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甬优7850水稻在杭州市富阳区的示范表现及机插栽培技术 被引量:3
1
作者 陈健根 胡敏骏 +3 位作者 张权芳 李洪达 汪锋 陈春华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第5期22-22,24,共2页
甬优7850水稻于2015—2016年引入杭州市富阳区进行适应性鉴定和多点试种,2017—2018年开展示范,表现丰产稳产性好、田间抗逆性强、穗大粒多、结实率高、青秆黄熟、米质优,生育期适中,适宜在富阳区作单季晚稻种植,收获后可搭配油菜直播... 甬优7850水稻于2015—2016年引入杭州市富阳区进行适应性鉴定和多点试种,2017—2018年开展示范,表现丰产稳产性好、田间抗逆性强、穗大粒多、结实率高、青秆黄熟、米质优,生育期适中,适宜在富阳区作单季晚稻种植,收获后可搭配油菜直播栽培。为进一步推广种植,总结了甬优7850在富阳区的示范表现,介绍了其机插栽培技术,以供种植户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甬优7850 示范表现 机插 栽培技术 浙江杭州 富阳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滨海湿地互花米草生长性状对土壤化学因子的响应 被引量:12
2
作者 陆琳莹 邵学新 +3 位作者 杨慧 吴明 楼科勋 华克达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77-183,共7页
[目的]比较浙江滨海湿地互花米草的生长差异,探析土壤主要化学因子对其生长的影响,为滨海湿地互花米草有效管控提供参考。[方法]以杭州湾、象山港和乐清湾作为采样地点,调查测定互花米草种群密度、株高、基径和地上生物量等生长性状指... [目的]比较浙江滨海湿地互花米草的生长差异,探析土壤主要化学因子对其生长的影响,为滨海湿地互花米草有效管控提供参考。[方法]以杭州湾、象山港和乐清湾作为采样地点,调查测定互花米草种群密度、株高、基径和地上生物量等生长性状指标以及土壤pH、水溶性盐分、有机碳、全氮、全磷、有效氮和有效磷等化学因子,对各个生长性状指标及土壤化学因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互花米草种群密度、株高、基径、单株地上生物量及样方地上生物量均为杭州湾>象山港>乐清湾,乐清湾与象山港互花米草个体较矮小,种群较稀疏且两地差异不显著,而杭州湾互花米草则显著高于其它两地(P<0.01)。(2)乐清湾与象山港湿地土壤养分及盐度较高且两地差异不显著,而杭州湾湿地则显著低于其它两地(P<0.01)。(3)影响互花米草生长最主要的土壤化学因子是水溶性盐分,其次是土壤全氮、有效磷及pH。[结论]土壤化学因子影响浙江滨海湿地互花米草生长,土壤盐分浓度、养分含量在一定范围内促进互花米草生长,而高盐高养分则可能抑制其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花米草 生长性状 土壤化学因子 滨海湿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干旱环境下伐桩注水对毛竹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张磊 谢锦忠 +3 位作者 张玮 丁中文 冀琳珂 陈胜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45-153,共9页
[目的]探究模拟干旱环境下注水伐桩对1、2和3年生毛竹生理特性的影响,为气候变化背景下毛竹的适应性经营管理及毛竹林节水灌溉措施的制定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在毛竹林中选取面积相同(10 m×20 m)的样地9块,以1、2和3年生毛竹为试... [目的]探究模拟干旱环境下注水伐桩对1、2和3年生毛竹生理特性的影响,为气候变化背景下毛竹的适应性经营管理及毛竹林节水灌溉措施的制定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在毛竹林中选取面积相同(10 m×20 m)的样地9块,以1、2和3年生毛竹为试验材料,采用覆盖薄膜模拟干旱环境,对各样地四周进行挖沟切鞭处理,以阻断周边土壤水分的运输,试验设置CK(0个伐桩注水)、T1(12个伐桩注水)和T2(18个伐桩注水)3个灌水量处理,每个处理均进行3次重复,研究不同数量注水伐桩下3个年龄毛竹的生理响应。[结果]试验表明,在模拟干旱环境下,随着注水伐桩数量的减少,3个年龄毛竹的净光合速率与蒸腾速率显著下降,1、2和3年生毛竹的净光合速率与蒸腾速率最大降幅分别达到74.35%和73.08%、59.14%和36.62%及60.47%和61.54%;毛竹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显著下降,1年生和3年生毛竹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含量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2年生毛竹叶片叶绿素a含量差异显著(P<0.05),但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3个年龄毛竹叶片叶绿素a/b差异均不显著(P<0.05);毛竹叶片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显著上升,且均达到差异显著水平(P<0.05)。同时发现3个年龄毛竹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叶片光合色素含量与注水伐桩数量正相关,而叶片MDA含量及SOD、CAT和POD活性与注水伐桩数量负相关。[结论]模拟干旱环境下,增加注水伐桩可以使1、2和3年生毛竹光合蒸腾能力提高,光合产物积累增加,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升高,叶片MDA含量及SOD、CAT和POD活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 模拟干旱环境 光合蒸腾速率 叶绿素含量 保护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竹林严重低温寒害与立竹性状和林地覆盖经营的关系 被引量:5
