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十三五”期间杭州市农村地区环境空气质量变化趋势及臭氧影响研究
1
作者 施丽莉 金嘉佳 +2 位作者 俞雅云 江游 朱英俊 《中国高新科技》 2024年第13期94-96,共3页
杭州市作为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一个重要城市,近年来其农村地区面临着日益严峻的环境空气质量问题。2016—2020年杭州市农村地区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呈现总体下降趋势,综合指数从2016年的1.91下降到2020年的1.66,但臭氧O3的浓度总体呈上升趋... 杭州市作为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一个重要城市,近年来其农村地区面临着日益严峻的环境空气质量问题。2016—2020年杭州市农村地区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呈现总体下降趋势,综合指数从2016年的1.91下降到2020年的1.66,但臭氧O3的浓度总体呈上升趋势,首要污染物O3占比从2016年的6.5%上升到2020年的26.7%。O3是一种高度植物毒性的空气污染物,会影响水稻、小麦和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的产量。“十三五”期间公顷粮食产量随着首要污染物O3占比的上升总体上呈下降趋势,对比国内外研究结果,O3对粮食产量存在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杭州市 农村地区 变化趋势 臭氧 粮食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顶空-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地表水和废水中吡啶及其衍生物的含量
2
作者 唐访良 张明 余波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32-936,共5页
提出了顶空-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地表水和废水中吡啶及其衍生物(包括2-甲基吡啶、3-甲基吡啶、4-甲基吡啶)含量的方法。取40 mL水样,用0.5 mol·L^(-1)氢氧化钠溶液和10%(体积分数)磷酸溶液调节其酸度至约pH 10,记录酸、碱用量;采样... 提出了顶空-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地表水和废水中吡啶及其衍生物(包括2-甲基吡啶、3-甲基吡啶、4-甲基吡啶)含量的方法。取40 mL水样,用0.5 mol·L^(-1)氢氧化钠溶液和10%(体积分数)磷酸溶液调节其酸度至约pH 10,记录酸、碱用量;采样时先在采样瓶中加入上述等量的酸或碱,然后采集样品置于样品瓶中,不留液上空间。取10.0 mL上述样品,移入已预先加入3.0 g氯化钠的顶空瓶中,立即加盖摇匀,于80℃平衡30 min,所得气体进入气相色谱仪,在HP-INNOWAX色谱柱上用升温程序分离,用氮磷检测器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各化合物的质量浓度在一定范围内与对应的峰高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143s)为0.88~5.3μg·L^(-1);按照标准加入法进行回收试验,回收率为95.0%~105%,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均小于5.0%;方法用于地表水和废水样品的分析,地表水中4种化合物均未检出,而废水中这4种化合物均有检出,检出量为0.009~7.48 mg·L^(-1),加标回收率为87.5%~1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空 气相色谱法 氮磷检测器 地表水 废水 吡啶及其衍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_(3)O_(4)磁性纳米颗粒催化电化学降解土霉素的研究
3
作者 应方 许珊珊 +2 位作者 许燕冰 梁苗苗 李剑锋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18,共10页
本研究以Fe_(3)O_(4)作为催化剂,活化过氧化二硫酸盐电化学氧化体系,改善土霉素(OTC)的降解为主要内容。通过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表征,证明水热法成功制备了150 nm左右的Fe_(3)O_(4)磁性纳米颗粒。通过对比实验证... 本研究以Fe_(3)O_(4)作为催化剂,活化过氧化二硫酸盐电化学氧化体系,改善土霉素(OTC)的降解为主要内容。通过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表征,证明水热法成功制备了150 nm左右的Fe_(3)O_(4)磁性纳米颗粒。通过对比实验证明,同时加入Fe_(3)O_(4)与施加电流时表现出优秀的OTC降解能力,经证明在过硫酸盐(PDS)浓度为4.0 mmol·L^(-1),溶液初始pH值为7,电流密度j为30 mA·cm^(-2),Fe_(3)O_(4)磁性纳米颗粒用量为0.1 g·L^(-1),初始OTC浓度为70 mg·L^(-1)的条件时,60 min内OTC降解率可达88.75%,一级动力学模拟曲线的速率常数可以达到0.06069。此外,Fe_(3)O_(4)连续循环5次后,依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Fe_(3)O_(4)与电流的存在分别可以促进SO_(4)^(·-)和·OH的生成。经自由基猝灭实验证明,SO_(4)^(·-)和·OH均负责抗生素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氧化 土霉素降解 Fe_(3)O_(4)磁性纳米颗粒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