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前进一步天地宽──杭州护士学校教学改革简述
1
作者 郭常安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1996年第11期15-16,34,共3页
前进一步天地宽──杭州护士学校教学改革简述郭常安在全国五百多所中等卫生(护士)学校中,护理是最大的专业,每年招生数要占卫生类中专招生总数的一半或以上(约5万名)。但我国的护理模式和护理教育模式却一直处于相当落后的状态... 前进一步天地宽──杭州护士学校教学改革简述郭常安在全国五百多所中等卫生(护士)学校中,护理是最大的专业,每年招生数要占卫生类中专招生总数的一半或以上(约5万名)。但我国的护理模式和护理教育模式却一直处于相当落后的状态。在教学内容上存在着重理论而轻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改革 护士学校 目标教学 目标体系 对照班 正常人体学 教学评价 预防保健 系统化整体护理 课程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脂酰乳酸钠合成新工艺 被引量:5
2
作者 祝一锋 胥洪原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6-18,共3页
研究了以硫酸为催化剂,由乳酸和硬脂酸一步法制备硬脂酰乳酸钠。在乳酸∶硬脂酸为2∶1(摩尔比),反应温度105±2℃,催化剂用量为15%,反应时间4h的条件下,所制产品质量符合FAO/WHO质量标准。
关键词 硬脂酰乳酸钠 食品添加剂 乳化剂 合成 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相色谱柱后衍生法同时测定Pb^(2+)Cu^(2+)Cd^(2+)Co^(2+)Zn^(2+)和Ni^(2+) 被引量:7
3
作者 朱岩 钱晓园 朱利中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65-67,69,共4页
采用液相色谱流动相为0.05mol·L^(-1)草酸和0.095mol·L^(-1)氢氧化锂,流速为1.0ml·min^(-1);柱后衍生试剂为0.001mol·L^(-1)PAR+0.3mol·L^(-1)氨水+0.1mol·L^(-1)乙酸,流速为1.0ml·min^(-1),进样体... 采用液相色谱流动相为0.05mol·L^(-1)草酸和0.095mol·L^(-1)氢氧化锂,流速为1.0ml·min^(-1);柱后衍生试剂为0.001mol·L^(-1)PAR+0.3mol·L^(-1)氨水+0.1mol·L^(-1)乙酸,流速为1.0ml·min^(-1),进样体积为20μl,检测波长为500nm,同时对Pb^(2+)、Cu^(2+)、Cd^(2+)、Co^(2+)、Zn^(2+)和Ni^(2+)检测。方法可用于水样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色谱 柱后衍生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生气质类型与护理临床带教 被引量:18
4
作者 陈移 王钰美 楼美丽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0年第1期45-46,共2页
为了提高护理临床带教质量,将98 ~99 届毕业实习护生64 人分为两组进行气质类型调查,两组气质类型分布无显著性差异(P> 0-05)。对照组采用目标带教法;实验组采用目标教学加气质施教法。出科考核,实验组各项成绩明显... 为了提高护理临床带教质量,将98 ~99 届毕业实习护生64 人分为两组进行气质类型调查,两组气质类型分布无显著性差异(P> 0-05)。对照组采用目标带教法;实验组采用目标教学加气质施教法。出科考核,实验组各项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或P<0-01)。提示:根据护生气质实施目标带教,可优化护生品质,提高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生 气质 临床带教 护理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21世纪的护理人才设计——四年制中专护理教学计划浅析
5
作者 田民 郭常安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1998年第4期17-18,共2页
面向21世纪的护理人才设计———四年制中专护理教学计划浅析田民郭常安目前,我国经济飞速发展,而医疗卫生服务模式相对落后,应由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护理教育的问题主要有3个方面:一是对现代护理发展... 面向21世纪的护理人才设计———四年制中专护理教学计划浅析田民郭常安目前,我国经济飞速发展,而医疗卫生服务模式相对落后,应由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护理教育的问题主要有3个方面:一是对现代护理发展认识不够,没有建立先进的护理概念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教学 四年制中专 护理人才 教学计划 面向21世纪 护理教育 护理程序 马克思主义哲学 社区护理 整体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裸区的形态观察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3
6
作者 丁国芳 王海斌 吴德昌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26-27,共2页
本文解剖观察了52具尸体的胃裸区.在贲门部和胃底部有一无腹膜覆盖的裸区.称为胃裸区,其出现率为100%,面积:成尸为6.1±0.5cm^2,童尸为1.8±0.2cm^2.形态变化较大,为近似三角形或长方形.裸区内有血管分布.并借此探讨临床意义.
