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浙江省马尾松毛虫的赤眼蜂种类调查及用柞蚕卵繁蜂对优势种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沈立荣 杜增庆 裘学军 《生物防治通报》 CSCD 1992年第3期101-103,共3页
1988~1989年在浙江省11个县(市)作马尾松毛虫卵期赤眼蜂抽样调查,经雄蜂外生殖器鉴别,明确有松毛虫赤眼蜂和拟澳洲赤眼蜂2种,1988年全年林间调查,二者分别占样本总数的86.85%和13.15%,松毛虫赤眼蜂处于优势,拟澳洲赤眼蜂只在一定时... 1988~1989年在浙江省11个县(市)作马尾松毛虫卵期赤眼蜂抽样调查,经雄蜂外生殖器鉴别,明确有松毛虫赤眼蜂和拟澳洲赤眼蜂2种,1988年全年林间调查,二者分别占样本总数的86.85%和13.15%,松毛虫赤眼蜂处于优势,拟澳洲赤眼蜂只在一定时期和局部地区占优势。同年对繁蜂站所用的种蜂作考查,拟澳洲赤眼蜂和松毛虫赤眼蜂分别占样本数的85.71%和14.29%,即拟澳洲赤眼蜂占优势,但经在柞蚕卵上转主接蜂传代后,松毛虫赤眼蜂的优势得以提高和稳定,在子蜂中占96.15%。在放蜂区林间复查,松毛虫赤眼蜂仍保持优势,占样本数的99.4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毛虫赤眼蜂 拟澳洲赤眼蜂 种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墨天牛成虫羽化逸出及其携带松材线虫能力的研究 被引量:37
2
作者 赵锦年 张常青 +3 位作者 戴建昌 蒋平 孙胜利 周关校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572-576,共5页
松墨天牛成虫是松材线虫病的主要传播媒介,研究其成虫羽化逸出规律及其携带松材线虫能力,在松墨天牛和松材线虫的监测和综合治理上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结果表明,松墨天牛成虫羽化逸出期和高峰期,平均每年分别为83 d 和12.3 ... 松墨天牛成虫是松材线虫病的主要传播媒介,研究其成虫羽化逸出规律及其携带松材线虫能力,在松墨天牛和松材线虫的监测和综合治理上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结果表明,松墨天牛成虫羽化逸出期和高峰期,平均每年分别为83 d 和12.3 d。携带松材线虫的松墨天牛成虫平均寿命为29.8d。松墨天牛成虫全身均能携带松材线虫,其数量比率顺序为胸> 头> 腹> 触角> 足> 翅。在浙江省富阳市,林间采用引诱剂诱获的松墨天牛成虫,平均每头携带2 900条松材线虫,雌成虫携带的数量是雄成虫的2.6倍。在诱捕期,松墨天牛成虫携带的松材线虫数量比率,出现两个明显的峰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墨天牛 松材线虫 天牛 成虫羽化逸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字竹象虫防治方法试验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杨国荣 陈建寅 +1 位作者 蒋平 吾中良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23-26,56,共5页
一字竹象虫成虫期(篌竹林内),用2.5%溴氰菊酯乳剂每亩5~10ml,喷雾二次(二次间隔为5~7天),防治效果可达90%以上,用40%SN—851每亩100ml或25%菊乐合酯每亩150ml喷雾,24小时平均药效达100%。一字竹象虫幼虫期(毛竹林内),在笋高1.5~2m时,... 一字竹象虫成虫期(篌竹林内),用2.5%溴氰菊酯乳剂每亩5~10ml,喷雾二次(二次间隔为5~7天),防治效果可达90%以上,用40%SN—851每亩100ml或25%菊乐合酯每亩150ml喷雾,24小时平均药效达100%。一字竹象虫幼虫期(毛竹林内),在笋高1.5~2m时,用50%甲胺磷乳油原液,每株0.5ml,进行竹腔注射,平均防效97.2%。经大面积推广应用,防治效果好,经济效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字竹 竹子 象虫 防治 害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林主要害虫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蒋平 吾中良 +1 位作者 杨国荣 陈建寅 《竹子研究汇刊》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61-71,共11页
