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复方苦参注射液对人胃癌BGC-823细胞株增殖抑制作用研究
被引量:
3
1
作者
李珍
傅志泉
+2 位作者
李春霞
周嘉鹤
胡甜甜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1期2464-2466,共3页
目的探讨复方苦参注射液对人胃癌BGC-823细胞株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检测复方苦参注射液对人胃癌BGC-823细胞48 h增殖抑制作用,并求出其48 h半数抑制浓度(IC50);用流式细胞仪分析技术及琼脂糖凝胶电泳检...
目的探讨复方苦参注射液对人胃癌BGC-823细胞株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检测复方苦参注射液对人胃癌BGC-823细胞48 h增殖抑制作用,并求出其48 h半数抑制浓度(IC50);用流式细胞仪分析技术及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复方苦参注射液对人胃癌BGC-823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复方苦参注射液能明显抑制人胃癌BGC-823细胞增殖并呈浓度依赖性,IC50为9/250原液稀释倍数;人胃癌BGC-823细胞经复方苦参注射液(终浓度为1/25.0原液稀释倍数)作用24 h、48 h及72 h后,流式细胞仪分析结果显示,其早期凋亡细胞率分别为(9.58±0.88)%、(20.41±0.77)%及(60.30±3.19)%,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的(4.17±0.1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现明显的细胞凋亡峰(Sub-G1);人胃癌BGC-823细胞经复方苦参注射液(终浓度为1/25.0原液稀释倍数)作用48 h和72 h后,可见明显的梯状条带形成。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可抑制人胃癌BGC-823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细胞凋亡
复方苦参注射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慢性荨麻疹的关系探讨
被引量:
4
2
作者
李珍
吴俊俊
+1 位作者
王宇芳
黄博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B12期180-182,共3页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慢性荨麻疹之间的关系,并分析根除幽门螺杆菌对荨麻疹诊疗的影响。方法选择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门诊治疗的慢性荨麻疹患者180例作为观察组,并随机选择本院同期接受自愿检测Hp的健康人群180例作为对照组,两...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慢性荨麻疹之间的关系,并分析根除幽门螺杆菌对荨麻疹诊疗的影响。方法选择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门诊治疗的慢性荨麻疹患者180例作为观察组,并随机选择本院同期接受自愿检测Hp的健康人群18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采取^(14)C尿素呼气试验方法检测Hp,分析慢性荨麻疹组和健康对照组两组Hp的阳性情况;同时将70例慢性荨麻疹Hp阳性患者分为对照组35例和试验组35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荨麻疹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增加四联疗法根除Hp,并进行两组疗效对比分析。结果在幽门螺杆菌阳性检出率方面,慢性荨麻疹组Hp阳性患者(38.9%)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10.6%);在慢性荨麻疹Hp检测阳性患者试验组临床疗效有效率(97.1%)显著高于对照组(7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荨麻疹与Hp感染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Hp的检测及根除对慢性荨麻疹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荨麻疹
幽门螺杆菌感染
四联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白介素-8和白介素-10及核因子-κB的表达
被引量:
13
3
作者
金牡丹
周智林
傅志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7期577-579,共3页
目的探讨IL-8、IL-10和NF-κB在重症急性胰腺炎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和重症急性胰腺炎组(模型组),各20只。造模后24h测定两组大鼠血清淀粉酶、IL-8及IL-10水平;切取相同部位的胰腺组织观察...