4
作者 郭子武 谷瑞 +2 位作者 俞文仙 陈双林 叶莉莎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599-1604,共6页
为探讨雷竹林严重低温寒害特征及其影响因子,2016年1月下旬至2月上旬严重低温寒害后调查了不同林地覆盖经营年限雷竹林不同年龄和胸径立竹的受损情况。结果表明:持续低温寒害使雷竹叶片失水结冰、失绿、黄枯,严重的整株叶片枯黄脱落;竹... 为探讨雷竹林严重低温寒害特征及其影响因子,2016年1月下旬至2月上旬严重低温寒害后调查了不同林地覆盖经营年限雷竹林不同年龄和胸径立竹的受损情况。结果表明:持续低温寒害使雷竹叶片失水结冰、失绿、黄枯,严重的整株叶片枯黄脱落;竹秆干缩,颜色变黑,叶鞘枯黄,立竹死亡。严重低温寒害气候条件下,3 cm≤DBH<5 cm立竹的受损类型主要为Ⅰ~Ⅲ类,较小径级(DBH <3 cm)和较大径级(DBH≥5 cm)立竹的Ⅳ类受损情况明显提高; 2年生、3年生立竹受损程度类型主要为Ⅰ类和Ⅱ类,而1年生、3年生以上立竹受损程度类型主要为Ⅲ类和Ⅳ类;短期林地覆盖(≤3 a)雷竹林立竹受损类型主要为Ⅰ~Ⅲ类,而长期林地覆盖(≥5 a)雷竹林主要为Ⅲ类和Ⅳ类,且Ⅳ类受损率明显提高,休养式覆盖雷竹林Ⅳ类受损率低于20%,显著低覆盖3 a及以上雷竹林。研究表明,严重低温寒害气候条件下,立竹年龄、立竹胸径和林地覆盖经营对雷竹林立竹受损程度均有重要影响,宜留养3~5 cm立竹,合理调控竹林立竹年龄结构,留足2~3年生立竹,采取休养式林地覆盖经营方式,连续林地覆盖年限不宜超过3 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竹 低温寒害 林地覆盖经营 立竹年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沼液施肥对毛竹林竹子生长和土壤化学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俞文仙 陈双林 +2 位作者 郭子武 钱国平 李迎春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58-61,共4页
毛竹是我国最为重要的经济竹种,对区域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作用。为了解沼液施肥对雷竹新竹生长和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测定了全年一次性沼液施肥处理的试验毛竹林新竹质量、叶片SPAD值、鞭根根系活力和土壤基本化学... 毛竹是我国最为重要的经济竹种,对区域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作用。为了解沼液施肥对雷竹新竹生长和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测定了全年一次性沼液施肥处理的试验毛竹林新竹质量、叶片SPAD值、鞭根根系活力和土壤基本化学性状指标。结果表明:沼液施肥毛竹林立竹密度变化影响不明显,而新竹数量、胸径、全高、枝下高、胸高壁厚及叶片SPAD值、鞭根根系活力与对照(CK)相比均显著提高;处理Ⅱ和处理Ⅲ,新竹胸径、全高、叶片SPAD值和鞭根根系活力差异不显著,且显著高于处理Ⅰ。沼液施肥显著提高了毛竹林土壤pH值、有机质质量分数和土壤主要养分质量分数;处理Ⅱ和处理Ⅲ,毛竹林土壤的pH值和全磷、速效磷、全钾、速效钾质量分数差异不显著,均显著高于处理Ⅰ。因此,沼液施肥可明显提高毛竹林新竹质量,改善毛竹林土壤基本化学性状,试验毛竹林适宜的沼液施肥量为45 t·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沼液 毛竹 新竹质量 土壤化学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树主要病害及其防治 被引量:10
6
作者 戚利潮 张叶大 《茶叶》 2016年第1期10-12,共3页
因环境条件变化和病菌的抗药性等问题,茶树病害对茶叶生产的影响日益突出。本文介绍了茶树主要根部病害、枝干病害、叶部病害和新梢病害的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止措施,供生产者参考。
关键词 茶树 病害 根部 枝干 叶片 新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营养土育秧中传染性烂秧及药剂防治试验 被引量:1
7
作者 胡敏骏 顾万帆 +3 位作者 章浩忠 许杰 周成云 陈春华 《中国稻米》 2018年第3期103-104,共2页
为明确水稻营养土育秧中传染性烂秧的病因及防治措施,于2015-2016年在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环山乡环联村进行了相关试验,结果表明,水稻传染性烂秧可分为绵腐型烂秧和立枯型烂秧,是由不同的真菌侵染引起;30%苯甲·嘧菌酯SC、25%咪鲜胺E... 为明确水稻营养土育秧中传染性烂秧的病因及防治措施,于2015-2016年在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环山乡环联村进行了相关试验,结果表明,水稻传染性烂秧可分为绵腐型烂秧和立枯型烂秧,是由不同的真菌侵染引起;30%苯甲·嘧菌酯SC、25%咪鲜胺EC、50%嘧菌酯WG、30%霜霉·嘧菌酯SC、50%咪鲜胺锰盐WP 1000倍液对烂秧均有较好的防效,防治效果均达97%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传染性烂秧 防治药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