笔者于1988~1991年在安吉县通过对竹虫发生类型区划、主要竹虫测报技术和在高虫口为害时推广以竹腔注射甲胺磷原液为主的化学防治并协调其他多种防治措施(包括营林技术、物理和化学防治),低虫口时注重虫情监测和营林措施等项竹虫综合... 笔者于1988~1991年在安吉县通过对竹虫发生类型区划、主要竹虫测报技术和在高虫口为害时推广以竹腔注射甲胺磷原液为主的化学防治并协调其他多种防治措施(包括营林技术、物理和化学防治),低虫口时注重虫情监测和营林措施等项竹虫综合防治技术研究,取得很好防治效果,达到了有虫不成灾,竹林虫口基数和防治费用逐年下降,防治费用与收益比为1:9.6,深受竹农欢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虫 综合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螟防治技术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郑建佳 杨国荣 +1 位作者 陈建寅 蒋平 《竹子研究汇刊》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32-36,共5页
在应用“竹腔注射”技术防治竹螟基础上,着重对其它防治方法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指出,冬季垦复可降低竹螟土茧密度80%以上;高虫口密度时,采用蜜源地灭蛾可降低虫口150条/株以上,一块50亩左右的蜜源地天蛾可控制1500亩左右竹林幼虫的为... 在应用“竹腔注射”技术防治竹螟基础上,着重对其它防治方法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指出,冬季垦复可降低竹螟土茧密度80%以上;高虫口密度时,采用蜜源地灭蛾可降低虫口150条/株以上,一块50亩左右的蜜源地天蛾可控制1500亩左右竹林幼虫的为害;一盏20瓦高压触杀灯可控制370亩左右竹林竹螟为害,并使幼虫虫口减少至103条左右/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螟 防治 毛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林害虫综合防治经济效益评估 被引量:3
6
作者 吾中良 蒋平 +1 位作者 陈建寅 杨国荣 《竹子研究汇刊》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1-11,共11页
为对竹卵圆蝽、竹蝗,一字竹象鼻虫、竹笋夜蛾四种竹林主要害虫的综合防治进行经济效益评估,作者在毛竹、篌竹、淡竹林内设立一定数量的标准地进行专题调查研究,其结果是:四年综合防治直接经济效益(包括挽回虫害损失和新增产值)所产生的... 为对竹卵圆蝽、竹蝗,一字竹象鼻虫、竹笋夜蛾四种竹林主要害虫的综合防治进行经济效益评估,作者在毛竹、篌竹、淡竹林内设立一定数量的标准地进行专题调查研究,其结果是:四年综合防治直接经济效益(包括挽回虫害损失和新增产值)所产生的总产值为3414.29万元,是综合防治总投入数(523.6万元)的6.5倍,其效果十分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子 害虫 综合防治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字竹象虫回归预测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杨国荣 胡正坚 +1 位作者 郑建佳 蒋平 《竹子研究汇刊》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85-89,共5页
一字竹象虫是竹子重要的笋期害虫,主要为害毛竹、篌竹、刚竹、红竹、淡竹等竹笋、嫩竹。该虫在安吉县毛竹林内二年一代,篌竹等小杂竹林内一年一代。为给一字竹象虫的综合防治提供测报依据,笔者于1984年至1991年定点对一字竹象虫的发生... 一字竹象虫是竹子重要的笋期害虫,主要为害毛竹、篌竹、刚竹、红竹、淡竹等竹笋、嫩竹。该虫在安吉县毛竹林内二年一代,篌竹等小杂竹林内一年一代。为给一字竹象虫的综合防治提供测报依据,笔者于1984年至1991年定点对一字竹象虫的发生情况进行观察,结果认为:一字竹象虫成虫出土高峰日与当年3月份的平均气温呈负相关,其预测式为(?)=25.8479-2.217(?);一字竹象虫的幼虫为害株率与上一年的幼虫为害株率呈正相关,其预测式为:(?)=17.6676+0.9049x((?),X均为被害株率的反正弦代换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字竹象虫 发生期 发生量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卵圆蝽防治技术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蒋平 吾中良 +1 位作者 杨国荣 陈建寅 《竹子研究汇刊》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78-84,共7页