目的探讨IL-8、IL-10和NF-κB在重症急性胰腺炎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和重症急性胰腺炎组(模型组),各20只。造模后24h测定两组大鼠血清淀粉酶、IL-8及IL-10水平;切取相同部位的胰腺组织观察组织病理学改变,并进行NF-κB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两组大鼠血清淀粉酶、IL-8、IL-10及NF-κB水平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假手术组大鼠胰腺组织光镜下各时段无明显改变,胰腺腺泡细胞排列紧密,可见胰岛,无中性粒细胞浸润;模型组大鼠则见胰腺间质水肿,大片腺泡细胞变性坏死,伴有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结论IL-8、IL-10及NF-κB在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早期即有胰腺组织NF-κB的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急性坏死性
白介素-8
白介素-10
核因子-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复方苦参注射液对人胃癌BGC-823细胞株增殖抑制作用研究
被引量:
3
1
作者
李珍
傅志泉
李春霞
周嘉鹤
胡甜甜
机构
浙江省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出处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1期2464-2466,共3页
文摘
目的探讨复方苦参注射液对人胃癌BGC-823细胞株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检测复方苦参注射液对人胃癌BGC-823细胞48 h增殖抑制作用,并求出其48 h半数抑制浓度(IC50);用流式细胞仪分析技术及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复方苦参注射液对人胃癌BGC-823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复方苦参注射液能明显抑制人胃癌BGC-823细胞增殖并呈浓度依赖性,IC50为9/250原液稀释倍数;人胃癌BGC-823细胞经复方苦参注射液(终浓度为1/25.0原液稀释倍数)作用24 h、48 h及72 h后,流式细胞仪分析结果显示,其早期凋亡细胞率分别为(9.58±0.88)%、(20.41±0.77)%及(60.30±3.19)%,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的(4.17±0.1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现明显的细胞凋亡峰(Sub-G1);人胃癌BGC-823细胞经复方苦参注射液(终浓度为1/25.0原液稀释倍数)作用48 h和72 h后,可见明显的梯状条带形成。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可抑制人胃癌BGC-823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
关键词
胃肿瘤
细胞凋亡
复方苦参注射液
Keywords
Stomach neoplasms
Apoptosis
Compound radix sophorac flavescentis injection
分类号
R735.2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慢性荨麻疹的关系探讨
被引量:
4
2
作者
李珍
吴俊俊
王宇芳
黄博
机构
浙江省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浙江省
杭州市
第三
人民医院
皮肤科
出处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B12期180-182,共3页
文摘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慢性荨麻疹之间的关系,并分析根除幽门螺杆菌对荨麻疹诊疗的影响。方法选择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门诊治疗的慢性荨麻疹患者180例作为观察组,并随机选择本院同期接受自愿检测Hp的健康人群18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采取^(14)C尿素呼气试验方法检测Hp,分析慢性荨麻疹组和健康对照组两组Hp的阳性情况;同时将70例慢性荨麻疹Hp阳性患者分为对照组35例和试验组35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荨麻疹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增加四联疗法根除Hp,并进行两组疗效对比分析。结果在幽门螺杆菌阳性检出率方面,慢性荨麻疹组Hp阳性患者(38.9%)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10.6%);在慢性荨麻疹Hp检测阳性患者试验组临床疗效有效率(97.1%)显著高于对照组(7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荨麻疹与Hp感染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Hp的检测及根除对慢性荨麻疹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
荨麻疹
幽门螺杆菌感染
四联疗法
Keywords
Urticaria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Quadruple therapy
分类号
R758.24 [医药卫生—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白介素-8和白介素-10及核因子-κB的表达
被引量:
13
3
作者
金牡丹
周智林
傅志泉
机构
浙江省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出处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7期577-579,共3页
文摘
目的探讨IL-8、IL-10和NF-κB在重症急性胰腺炎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和重症急性胰腺炎组(模型组),各20只。造模后24h测定两组大鼠血清淀粉酶、IL-8及IL-10水平;切取相同部位的胰腺组织观察组织病理学改变,并进行NF-κB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两组大鼠血清淀粉酶、IL-8、IL-10及NF-κB水平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假手术组大鼠胰腺组织光镜下各时段无明显改变,胰腺腺泡细胞排列紧密,可见胰岛,无中性粒细胞浸润;模型组大鼠则见胰腺间质水肿,大片腺泡细胞变性坏死,伴有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结论IL-8、IL-10及NF-κB在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早期即有胰腺组织NF-κB的活化。
关键词
胰腺炎
急性坏死性
白介素-8
白介素-10
核因子-ΚB
Keywords
Pancreatitis, acute necrotizing
Interleukin - 8
Interleukin - 10
NF - kappa B
分类号
R576.1 [医药卫生—消化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复方苦参注射液对人胃癌BGC-823细胞株增殖抑制作用研究
李珍
傅志泉
李春霞
周嘉鹤
胡甜甜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慢性荨麻疹的关系探讨
李珍
吴俊俊
王宇芳
黄博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白介素-8和白介素-10及核因子-κB的表达
金牡丹
周智林
傅志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8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