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玉蕈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袁卫东 陆娜 +2 位作者 王伟科 周祖法 闫静 《食药用菌》 2008年第4期19-21,共3页
研究了影响白玉蕈的形态特征及生长发育的主要因素,比较了不同碳源和氮源、碳氮比、温度、pH条件下菌丝的生长情况。试验结果:白玉蕈菌丝生长的最适碳源为可溶性淀粉;最适氮源为蛋白胨;最佳的碳氮比为10∶1;菌丝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0~30℃... 研究了影响白玉蕈的形态特征及生长发育的主要因素,比较了不同碳源和氮源、碳氮比、温度、pH条件下菌丝的生长情况。试验结果:白玉蕈菌丝生长的最适碳源为可溶性淀粉;最适氮源为蛋白胨;最佳的碳氮比为10∶1;菌丝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0~30℃,最适温度为20~25℃;菌丝生长的最适pH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玉蕈 生物学特性 形态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枝屑袋料栽培花菇关键技术 被引量:3
2
作者 袁卫东 王伟科 +3 位作者 郑社会 周祖法 闫静 陆娜 《食药用菌》 2008年第2期37-38,共2页
1季节安排及原料准备1.1季节安排根据杭州地区蚕桑生产季节,可利用蚕桑生产的空闲时间进行花菇的生产。香菇菌包制作宜安排在2月初和4月底;11月中旬开始出耳,至翌年4月中旬采收结束。1.2原料准备11月下旬至翌年1月上旬,秋蚕结束后桑树冬... 1季节安排及原料准备1.1季节安排根据杭州地区蚕桑生产季节,可利用蚕桑生产的空闲时间进行花菇的生产。香菇菌包制作宜安排在2月初和4月底;11月中旬开始出耳,至翌年4月中旬采收结束。1.2原料准备11月下旬至翌年1月上旬,秋蚕结束后桑树冬剪,伐下的枝条在田间晒成半干后收回。在蚕桑生产结束前2个月选择优质、无霉变的桑条,采用桑枝专用粉碎机粉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枝屑 袋料栽培 香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利用蚕桑资源发展黑木耳等食用菌产业 被引量:1
3
作者 郑社会 余建妹 +1 位作者 袁卫东 王伟科 《食药用菌》 2008年第1期35-38,共4页
1蚕桑下脚料利用的重要性蚕桑是淳安县养殖业中的支柱产业,也是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传统产业。自浙江省实施蚕桑西进工程以来,全县桑园面积由5万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增至13.61万亩。据2005年统计,全县种桑养蚕已遍及30个乡镇、601个村。
关键词 桑蚕 下脚料 食用菌 循环利用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问题豇豆的思考
4
作者 彭智群 金振斐 +1 位作者 王道泽 王宏 《现代农业科技》 2010年第7期178-178,182,共2页
针对问题豇豆事件分析了该事件对菜农的影响,进而探讨菜农购买、使用高毒农药背后的根本原因,最后提出几点改善菜农现状的对策。
关键词 问题豇豆 菜农 高毒农药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