网络包括3个国家级森林生态定位站和8个省级森林生态定位站,初步建成了覆盖全省主要流域、重要区位、典型植被类型的定位研究体系。重点对浙江省公... 根据浙江省自然地理与植被类型分布特征等因素,统筹布局公益林生态定位研究网络。目前该网络包括3个国家级森林生态定位站和8个省级森林生态定位站,初步建成了覆盖全省主要流域、重要区位、典型植被类型的定位研究体系。重点对浙江省公益林生态定位研究网络的建设历程、总体布局、组织体系和主要研究内容进行了系统阐述,并提出网络建设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益林 生态定位 网络体系 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布局规划思路 被引量:12
6
作者 应宝根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49-52,共4页
介绍了浙江海防林建设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了今后十年海防林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建设目标、总体布局及海岸基干林带等重点建设工程,通过工程的全面实施,使森林覆盖面积增加1.77×107hm2,森林蓄积净增2.08 ×107hm2,全面提高... 介绍了浙江海防林建设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了今后十年海防林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建设目标、总体布局及海岸基干林带等重点建设工程,通过工程的全面实施,使森林覆盖面积增加1.77×107hm2,森林蓄积净增2.08 ×107hm2,全面提高抗御台风、风暴潮等自然灾害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 海防林 工程 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林业碳汇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被引量:7
7
作者 周子贵 张勇 +3 位作者 李兰英 李土生 茹军 白彦锋 《浙江农业科学》 2014年第7期980-984,共5页
森林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与此同时,林业碳汇项目在国内外也得到了较快发展,规模不断扩大。笔者在总结近年来浙江省林业碳汇发展的优势条件和现状基础上,分析了当前浙江省林业碳汇工作中面临的主要... 森林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与此同时,林业碳汇项目在国内外也得到了较快发展,规模不断扩大。笔者在总结近年来浙江省林业碳汇发展的优势条件和现状基础上,分析了当前浙江省林业碳汇工作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据此提出应加强应对气候变化与林业碳汇宣传力度、进一步做好林业碳汇发展规划、大力挖掘林业碳汇潜力、重点加强碳汇森林经营建设、制定健全相关政策制度与技术标准、探索林业碳汇交易与抵扣减排机制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碳汇 对策建议 浙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重点公益林松类生物量模型研究 被引量:14
8
作者 应宝根 袁位高 +3 位作者 葛永金 江波 朱锦茹 沈爱华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5,共5页
根据浙江省森林群落和树种分布特点,在浙江省200万hm2重点公益林范围内,按气候区、林分类型、林龄组成、立地条件、林分组成等设置松类树种(包括马尾松、黄山松、湿地松、华南松和火炬松)典型样地122个,实测标准木255株。通过相关分析表... 根据浙江省森林群落和树种分布特点,在浙江省200万hm2重点公益林范围内,按气候区、林分类型、林龄组成、立地条件、林分组成等设置松类树种(包括马尾松、黄山松、湿地松、华南松和火炬松)典型样地122个,实测标准木255株。通过相关分析表明,树干干重、木材干重、皮干重、枝干重、冠干重、根干重与胸径和树高的相关系数较大,其冠干重、枝干重、叶干重则与胸径和树高以及枝下高有较大的相关系数,从变量得到的简洁性和准确性考虑,经不同模型的拟合和检验,确定了松类生物量各器官的独立模型,总量、木材、树皮、树根、树干的模型结构为W=c1Dc2Hc3,树叶、树枝、树冠的模型结构为W=c1Dc2Lc3;拟合了浙江省重点公益林松类生物量各器官及总量的独立模型和相容性模型,经检验,各模型均具有较好的拟合精度和预估水平,样本总体预估精度指标(P%)在多数分量中以相容性模型最高,而且相对误差绝对值指标(E2%)最小,总量、木材,树干、树皮的预估精度超过了独立模型,其他分量仍保持了独立模型的水平;而且相对误差绝对值均略高于或等于独立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量 模型 公益林 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公益林雨雪冰冻灾情评估及恢复重建对策 被引量:4
9
作者 李土生 邱瑶德 +3 位作者 高洪娣 周子贵 应宝根 盛萍萍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68-170,共3页