冬季垦复施肥、人工捕捉能降低虫口密度,有效地减轻竹卵圆蝽的为害。黄油和机油以2:1的比例混合涂环,环宽15cm左右,阻止若虫上竹率90%以上。当竹卵圆蝽已上竹为害后,利用竹腔注射甲胺磷原液1~2ml/株,防治有效率90%以上。对密度较高的... 冬季垦复施肥、人工捕捉能降低虫口密度,有效地减轻竹卵圆蝽的为害。黄油和机油以2:1的比例混合涂环,环宽15cm左右,阻止若虫上竹率90%以上。当竹卵圆蝽已上竹为害后,利用竹腔注射甲胺磷原液1~2ml/株,防治有效率90%以上。对密度较高的小竹林,林间喷烟是防治竹卵圆蝽的好方法。经大面积推广应用证明,防治后经济效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卵圆蝽 竹虫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腔注射甲胺磷防治竹虫综合效应评价 被引量:2
9
作者 杨国荣 陈建寅 +2 位作者 胡正坚 蒋平 吾中良 《竹子研究汇刊》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12-17,共6页
应用竹秆竹腔注射甲胺磷方法防治笋期、枝干、食叶害虫的效果均在90%以上,防治后对竹林害虫天敌影响小,不影响竹笋食用,成本也较低,宜在竹虫为害区推广应用。
关键词 竹虫 竹腔注射 甲胺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螟幼虫空间分布型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蒋平 吾中良 杨国荣 《竹子研究汇刊》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18-23,共6页
经八种聚集度指标的测定,竹螟幼虫在竹林的空间分布属聚集分布型。毛竹第10盘至第20盘竹枝上的竹螟幼虫量与全株幼虫量有显著的直线回归关系,尤以第15盘枝以上的相关关系更为密切。根据竹螟幼虫分布的特点,确定了不同密度下的最适抽样... 经八种聚集度指标的测定,竹螟幼虫在竹林的空间分布属聚集分布型。毛竹第10盘至第20盘竹枝上的竹螟幼虫量与全株幼虫量有显著的直线回归关系,尤以第15盘枝以上的相关关系更为密切。根据竹螟幼虫分布的特点,确定了不同密度下的最适抽样数、序贯抽样的应用和调查取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螟 空间分布型 毛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卵圆蝽危害情况及防治技术 被引量:1
11
作者 蒋平 王武昂 《林业科技开发》 1991年第1期30-31,共2页
竹卵圆蝽是近年来浙江省新爆发成灾的竹子毁灭性害虫。属半翅目蝽科。1984年莫干山500亩竹林首次爆发,现已扩展到浙江湖州市郊区、长兴、德清、安吉、余杭、富阳、肖山、缙云等县(市)的19.39万亩竹林。近年来,我们对该虫的生活习性及防... 竹卵圆蝽是近年来浙江省新爆发成灾的竹子毁灭性害虫。属半翅目蝽科。1984年莫干山500亩竹林首次爆发,现已扩展到浙江湖州市郊区、长兴、德清、安吉、余杭、富阳、肖山、缙云等县(市)的19.39万亩竹林。近年来,我们对该虫的生活习性及防治方法进行了观察研究,基本摸清了该虫的生活史、人工捕捉等方法防治竹卵圆蝽,均取得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卵圆蝽 害虫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25%菊乐合酯乳剂、40%SN-851乳剂防治三种竹虫试验初报
12
作者 吾中良 蒋平 杨国荣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33-35,共3页
25%菊乐合酯乳剂、40%SN-851乳剂是上海农药厂近年来研制的新型复配杀虫剂。用25%菊乐合酯乳剂150克/亩、40%SN-851、100克/亩对竹象虫成虫的药效24小时均达100%,其经济成本分别为2.55元/亩和1.35元/亩。用这两种农药进行竹腔注射法防... 25%菊乐合酯乳剂、40%SN-851乳剂是上海农药厂近年来研制的新型复配杀虫剂。用25%菊乐合酯乳剂150克/亩、40%SN-851、100克/亩对竹象虫成虫的药效24小时均达100%,其经济成本分别为2.55元/亩和1.35元/亩。用这两种农药进行竹腔注射法防治竹卵圆蝽有一定的药效,对竹笋夜蛾的防效有待进一步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子 害虫 药物防治 菊乐合酯乳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寄生栗绛蚧的7种天敌(跳小蜂科)
