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产依布利特转复心房颤动/心房扑动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于忠 项美香 +2 位作者 马长生 张树龙 杨延宗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12-216,共5页
目的:探讨静脉应用国产依布利特转复心房颤动(房颤)/心房扑动(房扑)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筛选18~75岁,持续时间≤90 d(1 h~90 d),心室率≥60次/min的阵发性或持续性房颤/房扑患者共99例,随机分为依布利特组和普罗帕酮组各49和50例... 目的:探讨静脉应用国产依布利特转复心房颤动(房颤)/心房扑动(房扑)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筛选18~75岁,持续时间≤90 d(1 h~90 d),心室率≥60次/min的阵发性或持续性房颤/房扑患者共99例,随机分为依布利特组和普罗帕酮组各49和50例。依布利特组首剂1mg静注,如无效10 min后再给予1 mg。普罗帕酮组首剂70 mg静注,如无效10 min后再给予70mg。结果:两组均能有效降低房颤/房扑的心室率。转复率:依布利特组69.39%(34/49),普罗帕酮组44.00%(22/5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复时间:依布利特组显著短于普罗帕酮组(16.79±12.31)min对(36.92±11.38)min,P<0.01。不良反应:依布利特组最严重的不良反应为非持续性单形性室速,发生率6.12%(3/49),普罗帕酮组多为一过性低血压及长间歇,一例出现急性左心衰。结论:依布利特转复房颤/房扑的疗效高于普罗帕酮,转复时间短于普罗帕酮,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但须在严格监控下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心律失常药 治疗应用 普罗帕酮 治疗应用 心房颤动 药物疗法 心房扑动 药物疗法 输注 静脉内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血管疾病病人住院应激源分析与对策 被引量:6
2
作者 李益民 陆骏 孙红娟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2年第2期112-113,共2页
目的为降低住院病人的应激水平 ,以利其康复。方法采用医院应激量表对 330例心血管疾病病人进行调查 ,针对发生频率较高的应激源 (住院环境与角色的改变、医护人员行为的影响、与医护人员信息沟通不畅 ) ,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入院... 目的为降低住院病人的应激水平 ,以利其康复。方法采用医院应激量表对 330例心血管疾病病人进行调查 ,针对发生频率较高的应激源 (住院环境与角色的改变、医护人员行为的影响、与医护人员信息沟通不畅 ) ,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入院时病人应激源评分为 (2 77.5 5± 111.11)分 ,入院后 7~ 10 d为 (12 4.2 8± 41.83)分 ,两者比较 ,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 (P<0 .0 1) ;在测得的 19项频数百分率较高的应激因素中 ,有 16项明显下降。结论住院心血管疾病病人存在着较多应激源 ,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可降低其应激水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住院病人 应激源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辛伐他汀联合氢氯吡格雷对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及血脂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钱健 徐坚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0年第2期206-209,共4页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联用氢氯吡格雷对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及血脂的影响。方法:67例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被分成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2例),观察组采用辛伐他汀联用氢氯吡格雷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6周后观察两组患者...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联用氢氯吡格雷对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及血脂的影响。方法:67例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被分成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2例),观察组采用辛伐他汀联用氢氯吡格雷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6周后观察两组患者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和血脂含量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6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和血脂水平均显著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辛伐他汀联合氢氯吡格雷应用于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能更有效地降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和血脂水平,有利于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症 辛伐他汀 氢氯吡格雷 超敏C反应蛋白 血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