对全省公益林小班进行灾情调查。2008年初雨雪冰冻灾害导致浙江省200万hm2公益林中的78.15万hm2受灾,其中重度以上(受损木比重≥30%)受灾面积达23.33万hm2,受灾区位以水系源头、自然保护区等生态区位非常重要和生态环境非常脆弱地区为... 对全省公益林小班进行灾情调查。2008年初雨雪冰冻灾害导致浙江省200万hm2公益林中的78.15万hm2受灾,其中重度以上(受损木比重≥30%)受灾面积达23.33万hm2,受灾区位以水系源头、自然保护区等生态区位非常重要和生态环境非常脆弱地区为主。经初步测算,本次雨雪冰冻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6.08亿元,生物总量减少1172.61万t,未来10年累计各项生态损失942.71亿元。提出开展雨雪冰冻灾害对区域环境影响的监测与评估、受灾公益林生态系统恢复技术研究及实施灾后恢复重建工程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益林 雨雪冰冻 灾情评估 恢复重建 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公益林抚育现状及发展对策 被引量:2
10
作者 周子贵 黄玉洁 +4 位作者 王健锋 夏淑芳 李土生 洪利兴 茹军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82-85,共4页
总结了近年来浙江省公益林抚育采取的主要方式,分析了当前抚育工作中主要面临的是实际需求与法规规定之间的矛盾,抚育任务重而补助面积小、标准低,保留和伐除树种模糊不清,自留山、责任山开展难度较大等问题,提出应提高抚育的补助标准... 总结了近年来浙江省公益林抚育采取的主要方式,分析了当前抚育工作中主要面临的是实际需求与法规规定之间的矛盾,抚育任务重而补助面积小、标准低,保留和伐除树种模糊不清,自留山、责任山开展难度较大等问题,提出应提高抚育的补助标准、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出台抚育间伐相关政策、制定操作性强的技术规程或标准、鼓励开展长期性抚育技术研究等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益林 抚育 现状 问题 对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沿海防护林泥质基干林带服务功能及价值评估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骏 沈国存 +7 位作者 陈崇 焦洁洁 高洪娣 甘辉 吴初平 朱锦茹 袁位高 江波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1-56,共6页
利用沿海防护林评价体系,通过典型林带调查对浙江省泥质基干林带服务功能及价值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2008-2012年浙江省泥质基干林带生态服务功能效益总计171.23亿元,其中保护基础设施效益88.80亿元、防灾减灾66.76亿元、涵养水源5.12... 利用沿海防护林评价体系,通过典型林带调查对浙江省泥质基干林带服务功能及价值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2008-2012年浙江省泥质基干林带生态服务功能效益总计171.23亿元,其中保护基础设施效益88.80亿元、防灾减灾66.76亿元、涵养水源5.12亿元、固碳释氧4.80亿元、净化大气3.20亿元、红树林生态价值1.75亿元、保育土壤价值0.80亿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效益 泥质海岸 海防林 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护林员巡查考勤系统建设 被引量:2
12
作者 高洪娣 高海力 +1 位作者 莫路锋 周银明 《浙江农业科学》 2017年第1期160-161,173,共3页
护林员队伍是公益林资源保护的一支重要力量,针对护林员野外作业监管的难题,浙江省逐步建立推广护林员巡查考勤系统。系统借助GIS、现代通讯和无线传感技术等现代技术手段,实时定位跟踪和计量护林员野外作业过程,掌握护林员在责任区按... 护林员队伍是公益林资源保护的一支重要力量,针对护林员野外作业监管的难题,浙江省逐步建立推广护林员巡查考勤系统。系统借助GIS、现代通讯和无线传感技术等现代技术手段,实时定位跟踪和计量护林员野外作业过程,掌握护林员在责任区按时上岗、巡护工作数量和质量等情况,发挥统一指挥调度、评价考核等功能,为护林员的野外作业管理提供可用的现代技术手段,提高护林工作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林员 巡查考勤系统 林业 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林龄油茶叶片与土壤的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研究 被引量:20
13
作者 吴家森 张勇 +5 位作者 吕爱华 王增 刘海英 汪舍平 刘娟 蒋仲龙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86-92,共7页