13
作者 严晓素 谢建兴 +2 位作者 吴沧松 倪德良 徐志宏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33-36,共4页
整理出我国栗绛蚧的 7种寄生蜂 ,它们均属于膜翅目跳小蜂科 ,并列出栗绛蚧寄生蜂雌虫分属检索表和瘦索跳小蜂属的雌虫分种检索素。
关键词 栗绛蚧 寄生蜂 跳小蜂 天敌 板栗害虫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t乳剂防治马尾松毛虫试验初报
14
作者 吾中良 王武昂 +4 位作者 田锡文 汪国华 郑国华 顾荣邦 郭秀兴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48-52,共5页
Bt乳剂是一种广谱微生物杀虫剂,属苏云金杆菌系列。用BT乳剂200ml/亩,防治越冬2~3龄马尾松毛虫,15天平均药效为78.39%。防治第一代3~4龄马尾松毛虫,7天平均药效为71.04%。BT乳剂有抑制下代马尾松毛虫繁殖量的作用,对寄生无效影响较少... Bt乳剂是一种广谱微生物杀虫剂,属苏云金杆菌系列。用BT乳剂200ml/亩,防治越冬2~3龄马尾松毛虫,15天平均药效为78.39%。防治第一代3~4龄马尾松毛虫,7天平均药效为71.04%。BT乳剂有抑制下代马尾松毛虫繁殖量的作用,对寄生无效影响较少,经济成本低于白僵菌、赤眼蜂等生物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T乳剂 马尾松毛虫 防治 马尾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栎剪枝象生物学特性和防治技术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杨牡丹 吴蓉 +3 位作者 任德唐 朱白玉 张荣锋 毛超旭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32-38,共7页
1989~1991年在浙江省八个县(市)的林间调查和室内外饲养栎剪枝象(Cyllorhynchitesursulus(Roelofs)]观察中,该虫造成板栗减产30%~80%,是当前板栗生产上主要害虫之一。现已摸清栎剪枝象的生物学特性与为害规律,提出了防治技术措施。
关键词 栎剪枝象 生物学特性 防治 害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织叶野螟防治指标的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张爱良 蒋平 +1 位作者 杨国荣 吾中良 《竹子研究汇刊》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24-31,共8页
为使防治竹织叶野螟工作达到最佳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对其防治指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损叶50%以下为轻度为害,损叶50~75%为中度为害,损害75%以上为严重为害;并根据害虫损叶量和毛竹产量损失的关系,提出了防治竹织叶野螟的指标。
关键词 竹织叶野螟 毛竹 防治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森林害虫蛋白质资源的开发及饲用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韩剑众 马茂高 梁细弟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34-34,10,共2页
