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磁共振成像指导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治疗效果的真实世界研究
1
作者
谈毅
祝丽红
+2 位作者
尹增维
侯舒喃
俞厚明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0期2508-2515,共8页
背景缺血性脑卒中有较高致残率和致死率,部分患者发病时间难以确认,对这部分患者的治疗较为重要。目的探索基层医院在缺少CT灌注情况下,对于发病时间不明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利用磁共振成像(MRI)的弥散加权成像(DWI)-液体衰减反转恢...
背景缺血性脑卒中有较高致残率和致死率,部分患者发病时间难以确认,对这部分患者的治疗较为重要。目的探索基层医院在缺少CT灌注情况下,对于发病时间不明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利用磁共振成像(MRI)的弥散加权成像(DWI)-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不匹配指导静脉溶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3月—2024年2月在杭州市临安区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的46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排除大血管闭塞性病变,选择最后看起来正常时间>4.5 h以及发现症状到启动治疗<4.5 h的不明发病时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经MRI评估存在DWI/FLAIR不匹配,接受静脉溶栓治疗者纳入溶栓组;在明确时间窗为4.5 h内或不明发病时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存在DWI/FLAIR不匹配可以静脉溶栓治疗而拒绝静脉溶栓治疗者纳入对照组。收集临床结局指标,包括早期神经功能、24 h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出血性转化、症状性颅内出血(sICH)及90 d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90 d死亡情况,并记录阿替普酶过敏反应、转入重症监护病房(ICU)情况。比较两组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采用单变量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早期神经功能改善的影响因素。结果研究最终纳入溶栓组83例,其中男性51例(61.4%),平均年龄(70.1±12.4)岁;对照组55例,其中男性32例(58.2%),平均年龄(70.6±13.4)岁。溶栓组患者基线NIHSS评分高于对照组,症状识别-就诊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溶栓组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改善率[50.6%(42/83)]高于对照组[23.6%(13/55)](P<0.05);两组患者24 h NIHSS评分、出血性转化发生率、SICH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和女性在早期神经功能改善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溶栓组:男性26例(61.9%)、女性16例(38.1%),χ^(2)=0.008,P>0.05,对照组:男性6例(46.2%)、女性7例(53.8%),χ^(2)=1.012,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静脉溶栓是早期神经功能改善的影响因素(OR=2.891,95%CI=1.319~6.337,P=0.008)。调整变量后结果显示,院前通知联合静脉溶栓是早期神经功能改善的影响因素(OR=6.938,95%CI=3.120~15.427,P<0.001)。结论在轻中度缺血性脑卒中伴无大血管病变的情况下,基层卒中中心利用MRI指导静脉溶栓可为不明发病时间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提供短期益处,且实施院前通知可能更有利于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醒后卒中
不明发病时间卒中
静脉溶栓
院前通知
磁共振成像
观察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磁共振成像指导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治疗效果的真实世界研究
1
作者
谈毅
祝丽红
尹增维
侯舒喃
俞厚明
机构
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二科
出处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0期2508-2515,共8页
基金
杭州市卫生科技计划(B20230334)。
文摘
背景缺血性脑卒中有较高致残率和致死率,部分患者发病时间难以确认,对这部分患者的治疗较为重要。目的探索基层医院在缺少CT灌注情况下,对于发病时间不明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利用磁共振成像(MRI)的弥散加权成像(DWI)-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不匹配指导静脉溶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3月—2024年2月在杭州市临安区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的46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排除大血管闭塞性病变,选择最后看起来正常时间>4.5 h以及发现症状到启动治疗<4.5 h的不明发病时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经MRI评估存在DWI/FLAIR不匹配,接受静脉溶栓治疗者纳入溶栓组;在明确时间窗为4.5 h内或不明发病时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存在DWI/FLAIR不匹配可以静脉溶栓治疗而拒绝静脉溶栓治疗者纳入对照组。收集临床结局指标,包括早期神经功能、24 h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出血性转化、症状性颅内出血(sICH)及90 d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90 d死亡情况,并记录阿替普酶过敏反应、转入重症监护病房(ICU)情况。比较两组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采用单变量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早期神经功能改善的影响因素。结果研究最终纳入溶栓组83例,其中男性51例(61.4%),平均年龄(70.1±12.4)岁;对照组55例,其中男性32例(58.2%),平均年龄(70.6±13.4)岁。溶栓组患者基线NIHSS评分高于对照组,症状识别-就诊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溶栓组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改善率[50.6%(42/83)]高于对照组[23.6%(13/55)](P<0.05);两组患者24 h NIHSS评分、出血性转化发生率、SICH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和女性在早期神经功能改善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溶栓组:男性26例(61.9%)、女性16例(38.1%),χ^(2)=0.008,P>0.05,对照组:男性6例(46.2%)、女性7例(53.8%),χ^(2)=1.012,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静脉溶栓是早期神经功能改善的影响因素(OR=2.891,95%CI=1.319~6.337,P=0.008)。调整变量后结果显示,院前通知联合静脉溶栓是早期神经功能改善的影响因素(OR=6.938,95%CI=3.120~15.427,P<0.001)。结论在轻中度缺血性脑卒中伴无大血管病变的情况下,基层卒中中心利用MRI指导静脉溶栓可为不明发病时间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提供短期益处,且实施院前通知可能更有利于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恢复。
关键词
卒中
醒后卒中
不明发病时间卒中
静脉溶栓
院前通知
磁共振成像
观察性研究
Keywords
Stroke
Wake-up stroke
Unknown onset time stroke
Intraveous thrombolytic
Pre-hospital notificati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Observational study
分类号
R743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磁共振成像指导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治疗效果的真实世界研究
谈毅
祝丽红
尹增维
侯舒喃
俞厚明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