以浙江省常山县3年生、6年生、9年生、30年生的油茶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林龄油茶叶片和土壤的碳、氮、磷含量及化学计量比。结果表明:油茶叶片碳含量在不同林龄间差异不显著;9年生叶片氮含量显著高于3年生的,磷含量则表现为9年... 以浙江省常山县3年生、6年生、9年生、30年生的油茶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林龄油茶叶片和土壤的碳、氮、磷含量及化学计量比。结果表明:油茶叶片碳含量在不同林龄间差异不显著;9年生叶片氮含量显著高于3年生的,磷含量则表现为9年生和30年生的叶片显著高于3年生的;3年生叶片的C∶N显著高于9年生的,C∶P则表现为3年生叶片显著高于9年生和30年生的。土壤有机碳含量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随之增加,9年生和30年生油茶林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显著高于3年生的。土壤氮、磷含量则随着林龄的增大而降低,3年生和6年生油茶林土壤磷含量显著高于30年生的,其中土层为10~30 cm的土壤氮含量显著高于30年生的。土壤C∶N、C∶P均随着林龄的增加而增大,不同林龄间具有显著性差异。除N∶P外,同一林龄油茶土壤碳、氮、磷含量及其化学计量比均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降低。叶片氮、磷含量与土壤有机碳含量有显著正相关关系;叶片碳含量与表层土壤氮含量之间有显著正相关关系,而叶片氮、磷含量则与表层土壤氮含量呈显著负相关。油茶生长的限制元素是氮,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可适当增施氮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叶片 生态化学 土壤 林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缙云公益林生物量及固碳释氧效益 被引量:19
14
作者 钱逸凡 伊力塔 +3 位作者 钭培民 朱国亮 应宝根 余树全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57-264,共8页
根据浙江省缙云县117个公益林固定小班监测数据,在推算不同群落类型(松林、杉木Cunnunghamia lanceo-lata林、阔叶林、针阔混交林、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林和灌木林等6种群落类型)生物量的基础上,估算了公益林植被碳储量与碳密度,... 根据浙江省缙云县117个公益林固定小班监测数据,在推算不同群落类型(松林、杉木Cunnunghamia lanceo-lata林、阔叶林、针阔混交林、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林和灌木林等6种群落类型)生物量的基础上,估算了公益林植被碳储量与碳密度,并通过碳税法、工业制氧法对缙云县公益林固碳释氧效益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缙云县公益林生物量现存总量为282.73×104t,单位生物量为93.21 t.hm-2,杉木林单位生物量最高(102.61 t.hm-2),阔叶林次之(100.93 t.hm-2),灌木林最低(21.76 t.hm-2);公益林平均植被碳密度为47.37 t.hm-2;固碳释氧总量为38.59×104t.a-1,总价值4.07亿元.a-1。对缙云县公益林建设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态学 公益林 生物量 碳密度 固碳释氧 缙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缙云公益林涵养水源、固土保肥效益评价 被引量:7
15
作者 陆珠琴 伊力塔 +3 位作者 钱逸凡 钭培民 应宝根 余树全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2-98,共7页
根据浙江省缙云县117个公益林固定小班监测数据,在推算不同群落类型如松林、杉木林、阔叶林、针阔混交林、毛竹林和灌木林等生物量的基础上,估算了公益林植被涵养水源效益和固土保肥效益。结果表明:2000—2010年间缙云县公益林调蓄水量3... 根据浙江省缙云县117个公益林固定小班监测数据,在推算不同群落类型如松林、杉木林、阔叶林、针阔混交林、毛竹林和灌木林等生物量的基础上,估算了公益林植被涵养水源效益和固土保肥效益。结果表明:2000—2010年间缙云县公益林调蓄水量3.69×108 t,水源涵养效益累计21.16亿元。其中调水效益15.77亿元,净化水质效益5.39亿元。不同群落类型涵养水源能力依次为毛竹林>杉木林>阔叶林>松林>针阔混交林>灌木林;缙云公益林2000—2010年间固定土壤共0.12×108 t,减少流失的土壤养分纯氮9.18×103 t,纯磷2.57×103 t,纯钾2.47×105 t,有机质3.73×104 t,累计效益14.28亿元。不同群落类型固土保肥能力依次为阔叶林>针阔混交林>毛竹林>松林>杉木林>灌木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益林 生物量 涵养水源 固土保肥 浙江 缙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仙居县公益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价值评估 被引量:11
16
作者 王坚娅 应宝根 +4 位作者 张骏 伊力塔 袁位高 江波 朱锦茹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6-51,共6页
