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浙江省松阳县人民医院抗感染药使用情况分析
1
作者 叶建云 《医药导报》 CAS 2001年第1期49-49,共1页
关键词 抗感染药物 联合用药 用药方法 合理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穿琥宁注射液在7种输液中的稳定性 被引量:9
2
作者 郑海岚 王如伟 《医药导报》 CAS 2005年第7期639-640,共2页
目的考察在温度20℃条件下,穿琥宁注射液与7种常用输液配伍后的稳定性。方法模拟临床用药浓度,将穿琥宁注射液20mL加入到7种不同输液(250mL)中,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在20℃时测定混合液的含量变化,观察外观性状、pH值、紫外光谱图及... 目的考察在温度20℃条件下,穿琥宁注射液与7种常用输液配伍后的稳定性。方法模拟临床用药浓度,将穿琥宁注射液20mL加入到7种不同输液(250mL)中,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在20℃时测定混合液的含量变化,观察外观性状、pH值、紫外光谱图及吸光度的变化。结果穿琥宁与7种输液配伍后,混合液的含量无明显变化,其外观性状、pH值、紫外光谱及吸光度均无明显变化。结论穿琥宁注射液在常用7种输液中24h内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琥宁注射液 稳定性 高效液相色谱法 反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病毒药致不良反应543例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郑火珺 叶建云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653-1655,共3页
目的分析抗病毒药致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的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抗病毒药致ADR 543例,涉及8个品种,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病毒药致ADR中,以静脉滴注比例最高,占81.95%;年龄12 d~89岁。主要表现为变态... 目的分析抗病毒药致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的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抗病毒药致ADR 543例,涉及8个品种,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病毒药致ADR中,以静脉滴注比例最高,占81.95%;年龄12 d~89岁。主要表现为变态反应占27.81%,消化系统损害占24.86%,泌尿系统损害占23.94%。严重、罕见的ADR有17例;新的ADR有4例。结论临床医生应重视抗病毒药所致的ADR,做到安全、有效、合理应用,减少或者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病毒药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