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黑杨派新无性系木材物理力学性质研究 被引量:18
1
作者 童再康 俞友明 郑勇平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50-456,共7页
伐取浙江临海无性系试验林 5年生 10个速生黑杨新无性系 30个样株 ,测定木材的物理力学性质。结果表明 ,其木材密度高于同地区速生杉木、柳杉 10年生木材的测定值 ,力学性质与之相近 ;木材物理性质在速生无性系间无显著差异 ,而力学性... 伐取浙江临海无性系试验林 5年生 10个速生黑杨新无性系 30个样株 ,测定木材的物理力学性质。结果表明 ,其木材密度高于同地区速生杉木、柳杉 10年生木材的测定值 ,力学性质与之相近 ;木材物理性质在速生无性系间无显著差异 ,而力学性质差异显著或极显著 ;木材密度与力学性质显著相关 ,而木材性质与胸径生长相独立 ;参试无性系中 36 7、36 6、370、1388、12 1等无性系最适于营建短伐期工业用材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杨派新无性系木材 木材材性 物理性质 力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观音莲座宿存叶柄扦插繁殖技术 被引量:1
2
作者 金水虎 曾汉元 +1 位作者 丁炳扬 何云芳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2003年第5期588-591,共4页
对福建观音莲座的宿存叶柄采用不同基质、不同浓度的生根粉-6(4h处理)和不同年龄的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设计扦插繁殖试验.结果表明:基质对宿存叶柄发二回叶的百分率、发双芽的百分率、平均发叶数和平均叶长有较显著的影响,园土、泥炭和1园... 对福建观音莲座的宿存叶柄采用不同基质、不同浓度的生根粉-6(4h处理)和不同年龄的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设计扦插繁殖试验.结果表明:基质对宿存叶柄发二回叶的百分率、发双芽的百分率、平均发叶数和平均叶长有较显著的影响,园土、泥炭和1园土∶1泥炭3种基质中的扦插叶柄发二回叶的百分率分别为45.56%、17.67%和41.0%,发双芽的百分率三者分别是58.89%、15.67%和46.67%;平均发叶数在园土中最多,为3.6枚;平均叶长以泥炭中的最长,达29.92cm.基质对平均成活率、平均根系数量和平均根长无显著影响.生根粉-6(4h处理)和年龄对上述各指标无显著影响,仅年龄对叶柄发叶数有显著影响,以5~10a的为多,达3.3枚.宿存叶柄扦插是福建观音莲座简便而有效的繁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观音莲座 宿存叶柄 扦插繁殖 基质 生根粉-6 年龄 观赏价值 平均发叶数 平均叶长 平均成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洲黑杨新无性系短伐期经营生物量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童再康 郑勇平 +1 位作者 朱建军 吴柏林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2期240-244,共5页
研究了美洲黑杨新无性系短伐期试验林 5年生 84个单株样本的生物量。结果表明 ,单株生物量随林分密度增大而下降 ,林分生物量随密度增大而增加。此时林分密度仍是影响林分生物量的主要因子 ;栽培品系是影响生物量的另一重要因素 ,不同... 研究了美洲黑杨新无性系短伐期试验林 5年生 84个单株样本的生物量。结果表明 ,单株生物量随林分密度增大而下降 ,林分生物量随密度增大而增加。此时林分密度仍是影响林分生物量的主要因子 ;栽培品系是影响生物量的另一重要因素 ,不同无性系的生物量差异显著 ,36 6、35 1无性系显著优于对照 6 9杨 ,且以36 6无性系表现最优 ;不同管理水平也同样显著影响单株和林分生物量 ,集约经营是短周期栽培所必需的 ;依据树高和胸径分别建立了估算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量 短伐期栽培 定向培育 美洲黑杨 新无性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杨派新无性系工业适用性评价体系的研究
4
作者 童再康 郑勇平 《浙江林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64-268,共5页
对美洲黑杨新无性系各项试验历时 8a所测定资料进行了系统分析 ,并根据杨树木材的主要工业用途 ,采用统计分析方法 ,对 9大类已研究的性状进行分类 ,目的是为浙江省及周边省区建立评价优良新无性系的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筛选出影响特... 对美洲黑杨新无性系各项试验历时 8a所测定资料进行了系统分析 ,并根据杨树木材的主要工业用途 ,采用统计分析方法 ,对 9大类已研究的性状进行分类 ,目的是为浙江省及周边省区建立评价优良新无性系的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筛选出影响特定工业用材的关键指标 ,并按浙江省黑杨派无性系栽培的不同立地条件确定了最低限值 ,建立了衡量黑杨派新无性系工业用材适用性的具体系列指标 ,为新无性系生产推广及预测工业用材定向培育林的营林效果提供了估测标准。表 5参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杨派新无性系 工业适用性 评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滨梅不同种源的遗传变异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滕士元 何云芳 史骥清 《林业科技开发》 2009年第1期75-77,共3页
用采自江苏省吴江苗圃收集的6个滨梅种源叶片样品(分别标记为7、9、10、11、12和13号),分析了ISSR、RAPD2种分子标记,以探讨各种源间的遗传变异及其亲缘关系。结果表明,ISSR标记的19个多态性较好的引物共产生了137条带,其中多态... 用采自江苏省吴江苗圃收集的6个滨梅种源叶片样品(分别标记为7、9、10、11、12和13号),分析了ISSR、RAPD2种分子标记,以探讨各种源间的遗传变异及其亲缘关系。结果表明,ISSR标记的19个多态性较好的引物共产生了137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91条,占总条带的66.42%。条带大小300~3000bp;RAPD标记的15个多态性引物共产生99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53条,占总条带的53.5%,条带大小为300—3000bp。基于ISSR标记的6个种源间遗传距离为0.0680—0.9479;而基于RAPD标记的遗传距离为0.0412—0.6439。2种标记的聚类结果,7、9、10、11、12号可归为一类,另外13号单独归为一类,该分子标记结果与形态变异类型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梅 ISSR RAPD 遗传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绿化苗木业发展现状及市场前景分析 被引量:10
6
作者 骆文坚 《林业科技开发》 2003年第4期5-8,共4页
分析了我国绿化苗木生产发展现状 :生产规模迅速扩大 ,总体结构较好 ;区域特征明显 ,产品结构差异较大 ;生产经营主体呈多元化、市场化趋势。同时 ,还分析了绿化种苗的市场容量、市场需求的品种与产品结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绿化种苗产... 分析了我国绿化苗木生产发展现状 :生产规模迅速扩大 ,总体结构较好 ;区域特征明显 ,产品结构差异较大 ;生产经营主体呈多元化、市场化趋势。同时 ,还分析了绿化种苗的市场容量、市场需求的品种与产品结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绿化种苗产业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绿化苗木业 发展 现状 市场前景 生产经营主体 市场容量 品种结构 产品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