利用公益林县级监测体系,参考国家林业局2008年发布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对浙江省仙居县公益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价值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2004-2008年,仙居县生态公益林累计共产生生态效益价值90.64亿元,各项服务功... 利用公益林县级监测体系,参考国家林业局2008年发布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对浙江省仙居县公益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价值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2004-2008年,仙居县生态公益林累计共产生生态效益价值90.64亿元,各项服务功能价值量排序为涵养水源(22.51亿元)>释氧(17.53亿元)>生物多样性保护(16.25亿元)>固土保肥(9.95亿元)>森林旅游(8.64亿元)>固碳(7.87亿元)>森林防护(3.17亿元)>生物新增储能(2.67亿元)>改良土壤(2.05亿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公益林 森林生态系统 价值评估 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公益林补偿政策对植被覆盖时空格局的影响——以杭州市临安区为例 被引量:14
17
作者 周婷 张勇 严力蛟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3期4800-4808,共9页
生态补偿政策绩效评价对完善政策调控和促进植被恢复具有重要意义。分析了临安2001—2015年植被覆盖的时空格局和变化,建立了植被退化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矩阵。在Arc GIS软件中建立了临安地区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国家级和省级公益林覆... 生态补偿政策绩效评价对完善政策调控和促进植被恢复具有重要意义。分析了临安2001—2015年植被覆盖的时空格局和变化,建立了植被退化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矩阵。在Arc GIS软件中建立了临安地区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国家级和省级公益林覆盖边界(重点生态公益林补偿边界)、道路、海拔、中心城镇用地边界、重点森林保护区、河流边界和地形湿度指数的多要素地理空间数据集。采用多元回归模型量化了重点生态公益林补偿政策、自然因素、城市化和其他人类活动对植被覆盖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2001—2015年间,临安大约有97%的林地呈现出不同程度的退化,其中中等退化程度的林地所占比例最高。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结果表明重点生态公益林补偿政策、海拔、河流距离、重点森林保护区距离和中心城镇距离对植被退化有抑制作用,道路和地形湿度指数对植被退化有促进作用。海拔在所有的外部影响因素中对植被退化的影响最大。政策覆盖地区的植被退化面积在每一个退化等级上都小于无政策覆盖地区。生态公益林补偿政策的实施对加强植被的保护,限制不合理的林地利用和改善区域环境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补偿 重点生态公益林 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植被覆盖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椒江源头生态公益林区植物多样性的地统计学分析
18
作者 王坚娅 张汝忠 +2 位作者 张骏 高洪娣 袁位高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13,共6页
根据地统计学原理研究椒江源头生态公益林区内植物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的水平空间格局,结果表明:乔木、灌木、草本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都具有空间依赖性,其中乔木、草本物种丰富度具有中等强度的水平空间相关性,灌木物种丰富度和... 根据地统计学原理研究椒江源头生态公益林区内植物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的水平空间格局,结果表明:乔木、灌木、草本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都具有空间依赖性,其中乔木、草本物种丰富度具有中等强度的水平空间相关性,灌木物种丰富度和乔木、灌木、草本多样性指数具有强烈的水平空间相关性;乔木物种丰富度的最大相关距离为31.224 9 km、多样性指数的最大相关距离为10.498 6 km,乔木物种丰富度半方差函数的最佳理论模型为嵌套的球形模型、多样性指数则为嵌套的双曲平方模型;灌木物种丰富度的最大相关距离为16.097 7 km、多样性指数的最大相关距离为19.188 9 km,灌木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的半方差函数最佳理论模型均为嵌套的指数模型;草本物种丰富度的最大相关距离为50.343 7 km、多样性指数的最大相关距离为109.648 5 km,草本物种丰富度半方差函数的最佳理论模型为嵌套的球形模型、多样性指数半方差函数则为嵌套的指数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椒江源 生态公益林 植物群落 物种丰富度 地统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有机碳分子结构及其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18