关键词 胃裸区 胃膈韧带 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论股前外侧皮瓣 被引量:22
7
作者 钱金岳 徐达传 汪鸿文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80-281,共2页
以旋股外侧血管降支为蒂的股前外侧皮瓣,自1984年徐达传等、罗力生等首先报道该皮瓣的解剖学和临床应用以来[1,2],由于皮瓣具有血管蒂恒定、血管蒂长、径粗、面积大,带有感觉神经、部位隐蔽,不牺牲肢体主干血管,手术操作... 以旋股外侧血管降支为蒂的股前外侧皮瓣,自1984年徐达传等、罗力生等首先报道该皮瓣的解剖学和临床应用以来[1,2],由于皮瓣具有血管蒂恒定、血管蒂长、径粗、面积大,带有感觉神经、部位隐蔽,不牺牲肢体主干血管,手术操作简单,皮瓣切取后对供区功能影响小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瓣 股前外侧皮瓣 皮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上动脉的应用解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8
作者 丁国芳 王海斌 吴德昌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103-104,共2页
本文调查64具尸体左膈下动脉的返(胃)支.其出现率为45.3%.成人平均长21.2mm,起始部平均外径1.2mm。该支动脉分布于胃底后壁和贲门及食管腹段后壁.根据动脉命名原则,作者建议命名为胃上动脉(superior gastric aftery).并探讨其在临床上... 本文调查64具尸体左膈下动脉的返(胃)支.其出现率为45.3%.成人平均长21.2mm,起始部平均外径1.2mm。该支动脉分布于胃底后壁和贲门及食管腹段后壁.根据动脉命名原则,作者建议命名为胃上动脉(superior gastric aftery).并探讨其在临床上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 解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肩胛下血管蒂复合组织瓣移植的解剖学基础 被引量:7
9
作者 钱金岳 汪鸿文 张玉伟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39-240,共2页
目的:为以肩胛下血管为蒂复合组织瓣移植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40侧成人上肢标本解剖观察肩胛下动脉的分支类型及分布。结果:肩胛下动脉分支有3种类型:①肩胛下动脉直接分出旋肩胛动脉和胸背动脉,占52.5%;②肩胛下动脉发... 目的:为以肩胛下血管为蒂复合组织瓣移植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40侧成人上肢标本解剖观察肩胛下动脉的分支类型及分布。结果:肩胛下动脉分支有3种类型:①肩胛下动脉直接分出旋肩胛动脉和胸背动脉,占52.5%;②肩胛下动脉发出旋肩胛、胸背、旋肱后或胸外动脉,占40%;③旋肩胛动脉与胸背动脉分别起于腋动脉,占7.5%。旋肩胛动脉恒定发浅、深支,浅支分布于肩胛冈下部筋膜皮肤,深支分布于肩胛骨外侧缘。胸背动脉恒定发肩胛骨支、前锯肌支,分布于肩胛骨外侧缘中下部、前锯肌及第5~7肋。胸背动脉于肩胛骨下角上方1.9cm处分为内、外侧支。结论:92.5%可以肩胛下血管为蒂形成:①肩胛(骨)皮瓣与背阔肌皮瓣;②肩胛(骨)皮瓣与侧胸皮瓣;③肩胛(骨)皮瓣与前锯肌肋骨瓣。7.5%则可以胸背动脉为蒂形成背阔肌皮瓣与前锯肌肋骨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胛下血管 旋肩胛血管 胸背血管 复合组织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生毕业实习整体护理综合考试评价 被引量:5
10
作者 汪鸿文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0年第3期169-170,共2页
关键词 护理教育 护生 整体护理 综合考试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生临床实习出科综合能力测评情况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陶月仙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1年第2期104-105,共2页
关键词 临床教学 综合能力评价 护生 临床实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Hetson方程式预测国人下颌孔的位置
12
作者 王海斌 彭厚诚 吴德昌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224-225,共2页
本文对200块(400侧)成年国人下颌骨的下颌角、下颌支最窄部等四项指标分别进行了测量,应用 Hetson 方程式预测国人下颌孔的位置,该孔位于下颌支最窄部下方6.8mm 处,比实际测量位置低1.0mm,供临床应用参考。
关键词 下颌孔 位置 Hetson方程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元整体教学与课时教学的对比分析
13
作者 朱碧华 陈雪萍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1999年第4期243-244,共2页
为了解单元整体教学效果,将95级护士专业学生103人,随机分为实验班53人,对照班50人,对《传染病护理学》课程分别实施单元整体教学与传统的课时教学。课后测试成绩:实验班为(8849±435)分,对照班(83... 为了解单元整体教学效果,将95级护士专业学生103人,随机分为实验班53人,对照班50人,对《传染病护理学》课程分别实施单元整体教学与传统的课时教学。课后测试成绩:实验班为(8849±435)分,对照班(8388±666)分,两者比较,t=415,P<001,有非常显著性差异。提示单元整体教学法优于课时教学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元整体教学 课时教学 教学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程序在《传染病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14
作者 朱碧华 陈雪萍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1998年第4期247-248,共2页
关键词 传染病护理学 教学 护理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