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杭州地区鲜食甜玉米品种筛选试验
被引量:2
- 1
-
-
作者
金逸婷
-
机构
浙江省杭州市乡村振兴服务中心
-
出处
《上海蔬菜》
2024年第3期26-30,共5页
-
文摘
为筛选适合浙江杭州地区种植的早熟、高产、商品性好的鲜食甜玉米品种,满足农民对高品质鲜食甜玉米良种多元化的种植需求,作者以7个鲜食甜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开展了品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雪甜7401播种至采收需96 d,早熟性好、上市早;雪甜7401、科甜4号和浙甜922空秆率、倒伏率均为0,长势较好;浙甜922产量最高(每667 m2产量为1 153.91 kg),其次是科甜4号(每667 m2产量为967.15 kg);雪甜7401和科甜4号的定等指标为1级,其余参试玉米品种均为2级。综上所述,雪甜7401生育期短,籽粒乳白色、饱满、排列整齐,口感脆爽多汁、皮薄无渣、不粘牙、甜味足,可作水果玉米品种在杭州及周边地区推广种植;科甜4号虽然生育期较长,但产量高,感官品质及蒸煮后品质佳,商品性好,抗病性强,也可在杭州及周边地区种植。
-
关键词
鲜食甜玉米
品种筛选
农艺性状
产量性状
浙江杭州
-
分类号
S513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优质早熟杭椒新品种筛选试验
被引量:1
- 2
-
-
作者
王磊
屠翰
沈宁
骆剑剑
程锦
-
机构
浙江省杭州市乡村振兴服务中心
-
出处
《上海蔬菜》
2024年第2期7-10,13,共5页
-
文摘
为筛选适合浙江杭州地区早春大棚栽培的早熟、优质、抗病、高产的杭椒品种,作者引进10个杭椒品种进行品种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杭椒12号、杭椒夏优、杭椒早秀始收期为6月10~11日,早熟性较好;杭椒夏优株高为107.9 cm,开展度为105.7 cm×90.5 cm,生长势强;杭椒12号、杭椒夏优单株坐果较多(103个、112个)、果实较大;杭椒夏优每667 m^(2)产量最高(2462 kg),其次为鸡爪×吉林和杭椒12号,每667 m^(2)产量分别为2364 kg和2350 kg;杭椒12号、杭椒夏优感染疫病的株数较少,分别为8株、7株,发病率分别为5.3%、4.6%;杭椒夏优、杭椒12号辣椒素含量较高,分别为0.482 g/kg、0.399 g/kg,辣味浓郁。综上,杭椒夏优和杭椒12号在早熟性、植株长势、抗病性、产量等方面表现较好,适合杭州地区早春大棚种植。
-
关键词
杭椒新品种
品比试验
优质
早熟
浙江杭州
-
分类号
S641.3
[农业科学—蔬菜学]
-
-
题名水田改旱地土壤酸度变化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3
- 3
-
-
作者
王道泽
丁志峰
杨琼瑶
章明奎
-
机构
浙江省杭州市乡村振兴服务中心
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
出处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1年第10期56-61,共6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977001)
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丘陵山地垦造耕地地力快速协调提升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2019C02035)。
-
文摘
为了解利用方式改变引起的土壤酸度变化及其机理,从浙江省选择淡涂泥田、黄斑田和黄泥田等3类代表性水稻土,基于不同利用方式下农田水分条件及酸与盐年输入量的差异,模拟研究了多年种植水稻、露地旱作和大棚种植等环境下的土壤酸化过程。结果表明,随着模拟周期的增加,3种利用方式下土壤均呈现酸化,露地种植旱作和大棚种植环境下土壤pH的下降明显大于水稻种植环境;大棚种植环境下土壤酸化速率明显高于露天旱地。随着土壤pH的下降,土壤中交换性酸也随试验周期的延长而逐渐增加,同时交换性铝占总酸的比例却逐渐上升。不同土壤对酸的缓冲能力:黄斑田<黄泥田<淡涂泥田。水田转变为旱地后,原土壤中还原性物质氧化加剧了土壤的酸化;施肥量大、盐分积累明显是导致大棚种植环境下土壤pH快速下降的原因。
-
关键词
水田改旱地
还原性物质
盐分
酸化
露地旱作
大棚种植
-
Keywords
Upland transforming from paddy field
Reducing substances
Salt
Acidification
Open field upland
Greenhouse plantation
-
分类号
S158
[农业科学—土壤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