19
作者 张勇 胡海波 +4 位作者 黄玉洁 李土生 周子贵 郭晓平 高海力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870-1878,共9页
为揭示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有机碳分子结构及其稳定性的影响机理,分别在浙江凤阳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石梁岙和凤阳湖设置样地,采用13C核磁共振技术分析常绿阔叶林与杉木林、柳杉林与针阔混交林全土和不同粒级(0~0.5、〉0.5~2.0、... 为揭示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有机碳分子结构及其稳定性的影响机理,分别在浙江凤阳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石梁岙和凤阳湖设置样地,采用13C核磁共振技术分析常绿阔叶林与杉木林、柳杉林与针阔混交林全土和不同粒级(0~0.5、〉0.5~2.0、〉2.0~5.0、〉5.0 mm)土壤团聚体中有机碳的质量分数及其分子结构特征.结果表明:①常绿阔叶林0~20 cm层全土w(有机碳)(12.84 g/kg)显著高于杉木林(9.98 g/kg),柳杉林(13.93 g/kg)显著高于针阔混交林(11.54 g/kg)(P〈0.05).不同植被恢复模式下,土壤团聚体w(有机碳)总体上均随着粒径的增大呈降低趋势.②与杉木林相比,常绿阔叶林全土有机碳中w(烷氧碳)较高,w(烷基碳)、w(芳香碳)、w(烷基碳)/w(烷氧碳)、w(疏水碳)/w(亲水碳)则较低,显示常绿阔叶林全土有机碳稳定性较差;与针阔混交林相比,柳杉林全土有机碳中w(烷基碳)、w(烷基碳)/w(烷氧碳)、w(疏水碳)/w(亲水碳)较高,w(烷氧碳)则较低,显示柳杉林全土有机碳稳定性较好.与0~20 cm层相比,不同植被恢复模式下〉20~40 cm层全土w(烷氧碳)均明显降低,w(烷基碳)、w(烷基碳)/w(烷氧碳)、w(疏水碳)/w(亲水碳)均明显升高,有机碳稳定性变好.③随着粒径的增大,不同植被恢复模式下土壤团聚体的w(烷基碳)、w(烷基碳)/w(烷氧碳)、w(疏水碳)/w(亲水碳)均呈降低趋势,w(烷氧碳)均呈升高趋势,说明团聚体结合的有机碳稳定性逐渐变差.研究显示,不同植被恢复模式下的不同树种组成是影响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及其分子结构、稳定性差异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机碳 团聚体 核磁共振 植被恢复模式 分子结构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年龄杨梅各器官氮、磷、钾化学计量特征 被引量:23
20
作者 吴家森 蒋仲龙 +5 位作者 吕爱华 叶柳欣 王增 周本智 王晓晓 张勇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47-453,共7页
杨梅(Myrica rubra)为我国特有常绿果树,但有关杨梅不同器官氮(N)、磷(P)、钾(K)的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认识还不够充分。以浙江省仙居县杨梅人工林为对象,通过对不同年龄杨梅叶片、茎(枝)、根系中N、P、K质量分数的测定,探讨了杨梅不同... 杨梅(Myrica rubra)为我国特有常绿果树,但有关杨梅不同器官氮(N)、磷(P)、钾(K)的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认识还不够充分。以浙江省仙居县杨梅人工林为对象,通过对不同年龄杨梅叶片、茎(枝)、根系中N、P、K质量分数的测定,探讨了杨梅不同年龄各器官N、P、K化学计量特征及在各器官中的分配规律。结果表明:杨梅N、P质量分数大小表现为叶、根、茎,K质量分数高低排序为叶、茎、根;随年龄的增加,杨梅叶中P、K质量分数下降,根中N、P、K质量分数均下降,而茎中的N、K则逐年增高;杨梅各器官N∶P介于12.69~42.97,N∶K介于0.89~2.16,K∶P介于9.10~26.04;随年龄的增长,杨梅叶N∶ P、K∶ P先降低而后增大,茎、根N∶ P、K∶ P逐年增高,N∶ K在叶中逐渐增高,茎中先上升而后降低,而根中则先下降而后升高。杨梅叶片的N、K平均分配比例达55.3%和43.1%,而在根系的分配比例仅为18.2%和18.4%。影响杨梅生长的限制元素是P,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可适当增施磷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梅 器官 生态化学计量 分配 年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