森林害虫种类繁多,如松毛虫、柳杉毛虫、水青蛾、大袋虫、蝗虫等等。仅松毛虫,全国每年受其灾害面积达5000万亩左右,浙江省年发生三代,达300万~500万亩次。据对浙江衢县调查,越冬代虫平均每株虫口8~12条,每亩可收茧600个,合0.7公斤。... 森林害虫种类繁多,如松毛虫、柳杉毛虫、水青蛾、大袋虫、蝗虫等等。仅松毛虫,全国每年受其灾害面积达5000万亩左右,浙江省年发生三代,达300万~500万亩次。据对浙江衢县调查,越冬代虫平均每株虫口8~12条,每亩可收茧600个,合0.7公斤。以全省越冬代虫期发生200万亩算,可收茧140万公斤,按每公斤虫蛹相当于0.3公斤鱼粉,140万公斤茧蛹相当于鱼粉42万公斤,折合人民币126万元。全国可利用松毛虫资源更为可观。又如乌桕树害虫之一的水青蛾,年发生三代,1988年在浙江兰溪大发生,受害桕树85万株,每株虫口平均30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 害虫 蛋白 资源 开发 饲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林主要害虫发生类型区划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建寅 杨国荣 +2 位作者 胡正坚 蒋平 吾中良 《竹子研究汇刊》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52-60,共9页
笔者在安吉县对主要竹林害虫进行了发生类型区划研究。按害虫的发生频次高低对常灾区、偶灾区、安全区的概念作了明确阐述并制定了划分标准,然后以竹区村为单位根据毛竹、杂竹面积、出笋大小年,竹林占有林地百分比、竹林分布和农业气候... 笔者在安吉县对主要竹林害虫进行了发生类型区划研究。按害虫的发生频次高低对常灾区、偶灾区、安全区的概念作了明确阐述并制定了划分标准,然后以竹区村为单位根据毛竹、杂竹面积、出笋大小年,竹林占有林地百分比、竹林分布和农业气候、地形、地貌等因子,采用逐项打分计分定类的方法按村区划全县竹虫发生类型,经验证明总正确率达8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林 目标害虫 发生类型区划 虫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林害虫综合防治中营林技术作用探讨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建寅 胡正坚 +1 位作者 杨国荣 王武昂 《竹子研究汇刊》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72-77,共6页
在竹林害虫综合防治中,营林措施有着重要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劈山、松土、垦复、施肥和清理病虫次竹等营林措施,使遭受目标害虫严重为害的残败竹林恢复长势,挽回损失;增强了竹林对害虫的忍受和自控能力;改善了竹林生态环境,破坏... 在竹林害虫综合防治中,营林措施有着重要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劈山、松土、垦复、施肥和清理病虫次竹等营林措施,使遭受目标害虫严重为害的残败竹林恢复长势,挽回损失;增强了竹林对害虫的忍受和自控能力;改善了竹林生态环境,破坏了害虫的越冬场所,压低了翌年虫口发生基数;清除了某些害虫的产卵场所和中间寄主,直接压低了虫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林 害虫 营林技术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板栗害虫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杨牡丹 吴蓉 +3 位作者 任德唐 朱白玉 张荣锋 毛超旭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35-39,共5页
在1989~1991年,对板栗主要四种害虫—栗瘿蜂[Dryocosmus Kuriphilus(Yasumatsu)]、栎剪枝象[Cyllorhynchites ursulus(Roelofs)]、栗绛蚧(Kermes nawae Kuwana)、栗实象鼻虫(Curculiodavidi Fairmaire)的生物学特性、主要天敌、发生规... 在1989~1991年,对板栗主要四种害虫—栗瘿蜂[Dryocosmus Kuriphilus(Yasumatsu)]、栎剪枝象[Cyllorhynchites ursulus(Roelofs)]、栗绛蚧(Kermes nawae Kuwana)、栗实象鼻虫(Curculiodavidi Fairmaire)的生物学特性、主要天敌、发生规律、预测预报技术、综合防治技术及农药氧化乐果在板栗树中杀虫机理等作了研究,总结出一套以测报为耳目、营林措施为基础、化防为应急、人工灭虫和保护天敌为补充的板栗害虫综合防治技术。经三年累计综合防治1.5万亩,增产栗子28.74万kg, 增加产值120.7万元,为综防总投资(15.6万元)的7.74倍。效益明显,宜于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栗 害虫 综合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